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优秀10篇)正文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优秀10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本文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10篇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铁路专业论文范文 篇1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人才需求;高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46-03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办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为了更加清楚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调研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基本理念为支撑,充分尊重铁路运输企业对生产与服务一线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明确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调研基本方法

1.调研目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业对应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调研内容: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各铁路局、地铁公司的人才需求情况;运输企业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具体要求。

3.调研方式:问卷、面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

4.调研范围:武汉铁路局(以下简称武铁)及所属各运输站段、湖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鄂城铁)、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铁投)、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昆明铁路局、南宁铁路局、上海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南昌铁路局、郑州铁路局、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地铁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5.调研对象:铁路运输企业的一线工人、关键岗位高级职员、车间主任、站段长以及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等。

6.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改革建议—专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定稿。

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问卷调研法中设计铁路运输企业问卷。以下是铁路运输企业发放详细情况一览表。

针对铁路运输企业对所需人才素质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43份,回收率81.0%。召开了由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集团、湖北城际铁路参加的铁路企业访谈会,参会的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其企业所需的毕业生应能够吃苦耐劳,且能很快上岗。也就是说学生需具有某项岗位技能。对于问卷未提交的企业,也及时进行了电话访谈,了解铁路运输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根据问卷的回答,结合电话访谈和座谈,我们对铁路运输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1.铁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基本情况。铁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一般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统计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铁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中初级工占总人数的4.60%;中级工占总人数的25.71%;高级工占总人数的34.02%;技师占总人数的1.90%;高级技师约占总人数的0.05%;其他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33.72%。由此明显说明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2.铁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35岁及以下工人占工人总数的41.0%。通过对武汉局武汉北站和汉西车站的访谈了解到:在过去的5~10年间,车站新进生产一线职工中,以中职毕业生为主;在过去的3年,则以高职生为主。而以往一线工人中受过正规高职教育的人很少,说明运输企业对新进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

3.铁路运输企业人才需求量分析。随着2004年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出台,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0万公里,但2008年,国务院又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国家大力建设铁路新线和原有线路的技术改造,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旺盛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对于铁路运输一线来说,人员缺口特别大,铁路运输人才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4.铁路运输企业岗位需求分析。从近几年各铁路局在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后的岗位安排来看,大部分的毕业生从事客运相关的岗位工作,仍有一部份毕业生分到车务段,从事与行车相关的岗位工作,从事与货运相关工作的岗位较少。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与工程系2012年武汉铁路局订单班顶岗实习安排为例,具体安排如表2如示。

从表2分析,学生顶岗实习从事客运相关工作的占73.7%,在车务段从事行车与货运相关工作的占26.7。说明铁路运输企业急需与客运相关的岗位从业人员,如乘务员、站务员、售票员、检票员等。

5.过去3年招聘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如下所示。

铁路运输企业认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最缺乏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敬业精神与工作热情、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急需具有较高操作技能,又敬业爱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6.铁路运输企业在挑选高职生时最看中的素质如下所示。

铁路运输企业在挑选高职生时最看中的首先是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身体条件,最后才是文化基础知识。高职教育中必须突显专业技能训练和不可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成才与成人二者不可偏废。

7.铁路运输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是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为主。由于铁路运输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去企业后马上能够上岗,故要求学生必须拥有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中级车站值班员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平时教学中,应紧密联系职业资格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在校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铁路运输企业所需人才须具有以下素质:一定的人文素养、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而且这些高技能人才具有较高操作技能,敬业爱业,又具有创新能力。通过此次调研,明确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素质,形成“循岗施教”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晓玲。铁路运输企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铁路,2009,(09).

[2]程小依。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06).

[3]周华。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产品,2011,(10).

[4]邓又华。对铁路运输人才需求预测的探析[J].统计与预测,2003,(06).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 篇2

铁路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运输线路,更是时代变迁的象征。当一列列火车在铁路上飞驰的时候,你会感叹:“啊!国家的科技真发达。”可是,随着铁路线的增加,它的安全隐患也增加,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铁路事故屡屡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拿生命“开玩笑”,常常不顾自己的安危跑到铁路上玩耍。前不久,一所靠近铁路的小学,就发生过这样的惨案。小陈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算得上“不良少年”。他和一群小伙伴结伴到铁路上玩耍,当时,不远处就传来几声轰鸣声,可小陈就像是没听到似的,自顾自的在铁路上奔跑。就在这时,火车开了过来,小陈来不及逃跑,先是被火车撞飞,形成一道抛物线,随后,又被火车碾压于火车底下。多么血腥,多么令人痛心的画面,这难道不是最真实的教科书吗?何必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去靠近这个可以随时让你丧命的火车轨道。

爱护铁路,远离铁路,这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职责。铁路上的火车来回不断,固然危险,但它却不能少。它能帮祖国运输物资,能搭乘旅客,它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火车没有眼睛辨识方向,但我们却有眼睛,我们可以去判断是否能够靠近。因此,我提议以下两点:1。不靠近铁路。因为,不靠近铁路,就是对自身安全和对铁路最好的保护和防范。2。对他人的不良行为及时制止。有些人因为想得到一定的利益,就去做违背自己良心的

事——————盗卖铁路上的螺丝,这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给火车上的乘客和工作人员造成极大危险,还会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请远离铁路,不要在死亡的边缘上游走。

铁路安全伴我行,这是一句多么清楚的话呀!生命是一簇火苗,而铁路最有可能是熄灭火苗的微风,铁路,在带给国家利益的同时,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也因此而消失,这不是铁路的错而是自身的错,请控制自己的脚步,远离那个地方,一切便可安好。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向社会呼吁:“铁路安全伴我行,携起手来筑平安!”

