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化学教育论文范例8篇正文

《化学教育论文范例8篇》

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8篇化学教育论文范例,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化学论文 篇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重要的是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以强化培养,我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好教学程序,努力做到讲课时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充满激情,同时注意遵循学生兴趣发展的规律,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让学生感到中药化学并不枯燥,并能主动的去学习钻研。

1.2知识的拓展和更新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及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更新,适时介绍中药化学和医学相关的新内容,介绍学科的科研情况和取得成果,使学生把中药化学和医学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这样学生既掌握和巩固了中药化学的知识,有了解了较高层次知识和针对性更强的理论知识。

1.3实验的重要性中药化学是在实验基础上发展的一门课程,实验课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内容,例如:学生对研究中药化学的步骤和方法有些模糊,通过实验课可以证实理论所讲的内容,由此提高了学生学习中药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我们还准备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改进,增加探索性的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简单到复杂、科学地加以重组,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对实验课的改革十分感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改革是需要在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学生的考核方法、实验室仪器更新管理、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等多方面探索,才能逐步摆脱落后僵化的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综合设计、创新性实验中,教师给出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实验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步骤、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力量、思维的奥秘和创造的神奇,从而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2学习兴趣的发展

学习兴趣的发展是兴趣被激发和强化的延续,我们教研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将所需讲授的知识更加生动、直观、立体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学习中药化学中抽象的内容更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的时间,缓解了讲授内容多课时数少的矛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时,一张幻灯片尽量说明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即每张幻灯片的内容要精简。适宜地引入动画、声音等元素,例如:在解释苷类化合物的酸水解过程时,H+的进攻、苷键原子的质子化、苷键的断裂以及糖的形成可通过动画一步步演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采用图片、摄影、影像等方式展现各种实验装置,同时简述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提取分离的流程,调动学生感官刺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另外,学生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教学。

2.2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电子图书室,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多看些参考文献,提高与普及、科学性与趣味性,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开展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小组,开展科研活动,通过知识介绍,查阅资料、制定、实施研究方案,分析讨论研究结果等步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兴趣连续不断地被激发、强化、发展,学生学习中药化学的兴趣浓厚,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总之,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其与中药学其他专业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中药化学学科的发展,带动了中药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日新月异,社会对大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会发生改变。我们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需求,培养更多应用型的人才。

初中生化学论文 篇2

一、读

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要求和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通过“读读、划划、圈圈”来学习认识新知和回顾巩固旧知识,找出教材中出现的新、旧知识点,并写好读书笔记。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以便在解题时,能读懂包含在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学会推敲题意,整理分析出能解题的“信息”逐步提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安排的优点是: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二、议

(一)是学生根据阅读教材内容说出圈划内容中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已知的,知识点间存在着什么联系。这是进一步理解教材,再现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消化吸收。

(二)是学生相互议论新、旧知识点在提出的问题中的作用。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完善知识,有利于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三)(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解答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思考、敏捷应对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议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疑惑,逐渐感爱到力不能及。此时,老师再传授知识时,学生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可主动联想旧知识、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使旧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利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把直观的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实验技能的全面提高,最终应是通过学生实验来完成。这就要求除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应尽力创造条件,增设学生实验,或转化部分演示实验,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去动手操作。要重点指导学生分析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步骤及观察的方法,并简要总结出实验结论。

四、写

书面写作。一是根据读书和听课,简要地整理出读书笔记和听课记录,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今后记忆和理解。二是强化习题解答,它是进一步熟练和进一步消化、再巩固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每教完部分内容,都要设计相应的题目来强化学生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题目设计应努力抓住教材重点和学生的欠缺点,尽力挖掘出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发展知识的外延;题目的难易要层次不同,既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其对知识有个再发展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要兼顾那些求知欲高,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让他们也带点“危机感”,增其动力,不可一概平淡无趣。

初中生化学论文范文 篇3

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化的概念与难以理解的定理,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实验操作课上采用生活化的实验器材,可克服这样的难题。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师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验证抽象化的物理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有趣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作为物理实验的器材,比如:玻璃瓶、纸张、塑料水瓶等。例如“纸锅烧开水”的实验设计,当学生听到这个名字时就已经很好奇了,纸锅怎么能够烧水呢,它不会被点燃吗,碰到水不就坏了吗?带着这些疑问与好奇,学生在做实验时就显得特别的认真。最终也理解了实验的原理:水和纸一起烧,由于热的传导,纸张的温度不会超过100度,而一般纸张的着火点是183度左右,所以纸张不会燃烧。又如,在压强的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相同的两块橡皮泥,在实验中把它们分别放在刀尖和刀背上,观察橡皮泥的刀痕深度。通过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压强随着受力面积的大小发生变化。通过利用生活实验器材,增加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去化了原本抽象的物理学原理,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课堂的生活本色

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物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感受科学、生活与社会的关系。例如,课后布置作业内容时,可让学生统计家用电器的功率,深刻理解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试着查看电表,读出上面的度数,这样学生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生活技能,算出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又如,在学习“液体压强与什么有关系”时,可让学生收集饮料瓶,制作成烧杯,既有趣又环保。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废物利用的例子,比如:用回形针、木块、图钉制作灯泡;用玩具激光灯制作光源等,这种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实验器材的行为,既达到了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培养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润色,引导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生活中结合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结语

初中化学论文 篇4

一、初中化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楷模,初中化学教师的化学素养和对化学实验的熟练程度是得到学生认可的重要因素。初中化学教师如果在化学上达不到标准,就不能够以学问服人,无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初中化学教师唯有在化学上有所成就,能够传授给学生一些不同于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学校应定期加强化学教师的培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才能使化学教师及时接触新的化学教学理念,摒弃落后保守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化学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学校采取措施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做出努力,主动积极参与其他资深教师的课程,通过听课做笔记来积累经验和方法,平时也要和资深教师多加沟通交流,当局者迷,向资深教师询问自己教学的漏洞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作出改进。

二、多启发学生的化学思路

初中化学属于化学的入门阶段,此时形成一个正确的化学思维才能使学生在之后的化学学习中如鱼得水。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有上百个化学方程式、化学物质,如果是死记硬背极容易记混,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不管是什么化学反应,都有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做实验,以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记忆也就简单多了。比如,关于双氧水的化学反应,可以先在不让学生知晓化学物质的基础上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在学生观察到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且能够将带火星的纸条复燃,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根据现象猜测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实验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辅正,再讲解原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并逐步形成固定的化学思维。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要学好初中化学,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做好化学实验,学习初中化学的理论知识是为做好化学实验服务的,化学学习者如果只懂得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极差就无法成为未来需要的化学人才,因此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除了教授化学理论知识外,要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近距离感受化学的魅力,才能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实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药品、玻璃仪器及步骤,而不用死记硬背。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对待每个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做法,使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好实验。也可以在授课前先教授学生做实验,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印象深刻,之后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学习,进一步巩固知识。课堂上的化学实验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教师可以以课后任务的形式交代学生做实验,要做的实验要容易实践,材料要易得,增加初中化学学习的乐趣。四、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随着化学教学活动日益受到关注,高科技技术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图文声像结合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讲解时,教师不需再满黑板的写化学重点,全程用多媒体演示,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辛苦和负担,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改以往的板书形式,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兴趣,用幻灯片播放的形式进行讲课,一张讲完就会演示下一张,不像黑板书一样,满满一黑板,都能抄下来,学生一旦错过,就无法再看到已经错过的知识点,这在客观上使学生不轻易走神,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效率和课堂效率。

四、总结

初中化学的学习要打好基础,重视基础才能对更高级的化学学习影响深远,学生唯有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打牢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化学研究,提高自身化学学习的素质和水平,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技巧,构建更为高效的化学课堂,为未来化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作者:司桂花 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第二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

1.优化、改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的推行落实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这些不足与弊端大大限制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对传统、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优化与改善是时展潮流的趋势,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使命。

