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音乐美学论文【最新6篇】正文

《音乐美学论文【最新6篇】》

时间:

一、在声乐艺术中音乐美学特征所发挥的功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音乐美学论文【最新6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美学论文 篇1

摘要:由于我国在音乐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越发深入的研究, 这使得我国在音乐艺术领域获得得了重大成果, 所以, 人们在加强对音乐美学的研究的同时, 也愈发重视音乐的表演艺术, 这就表明了音乐美学和表演艺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只有合二为一, 才能有效推进我国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 为音乐发展灌注新鲜血液。本文针对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发进行研究, 希望可以提高我国现有的音乐发展水平。

关键词:音乐美学; 现代音乐; 美学研究; 音乐表演艺术; 启示;

跟随着人民精神层次的提升, 社会文明也飞速发展, 这为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而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表演方面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析, 它不单单是将表现进行复述的过程, 而是要不停地创新和加工, 使得音乐作品能够焕然一新, 能够更好的展现其生命力, 从而使观众耳目一新, 挖掘出一些以前没有表现出来的东西。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强度越来越强, 研究层次也越来越深奥, 这都给音乐表演艺术捎带了不少的启发, 所以将现代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艺术相互融合, 这样才能够更好促进现代音乐的发展, 为长远的未来铺路[1]。

一音乐美学的概念和研究的必要性

美学起源于古希腊, 在那时候, 美学还被称之为感觉学, 大意是透过感觉来认识事物, 这个词语在创造之初跟音乐并没有关联, 是与感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我们经常说的触觉、味觉等, 美学的另一个概念是艺术哲学, 这也是现下国内外通用的概念解释, 美学的对象是填充人们的感性认知, 包含在感性认知领域。音乐演奏所牵涉到的大部分是演奏者本身的审美理念和思想构造对音乐美学的理解等, 而音乐美学是囊括了许多学科的内容, 比如审美学、心理学、感觉学等, 所以音乐表演的实质是音乐美学里重要的内容,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认为和平庸的音乐人和业余爱好者相比, 音乐演奏人员对音乐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刻, 也更加重视音乐演奏中隐藏着的音乐美学的内容[2]。

二现代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两者之间的联系

人尽皆知, 音乐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且它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 不论是哪种出色的音乐作品, 其自身的艺术气息都需要交由表演者来传递给音乐爱好者。音乐表演者演奏对应的音乐作品时不仅需要运用到各种乐器, 还要将自身情感融入音乐表演中, 只有如此才能准确有效的表现出音乐作品本身带有的艺术性, 填充音乐作品的内在。音乐演奏实际上是连接着音乐鉴赏和音乐作曲两方面, 起着桥梁作用, 所以现代音乐美学着重关注这一块, 随着对音乐美学钻研的越发深入, 针对音乐演奏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 所以, 演奏者要完全理解音乐作品中所隐藏着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涵义, 这样才能完整展现出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和艺术渲染力, 给鉴赏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表演是现代音乐美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构成成分, 所以, 一定要遵循美学规律, 遵照作品自身的差异来体现作品包含的思想情感。

三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发

(一) 可以正确看待音乐表演

从现代美学来看, 音乐作品的构成因素有两种, 一是音乐作品的作曲者关于音乐作品的理解, 通俗理解为作曲者在创造音乐时的意向性行动, 它存在于作曲者的脑海之中, 即使没有客观对应物, 但实实在在的成为音乐作品的一大创作构成因素, 如果缺少这一重要因素, 音乐作品也不能成功;另外一种便是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记录构思的乐谱。在我们追寻音乐的进程中, 作曲者将他们在脑海内显现的灵感用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 并提供给音乐演奏者演奏使用, 倘若没有实在的乐谱, 除了创作者本身, 没有人能够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原作和里面的内涵。创作者在完成一个曲目的创作后, 其实就已经呈现了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 它存在的真正形式不是通过人的意志来传递的, 而是经过不同的演奏者和音乐家对原作本身进行不断的改编、演奏来填充不同人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然而, 作为真实存在的本体, 音乐原作本身是不会也不能被改变的, 这也是对音乐的一种理解, 没有人能够改写真实存在的历史。从音乐讲解者本身来看, 演奏人员和表演人员需要完全充分理解并能够很好地诠释出音乐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美学, 而且, 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阐述音乐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从事音乐最基础的要求。音乐表演人员和音乐家在理解音乐内涵时, 还需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要素和创作背景、创作契机等, 从中理解音乐, 以便完美的阐释出音乐作品的内涵。如今, 现代音乐方面强化了针对音乐美学的钻研, 所以如何在研究过程中正确看待音乐表演, 是现阶段必须要重视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单单从美学的角度来看, 音乐保有一定的意向性, 一定要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在原有的音乐形式上进行创新, 丰富音乐的内涵, 而音乐本体指的是相对应的音乐演奏者, 长时间的意向性活动, 所以只有时间才能让音乐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得到慢慢补充和完善。按照现代美学角度分析可以得出, 音乐表演不单单表现出音乐作品所囊括的历史意义, 还要抒发其深层次的现代意义, 所以现代美学研究在不同的方面促进了音乐作品水平的提高。首要的, 正确看待音乐表演艺术的现实地位和本身所起到的作用, 让它不仅在艺术上有所表现, 还应该在原本的内涵上提高音乐本身的创造性和内涵。然后, 在针对音乐作品的演奏时期, 要使用现代化的审美观念来评判音乐作品, 让音乐作品自身有一定的时代意义[3]。