铁路论文范文 篇3

知识与技能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内部晋升和提拔的重要考核方式,因此,必须加强铁路系统内部对人事管理考核的创新,提高人才选拔制度和干部考核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完善的人事晋升机制,降低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硬性条件,重视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使制度和晋升机制更加公开、透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共同促进铁路事业发展。

2更新铁路人事管理制度。

国家政治经济不断变化发展,铁路人事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时展和铁路事业的变化,不断的更新制度内容,提高制度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同时,人事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了解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站在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加强铁路企业内部人员结构的合理安排。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重视。

铁路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铁路企业人才建设,促进铁路事业健康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需要,针对不同部门,定期进行培训,同时,对工作人员定期考核,提高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系统性,加强考核结果与员工实际薪酬的结合,从而提高员工自我增值的意识,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外招聘方面,必须严格把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铁路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队伍内部的建设和优化人员结构,促进我国铁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4干部培训内容。

自然科学、思维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终要以科技文献的形式传递到社会上,供后人学习、使用,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铁路科技人员、管理型干部,负有把自己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宝贵经验,留给后来的铁路工作者的时代责任,科技写作是每个铁路干部必备的素质。在国内和欧美的大学里,专门设置有攻读科技写作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其重要性在于写得好的论文除了能总结科技成果、扩大学术交流、增加科技积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水平、推动科研生产、促进科技进步外,对撰写者自己水平、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和帮助,这是与常速铁路截然不同的干部培训工作。

5提高干部的职业伦理道德品质。

铁路是一个大的集体,里面有着千千万万的岗位。铁路运输的工作岗位,虽然非常普通,但是,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事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责任重于泰山,更能够反应出铁路企业的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铁路干部,应该为员工们做一个好的楷模,用自己的职业精神来鼓舞他们,应该视旅客们的利益、健康为至高无上的责任。安排、分配工作的时候,应该要客观公正,别让员工们有抱怨。如果工作中出现失误,要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分析原因,进行自我检讨,不能推脱责任。如果与其它员工发生了矛盾或者对问题的看法不一致,一定要坦诚相待,进行换位思考,用一种好的交流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铁路干部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是和谐铁路建设的必备条件。

6建立较好的考核和奖励制度,发挥人才的积杨性和能动性。

花钱引进人才,是很容易的事清,但是,想让人才心甘情愿的发挥他的最大效应,仅仅花钱买断他的工作时间,这是绝对不够的。铁路人事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考核奖励制度,这个奖励制度不仅仅要有利于人才的引进,更重要的是,能够留得住人才。比如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一定要给与重视。在次基础上,要对人才给予鼓舞。各级领导要发扬好亲近下属的精神,让他们在铁路上有一种家的感觉,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7强化干部职业伦理建设。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 篇4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途径

铁路作为设备联网、生产联动的系统,系统中各个生产环节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这就对铁路各个系统管理、装备与作业有更高的管理要求,安全管理工作是铁路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铁路实行提速战略之后,面对市场竞争和铁路内部组织运行方式要求,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对此,铁路客运要给予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分析现有安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失,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体系,进而达到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

1、系统化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独立的系统,其安全问题涉及到铁路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同时渗透到铁路技术系统中,覆盖范围广,结构复杂。正是这一特性,赋予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极强的系统化,为了保证管理效率,必须建立系统化管理机制,囊括各个运输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进而保证铁路交通运输的高效运行。

2、动态化

由于铁路交通运输大部分时间处于位移状态,时空的变换提高了铁路交通运输的安全风险发生几率,并衍生出大量不可控因素,使得铁路交通运输中经常发生意外事件和非正常情况。对此,为了保证铁路交通运输安全,其安全管理也具备动态化特点,对铁路交通运输实行动态化监测,最大化控制不稳定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而最大化保证铁路交通运输安全。

3、复杂化

从本质而言,铁路交通运输系统在日常运输中属于全天候、开放型作业,影响运输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受到内部管理、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也具备一定的复杂化。除此之外,由于客运高速化和货运重载化发展背景下,加大铁路技术系统的复杂程度,则安全事故风险概率也随之增加,使得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愈发艰巨。

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思路

1、以人为本

在进行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要以控制“人”这一安全因素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健全激励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人性弱点,进而提高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水平。

2、全局发展

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铁路系统内含多专业和多部门,在达到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复杂程度相对较高。为了保证铁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管理人员要以系统理论为核心,利用全局思维开展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全员安全、全面安全和全过程安全的管理体系,通过全局思维解决实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防止以惩罚制的单向管理,深入安全核心因素,优化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事前预防

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其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目的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这就要求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要以事前预防为核心,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降低不安全现象的发生几率,进而最大程度的消除安全事故。为了提高事前预防效果,一方面管理人员要从经验入手,对未遂安全事故进行深入统计分析,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内在规律,形成管理依据;另一方面以科学分析为核心,借助安全分析技术判断不安全因素,并加强控制和管理,进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体系的有效途径

1、合理分配管理人员,开展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进行铁路客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制定客运计划,按执行期限的不同,可分为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和日常计划三种形式。站在全局视角下,做好长短途旅客列车合理分工,根据客流变化,图定列车数量、编组、运行区段变化情况进行局部调整,充分发挥旅客运输能力的最佳效能,均衡地运送旅客。同时强化职工岗位作业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完善以作业标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挖掘影响控制点安全因素,划分控制重点,制定层次化控制方案,并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客运全过程控制,进而达到安全管理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要重视过程管理,以提高班组自控能力为核心,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将被动管理转换为自动管理,使得各个职工自觉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将管理中心向下转移,完善职工个体安全自控体系,将安全他控、职工自控和安全互动等管理措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全过程控制体系。

2、建立安全责任机制,落实安全管理策略

安全责任机制的建立要从机制落实和机制考核两方面入手,一是责任到人,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以逐级负责为核心,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和管理情况,构建领导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责任体系,明确各基层安全责任,避免责任泛化和责任虚化的情况出现,并加强领导负责、岗位负责和专业负责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安全责任衔接途径,在明确权责后赋予管理权力,提高责任与权力的匹配程度,进而落实相关安全措施。二是有责必问,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明确相关权责后,要对权责执行情况进行进一步考核、审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控制绩效,综合考核安全管理成绩,明确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将考核结果和收入、职务、荣誉等联系在一起,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实现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3、完善思想政治机制,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在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安全管理效果,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以文虎育人,创设和谐轻松的安全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工作行为,进而达到对“人”安全因素的控制。首先,以尊重为手段,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人”充分的关心和了解,管理人员要和基层职工拉近距离,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并尽量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提供工作热情和工作信心,进而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其次,以教育为手段,强调责任教育,完善思想动态监控机制,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活动,纠正思想偏差,进而避免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最后,以鼓舞为手段,对职工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构建友好型上下级关系,凸显人文关怀,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为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的研究,得出:(1)受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赋予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动态化、复杂化特征,控制不稳定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管理水平。(2)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将工作重点落在以人为本、全局发展和事前预防等方面,分析安全因素和安全风险,制定对应措施,进而保证安全管理效果。(3)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以现场卡控机制、安全责任机制、思想政治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机制,进而达到安全管理目的。