1.1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知识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最常见的情景之一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按着教材授课,讲解元素周期表、展示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演示化学反应等,而学生则坐在一旁听讲,这种直接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开发。优化、改善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教学,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导下,老师引入生活案例、使用模型教学,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

1.2培养学生积极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

经过改革、创新和优化后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能够让老师对化学教学的探讨更加深入、对化学知识更加理解、对问题的研究更加仔细,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在上课时主动表达、提出疑惑,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和总结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动手操作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3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假如老师脱离生活枯燥地讲解化学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难以被激发,不能很好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经过优化和改善后的教学方法具有融合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专心地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2.改革、创新、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方案与措施

2.1融入生活实例,实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化学原理,学习化学知识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化学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融入生活实例,老师从生活实例中提炼出与教学任务相关联的化学原理,然后提出化学疑问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出答案,达到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目的。例如学习人教版化学教材二氧化碳相关内容时,某中学方老师利用演示使用灭火器的操作步骤来讲解灭火器的工作原理从而引出二氧化碳的知识,并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火灾类型、讲解哪些火灾能够使用灭火器,从而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知识的理解。

2.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改变现有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况,贯彻新课标学生中心理论的思想,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弱化老师讲课的比重,这主要表现为在化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结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模拟操作化学反应或让学生思考该用什么化学原理处理情境中的问题。以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为关键,老师讲课作为辅助,从讨论着手开展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同时教案的准备要以学生为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日常生活经历设计出新型教学课件。

2.3利用各方资源做好操作性实验课的开展工作

初中化学学习实际是为学习高中更加深入、专业的化学知识作准备,所以初中化学知识更注重基础性和实操性,以化学实验为主。老师在讲授初中化学实验课时应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利用模型、实验工具让学生亲自操作,利用互联网列举生活中更多的化学实验案例,大力发挥不同资源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总结

老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不单单只是让学生记住化学公式、元素周期表等,而是让学生能够将教材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上,也能从生活中的现象和经验提炼出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此改革、创新和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有着重要作用,分析与研究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现实意义。

作者:张兴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学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量迅猛增加,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然而单靠文字教材和传统教学媒体(语言、黑板、粉笔、挂图、模型、标本等)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各科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现代教学媒体,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来提高教学质量, 综观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尽管我们在创设环境、演示展现、练习测试、表达交流、获取资源等方面已经有了不小的起色,但整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课程整合表面化、预设目标理想化、教学过程模式化、资源认识狭隘化、教师角色两极化……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对整合本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片面追求整合的形式,而忽略了对整合的实质的把握,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求信息技术的引入,却忽略了信息对文化的承载、传输和交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需要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角度来研究宏观物质之间的反应,以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多媒体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强大功能的信息技术,理应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

以提高学生初中化学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以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为课题实验基地,我们对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模式问题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整合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演示效果不理想或难于实现的教学内容,如有毒、有危险的药品使用,化学反应微观实质,化学工艺流程,不易观察的化学实验等,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动画模拟、网络教学来弥补。此类型的整合课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多媒体素材库、计算机、投影等作为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该模式可归纳为“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设疑启思—讨论分析—对比归纳—巩固提升—反思小结”六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讨论、自主探究、活动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鉴于当前学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际情况以及化学学科特点,我们就“视频显示与常规板书的关系”“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关系”“微观知识教学课件应用与传统教学对比”三个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

1.视频显示与常规板书的关系研究

用课件上课是否需要板书?教育界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用大屏幕显示的板书更新速度太快,不利于学生做笔记。但也有观点认为:板书完全可以用屏幕显示代替,不仅速度快,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上宝贵的时间创设更多的学习情景,增大课堂容量。两方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究竟谁更合理、更现实一些?我们就如何处理课件显示与常规板书的关系等问题在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展开了研究。为了使对比的效果更明显,我们设计了主板书全部用大屏幕显示(只有少量不可避免的副板书写在黑板上)与全部是常规板书的对比实验。在化学“绪言”的授课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的情况,依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设计了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学习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组和对比组采用完全相同的板书内容,只是实验组基本不用常规板书,而是按次序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上;对比组则在黑板上书写常规板书。当天自习课上,我们随即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在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方面,实验组和对比组所代表的两个样本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学生化学学习方法和与其他学科关系认识的影响等方面,实验组和对比组所代表的两个样本总体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统计表明,视频显示板书在效果上明显优于常规板书。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发现,这与视频显示板书的“速度快”有直接的关系,与板书的字体和色彩倒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正如有学生所说“我们注意的是板书的内容和对内容的讲解,而不是形式”。板书的作用只是提示下面要讲的或归纳已经讲过的知识点,一节课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板书最多不过四五条。对于这种类型的课堂,如果能很迅速地显示全部板书,省出时间,在重要的内容上多做停留,或显示更多的相关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研究和琢磨重点内容的内涵,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由于书写板书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常常导致某一内容没有讲解完毕就不得不跳过,去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探讨,使得对比组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出现断链。这也可能是导致对比组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的一个因素。另外,采用视频显示板书,可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显示速度慢、停留时间长、有特殊颜色或音响标记的语句上,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从另一个角度讲,只要程序设计合理,视频显示板书并不是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短处;当学生逐步从心理上接纳了速度可控的视频显示,就像熟悉黑板一样,大屏幕也就成了黑板的一部分,甚至黑板可能会变成屏幕的延伸。到那时,视频显示与板书之间也就没什么你我之分了。从以上实验与分析可知,尽管不同课堂对板书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课堂本身的需要,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板书、挂图、例题、随堂练习等教学内容,编辑成课件。上课时,教师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如何启发、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上,从而大大节约课上时间,提高效率。同时,视频显示和常规板书并不相互排斥,它们目标一致,又各有所长。整合实践的最终结论是:双方互为补充,最后走向融合。

2.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关系研究

实验是化学的精髓,所以与实验相关的实物同步投影和课件模拟演示,就成了我们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具体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联合运用效果是否明显,我们在“分子”一节进行了相关的设计、研究。实验组和对比组采用相同的实验演示,只是实验组还利用了实物投影与课件模拟。课后,我们设计了四道相关习题,让两个组进行答题,并对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检验结果证明两个组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说明,实物投影、课件模拟与实验演示的联合运用能够使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中的影视系统,录制了许多和化学实验、日常化学常识有关的资料片段,在授课中运用这些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制取以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我们利用自制软件,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选择正确的仪器图形,拼装正确的装置图,同时还借助一些软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画面的移动和色彩的填充,变乏味的记忆为轻松愉快的操作。再如,在做一些演示实验特别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我们利用视频展示台把试管里发生的一切,通过投影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克服了后排同学观察不清的弊端。课堂活动由过去教师单边操作变为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3.微观知识教学课件应用与传统教学对比研究

初中化学中涉及许多微观领域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挂图、幻灯和模型来帮助学生想象,但因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和单一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现代教育技术却可以将这些摸不到、看不见的微观现象在计算机里多方位地、动态地模拟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是“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中的难点。在“离子”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实验组事先编好动画程序,讲课时,根据学生需要,将其调出观察,在学生讨论、分析这些画面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和讲解,以期通过人机交互,学生自我解决疑难问题。对比组只采用挂图形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实际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化学反应现象或过程,可变抽象为直观,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演示相结合的“互动型”整合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精心设置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景,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崭新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出“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并进行网络探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其中的情景创设包括:直观情景创设、实验情景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和课堂合作情景创设。整合了信息技术的多样化教学策略,对于化学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与化学的整合,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和利用,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并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此类型整合课的教学程序如下:

(1)在校园网上建立内容丰富的“知识库”。

(2)引导学生查询互联

网上相应的网站或进入校园网,浏览“知识库”或相应网站,进入学习情景。

(3)围绕课题,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确定当前最想探讨的若干问题,作为每个学习小组的子课题。