(二) 正确理解音乐的原作

现代美学的研究过程中清楚说明, 在准备音乐表演艺术以前一定要对音乐原作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一般状态下, 遵照美学理论对音乐作品进行划分, 可以分成两大部分, 一个部分为作曲者的意向性活动, 另一部分是作者的创作过程。在作曲者创作好相对应的乐谱后, 音乐作品被实体化, 同时不 比如,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出来那个年代特有的历史风貌, 还透过演奏乐器和场景搭建来诠释音乐内涵。但是现阶段国内的音乐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对历史意义过度解读, 仅仅表现音乐作品的表层意义, 作品过于形式化, 但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 却是一些佳作。所以在音乐的演奏过程中, 一定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阐述作品的实际意义。

(三) 能够提高音乐表演艺术本身的创造力

如今的美学研究, 就是针对音乐作品本身所包括的意向性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这就要求在音乐作品的表演过程时, 通过意向性活动来展示作品的涵义, 并完整的还原出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尽量演奏者对作品实际的历史背景和思路构造进行阐释。但是, 这种情形下并不能完整的分析到现在审美的精髓和内涵, 这给音乐作品的分析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所以, 在实际演奏过程中, 演奏者要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和强大的艺术理论支撑, 将作品和历史意义融合起来, 挖掘出作品中包含的时代意义, 真正体现出音乐作品本身的意义, 从而体现其良好的创造性。

(四)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可以推进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首先, 音乐美学的研究过程包括了许多内容, 例如审美学、哲学和感知学等。所以它的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奏者的表演水平, 而音乐表演艺术作为美学中的一个分流, 通过研究后不难得出结论, 音乐表演艺术中也包括了许多内容, 不但考验了演奏者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还对演奏者本身的审美理念、情感掌控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值得注意的是, 音乐表演是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的, 只有充分理解了现代美学, 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和演奏能力。再者, 音乐美学是每个演奏者所必须要求学习并掌握的东西, 所以美学学习的成果也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效果和质量, 并且这也关乎到其未来在音乐领域的发展。要想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 就一定要对音乐美学进行充分的钻研, 让它在你体会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时做出帮助, 提高演奏效果。而且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演奏者将自身特色和优点融入作品的演奏过程中, 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全新的演示和新的创新和突破, 使自己成为一流的音乐人才[4]。

四结语

总体来看, 现代美学研究可以大幅度推进我国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充分探索出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并创新丰富其内涵,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对美学研究和表演艺术两者之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来促进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完美的阐释作品中蕴含的审美理念和时代意义, 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契机, 这也有助于音乐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 更好的促使音乐领域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仝智倍。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相关启示分析[J].职大学报, 20xx, (01) :47-49.

[2]刘斌。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促进[J].戏剧之家, 20xx, (24) :61-62.

[3]安琦, 金莲。再议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J].宿州学院学报, 20xx, (05) :91-93.

[4]刘婷婷。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影响研究[J].大众文艺, 20xx, (07) :147.

参考文献 篇2

[1]张帆,石敦岗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形式探讨[J]。芒种, 2013,33(07):120-123.

[2]占羚,陈思遥,蒋凌羽基于美学视域下关于音乐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的思考[J]黄河之声, 2015,25(07)-84-92.

[3]李韬。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J]黄河之声, 2015, 1706)-114-119.