铁路论文 篇5

本文作者:田琳杨玉军工作单位:兰州铁路卫生监督所

综合监管模式的优势和有效性

铁道部又发文明确了铁路食安办的职责规定、机构设立、管辖范围、组织结构等事项,各铁路局也相继完成了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工作,全路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得以迅速建立,运营食品安全监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铁路卫生防疫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路18个铁路局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设立了23个卫生监督所,近1000名卫生监督员行使法律授权的铁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铁道部规定,铁路卫生监督所作为各局食安办的执行机构,承担管辖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活动[4],这一举措延续了铁路系统几十年以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执法职能顺利接续。铁路卫生监督队伍具有执法人员和铁路企业职工的双重身份,进站上车、跟车添乘检查均在正常职责范围,熟悉铁路运输组织,掌握运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为有效实施全程监管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食安办与各铁路局管辖范围一致,在划分职责时,明确路局劳卫处(铁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其办事机构,客运处、运输处等为内设部门,确定了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同时,制定了各运输站段和运输辅助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主体、行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制度。这种联动机制的设计,将各部门、各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网格化、系统化管理格局,有效调动了各单位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防止出现监管部门孤军奋战、孤掌难鸣的不利局面。在问责方面,把食品安全纳入各单位运输安全一体化考核,将食品安全放在与运输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步部署、检查、考核,通过食安办联席会议沟通信息、协调工作,食品安全基础管理日益夯实。《食品安全法》设定的分段监管制度,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分别授权不同的行政机关实施监督,由于配套法规的缺位和迟滞,部门之间的沟通、补台受阻,各环节出现职能交叉、职责模糊、推诿扯皮等,导致监管空白、多头执法、重复监督等现象发生,使经营者无所适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食安办将几个部门分别承担的职责授权铁路卫生监督所执行,实行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全环节一个部门监管,避免了分段监管需要多部门执法、重复建设执法部门的弊病,显著提高了执法效率,降低了执法成本。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铁路运营所涉及的所有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均由铁路卫生监督所承担监管责任,实现了全程覆盖和无缝对接,杜绝了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督等消极现象,有效整合了执法资源,减少了被检单位应检的频率和时间,增加了卫生公权的有效度和覆盖率,监管效果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启动问责程序时也不会出现责任虚化、问责缺失、问责疲软等现象。

完善综合监管模式的策略和途径

统一标准,快速提升硬件装备水平。执法能力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5]。硬件投入是科学、客观开展执法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要按照全路统一的配置标准,根据各级监督机构的规模、业务量、区位重要性等因素有重点、分批次进行执法装备的配备、补强和更新,主要侧重于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装备、信息技术设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配置,以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高监督工作的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为执法工作提供客观、精准的科学依据。全路应规范统一铁路卫生监督机构外观标识,办公场所的门楣、标牌、灯箱、执法车辆、办公室门牌等均应使用统一制式,充分展示执法机构形象,推进正规化建设,方便群众办事。继续开展标准化监督机构创建工作,推动基础管理、业务建设、规范执法等方面深化达标。聚集人才,全面塑造监督队伍形象。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快铁路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利用人才入路政策和执法资质考核认证,吸纳青年人才进入路内,补充正常减员损失的员额,降低执法队伍平均年龄,形成合理的人才阶梯。建立覆盖全路的人才库,集中优势人才资源,对全路食品安全监管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基层执法提供行之有效的培训指导。在全路建成一批极具行业特色和核心品牌价值的监督所(科),打造优势学科和独特专业,为运营食品安全监管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同步强化全员培训,突出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投诉举报处理、行政处罚案件、高铁食品安全控制、预防性卫生监督、新技术新方法等重点领域、重点内容的培训,建立全路-铁路局-卫生监督所三级培训网络,分层分批培训执法人员,提高轮训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合理设定考评内容和目标。要注重对执法人员完成监督执法指标的定量考核,更应重视对执法能力的有效考评。一方面加强对行政许可、监督监测、案件查处、重大活动保障、突发事件处理、监督频次和覆盖率、事故发生率、投诉率、文书制作规范等监督执法职能刚性指标的量化考评;另一方面加强对执法人员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执法程序、技术指导效果、法制宣传教育、执法效率、监督质量、信息管理、执法稽查等监督执法能力指标的客观考评。通过绩效考核,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监管方式创新和监管理念转换,促使现场执法工作和基础管理工作有机统一、同步提高,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逐级考核制度。形成铁道部对铁路局、铁路局对监督执法机构、执法机构对基层所(科、站)的递进式考评体系。按照统一的考评标准和考核方法,量化评估、奖优惩劣,将执法机构的的整体效能考评和个人业绩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连带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远近适度的组织目标,增强机构、人员之间的协作配合,保持相互制约、相互控制、相互补台的良性互动,激发团队凝聚力和个人独立作战能力。对执法过程进行连续地、动态地考察、评价,发现执法人员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卡控措施,修正执法流程,充分发挥前馈控制作用,减少、杜绝执法人员的差错和纰漏。落实责任,分解风险,提高各部门协同能力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更好地发挥铁路食安办内设机构管理食品安全的作用和能力,将各部门职责进一步细化分解,按照铁路运输组织的特点,分系统确定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确保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专业处室的自身管理健全,专业指导到位。深入开发领导层,落实运输业各单位、运输辅助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意识,促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良好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类食品安全标准、规范,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改变食品安全自身管理重表面轻内容、重部署轻落实、重检查轻整改、重结果轻总结的不良习惯。将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引入铁路食品安全监管,研判、确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点,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逐步建立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运用HACCP安全控制体系实现食品安全自我控制,形成比较完善、便于操作、能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自控体系。沟通协作,纵横联络,健全全程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全路应统一规划交流沟通工作,建立部际、局际联络机制,加强各铁路局、食安办之间的协作沟通,定期通报情况,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健全运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和评估制度,重点对餐车、配餐基地、高铁食品、站台自制散装食品等高危食品和重点环节食品进行风险监测分析,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完善风险评估组织和支持机制,培训风险评估人员,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保证风险评估科学、有效开展,为综合分析食品安全状况,提出安全预警提供客观依据。全路食品安全监测应融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建立运行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双向交流,并通过铁路系统网络,将食品安全信息第一时间传递至基层执法机构,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规范指导,典型引路,促使铁路运营食品产业全面升级随着铁路发展步伐加快,运营食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也日益紧迫。综合监管模式面临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多环节改造的技术指导考验。必须深入细致地研究涉及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法律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贴近一线、科学有力的技术指导方案,提供符合实际、满足需要的技术指导。围绕高铁、动车组、既有线提速列车、普通列车四个层次的运输产品,按照现代化配餐中心的标准建成一批规模经营、全面覆盖的的餐饮配送中心和餐料配送基地,扩充成品餐直供能力和半成品餐加工能力,减少餐车加工环节。充分发挥中心车站和站台的食品流通功能,健全流通食品溯源体系,强化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突出对餐饮服务单位布局流程、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指导,以站段机关食堂为重点,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建成食品安全示范点,以此为样板改造铁路沿线职工伙食团,有效解决伙食团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科技创新,系统研发,持续推进运营食品综合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在综合监管模式下,执法机构信息系统的研发要科学分析食品监管各个环节、各种业态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涵盖各种生产经营方式的实际应用。逐步建立行政许可审批、监督执法、行政处罚、突发事件处理、监测检验、统计查询等模块,实现各种管理系统与子模块之间的有序衔接,提高执法效率和资源共享水平,规范执法行为,确保审批程序逐级卡控。提供与被监管单位、疾控、食安办等相关部门端口连接的功能,增强信息互动交流,减少中间环节。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和各类图像采集、文字编辑、软件编译等先进设备,研发执法人员手持终端使用系统和覆盖重点单位、关键部位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铁路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构要树立强烈的信息化意识,强力推动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研发工程,逐步建立全路联网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系统,形成统一的硬件建设标准和软件开发规范,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支持。