(4)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与子课题相关的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或打印出来,再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5)小组交流讨论、分享网络资源,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6)学生的成果通过网络展示,供全体学生交流、考查与评价。这种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该模式可归纳为“提出问题—情景创设—自主学习—网络探讨—师生评价—教师总结—练习强化”七个环节。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性质、用途、实验室制法等问题时,可让学生先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交给教师,然后教师将自己和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于局域网中,上课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最后由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巩固训练。我们不但通过网络收集了许多习题,建立起自己的习题库和复习指导体系,还研究了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利用好这些资料的方法。在使用题库时,为了克服学生对习题和测验卷的厌倦心理,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功能,做到多机分配和多窗口分配,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多方位选择,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章节测验时,我们准备了难度不同的多套试题,以不同的窗口将试题分别输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套题来做。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因材施教,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树立自信心,不再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平时复习时,让学生从计算机上自己选择习题和知识点,自由地练习,学生们普遍感到在计算机上做作业富有情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收集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前测、中测和后测数据,建立了实验档案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所采用的实验组是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2011届、2012届毕业生,对比组是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2010届毕业生,分别以开学初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统计数据,其中实验组采用整合教学模式,对比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因为化学是九年级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因此前测时我们用该届学生八年级期末数学和物理两门理科的综合试卷进行差异性分析。实验组和对比组在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两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使用教材都是人教版九年级教材,配备教师相近,在课时安排上做到一致,不另外增加课时。通过采用Z检验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2011—2013年三年,对比组与实验组学生前测数据,Z<1.96,说明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中期及后期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综合测试成绩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三、总结

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中占了将近90%的时间,知识的掌握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整合后的课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除了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督促个别、察看全体的作用。整合后的网络环境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既要具有计算机知识,还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这就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使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增强了课堂情感。

第四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学生要学好化学,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要学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对化学反应中的现象,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燃烧这个化学反应,虽然在燃烧的现象上是相同的,但不同物质的燃烧有不同的燃点,在预防火灾的准备中要有不同的要求,在灭火过程中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练习解题,例如,怎样辨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学生通过讨论就会得出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1.将紫色石蕊水作为标准,将“氢气”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别通入其中,若水变红则是“二氧化碳”气体,若颜色不变则是“氢气”气体。

2.分别拿火柴对“氢气”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燃烧,能燃烧的则是“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的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3.将Ca(OH)2作为标准,分别将“氢气”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其中,能是Ca(OH)2变浑浊的则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浑浊的则是“氢气”气体等。这样多种解题方法的教学方式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学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发展,由简单的课堂知识传授向自主、探究课堂新模式转变。例如,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采用介绍我国化学知识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来使学生充分了解化学的深远意义,像在学习“酸碱盐”知识的时候介绍“酸碱盐”知识的来源,以及“侯氏制碱法”的故事来开启学生的化学思维之门,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充分感悟到化学知识的精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热爱科学的激情。实施以人为本的化学教学,在讲解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普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学习空气的组成、水的结构、石油的产生等知识时,让学生充分了解保护环境和保护能源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就形成环保和节约意识。又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和放射性元素时,通过讲解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来让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还学习居里夫人这些伟大科学家勇于创新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培养学生不畏艰险的学习品质。

二、注重化学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作业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作业的效果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化学作业的有效性,用高效的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化学作业的形式很多,有化学计算,也有化学实验和课外的化学问题的探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首先是帮助学生认真组做好化学实验。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实验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同时也能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自2010年江苏省实施中考化学学科实验技能考查以来,每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加大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到实验室完成教材中的八大实验活动等化学作业。对化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有系统性。我们从开学初就给每个学生一个化学学习档案袋,用于收集学生的作业本、试卷、默写纸、小论文、资料小卡片、探究活动记载表、实验室活动记载表、家庭小实验记载表等。等积累到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整理学习档案袋,很多学生都反映平时做的作业没觉得什么,等整理后就发现原来平时不知不觉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化学知识,有来自课本上的,也有来自课本之外的,还有做实验和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这对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同时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能促进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使科学素养在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化学学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训练既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也是实践训练的过程。布置具有针对性训练的化学作业,让学生在训练中去巩固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效果。注重作业的有效性要从作业的设计做起。对作业的内容和作业的分量要精心设计和安排。在作业量上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业不要太多,但也不能太少,以能达到作业目的为标准。对作业的难度也要适中,一般以中考试题的难度为依据。保证学生既能独立完成作业,又能起到练习巩固提高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非常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化学实验已成为了解化学知识非常重要的手段,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很多知识点的把握就会非常清晰明了,这不但减轻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压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氧气的制取方法,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首先要了解制取氧气的步骤,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操作。实验操作步骤:①按要求把制作氧气的仪器连接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②检查装置的密封性,确保装置是完全密封的,不然制取的氧气就不纯。③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确保试管的清洁度和干湿程度。④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避免试管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确保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避免水滴滴在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爆裂,同时还要调节固定试管的高度,以免火焰的热度不够,制取的氧气达不到标准。⑤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⑥收集氧气。⑦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移出。⑧盖上酒精灯帽,熄灭酒精灯。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牢固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化学教学离不开社会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并把化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例如在学氧化碳和氧气时,学生们不了解二氧化碳可以使人窒息,教师列举有人到地窖取红薯,由于时间太久,结果窒息死亡。这些实实在在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可以给学生敲响警钟,在面对生活中的危险时,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保护好自己和他人。因此,充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来学习化学,对学生的思维调动和学习激情的调动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在加强实验教学和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发展得更加优秀。

作者:张兴亮 单位:灌云县下车中学

第五篇:初中化学课堂高效办法浅论

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化学课堂的前提

首先,教师应做好自我“充电”工作,不断地学习、探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有渊博的知识,他的授课才会更加有深度、有广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崇敬感。其次,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生活中,教师应多帮助,关心学生,采用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开困惑,克服困难。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激发,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化学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拥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升入初中,初次接触化学,通常会被化学实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所吸引,而产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学生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验,习以为常之后,若教师再不转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消逝,甚至于被磨灭。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应用化学的实验优势,让化学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化学。首先,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入一些现象奇特的化学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纸杯烧水、魔棒点火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可以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一些生活中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如如何有效灭火,胃酸如何治疗,水污染如何防止,如何避免铁生锈等等。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而且还能凸显化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方法,生成高效化学课堂的基础

1.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体现和构建,然而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实施,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显得越发重要了,这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而且还对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化学实验,还是化学计算,都应具有一定顺序,拥有规律可循的,通常是由表及里,由远及近。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思维能力。

2.开展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原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03%,但是地球上改变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特别的多,人和动物的呼吸,各种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等,笔者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自己对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看法和观点。学生积极分析,讨论,众说纷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3.组织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力求全体学生的发展

初中生化学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主体 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理念是:“从精英主义的评价转向大众主义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实证主义的评价转向人文主义的评价;从目标取向的评价转向主体取向的评价:从工具论评价转向生长论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建构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时.笔者认为,应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评价什么,即评价目标:谁来评价,即评价主体;怎样评价,即评价方法;用什么评价,即评价工具:怎样解释,即评价结果。

1.评价目标

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业目标.是要求学生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性质.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掌握一些初步的实验技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初中化学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目的是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基本需要。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是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它要求初中生能够提出化学问题,能够对信息和信息加工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发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化学学业评价主要指学生经历水平的评价,包括独立从事的活动、合作参与的活动等,例如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小组互动等。评价的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感受、经历、考察、接触、参与、讨论、合作、分享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初中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业目标主要是指,在学习兴趣方面,要做到保持和增强:在审视问题方面.形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在关注社会方面.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初步的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热爱祖国方面.形成爱国的情感和学习化学的志向。

关于初中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业评价,笔者认为,情感评价的目标不仅有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有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愿意、感兴趣、珍惜、蔑视、喜欢、欣赏等。态度评价的目标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科学态度、人生态度等.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遵守、拒绝、接受、反对、采纳、怀疑等。价值观的评价目标包括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养成、树立、坚持、确立等。

2.评价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倡导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等。

(1)教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作为拥有最丰富学生信息的人,应当最有资格参与对学生评价的权力。教师对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应当通过揭示学生化学学习成就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也可以通过诊断学生对化学学习有哪些需要,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和改进化学教学,从而间接作用于学生发展.