音乐美学论文 篇3

论文关键词:魏晋名士;音乐美学;意义

论文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开始面向一些新的领域,将注意力转到认识音乐自身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方式上来,对某些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促成了音乐朝着与过去不完全相同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阮籍和嵇康。以他们各自的论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产生的背景开始,论述这一时期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他们的主要理论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一、前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建安文学、田园诗文、书法绘画等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先秦、两汉哲学和美学所奠定的深厚基础上又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像这一时期这样高度重视审美与艺术问题,专门性的著作如此之多,思想如此之丰富多彩,是后世再也不曾见到的。名士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此名士,大约相当于隐士。不过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士子们对君王和国家政权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干禄求进,不再隐居不仕,丛而使名士之含义由隐士逐渐向有名气的人转化。这些名士们旷达不群,傲然独得,高度任性。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率真脱俗,潇洒自然的人生态度和避世超俗,纵情任性,蔑视礼法,我行我素的话言行风范。整个时代都张扬着一种慷慨奔放的奇丽空气。正如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遥远的绝响》①中说的:“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是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名士们为了所谓的风流,风度,风神,风情,风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世所看到的这些风貌特异的魏晋名士,他们的形成却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二、魏晋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

(一)阮籍的《乐论》及他的美学思想。

1.《乐论》及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

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乐论》中。阮籍从他的中心论点出发,认为最好的音乐就是“平和之声”,反对哀音淫声,认为音乐的功用可以“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他之所以斥责哀音,因为哀音使人情绪波动变化,使人内心的压抑得到某种认同与宣泄。所谓的淫声,就是对人的情感意绪的自然放纵,也即依据人的感性需要,从而满足这一需要。阮籍也认为音乐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得只是形式,至于“乐声”要达到的审美的人的心灵趋于宁静,这样不悲不喜,灵魂哪儿来大起大落的震荡?阮籍这篇短短的《乐论》,多次提到的“平和”,并把它树为音乐之本,“平和之声”也是要扼制人的欲望,减弱人的创造激情与活力。阮氏的音乐思想,客观上是捆缚阻碍人的激情与生命活力的,是儒家音乐思想的忠诚继承者。其中透出的儒家文化的理性精神,愈来愈走向了文明的反面,变为窒息人扼杀人的音乐创造力的精神桎梏,更可忧虑的是这一桎梏隐形地深埋渗透在我们的血脉中,使它化为一种深层意识而暗暗地规定制约着我们的现在。

(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及他的美学思想。

嵇康就说于音乐的言论其实并不多,一生共留下两部著作。一部《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另一部《琴赋》。其中《声论》一书探讨了音乐美学问题,笔者认为它基本反映出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了清晰起见,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音乐本质问题。

音乐的本质问题是音乐美学诸问题中具有关键性的论题,对它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对其它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在研究中,历来都为争论的焦点。因为,它一方面居于音乐美学思想大厦的底层,另一方面它是世界观和音乐观相联系的纽带。关于音乐本质,《声论》认为音乐是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它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作者从两个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了论述。

(1)音乐的产生:“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著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作者认为音乐是自然的产物,不为人心所生,它相对于人来说,彼此独立而存在。

(2)音乐的自身表现:作者认为声音和谐地组织起来,最能感动人心。人们赏乐时,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和谐的存在,而这和谐也正是人们倾注的对象。它不仅形式上给人的感官带来快慰,而且使得人能从心理上获得平衡。

2.音乐的审美感受。

音乐的审美感受问题是《声论》全文探讨的中心,作者从“声无哀乐”的论点出发,以自己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为基点,阐述了对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性质的理解。涉及到具体问题时,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音乐不能唤起人相应的情感。

(2)人在听音乐时会有情感出现,但各人的体验却不尽相同。只有和谐的音乐才能激发起人的情感。

(3)欣赏者不能与创作者在情感上获得沟通。

3.音乐的社会功用。

《声论》对于音乐的社会功用问题的探讨,是围绕着“移风易俗”间题展开的。他认为音乐进行移风易俗依靠的是自身的“和谐”精神。嵇康所认为的音乐“和谐”精神对于人心的影响,是指人在赏乐时能够获得性情方面的陶冶。

三、魏晋名士对音乐美学思想做出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

魏晋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给音乐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汉以来,儒家音乐思想,对其音乐进一步的发展起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嵇康音乐思想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可悲的局面。他在《声无哀乐论》中,指出音乐本身并无哀乐可言,音乐中属于艺术的因素,同儒家附加上的非音乐艺术因素相区别,他反对将音乐同哀乐混在一起。与此同时,他直接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艺术的许多具体方面,对某些乐器的艺术表现特点作了分析比较,究其异同,对一些乐曲进行了鉴赏,对有关音乐美学及表演艺术等理论问题有所探讨。这种种探讨的作法本身就应看做是一大进步。而阮籍的《乐论》影响不大的原因在于并没有提出一种新的观点,但这不能说《乐论》缺乏研究价值。一方面,《乐论》作为阮籍直接阐述艺术问题的著作,是探究阮籍美学思想的重要文本;另一方而,虽然《乐论》所表达的观点基本上同儒家传统乐论一脉相承,但并不是儒家乐论的转述,而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对儒家乐论的阐释发挥,因而其审关观念在思维方式及总体特征上呈现出新的面貌。