铁路论文范文 篇6

铁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在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盈利的最大化。铁路项目的建设周期被压缩得较多,且采用的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对于铁路项目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通过加强和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工作秩序,强化责任成本管控能力,堵塞效益流失漏洞,提高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等手段的实施,能够在综合考虑项目的工期以及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保证预期项目盈利目标的实现,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进行铁路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当前铁路项目的建设周期较短,且采用的材料较多,铁路施工消耗资金最多的因素是材料,通常占据项目资金的60%以上,最高甚至可以达到80%。通过成本的管理,能够根据工期进行合理的资金调度计划以及材料购置安排,因此对于成本的控制也是项目按期完工以及材料合理购置利用的前提。

二、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责任成本管理重视不够。铁路施工项目中标后,没有及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成本核算,对整个项目的成本状况没有全面的掌握。项目管理人员对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成本支出没有深入思考,减少收益,有些项目甚至最后亏损严重。2.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铁路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作支撑。相当一部分铁路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以致成本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3.责任成本管理过程控制力度不够。管理粗放是不少铁路施工企业的一个通病,在成本管理方面更为明显。铁路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成本管理关键在于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不力会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失控,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铁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劳务分包、设备租赁、物资采购、安全质量等影响成本管理的要素把关不严,会导致本来可以盈利的项目变成亏损项目。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铁路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因素多,给成本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目前有些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是相对落后的,无法实时掌握项目成本的实际状况,很难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5.铁路工程项目从初设招标过渡到施工图招标后,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效工作更为艰巨,项目管理将更多从成本管控中要效益。

三、铁路施工中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对策

1.增强责任成本控制意识。现阶段,在成本控制方面,其控制意识不是很强,呈现这样的状态:部门分工虽然分工比较明确,每个人员只负责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对成本控制没有概念,比如,施工技术人员只负责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等等。职责分工固然是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整个企业成本控制来说,每个环节、人员、部门都要有成本控制意识,才能将控制工作做到位,比如负责材料的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只选择最佳的、成本高的材料,不考虑材料浪费的现象,工程成本也不低。如果施工技术人员只是为了达到保证施工质量的目的,在制作施工方案时,不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那么自然成本就会增加。因此,相关人员都要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实现全员控制,将成本降到最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2.建立完善的责任成本控制制度。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是保证成本控制工作得以实现的前提。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对企业所有产生价值的各个环节建立对应的责任部门(责任人),科学制定责任预算,合理确定成本及价值目标,对实际成本和价值进行控制,计算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异,并进行责任、成本、绩效工资相挂钩考核兑现的过程,尤其在项目上场初期,要遵从“分级管理、方案先行、量价分控、书面交底、动态监控”思路对项目开展成本预控工作,预控工作内容要从“8个模块、14个方面”着手进行。责任成本管理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制定标准流程、设置固定表格把完成项目的软硬要素反复优化固定,统一标准计算项目目标总成本,在此总目标基础上再进行目标分解、责任划分和奖惩约定,最终实现两个确保(确保成本可控、确保责任兑现)。责任成本管理是以责任主体核算为基础,以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激励为抓手,以企业成本文化为动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首先,完善权职清晰的成本控制体系,成立控制小组,依据“1153管理模式”将成本与管理“绑定”,即牵住“一条主线”,破解“一个难题”,抓好“五个环节”,落实“三项措施”,同时紧抓“4阶段22个环节”,构成了整个项目的运行成本,涵盖了纵向阶段、横向环节要素,突出了责任成本阶段管控的重点;其次,对于施工的各种可能会出现的费用进行量化和细化,比如,施工需要的费用,管理需要消耗的费用等等。在整个项目的前前后后,各个细节、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都要确立清楚,增强其责任感,实现企业成本从小处着眼,每个部分都可以做到成本的控制,构建了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体系,将成本控制工作做到实处。3.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成本控制。在铁路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费用,要有针对性地控制住各个成本的花费。比如,在材料费控制方面,在进行材料采购时,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材料的需求、数量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采购人员可以选择招标的形式,以材料质量为基础,进行对比,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在进行材料运输时,要选择最合理和经济的运输方式,使得运输成本降低;在使用材料过程中,要对材料浪费问题加以控制,建立奖惩制度,有效地控制材料的成本。从材料出厂到构成工程实体的过程入手,主要控制单价、质量、数量。也就是要把好计划、质量、定价、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料、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口。在机械设备方面,项目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设备使用计划申请,公司先内部调剂,再确定采购或租赁,外租单价控制在指导价内。定期各项目外租设备单价,进一步提高设备租赁价格的透明度。同时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很重要,将维修的费用降低,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事故,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会因为延期产生各种费用。在各种费用中加强成本控制,实现成本的整体控制。4.提升全员责任成本管理意识。全员责任成本管理意识对于整个项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责任成本管理理念落实到管理者及操作者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将成本管理落实。笔者所在的某铁路项目,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项目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公司经济管理各项文件的方式,深刻领会成本管理精髓,逐渐引导大家培养成本管控意识,从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上抓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全面的、全过程的、全体参建人员共同参与的大成本管理理念。某项目自施工以来,先后开展教育活动12次,培训员工近160余人次。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成本管理的主人,有效、扎实地推进目标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实施。比如因已上场成本管理人员少、业务水平较低,通过业务培训,解决了劳务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杜绝了潜在的经济风险。同时,一个铁路施工项目往往需要上百种的材料,各种材料进场早晚的把握十分重要:材料进场太早,会增加铁路项目建设企业成本或贷款利息的增加,另外,也很容易出现二次搬运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因堆放过久而出现损毁现象;材料进场太晚,则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会因工期的延误而支付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因此,材料进场顺序如果安排地合理得当,对于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是很有帮助的。5.抓好施工方案优化、有效降低成本。施工方案优劣是决定施工成本的受控良好的先决条件,好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管理和施工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项目首先以施工方案的优化作为成本管理的起点,对每一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商榷后进行修改,真正确立施工方案是决定项目成本的第一道关。例如为了实现技术成本双控,笔者所在某铁路项目的土石方开挖施工,项目上场初期,项目部根据设计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勘察,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进行清理并严格会审,会审过程中发现并确定设计沟槽开挖底宽为3.93米。但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工程实际施工需要,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判断,线路绝大部分沟槽开挖底宽并非要3.93米即可满足施工需要。所以项目部在施工前期进行尝试,分别设两段试验段进行试验,并让外部劳务队伍亲自施工,结果证明,在满足安全、质量要求,炮机、挖机施工作业面正常以及保证后期pccp管道(管径2000毫米)安装的情况下,实际的开挖底宽3.3米即可,并且外部劳务队伍亲身参与也予以认可。如上所述,平均每个断面每米节省土石约1.45立方,全线共计结余土石方约12950立方,节省金额约为21万元。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有效地缩短了工期。