(2)学生。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将会改变他们以往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反应.以及不能对评价过程提出任何质疑的状况。从评价方式上可分为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两种方式。学生通过自评能够提高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认识能力。学生互评不但能够帮助其他学生,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化学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

(3)家长。家长通过参与评价,可以真正明了子女的化学学习程度和水平,并由此作出正确的相关的教育决策。但他们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及时指导。学校和教师应不断地改变家长的评价态度、行为和方法等,使家长更好地发挥参与评价积极作用。

(4)社会有关人员。他们通过参与评价将会带来新的评价理念和技术。会以非教育的视角审视评价,常会带给学校评价者很多启示。

3.评价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重视学生发展,因此,应该采取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两类评价方法。笔者认为下列评价方法在化学评价有很大的实用性

(1)纸笔测验。由于纸笔测验在信度和效度上具有其他评价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它仍然是学校评价学生学业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但考核的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如要考核学生对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与解释.应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的事实和现象,对核心的具有组织性的重点内容组块进行整体考查,用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模拟解决真实问题.在实验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等。

(2)口试。口试是指主考教师与学生面对丽的评价方法。可选择描述、情景交际、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资源情况进行命题。如能否较为清楚地表述所要探究的化学实验问题,能否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猜想和假设;是否主动与教师、同伴交流化学实验信息和实验探究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感受,等等。

(3)档案袋评价法。它指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新课程要求教师利用以学习成长档案为主的自我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与发展。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倡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录化学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4)学生作业评价。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作品,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展现但作业评价的目的不应该仅仅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应该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业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秀的学习品格。

(5)行为观察评价它是指平时对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行为表现的观察记录,并由此确定学生达到哪一种水平的方法。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学生是否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药品)和化学实验仪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化学实验仪器的安装是否合理,化学实验活动中能否较为熟练地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注意实验安全。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如学生是否经常提出一些富于思考性的化学实验题.是否独立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化学实验任务,并仔细观察和认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是否经常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等。通过观察.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学生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是否具有好奇心,是否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伴合作,在化学实验中是否注意节约和合理使用化学药品.等等。

(6)活动性表现评价。它指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列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表达交流技能,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等全方位的评价活动性表现评价既应该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表现.又应该关注学生的活动结果、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开展“化学晚会”、“化学实验基本功比赛”、“化学小论文”、“科技制作”等活动,无疑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一个展示的机会。从而得到恰当的评价。

4.评价结果

初中化学论文 篇6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初中的教学中,部分的化学教师还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和成绩,有时还在采用题海战术或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化学公式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化学的情绪.教师没有考虑学生主体的思想波动,一味的自己授课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态度来学习化学.甚至有的教师在化学课程还没有开课就督促家长让孩子提前报各种辅导班在暑期将化学课程先修完毕,这样才能超过其他的学生.以至于有的学生在开课的时候对学习化学失去了兴趣,听课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没有必要再听教师再讲一遍.这明显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学校教师的授课引导作用就被无形中弱化了.

2.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欠缺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多数是在学生上初三的时候才开始这门课程.化学是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生往往通过掌握理论知识很难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得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转化的能力,学习方法不得法,阻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的部分学生认为化学属于记忆性的学科,把化学归于文科类的学习方式.结果表明机械式的记忆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的原理和本质,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的动力.

3.实验教学课程少,学生缺乏动手和观察能力

由于部分的初中学校对于化学实验的教学设备配备不足,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有的通过教师的经验描述让学生将现象和结果记住,有的通过在课堂的讲授中来让学生体会实验课,有的甚至就直接取消了实验课,只是让学生记住结果就可以了.使得学生失去了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学习的机会,不久之后就会将知识全部遗忘了,没有很好地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对策

1.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想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要求教师不断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参加同行业教学的研讨和交流学习,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学校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阶段性的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化学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多反思多总结,多从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出发,多了解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感受和学习中的障碍,并和学生们如朋友式的而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需求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

2.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们普遍反映最多的就是有关化学知识点和公式的背诵难问题,尤其是对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合价的记忆,总是让学生感到头疼,出现记错记串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总结化合价的歌谣让学生在押韵的歌谣中将化合价的知识记牢.例如: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感觉容易记忆,而且有的学生还根据这种形式自己创造性自编类似的记忆歌谣.有部分学生还特别制作了这样的歌谣卡片,绘制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特别的标记,以便帮助自己更好的记忆这些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将这些卡片随时装在自己的口袋里或者是贴在自己的床头方便随时复习和观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3.完善实验设备和增加实验课程,弥补实验课程的不足

学校在化学实验设施的配备上应给予支持,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产生危险,引进了一套网络系统软件,可以通过电脑操作就能完成实验的操作.例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时,学们就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操作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先加热还是先通入CO这个问题,有的同学就没有记住操作顺序,致使出现了先加热后通入CO结果出现爆炸声,这一剧烈的声响让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步骤产生深刻的记忆.这种实验教学既能够避免学生操作不当产生人身伤害,尤其是像CO这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为了学生的安全采用这种方式的实验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学生们还很喜欢这种做实验的新方法,激发了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加强了他们动手做实验的意愿,有利于以后对化学课程的深入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那种教学策略来改善化学的教学质量,都是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中心的,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今年来,在新课标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化学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有许多问题我们仍然不能忽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探究,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引导和实际操作,加强对学生培养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从而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吉鹏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家庭小实验

1.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作用

(1)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由于化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无味,而家庭小实验以其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优势,能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且课外实验不仅加强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前,预先让学生利用家中的有关用品进行实验:在盛有纯碱的大水杯中点燃两支粗细相同但高低不同的蜡烛,然后沿杯壁慢慢加入食醋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并猜想哪支蜡烛首先熄灭。这个实验能让学生牢牢记住纯碱与食醋发生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这样便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家庭小实验没有现成的仪器和药品,需要学生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从家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无疑会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并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运用。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便逐步养成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3)有利于巩固和延伸课内外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许多化学实验如金属的生锈、铵态氮肥使用注意事项、酸雨的pH值测定等,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当堂完成且短时间内无法看到结果。课堂讲授也是一般性的描述,学生听后印象不深刻。如果课后让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既可以克服时间限制,又利于巩固课内知识,还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如何开展并落实家庭小实验

(1)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做到提前布置、精心安排,并做好家庭小实验的指导工作。

(2)精心选择合适简单、易动手的实验。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进度,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一些实验,力求器材简单易得、便于使用。例如:在家中可以用水杯代替烧杯,用吸管代替导管,用注射器代替量筒等。(3)针对实验做好方法指导。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要针对下列问题作出指导:①掌握实验用品的选择;②理解反应的原理;③牢记安全注意事项;④细致地观察等。每过一段时间,经历一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实验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在全班展开讨论评比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开展家庭小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结对完成。

生活离不开化学,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使学习妙趣横生,使生活更加美好。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根据教师所讲的要求、步骤开展实验并记录好现象,每次完成实验后,学生要将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做好记录,并告知老师;教师也应及时安排时间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共同分析、耐心解答,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反思,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中肯评价,这对实验的完成情况起到了检查和督促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实验成果的尊重。

(4)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化学在初中九年级才开始,而学生在九年级面临中考,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因而家长对家庭小实验支持与否,也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4.结语

总之,在课堂之外开展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实验活动,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这样产生的效果往往比单纯从课本获得理论内容要好得多。