注释:①《遥远的绝响》是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主要描写了魏晋时期两位名士--阮籍和嵇康,文笔优美,意蕴深刻。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3】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人民音乐出版社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音乐美学论文 篇4

摘要: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形态来表达情意,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缓解生活中的压力。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迅速,音乐美学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美学的加入可以更好地诠释音乐的内涵。通过了解我国音乐美学的兴起与发展,阐述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内涵,分析音乐美学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并且针对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培养美学内涵给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音乐文化产业;音乐美;相互联系

引言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需要完美的表演技术与美学思想作为指导,人们对音乐的接受与满意程度取决于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意境,音乐的流传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体现音乐的自身价值,需要在音乐作品中融入美学元素,人们在创作音乐的同时就会对美学的问题进行思考,音乐的美学是研究音乐与人们感官理智的学科,通过美学促使音乐产业的发展更加完美,人们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一、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内涵

音乐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艺术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音乐产业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核心音乐产业、数字音乐也以及唱片业,同时也包含了一些与音乐产业有关的外延性产业,例如音乐设备的制造、音乐软件的开发等,音乐文化产业还包括与媒体相融合的相关产业,例如音乐广播、音乐电视、网页制作等。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有的音乐文化活动都是在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创新活动,依靠人们的想象力与创作灵感,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对音乐文化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对于音乐文化产业,其核心要素是信息、文化、技术等无形资产,在音乐产品的价值中,无形资产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产品。

二、我国音乐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音乐美学近几年得到广泛的发展,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的思考学问学科,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思想家结合当时的音乐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论述与思考,从音乐的本源方面及音乐的美感方面,甚至从音乐的内容及形式方面对音乐进行阐述,这些阐述都以音乐思想的形式存在,当时还没有形成专门意义的学科。美学是一门学科的特指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提出,他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大致可以分为情、意、知三个方面,理性可以通过逻辑学来研究,意志可以通过伦理学来研究,只有情感,一直没有相应的学科来进行研究,所以建立以一个全新的学科专门来研究人们的情感,从而产生了美学这一学科。音乐美学在我国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距今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由中央音乐学院美学教学起到了带头与骨干的作用,音乐美学是音乐与美学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是通过美学的方法与观点来研究审美与音乐美的美学,同时也是音乐学中比较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规律与特征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美学的原理来研究艺术中的美学问题,音乐美学的建设与发展会使美学研究的内涵更加完善,更加具有说服性。音乐美学同时又是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作为基础理论,其作用在于对音乐的评论提供强有力的原理。作为音乐评论者自身也要有较高的美学修养,能够自觉地把美学作为音乐品论的理论基础。音乐美学主要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把音乐美学的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问题,分析人与音乐的本质关系,揭示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相关问题。

三、音乐文化产业中的美学规律

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中,音乐曲式的结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过程以及人的情感运动过程的逻辑概括,音乐在时间发展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人们的审美追求是大有不同的,不同的曲式结构体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在追求音乐结构美的同时,不但有人们文化心理的原因,而且还有人们普遍存在的审美心理需求,是音乐文化产业从生活事件到艺术事件的有效转变,艺术性质强的音乐是存在一定结构的,作曲家们通常把音乐创作分为三个层面:感官层面、音乐层面和表达层面,感官层面是通过音乐来刺激自身的内在感觉,音乐层面是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进一步关注音符组合的方式,表达层面是要研究乐曲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如果不去认真分析乐曲的音乐结构,优美的音乐就会变成一团乱麻。