做好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控制工作是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铁路施工企业也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源源不断的对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针对影响企业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控制意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的责任成本控制,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铁路建筑业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作者:王鹏举 单位:海南振海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娟。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舒冬梅。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汪朝辉。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设计[J].价值工程,2007(01):104-106

[4]陈明。基于RCA、精益成本管理的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 篇7

电力机车的节能减排成效分析

运输铁路在单位运输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效率高、能耗低、占地小、污染小等,其中的铁路机车主要依靠蒸汽机车、内燃机车以及电力机车进行牵引,而后者与前两者相比更是具备了明显的优势,过载能力非常强、功率大且速度较快,这与我国各项政策与举措中的节能减排要求相符,不但实现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还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符合时代发展与要求、与过去传统能耗浪费情况相比无法超越的优势,于是电力机车在运输铁路事业上的发展也成为了铁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1 在节能方面电力机车展现的优势

实现了能源的多元化利用且热效率较高

电力机车牵引所使用的电能是二次能源,具有多种转化方法,因此能够实现综合利用资源的效果,尤其是可利用的水利资源、天然气资源以及核能资源等,即便供电方位火力发电站,也可选择劣质的煤或是重用多次的油来使用。因此能源的利用具备了多元化的特征,为电力牵引的节能奠定了无可比拟的基础与优势,如果将液压传动部分出现的损失或电力传动损失考虑其中,那么内燃机车的平均热效率大约为26%,电力机车的平均热效率为28%,如果采用核能或是太阳能进行发电的电力机车平均热效能将达到更高的值。由此可见,加强能源的高效利用,尽可能地减少热损,并开发电力机车牵引,对我国铁路运输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有着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再生制动”技术为电气化铁路带来的节能效应

再生制动技术是通过转变牵引电动机为发电机发出电能,通过第三轨或是接触线反馈至铁路的供电系统,而这些反馈电能还可以供给其他的机车使用。与传统机械化的制动方式进行比较,再生制动系统和交流调速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降低制动的噪音,可将能源再生利用、环保效应更好。在能效的利用率上,再生制动与内燃机车通常使用的空气制动方法相比,能效利用率高出很多,比如常见的和谐号动车组,如果动车从200公里的时速下降到90公里,这个过程是需要电机的反向旋转进行制动,很好地利用了动车的惯性动力使发电机产生电能,电能输入电网形成降速。一旦速度降到90公里以下时,所采用的刹车属于机械刹车,而这时的刹车又不会产生尖锐的噪音,也不会发生列车晃动等情况,因此带来的效果是双重性的。

机车直供电带来的节能效益

电力机车直供电系统电力工作原理是从机车变压器交流电输出,再经过整流滤波后输出的电压为DC600V+5%电压,供电需要包括了客车车厢中的照明、取暖以及车厢空调设备的使用,这就取代了传统的柴油发电车。电力机车的取电方式是直通电网,通过变压整流以后为列车供电,属于一种环保能源的直供,具有损耗少,且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的优势。传统的柴油发电车主要是依靠燃烧柴油,并通过在化学能或是热能等多种能源的转换而形成,因此传统柴油发电车能源利用率较低,且损耗非常大。

2 在环保方面电力机车展现的优势

控制废气污染

内燃机车在当前铁路的运输中还有一些价值得以运用,但也成为了铁路运输业中产生废气的主要动态污染源,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了整个铁路覆盖区内的生态系统,对周边植物、人体、气候等都造成较大的影响。有相关资料显示,每吨的柴油燃烧所排出的有害气体需要依靠新鲜空气进行稀释的体积为万立方米,需要大量的空气稀释才能保证范围内的空气质量达标,但应用在电力机车上,需要依靠接触网传送的电能以获取动力,其本身不带原动机,不依靠燃油,也不会排放或是产生废油与有害气体,因此不会对铁路覆盖区域造成环境污染,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机车乘务员以及周边沿线养路工作人员的劳动环境与劳动条件。在丁魏对《电力机车的节能减排实效分析》中局内实施以电代油的措施后,每年所减少的机车使用柴油达到4万多吨,以这个数据为基础,那么每年能够有效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760吨,二氧化氮减少量达到128吨,烟尘减少量达到608吨。由此可见,电力机车在运行时对环保工作有着巨大的作用。