作者;马翰莲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问题及对策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较多教师习惯于采用老的教学方法,不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学生的学习范围比较狭窄,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就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制约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提高,给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主体,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教师讲授的知识,才能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但是,目前较多学生都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少部分学生还呈现出抵制情绪,使得初中生出现比较严重的偏科现象。与此同时,化学理论知识、相关公式的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大大降低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三)实验设施不够完善。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各教学阶段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较多学校的化学教学实验设施都不够完善,如酒精灯数量较少、试管型号不全等,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和创新。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上述内容,在实践教学中,想要有效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丰富化学教学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初中化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快速转变,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注重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不断丰富化学教学内容,将化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到一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化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推动初中化学教学多元化发展。例如:定期开展化学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热情,结合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初中化学教学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给学生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理论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在结合各种图书、网络和文献的基础上,吸取更多优秀教学经验,从而满足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为初中化学教学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其次,注重实验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在学校不断加大化学实验设施投入力度的过程中,各种实验仪器、试剂和设备等的有效利用,是提高出现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必须对此给以高度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

(三)增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根据初中化学教学具体情况可知,不断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化学学习在日常中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利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与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的性质有密切联系,通过掌握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创新已� 在实践过程中,对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给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解决对策,可以真正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最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

作者:刘珍珍 单位:青岛市第五十中学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环境保护教育

一、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粗放式制造业的大力发展,伪劣假冒产品大量泛滥,工厂废气无节制的排放,2012冬天全国性的雾霾天气,明确的显示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以及生态的极端脆弱性。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蓝色的天空,曾经是人们生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需物质资源,如今却被我们自己糟蹋成了奢望品,我国环境污染之严重就可想而知了。从全国范围看,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高。特别是近些年,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昔日清澈见底的,有鱼有虾的一条条小溪,如今已变成一条条臭水沟。从天空到海洋,从陆地到河流,从地表到地下,无论是空气、水源还是土壤,都广泛地被严重污染。据新华网报道,环保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地下水只有3%。目前全国耕种土地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共约1.5亿亩。空气被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遭到破坏。警醒了的人们开始在世界层面上制定减排国际公约;在国家、政府层面制定环境保护法,淘汰落后产能,并加强执法执行力度;在社会层面上,提倡人们绿色生活方式,减少污染,那么,作为从事化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能做些什么呢?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逼着人们想办法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地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有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初中化学课上就知道环境污染的可怕,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知道怎样避害为利,让化学手段为减污、治污服务。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灌输“青山绿水”的理念,让他们知道“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努力让化学知识不再是制造化工产品的污染源,而要让它成为治理污染的理论武器。有关部门也在呼吁:“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污染源有深刻的认识

如在讲解空气的成分一节课时,不要只是为讲化学知识而完成这一节课的内容。可先让学生查资料看空气中各气体的比例,学生很容易查到资料: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气体的含量各是多少。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结论:你们查到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占0.03%这个比例应该是在地球的南北极测到的数据,而现在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远远超过这个0.03%。教师可通过补充新的数据,对学生再加以引导、点拨,学生共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越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和工业发达的地区,污染就越严重,二氧化碳的含量就越高,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空际间整日白茫茫的似雾非雾的烟尘在飘荡。为了加深学生对当今空气污染的深刻印象,教师给学生留一份作业:调查本地的空气质量。允许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写一份报告给老师。通过学习、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关键的是树立了环保意识。

2.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学化学知识,不是为了应付完考试就忘在脑后。而是要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行动。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知道了工厂排出的污染物,可以用PH试纸检测,以确定该厂排放的污染物含有酸还是碱。教师可启发学生:如果你是老板,你的工厂排出来的污水呈酸性,被环保部门确定不合格,为污染物,判罚款,你该怎么办?很多同学都提出来自己的设计想法,并设计出了治污方案。其中最集中的想法就是:利用碱性物质来中和反应,达标后再排放。如果呈酸性就加碱性物质中和,如果是碱性就加酸性物质中和。学生们想象的空间不断扩展,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当学生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结束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实验废液怎么处理的问题,大家形成一致意见:把实验用过的废液都集中起来,倒入专门的盛纳废液的器皿中,除了能回收的加以回收外,其它集中处理,确保不造成污染。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把环境保护的知识换化成一种随时随地的自觉行动。

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污染污染的情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教师可让学生做家乡环境污染情况的实地调查。有个学生的调查报告是这样写的:吉林省延边地区六七十年代的环境是这样的:小河沟的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林蛙在雨中的道路上成群结队出行,土地都使用的是有机农家肥。而现在见到的是却臭水沟、死鱼塘,烟囱冒黑烟,小河流污水,农药化肥种庄稼。畸形动物、植物出现了,癌症村出现了。图门一带的河水常年泛着白沫,偶而飘浮着死鱼、死虾,有的河段流的是粘稠的黑水。而这样的水域旁却有人工木耳袋一排一排的在等待浇灌,真不敢想那些袋子里长出来的木耳都卖给了什么人……天不再那么蓝了,空气日渐污浊起来,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了。农村种植业,单纯依赖使用化学农药治理土地和庄稼,每年都有因农药中毒伤亡的事例发生。由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与农药常识,滥用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给黄豆打封闭药,错打成了重茬药,打错了怎么办?没事,农药商店里还有“解药”,蔫巴几天的黄豆苗本来就要死掉了,不几天饱浸农药的豆苗死去活来,它们又渐渐“茁壮”起来了,这样长成的庄稼,这样产出的粮食都是见怪不怪的。还有更可怕的是,培植的青菜,特别像韭菜、菠菜、白菜、油菜等食叶类青菜,上面附着的农药,不是用什么方法就能轻易洗得掉的。人们常常说,做什么、卖什么的就不吃什么,可见人们在利益驱使下对食品安全极不负责,这样做的结果最终是害人害已。来自身边的污染问题和触目惊心的数据,不能不触动孩子们的心灵,他们痛心,继而沉思:怎样让我们身边的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怎样能让我们过上放心安全的生活?怎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些问题在过去都是罗列在书本上的,是他们遥不可及,也不需要触及的,但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这些问题,这些忧患进入了学生的心中。家乡被污染的实际状况让学生的环保意识越来越清晰、具体,让学生感觉到环境问题就在身边,保护环境自己也有一份责任,自己也应为保护环境做点贡献。化学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既能制造生活必需品,也能带来污染源,同时用它又能消除污染。怎样能寻找到一种平衡,达成环境的良性循环,让化学多为人类美化、净化环境服务,从而减少污染,减少隐患,对人类的生存有利?这应该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也应该是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潜移默化渗透的。只要我们教师有一份环保责任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起点上就开始有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意识。这样,化学才有可能更好的服务于治污、净化,人们才能一代比一代富有环保责任感,最终人们才能共同见证一片蔚蓝的天空,才能共创一个美。

作者:刘明春 单位:汪清县第三中学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情感教学的运用

一、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对自身进一步发展有一种愿望,对社会期望行为表现出亲近和关切,在行为后自觉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情感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狭义地讲,情感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讲授文化知识与发掘学生个人的情感因素并举,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学阶段,是学生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品格,加强学生个人社会体验感,努力塑造学生拥有健全的个人品格特征,使学生在道德、智力和品格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情感教学要顺应当前基础教育的目标,要与新时期教育要求相吻合,最终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学应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用一定的情感教学,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到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让自己在化学课堂上充满活力和激情。情感教学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发现自然科学的奥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充满情感的话语来描述实验,创造一种和谐有趣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通往未来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自己激情的描述下,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现就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的应用提出以下策略:

(一)发现学生兴趣,创设教学环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未知的事物都充满无限的好奇,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然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很多内容都是零碎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学生的兴趣点有效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必定会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一点上,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并在他们感兴趣的点上,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化学知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而很多知识的获取,都需要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完成。上课伊始,老师可以先准备一些实验需要的器材,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相关提问,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最后通过实验揭示其中的知识原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习气氛更加融洽,教师在这个环境下更乐于教学,学生在这个环境下更乐于学习,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没有心理障碍,老师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进而提升学习效率。要想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能单纯地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带领学生做实验,而要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学习,去做实验,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验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做充足的准备。