四、美学在音乐文化产业中的意义与功能

音乐文化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我国独特的美学特色理论推动着音乐文化的发展,无论是社会心理、大众文化的载体,还是娱乐媒介与音乐艺术,都需要独特合理的美学特点,美学观点建立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传统的美学思想,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建立起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意蕴,用流行音乐来表现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思想要渗透到音乐当中,使音乐更加具有开拓性,相互依存,开创出流行音乐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美学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如下:1.对音乐的传播与发展。美学在音乐文化产业中起到传播与发展的作用,很多音乐作品都是通过表演者的二度创造之后才被听众们所接受的,对社会产生广泛与深刻的影响,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作品要通过作曲家反复的磨合,才能成为经久不衰的巨作,只有艺术中含有美的元素,才能被人们广泛地流传。2.教育功能。音乐的教育功能要通过人们感情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来实现,优美的音乐旋律可以陶冶情操,使人们身心愉悦,对聆听者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美的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的感知、想象力,促进人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发智力,增强人们对情感的体验,人们生活的环境属于群居性,音乐可 3.信息传递功能。完整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内心情感,其中包含着完美的画面与意境。人们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观。音乐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烙印着过去,记载着现在,憧憬着未来。通过音乐的传输,流传着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通过音乐中信息的传递,使人们更加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加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音乐发展中美学内涵的培养策略

丰富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来更好地体现,在体验音乐内涵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音乐本身进行分析的过程,音乐中的美学可以更进一步地揭示音乐中的内涵,在音乐产业发展中,蕴含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场景,通过美学的转变,被人们所接受与喜爱。1.技术与表演相统一。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舞台,在舞台表演中,技术与表演是分不开的,缺乏表演技巧,就会使音乐的呈现缺乏感染力,表演也就丧失了自身的价值,舞台表演技术是突出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音乐表演与艺术表现力相结合是实现表演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首先要理解音乐作品的真正含义,体验到其中的美,把高超的技术与深刻的艺术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达到启人心智的最终目的。2.时代与历史相统一。音乐作品的历史性是指作品所具有的独特历史风格,时代性是指作品要有新时代的精神,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历史时代下的产物,表演者要� 3.真实性与创造性并存。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秉承真实性与创造性并存的原则,符合音乐发展的规律,真实性是指音乐表演者要热衷于原创音乐作品,把握住音 结语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达意志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音乐实践主体的意向性活动,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被人们所接受。通过美学的介入,可以使音乐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体验出音乐中的内涵,音乐原作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音乐作品,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要通过音乐表演的手段把符号体系变成实际的音响效果。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迅速,人们对音乐也比较喜爱,美学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音乐美学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关于音乐美学对音乐文化产业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一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音含美乐孕哲——根植于音乐“本体”的“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xx,(1).

[2]薛瑞芝。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研究[J].音乐时空,20xx,(1).

[3]陈骥。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相关问题[J].当代音乐,20xx,(5).

[4]白佳蕙。试析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作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xx,(8).

进行审美和非审美式的融合 篇5

音乐艺术作品属于一类有机整体,经过了审美和非审美式的整合处理。特别是在同一作品当中,这类融合更加有倾向性。譬如一些轻音乐或是抒情曲艺术作品,重点凸显审美价值,却对一些非审美价值进行弱化处理。现代音乐艺术展现形式更加注重审美、非审美价值的自然融合,毕竟只有两者高度统一之后,音乐作品才显得更为优美动听且富有内涵。归根结底,就是借助特殊的审美滤镜,来将一些科学知识、道德价值观等非审美价值要素巧妙地穿插进去,使得音乐作品本身的魅力增强、内涵更加丰富。

另外,保持音乐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完美的音乐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往往彼此关联缜密,相互契合[3]。事实上,音乐艺术作品在内容上显得比较独特,主题明确,而为了更加精准、完整地表达这部分音乐内容,就要求适当的音乐形式作为支撑。所以说,许多创作家都习惯了基于内容和形式的依存、制约关系来展开补充式创作,利用音乐形式把控着音乐内容的描述,配合音乐内容锁定音乐形式的筛选方向,不至于在表现过程中出现情感突兀、节奏紊乱等不良现象。

音乐艺术的有关表现形式 篇6

(一)基础性要素

首先,音乐形式的基础性要素莫过于表情,其存在意义甚至超过单纯的音乐声音,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透过音乐艺术层面审视,这部分表情强调借助音响元素来呈现出创作者不同阶段特殊的情绪状态,对应的表现形式包含了高低、长短、快慢、强弱等区别,经过这些形式有序地搭配融入之后,能够赋予整个音乐艺术作品更强的灵活性,保证基于人差异化的情绪状态来生动性抒发对应的感情。

其次,音色亦属于情绪表达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古往今来,诸多作曲家都在热心钻研如何利用乐器来展现各式各样的音色,特别是对于近代音乐来讲,这类现象尤为显着。如许多作曲家决心对传统乐队予以创新形式的调整排列,以求在开发出更加特别的音色基础上,呈现出一类极为新颖、奇特、美丽动人的音响效果,进一步使人的情绪得到深入性、完整性、精准性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