控制机车司机室的噪声污染

铁路所产生的噪音主要包括如下五种,即机车的动力噪声、机车鸣笛噪声、列车运行轮轨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以及其他机械性噪声。在内燃机车或是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其时速非常接近,在都不进行机车鸣笛的前提下,运行所产生的'噪声也大致相同。但内燃机车的机车柴油运转则会产生更大的噪声,并且噪声与柴油机功率成正比,也就是说,柴油机功率越大,噪声也就越大,但在电力机车运行时,因为在结构上电力机车本身不带任何原动机,所以动力产生的噪音是可控范围内最小的,运行中的噪声大概在82~87dB之间,在同等条件下的内燃机车司机室噪音在100~108dB之间,相比之下电力机车的机车噪声明显较小。由此可见,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较小的优势也符合了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铁路”的理念,是对环保观念的落实,也很好地改善了铁道交通运输生产时的司机作业环境。

振动控制优势

铁路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轮轨激励产生铁路振动,影响因素包括了列车轴重、轨道质量与结构以及列车的运行速度等,不同铁路交通运输在轨道质量结构、线路以及运行速度均相同的前提下,因为动车组和电力机车轴重轻的优势,与内燃机车相比产生的环境振动更小。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如果运行条件相同,而列车运行的时速为160公里,那么动车组中心轨道30米产生的Z振级与内燃机车相比,降低的幅度在10~20dB之间,由此可见,电力机车对振动的控制也具备了很大的优势。   机车检修时的环保优势

检修内燃机车的工作中,其产生的含油废水成为了铁路运输固定的污染源。有相关数据显示,每一年中机车检修产生的化学需要氧量以及石油类的污染物占据了总污染排放量的40%以上,而在使用了电力机车以后,检修工作上污染因素明显减少,特别是石油类的污染物更是大量减少。另外,还有数据类报告指出,电力机车检修过程产生的脂类、柴油远远少于内燃机车的检修。

3 应用电力机车后所产生的节能减排实效分析

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在我国铁路交通中实施已有一定的时间,为了更科学地研究电力机车应用后所产生的节能减排实际效果,本文以数据对比的方法针对我国某城市铁路局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应用电力机车后在数据的显示上所带来的节能效果。

引入电力牵引,有效控制能耗增幅

我国很多的大中型城市大约于前陆续开通了电气化铁路,将电力机车牵引成功引入并应用,实现了对内燃机车运输工作的替代,并出现了各种跨段机车交通。在电气化普及以前,我国很多城市的机车使用能源较为统一,结构单一,基本依靠柴油,且消耗量非常大。某城市铁路局在10年前上半年中机车使用的柴油量达到了33万吨,牵引工作仅为1500多万公里,标准煤消耗约为48万吨。引入电力机车至今,牵引工作量的完成度较之前增长了15%,标准煤消耗足足少了3万吨,这得益于电力机车的节能减排功能,同时也是铁路交通在运输结构性方面的调整,电力机车节能的优越性在数据上突出明显。有相关文献统计指出,电力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每列均比内燃机车高出500吨,而能源的消耗却仅仅为内燃机车的三分之一,可见在每公里的运行中,电力机车所消耗的标准煤约少于内燃机车的60%。由此可见,以电代油以后,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还实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加强牵引比重,降低节能减排指标

我国铁路的六次大提速中最后一次出现在,当时已基本实现了电力机车的普及,和谐号动车组的运营实现了铁路客运公交化,同时也带来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在当时,我国已有个别城市在铁路运输工作上全面实现了2亿人发送量,以2亿为标准,周算约为21万吨公里,与未提速前相比提高了2%,而能源消耗量降幅约为7%。在环保方面,据研究二氧化硫与化学需氧量均实现了减排,能源的高效使用使得电力机车总耗能降低,在节能减排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很多城市的节能减排标志正是以10年前采用电力机车牵引为转折点,通过电气化建设,彻底改变了机车的能耗结构,最终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双指标达标。

4 电力机车节能减排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如今电气化铁路已覆盖了我国大范围区域,真正实现了机车能源高利用率,并有效减少污染排放,而生产模式也由传统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铁路事业中的运量与运输工作得到了提高与发展,在大力提倡环保的号召下,能源低消耗、污染物低排放的目标也渐渐接近,可以说,铁路事业的节能减排任务实现质的飞跃。“十三五”对未来交通铁路事业的发展以及能源低消耗、低排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电力机车作为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运输载体,未来节能减排的前景将会更加开阔。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是符合我国乃至全球关于能源节约及排放控制等战略要求的,相关铁路_门应该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保障优质的运输服务,努力组织,认真谋划,更好地实现在“十三五”中对节能减排任务提出的具体要求与目标,为我国铁路运输工作的发展、和谐铁路的目标建设、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 篇8

在20xx 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 原_党组做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要求必须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和全新的管理思路,对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深刻领会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把握安全规律,锁定风险苗头,研判风险隐患,才能不断地延长安全周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安全、保证安全。针对此,机车乘务员们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更好、更深入的推行安全风险管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从机务行车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历年来铁路机务行车安全事故案例及教训,不难发现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列车运行方面、设备质量安全、劳动安全等方面。

1.列车运行方面

列车运行方面,从乘务员工作角度来说,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素质和能力因素。

人为因素

铁路机车乘务员是铁路运输生产的“ 主角”之一,人为因素是行车安全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在铁路行车事故中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必须要控制好机车乘务员的一切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从乘务员的安全风险管理入手。一是要从思想上进行深度教育,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自我警示,将“安全生产大如天”、“ 三个重中之重”、“ 三点共识”等安全理念植根于乘务员脑海深处,从候班-出勤-上车-运行-下车-退勤,整个流程都要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要从日常发生的违章违纪方面问题着手,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三是要切实抓好乘务员标准化作业。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铁路“ 三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因此保证乘务员认真落实好标准化作业和执行好规章制度则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一些乘务员经常把自己工作中不好的习惯当成了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行管干部天天抓安全,天天有问题的原因,也是行车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中,应该不断要求乘务员学习标准化,作业过程标准化, 把乘务员日常的一些习惯性作业转变为标准化作业,有效杜绝惯性违章违纪。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就是天气不良或行车线路状况因素。铁路行车过程全天候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下,暴风、雨、雪、霜冻、线路塌方、滑坡等风险因素, 随时都有可能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或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作为铁路机务部门,要建立机车乘务员出勤预想系统。一是出勤前要做好预想,开好小组会,预想包括当时当地的天气因素和具体线路状况因素,每一项都要认真分析其风险因素,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二是出勤调度员要及时传达天气不良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这样乘务员在实际运行中,才能灵活自如的应对变化多端的环境因素,从而达到超前防范,确保行车安全。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是对规章制度执行和上级指示精神方面。首先,要从制度和管理上将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区分开,更快更好的去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值得机车乘务员积极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未知的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预测和控制,强调问题的超前防范。这就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对执乘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找出风险点,进行研判,按照“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做到提早预防、提前防范。其次,要对管理者或上级安排和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能“ 左耳进,右耳出”,事情发生了才知道“ 不听上级言,吃亏在眼前”,追悔莫及。