(三)组织多种实践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组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三、结语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情感教学对初中阶段化学教学的重要作用,认真及时做好这一工作,无疑有利而无害。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情感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张云芬 单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途径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新课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提高成绩,培养兴趣。预习的作用主要有:1.有助于扫除听课中的和识障碍,明确新知识和原有知识间的联系,也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2.提高听课效率。由于在预习时总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盼望着上课时能得以解决,这样听课时必然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而且上课时可以把老师的思路与自己进行比较,了解老师是怎样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高明在何处。这样取长补短,不仅可以使知识掌握得更为扎实,思维能力也能得以提高。3.通过预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记忆的效率。由于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难以找出预习的依据,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泛泛地浏览一遍。因此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我列出了预习的提纲。例如,在讲化合价这一内容之前,我拟定了以下的预习内容。(1)什么是化合价?(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由什么决定?(3)在化合物里,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是多少?(4)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该如何确定?(5)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与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6)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为什么?(7)如何确定某他合物中,其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依据是什么?例如,确定KMnO4和HCIO中锰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8)如何正确标元素的化合价?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后,完成课后习题。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学习自觉性大大增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特点是直观、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及操作能力,对学生科学态度及科学思想形成能起到激励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实验结合,通过实验掌握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步骤。如绪言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这两个概念的讲授,我先演示下列实验:(1)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2)加热碱式碳酸铜,(3)纸张的燃烧,(4)蓝矾的研碎,(5)冰的融化。观察现象后,启发学生概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以及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以?在讲第一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采用了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准备了镁、铝、铁、锌与酸反应的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证实了几种金属均能与酸产生氢气的事实。紧接着提出问题:实验室为什么选用金属锌跟酸反应制取氢气而不用其它金属呢?提示学生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外,还与什么困素有关?如在学生操作实验,观察量筒读数时,我让学生思考:俯视或抑视读出的数值与实际数值比是偏大、偏小或相等?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我并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去找答案。在讲第六章铁在什么环境中容易生锈这一节时,我在一星期前已布置学生按教材要求做好准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后,归纳出铁钉生锈的原因。最后启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应采取什么措施防止铁生锈?铁生锈了又该如何去锈?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宽知识,发展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有目的地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增加了钾、钠与水的反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待反应完全后,滴入无色酚酞,启发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推断生成物,从而正确地书写反应方程式:2K+2H2O=2KOH+H2↑2Na+2H2O=2NaOH+H2↑。用实验验证了钾、钠比其它金属活泼。通过此实验为书写钾、钠与可溶性盐反应作了铺垫。学生容易理解:为什么2Na+CuSO4=Cu+Na2SO4的书写是错误的,启发学生写正确的反应言重式。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来教学,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预先准备好大量难度不大的题目,如书写反应方程式、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说出符号所表示的意议、确定某元素的化合价、说出某些物质的俗名、判断物质的类别、判断溶液的PH值、背诵重要概念等等,让每组中各学生轮流在盒子里抽出一道题,答对的给10分,答错的不给分且让全班同学给予纠正,最后累计总分看哪一组能胜出,而且胜出的该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一份小小的纪念品(每次只奖励一组),这样的活动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气氛活跃、紧张、印象深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保持持久的记忆。

四、结语

总之,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应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认真贯彻教育方针,采取有效手段,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合格人才。

作者:吴玉权 单位:梅河口市小杨学校

第七篇:初中化学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尽量的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在愉快的学习中,增强探究能力.首先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化学探究兴趣,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激发求知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的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一般来说初中生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很敏感,尤其是对于充满化学反应的学科,他们的好奇心非常的重,因此教师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利用这个�

作者:郁丹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初级中学

第八篇:初中信息技术化学教学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前提。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信息技术是初中生普遍喜爱的,以图文声像传递教学信息,能够将学生带入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情境之中,具有化静止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微观为宏观的特点,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上好序言课非常重要,为此在上序言课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生产生活中随处要见的化学现象,展现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与生动形象,让学生对化学世界有更直观而形象的了解,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强烈关注与积极认可,进而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兴趣。

二、突出教学重难点

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核心环节。初中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化学知识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系统性,化学学科知识与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学生理解与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问题。传统教学采用的是黑板加粉笔加语言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将抽象而深奥的知识点讲清讲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图文声像呈现知识,将静止挂图动态化、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为教学提供一个宽广而自由的学习平台,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更加利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如原子这一节,让学生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是重点亦是难点。这一知识点较为抽象深奥,是语言难以描述清楚的。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功能模拟***受热分解成氧粒子和汞粒子,两个氧粒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粒子聚集成金属汞的过程。将难以用肉眼观察、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原子和分子的分解与组合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一抽象知识点的深刻而形象的理解。

三、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部分,也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手段,通过直观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第一手丰富的感性认识,由此上升为对知识本质属性的认知,加深学生理解,真正发挥实验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架起通往化学殿堂的桥梁。

1.提高实验教学的可见度与清晰度。

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在传统教学中都很难清楚而直观地呈现在所有学生面前,坐在角落里或是后面的学生往往并不能清楚地观察实验,甚至无法看到部分实验现象;即使坐在前面的学生,一些瞬间发生的实验现象也难以观察到,这是传统实验教学的一大瓶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直观、清楚而动态地呈现于大屏幕上,可以让教室每个角落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与清晰度。对于瞬间发生的实验现象,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回放功能再次播放,让学生直观而全面地观察,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2.完成现实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

受本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实验器材不全;有些实验药品有毒或者操作不当会发生危险,还有一些实验对条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完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通过讲实验做实验。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大多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如实验后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一些学生对此并没有深刻认识,认为无所谓。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模拟正确与错误两种操作。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认识到要先撤导管,如果先撤酒精灯,酒精灯上试管的温度就会降低,气压变小,而气压变小就会导致右边导管的水倒流进入酒精灯上的试管,容易造成试管爆裂。这样通过演示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更能引起学生重视,让学生理解其原因,这样更加利于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下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主体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成为探究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得到思维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自由而开放的探究平台,让学生成为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下利用计算机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分析与解决更多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让学生思考,能否用稀硫酸或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让学生通过相关软件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认真的操作与观察,主动思考与思维得出正确答案。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探究平台,学生可以在此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有深度有广度的实验探究,验证更多猜想与假设,进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手与脑结合起来,更加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教学中能够更� 也不可全盘接受,要避免一些误区,真正做到以先进的思想与观念为指导,加强与学科的联系,突出学生主体性,与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体现出计算机教学的真正价值。

作者:康伟 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总校肖营子初级中学

第九篇:中职化学教学医学知识探讨

一、精心准备,利用绪论课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是学习医学的基础

1.给学生讲述化学与医学源远流长的关系.

以汞与医学的关系为例,汞(Hg)作为唯一一种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在医药上的用途广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对它有研究.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就曾谈到过汞:“其状如水,似银,故名水银.”我国对汞的最初认识是从“炼丹术”开始的.众所周知,古代帝王无论昏庸或开明无不追求长生不老,“炼丹术”由此产生,唐太宗以下的六个皇帝为了成仙都服丹中毒而死.但值得一提的是炼丹所掌握的经验对今天医药学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关于硫化汞的中药化学就随之发展起来了,人们还发现它有防腐作用,把它用来保存尸体.中国古代还把汞作为外科用药,《木经》中谈到它的这一功能:“主芥,瘘,痂,白秃,杀皮肤中虱……”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五十二药方》,其中有四个药方就应用了水银.就连秦始皇的墓中也注入了这种神奇的液体呢!

2.向学生介绍化学和现代医学的密切关系.