素质和能力因素

如何全面掌控和消除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于机车乘务员来说,实际上就是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问题。为此,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掌握基础规章制度、安全卡控措施、LKJ 操作、非正常行车办法、机车故障处理等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消除工作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三大要素带来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平时学习不能敷衍了事、参加培训不能走过场、班前休息不能“ 偷工减料”、执乘过程不能“ 开小差”,必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运输生产,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2.设备安全方面

设备安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物质基础, 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行车的重要保障。风险重点包括机车走行部裂损脱落、制动系统故障、车顶高压电器设备失效、直供电装置故障、监控装置故障、其他电器线路及安全装备故障。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行车安全。因此,首先要从设备质量源头进行控制,规避设备安全风险,提升设备质量;其次,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完善对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关键作业过程的动态实时检测,来确保行车安全。目前无论是电力还是内燃机车,都不同程度的安装了一些新技术设备,如机车防火视频、6A系统、CIR、LBJ、STP 装置等。对于机车乘务员保证设备安全来说,要做到在出库前确认安全装备和其他设备的状态良好,并且有检测部门出具的合格证后,方可出库。

3.劳动安全方面

劳动安全风险重点主要包括电击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和采取具体安全措施,来保证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安全。一是要加强作业安全、劳动安全、人身安全培训教育,制定劳动安全各项措施,强化现场作业“ 自控、互控、他控”。二是要提高乘务员自身的劳动安全意识。翻阅近期各铁路局发生的劳动安全事故,不难看出这些事故大多因为乘务员违反劳动安全制度和规章造成的,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盲目、随意简化程序,图省事,结果造成了人身伤害。

铁路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路,是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有利于管理理性化、决策科学化、防范超前化。通过对列车运行、劳动安全、设备安全方面进行风险研判,找出风险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达到降低和或消除行车安全风险的目的,实现闭环管理,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魏玉光。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普及读本[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6.

[2]宋守信。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1.

铁道论文 篇9

某城市在建设首条地铁线路时,设计线路全长为21916m,线路平面曲线的最小半径区间正线为360m,联络线为162m,辅助线为217m,线路纵断面最大坡度区间正线为270/00,辅助线为350/00。在本工程中,地铁正线主要工程量为:地下线整体道床铺轨17720m,道床混凝土为26142m3,钢轨焊接焊头共1340个,疏散平台安装13.8m。

2地铁轨道施工主要技术标准

在本次施工中,地铁轨道主要施工技术标准为:标准规矩为1436m,对于联络线、辅助线的曲线半径小于200m的位置,要按照相关规范适当加宽规矩;在进行线路铺设时,均采用60kgm的钢轨;在进行正规铺设时,锁定轨温要控制在20℃-30℃,同时要保证正线线路铺设无缝;道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短轨枕式整体道床;U型段和地下线矩形隧道敞开段控制在570m;地铁一般地段采用PR型弹条扣件,铁垫板下的弹性垫层为聚酯弹性垫板;地下线圆形隧道为771m;整体道床设置双侧排水沟。

3工程重点及主体施工方案

3.1工程重点

在进行城市地铁轨道施工时,轨道结构主要由钢轨、道床、扣配件等几部分组成,其中钢轨和扣配件是由厂家定制的,道床是车辆承重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本次施工的一大重点。在本次施工中,主线的钢轨需要无缝焊接,同时焊接强度需要接近钢轨母材的强度,由于钢轨焊缝的强度、平顺性等都会对列车的安全行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钢轨焊接施工是本次施工的另一大重大。本次施工处于城市的繁华区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在进行轨道施工时,必须加大文明施工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污染及环境污染。

3.2总体施工方案

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施工单位决定采用轨排架轨法进行整体道床施工,在进行钢轨焊接时,将铺设在施工现场30m的钢轨,用移动式接触焊法将其焊接成单元轨节,然后根据轨温情况对单元轨节进行应力放散,从而形成无缝焊接。对于道床道岔、绞线渡线施工,采用散铺架轨法进行施工。采用钢筋笼轨排法进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随着正线道床的施工顺利依次施工。对于线路信号、疏散平台等项目的施工,利用完成的轨道进行设备运输,然后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安装施工。

4地铁轨道施工工艺

4.1施工准备

在进行地铁轨道施工时,施工单位首先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轨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才能提高轨道施工质量。在正式进行地铁轨道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安排施工人员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还要安排专门的质检人员对施工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测,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这些机械设备能安全稳定的运行;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地铁轨道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并严格的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4.2施工测量

在进行地铁轨道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施工测量工作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测量的管理。在进行施工测量时,测量人员要认真的查找测设基标,并对其进行加密保护,然后测量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布置钢轨的纵向观测桩。钢轨纵向观测桩布设完成,开始测量水平贯通及轨道线路中线,并检测隧道结构的净空限界,如果存在偏差现象,要对其进行调整。

4.3轨排组装

首先在组装台位铺设轨道基地,然后利用组装卡具进行轨排组装,在组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组装示意图,将马凳排放整齐,然后将卡具平稳的放在马凳上面,钢轨放入卡具槽后,将钢轨的距离控制在1430mm,将轨底的坡度控制在30∶1,最后锁定卡具,随后以钢轨的中心为界限,从两端将扣件放出,并将尺寸线安装好,利用专用的扳手将扣件锁定,对短枕进行组装,并控制好扭矩,最后对轨排组装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4.4轨排铺设

在进行轨排铺设前,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框构底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结构底板,然后打眼接线,并安装好轨排吊车支架和轨道。在进行轨排铺设时,要利用轨排吊车,将轨排从轨道车上卸下来,并运输到制定地点,调整好水平位置后,横向将轨排调直,然后固定轨排。在铺设轨排时,要将横向支撑的一端定在轨排组装卡具的顶端位置,横向支撑的另一端顶在墙壁上。

4.5道床浇筑混凝土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混凝土,从而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本次施工中,经过实际分析,决定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人员要严格的按照事先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将混凝土拌合物配制好,然后施工人员要支立好模板,最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4.6轨道竣工测量

在进行轨道竣工测量时,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前期测设的各项控制基标进行,根据前期测得的数据判断轨道是否存在变形现象。轨道竣工测量的关键是竖向变异量测量和横向变异量测量,从而确保轨道的平顺。一般情况下,轨道竣工测量不会对基标间距进行测量,但需要保证基标的设置符合地铁验收标准。

5总结

铁路论文 篇10

由于现在全社会对铁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的现代化管理也越来越依赖计算机通信网络,现在的铁路信息系统的运行基本上都离不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支撑。但在现实中,铁路计算机通信网络管理的实际操作是有着一定的偏差的,操作时发生网络系统故障导致信息损失、泄露和干扰等不安全事件也并非罕见,所以网络安全问题也为人们所思考和研究。随着美国“棱镜门”的发酵,各国对网络的安全也提到了国家安全的角度,对网络安全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大安全隐患。①网络系统自身安全隐患。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联结性为网络攻击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得数据的保密难度加大,如今,铁路运输、管理的信息都是依靠通信网络来传递与交流,虽然具备一定的保密手段和措施,但还是容易被破解窃取。同时该性能也为计算机病毒提供了方便,计算机一旦被病毒攻击,可能会导致系统部分或全部崩溃,信息数据遭到破坏、销毁、泄露或篡改等,带来巨大损失。②网络硬件通信设备安全隐患。由于网络主干网设备采用不同的国家及厂家,网络设备是否安全最隐蔽也最难检测。③TCP/IP协议的安全隐患。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石,但这块基石却很脆弱,为了提高TCP/IP协议的运行速率,所以该协议的代码量就大大减少了,而相应的该协议的安全性也大大的降低了,而一些网络黑客就可以利用TCP/IP协议允许的网络端口进入网络系统,再通过通道进入用户的终端或服务器的其它设备,盗取信息,导致TCP/IP协议设计的本身就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导致了一些基于TCP/IP协议应用的服务都存在着安全隐患。④所使用软件存在着漏洞。在铁路的改革大潮中,随着大量的应用面向社会,名目繁多的电子商务软件涌现于世,网络通信安全问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潜在威胁,现在所使用的通信软件都是源代码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的软件,而且在使用通信网络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给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入侵留下隐患。同时,由于软件的公用性,涉及网上信息的安全、软件的坚固性也面临巨大的考验。⑤通过网络传输信息也不安全。因为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信息时是会有电磁辐射产生的,所以如果网络信息传输信道没有设置传输信息时所需的屏蔽措施的话,所传输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截取的,所以网络的传输信道也是存在着安全隐患的。⑥人为因素。计算机通信网络管理人员素质低,没有责任心及职业道德,经常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泄露相关的秘密信息,有为自身利益为目的,利用自身的权限盗取或篡改网络内部的信息,以及有些工作人员在使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时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熟练,明密界限不清楚,不注重密码的有效期,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种密钥,导致密码被破解,下发口令和密码没有及时回收,导致口令和密码到期后仍能通过它进入系统,致使系统管理混乱,重要信息泄露或丢失。

2铁路计算机通信网络管理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具体是指采用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来保护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系统中的数据及信息,不受到那些人为的或非人为的攻击造成数据的损失、破坏、更改等,防止非授权人员窃取信息,确保网络服务正常运行。为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就必须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

①加强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的基石就是系统本身和人员,系统的高低级也代表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高质量、高性能系统更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些小差错或故障,导致数据及信息的破坏或销毁,还有在操作网络通信时出现安全问题的话,也可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逐步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强化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网络上或计算机上数据或信息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同样的高素质、高技术人员也是安全的保障,人员不可靠,就算其它条件再好也没用,所以加强网络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是网络安全保障的一大对策,而且经过培养的人员更具备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技术更加精湛,如果以后网络安全问题再发生,能够更快速、更高效、更彻底的解决。

②利用密码技术为数据进行加密。

因为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传输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或储存时,亦可被窃取,导致信息泄露,所以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以及储存时进行加密处理。密码技术的基本思想就是伪装信息,该技术是由明文、密文、算法以及密钥构成的,其中密钥尤为重要,无论是把明码状态转换成密码状态的加密过程,还是将密码状态转换成明码状态的解密过程,都是基于密钥进行的。基本上密码有三种即移位密码、代替密码和乘积密码,但如果加密时只使用其中一种密码,那样是很容易被破解的,所以在使用密码时不要一味的只使用单独一种密码,而是要将这三种密码结合在一起,经过多次变换在迭代生成一个新的密码,密码技术也是对数据进行安全防护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措施。

③用户识别技术。

为保证网络系统内重要数据与信息不会被不允许或不被授权用户查看、复制、篡改及销毁等,网络需要采用识别技术。一般的用户识别技术有:口令、唯一标识符和标记识别等。在一般情况下,最常用的用户识别技术方法就是口令,而口令是由计算机系统随机产生的,由于它的随机性,所以产生的口令保密性强,口令字符也不容易猜测,但需要用户去记忆它。同样的,为了进一步增强数据安全性,可以对口令进行不定时的更改,修改口令的有效期限。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网络通信系统,一般会采用唯一标识符这类用户识别技术,用户的唯一标识符是在该网络通信系统建立用户时由该网络通信系统生成的,而且该用户的唯一标识符在一定的系统周期内是不会被其他用户再度使用的。标记识别是一种需要一个随机精确码卡片(如磁卡等)来实现的识别技术,该随机码卡片就是一个标记集合体,而一个标记就是一个口令,用户用这随机码卡片来代替系统打入一个口令。而且这种随机码卡片是每个用户必须具备的。④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就是相当在被保护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外界不同网络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墙,它可以通过鉴别、限制、检测、监测以及更改等技术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达到维护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可以说防火墙技术就是拦截计算机通信网络有害信息的防御技术。防火墙技术也有很多种,例如:网络级防火墙、应用层网关防火墙、规则检查防护墙等,合理的利用防火墙技术能够更好的防范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隐患。

⑤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对入侵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和识别,判断其危害性,并能够快速的做出报警和记录以及及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将入侵行为防御住而且进行有限度的反击。该类技术在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御中拥有非常强的效果,因为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大都是基于单一的TCP/IP协议的,而TCP/IP协议非常脆弱,所以大部分的入侵行为都是围绕在这个TCP/IP协议下进行的,这样就形成了有一定规律的网络入侵模式,亦可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一个专门的入侵检测系统。同样的,在目前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也有很多种,如基于审计信息的入侵检测技术、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等。⑥网络硬件设备采购。尽量采用国产设备或国家已安全认定的设备,确保网络的安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