以镍钛合金为例,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它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可以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由于它的耐腐性优于医用不锈钢而用作人体植入材料.比如为了更好地治疗骨折,在骨折处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加压应力的作用,于是就有了镍钛合金制成的接骨板.现代化学与现代医学的互利关系更加明显.人体内的生理变化和物质转化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人体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用于合成维持生命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激素等物质;另一方面则经过氧化分解,供给机体所需的能量.生物化学就是在化学和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及卫生保健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病因、做出诊断、寻求防治、增进健康,莫不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技术.肿瘤的治疗,不论是放射疗法,抑或是化学疗法,都是肿瘤细胞中重要的生物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改变或破坏其结构或抵制其生物合成.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如消化、吸收、排泄,还有各种病理改变以及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都伴随着大量复杂的化学变化.要研究、掌握各种生理、病理、药理作用的实质就必须学习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化学家研制出数千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使长期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得到控制,挽救了无数的生命.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通过上述讲解,学生初步认识到:化学是学习医学的基础,学好化学对于学习医学知识十分重要,从而产生较强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抓住机遇,在教学中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结合

因材施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学原则,我们学校化学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护士,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多联系临床知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意生活中的问题,讲解化学原理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原理来解释,而贴近生活的问题学生感兴趣,易掌握.如讲解“溶液的渗透压”时可先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腌咸菜时洒盐会渗出水?②为什么发蔫的蔬菜洒水后又会脆生生?③临床上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通过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然后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掌握渗透现象、渗透压的产生、渗透的方向等,再介绍红细胞在高渗溶液、等渗溶液、低渗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临床大量输液时必须用等渗溶液.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知道渗透压及其临床意义,又认识到化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密切关系.

2.挖掘生命活动中的化学问题,体现“医用化学”的特色

在化学教学中留意医学知识的渗透,例如:讲解溶液的浓度时选择临床常用的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及酒精溶液进行溶液浓度的计算、换算;讲氧化还原反应时补充医药上常见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临床上主要用作急性皮炎或急性湿疹感染,清洁溃疡或脓疡,中毒时洗胃及蛇咬伤急救治疗,还用于水果、食具等的消毒;讲羧酸时,介绍酮体的组成及临床上检验酮体的存在来诊断糖尿病;讲脂类时,介绍人体摄取脂肪酸的最佳比例是45mg/ks•d、“脑黄金”(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在讲解“缓冲溶液”时介绍有关医学知识:人体血液中H2CO3-NaHCO3等一系列缓冲对维持着体内的酸碱平衡,如果某些疾病使代谢发生障碍体内积蓄的酸或碱过超越了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时,血浆的pH就会发生较大变化,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比如肾功能不全、严重腹泻会造成NaHCO3大量流失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相反剧烈呕吐、反复洗胃等会造成大量胃液丢失引起碱中毒.顺便介绍临床上常用乳酸钠或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用氯化钠纠正碱中毒,又帮学生复习巩固了“盐类水解”的知识.这样适时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结合,有意识地结合临床医药问题阐述化学原理,联系实际地介绍化学在临床诊断、治疗上的应用,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勇于创新,在讲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强调医学专业特色,融医学知识于化学教学全过程,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后续医学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将来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薛丽莎 单位:江苏镇江卫生学校

第十篇:初专化学教学改革

1.做好化学教学前期工作我校五年制初等教育(朝鲜语)专业是“3+2”培养模式进行教学

从知识的深度上来讲,和正常的高中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照搬高中化学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法,不做适当调整,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甚至导致个别学困生学生放弃学

(1)对学习需要认真分析由于初等教育(朝鲜语)专业学生的化学基础较为薄弱,所以,我们要结合初专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初等教育(朝鲜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特点来考虑,从全方位的角度来来选择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不仅使理论更加系统,还要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注重学科内容的科学性、新颖性、适度性。为此笔者认真研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后,制定了辽宁民族师专出专用《化学》教学大纲和初专用化学教学计划,还修订了《化学》作业要求及《化学》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等教学管理文件,以保证化学科目教学效果,提高化学科教学质量。

(2)对学生认真分析教学是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主,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之间关系。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又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要想教学成功,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五年制初等教育(朝鲜语)专业的绝大数学生化学基础较差,在学习中他们比较自卑,自信力不够,学习态度也比较敷衍,在学习时还缺乏一定的耐力和毅力,做不到有始有终,但是初专的朝鲜族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思维活跃、单纯、懂礼貌,因此,在教学时要扬长避短,制定明确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既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作用,体会学习的乐趣。另外,还得分析初专《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分析学生已具备的基本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确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起点和内容,合理的就保留,不合理的就删除。

2.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成绩由于初专朝鲜族学生的特殊性,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各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师范技能与实验技能。

(1)多联系实际,激起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化学在生命、环保、健康等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提高。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知识,还应当适当讲一些与理论有关的化学常识现象等知识,使学生们对化学学习感兴趣。例如:在讲乙酸的化学性质酯化反应时可以解释秋天去果园和夏天去花园是能闻到香味的原理,白酒打开瓶盖后放置时间长会散发出香味的原理,这样学生们感觉到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从而能提高学习兴趣。

(2)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化学》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知识面宽,为增强教学效果,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教法,如课堂讲授、板书和实物模型的展示,而应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对抽象的微观结构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经行教学。现代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处理文字、图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这是普通的说课教学无法实现的。多媒体教学不仅突破了教学的时间还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这都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3)参与课前讲解,提高学生自觉性和表达技能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技能,可以在讲新内容前找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讲述现实生活中与其有关的知识,要求学生课后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且和教学相关的题材,找好题材后,学生还要准备答案、讲解的时间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讲课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在一般的期末考试时,我们会设计两道题10分左右的实际解释题,如:人们吃馒头是越细嚼越甜的原因如何解释?这些措施能促进学生激起兴趣,丰富化学知识,为从事小学教育打下基础。

3.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评价模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优化的评价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所以,应确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机制,以形成完整的考核机制。我校初专《化学》课程的评价指标有:课堂出勤,课堂纪律,作业情况,课堂提问及单元考试,期末考试,其权重分别为12%,12%,12%,24%,40%,其中,适当降低了一次性期末考试所占权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性,使的考核更加客观、科学。

(1)课堂出勤五年制初专生(朝鲜族)刚入学时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不高,出勤率也较差,所以和学生交代清楚,出勤主要看病假、事假、旷课、迟到、早退等方面表现。出勤分最容易得,只要出勤好就得出勤分满罐。要是整学年下来挂六科就得降级,大部分学生领会到了不想挂科,那就不能忽视平时成绩。结果从14级普师班看,上学期请假的人几十节,下学期请假的才4节,课堂出席率明显有很大提高。

(2)课堂纪律五年制初专生刚入学时因为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集中力较差,课堂纪律主要看上课趴在桌睡觉,上课玩手机,上课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等方面。只要纪律好,几乎都能得纪律分满分。结果14级普师班看,上学期因上课时扰乱课堂三位科任老师与学生发生过冲突,有一名学生因扰乱课堂还受到了警告处分,下学期没有一个同学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而且课堂纪律明显转好许多.

(3)作业情况升入我校的五年制初专(朝鲜族)学生大多数初中时都不爱写作业,在写作业中存在一定的抄袭现象,这样,作业的课后巩固、查缺补漏的作用就无法实现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就每堂课给学生留出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并且要求他们尽可能当堂完成。这种布置作业的形式,不仅杜绝了作业的抄袭还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质量,可谓一举两得。

(4)课堂提问及单元考试我校五年制初等教育(朝鲜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应适当地用提问法教学让学生们大胆地开口说话,一学期下来必须每位学生至少提问回答一次,这样坚持下来能提高学生们的解答能力。另外每个月每章进度结束之后必须进行一次小测验,通过测验总结能了解学生们对已学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现不会的内容即使给予讲解,有助于学生们已学知识巩固。

中学化学论文 篇7

1.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

1.1初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高并且难度较大

当前中学阶段学生对电脑、英语等学习热情,明显高于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方面由于该阶段学生对文言文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而文言文并不被社会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及家长觉得花了时间学习用处并不大。另一方面由于文言文中一些常用语法,以及常用字,对于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还有一定认识上的难度。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从教材选编的优秀文言文中,受到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熏陶难度就更大。

1.2信息文化对中学阶段学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也影响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方式。该阶段学生在各种不同信息文化环境影响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玩游戏、看漫画等休闲杂志等的兴趣,远远比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大。由于社会现实和大众文化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学阶段的学生及家长,只是从考试角度上来说,才有学习传统文化或文言文的必要。

1.3中学阶段学生对语言文采重视不够

中学阶段学生是从小学升到初中的,这样学习量增加了,学习时间也被各门学科分割了。学生课余时间多数被各科作业和试卷侵占,也使得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对经典名著中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及广度,不仅没有兴趣看,还用不想学得那么老气横秋来逃避。这也导致了中学阶段学生作文,在文采和词汇量上都比较缺乏。而学生对于网络流行用语,以及中英文杂交的网络词汇,以及调侃性和性格化的网络词汇,却很快就能接受并传播开来。

2.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笔者认为,一味否定网络语言的个性化和活泼性,以及时代感其实并不可取。网络语言这也是语言演变顺应时展的体现之一。汉语言的演变从远古到今天,从语音的演变到语义的差异,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等,其实一直都是动态的、缓慢的在发展。只有正视语言的发展规律,才能充分摒弃网络语言的粗俗部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网络语言的时代感有机结合起来。这将不仅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朝气和活力,也让学生在不脱离现实的条件下,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当学生真的跨越了语言演变所造成的时代隔膜,也会发现我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从表达上是相通的。例如:我国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写作技法上与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现代主义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2]。由此人们不难发现“美”其实是跨越时代、跨越国籍相通的,而不美却是千奇百样。时间海洋里大浪淘沙,既无情也有情。留下的传统文化精髓也将传承下去,在滋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将提高人们的传统文化内涵。

3.把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学语言教学实践中

3.1从课堂教学角度来学习传统文化内涵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汉字、词,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对其所包含的哲学传统和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和表述特征等进行剖析,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探讨这些文字反映了怎样的信仰,当时社会环境是怎样的,以及文章中反映的古代人们在科学认识上和现代人存在怎样的差异。例如:指导学生学习《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讲解重点难字:“省”字时,让学生了解“省”是个多音字,“省”在这里读音是:xing的第二声。意思是反省、自我检查。通过讲解《论语》中的这条语录告诉学生传统文化中,对克己养性的道德人格自觉性的要求,这种思想具体到精英人群中就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担当和责任感[3]。同时向学生们讲解孔子为了弘扬、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颠沛流离不该初心,一生致力于实现匡世济民的精神追求。

3.2在课堂教学时加强对作品进行分析

汉字中往往一个字一个词语,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都是比较深邃的。而一部作品所折射的文化现象则更系统和完整。中学教材选编范文时,还是比较注重表现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礼仪,以音乐和审美等都有所涵盖。有的课文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有的体现了传统精英人群的“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例如,教材所选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那种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传统精英人群共同的优秀品质[4]。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开展小组谈论分析古人的思想,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以及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学生们接触到的现代人有什么区别。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文,也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

3.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文化经典

针对中学阶段学生古文功底总体水平不高情况,同时阅读文化典籍的数量也比较少。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在提高阅读量同时,增加自身传统文化素养。这样教师通过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指导学生对哪些书籍应该精读,或哪些可采取泛读方式。通过扩展该阶段学生课文经典读物阅读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该阶段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样教师所列出的书目就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尽量少选择反映帝王将相历史的文章,而多选入一些反应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古典小品或笔记体小说,以及这方面的诗词作品。这样既可以突出生活情趣,也能突显传统国人生活中富有人性的方面。另外,针对中学阶段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的特点,让学生阅读时不仅要注意拓宽视野,还应加强领悟和打开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以发展眼光来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引导该阶段学生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同时,形成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以顺应时展的需求。

3.4加强其他学科的沟通

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提高中学阶段学生语文能力,就需要加强和其他学科的沟通。例如加强语文学习和音乐的沟通,让学生发现语言中的音乐美,也让音乐促进语言的表达。通过健康的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让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多一些音乐的元素。另外,通过语言与绘画,以及书法的沟通,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比较画家是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情感,而作家表达又是如何运用文字烘托气氛来表达人物心情和处境。通过指导学生将其他学科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和放飞学生想象力作用。

结论

初中生化学论文 篇8

本论文在结合笔者的农村初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初中生的调查。了解到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现状,分析了影响其学习化学兴趣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激发其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

在当今社会下,国家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课改目标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兴趣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在国内国外研究学习兴趣的很多,但关于农村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是一些客观因素如农村地处偏远等导致的,提出研究农村学校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课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笔者自知能力有限,仅此希望能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探寻出有利于农村学校孩子学习的兴趣的方法。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2 ]

一、 农村学校初中生学情

在我所任教的农村初中学校,该校的学生几乎来自当地农村的山区,小升初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每年初中能顺利毕业的人数也在减少,有的学生中途辍学或外出打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目标性不强,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化学学习兴趣稳定性普遍不强,部分学生表现出厌学的情绪,染上网瘾,认识不到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

当今的农村初中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隔辈儿监护普遍存在,这必然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包括父母关爱和家庭辅导。其次,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方面有待完善。再次,农村初中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课题教学没有渗透新课改理念,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后,农村社会不注重读书的风气,极大地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激发农村学校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 社会

当地执法部门应严厉查处农村学校周围的黑网吧,学校应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家校多联系沟通。农村社会应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建立农村孩子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二) 家庭

农村家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应常打电话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沟通、谈心,从精神上支持和鼓励孩子,时常给予关爱和信任,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形成学习的动力。家长应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和老师交流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在对待孩子教育的内容、方法上多进行交流沟通,有助于一起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

(三) 学校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比如在校园黑板、报刊、宣传栏等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和关于化学的趣味性故事,鼓励学生多观察与发现生活,将所学化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学校还可适当开展化学知识竞赛,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和竞争意识,在竞赛中不断提升对化学的认识,促进化学学习兴趣的增长。

(四) 教师

农村化学教师是最主要影响因素,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弄清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明确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得到强化。[3 ]

1. 关爱学生,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感染着学生,榜样示范作用引导着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对待班上的学生,理解其需要,热心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 针对农村学校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改进

第一、重视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和学习化学的关键,化学实验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特殊性。针对农村学校化学教学存在的弊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农村初中学校切实地开好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的教与学非常重要的。提出以下三点策略:

a) 增加趣味性实验

化学教师可以花些心思将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的部分实验进行改进,变为趣味性实验,更加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可将“酸碱指示剂变色”和“分子运动现象”实验�

b) 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教师应在课前多次操作演示实验,探究出最佳实验效果的方式,增大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动手能力,要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其体会实验过程的奥妙,提高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c) 指导学生利用身边事物做好家庭小实验

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师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他们身边的优势,指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小实验。如:教材上的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蔗糖的溶解”“铁制品腐蚀的条件”“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自制酸碱指示剂”等都可作为家庭小实验进行。

第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刻而长久的学习兴趣,应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的需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化学的习惯和掌握科学适用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不断从化学学习中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成就感,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农村的化学教师要将“教师主体”“一言堂”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课改的思想注入课堂,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合理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其在如何听课方面多给予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对待化学学习的问题上积极归因,如努力因素,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强化,逐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建立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自强心,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加积极地面对和处理困难的学习任务,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状态,保持学习兴趣。

第三、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化学教师要让学生减少对化学知识的枯燥和乏味感,应该注重创设情境进行导学,强化学习兴趣;将知识点联系学生身边生活实际,让他们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贴近学生生活,更易理解知识。例如:被蚂蚁等动物蜇伤皮肤,抹上少许牙膏货肥皂水,可止痒止肿;打开汽水瓶会冒气泡,喝下汽水会打嗝。

三、 结论

培养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一致努力,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共同促进其化学学习兴趣的发展。其中,化学教师的作用及其关键。首先,教师要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师生互敬互爱;其次,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课堂,增强化学学科内容的趣味性和生活生产实际应用性,让学生乐有所学、乐有所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再次,加强家校联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指导学生遇到问题积极归因,多鼓励和信任学生,共同帮助学生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 张丽丽。关于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D].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