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论文范文(通用1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这里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教育心理论文范文(通用13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 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 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 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 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1.1对象
本调查共设二组,一组是医学新生组:2004年苏州大学入学医学本科新生。包括临床、儿科、法医、护理、口腔、医学检验、预防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影像10个专业,共437名学生。其中男生174名,女生263名,平均年龄(18.95±1.53)岁。二组是对照组:2004年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入学新生,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3个专业122名学生。其中男生73名,女生49名,平均年龄(18.58±7.56)岁。同时与MMPI全国协作组修订的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中国人常模,进行比较。
1. 2方法
1.2.1工具采用中国科学院宋维真主修的中国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该量表包含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3个效度量表包括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校正分数K。10个临床量表包括疑病Hs、抑郁D、癔症Hy、精神状况Pd、性别指数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该量表已证明有一定的信度和效率。
1.2.2测试方法2004年9月15~10月15,新生入学一个月内,以整群抽样法,统一指导语,学生一次性完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 的测试,测试时间为45 min,统计其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通过比较各量表的原始分,分析医学新生性别间、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之间、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之间的人格特征差异。
1.2.3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中的t检验完成。
2结果
2.1医学新生人格特征性别间的比较医学男生抑郁D值显著低于女生(t=-2.56,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性别指数Mf值显著低于女生(t=-10.81,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轻躁狂Ma值显著高于女生(t=2.43,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
2.2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2可知,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相比,男生校正分数值显著高于非医学男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疑病、癔症、性别指数、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精神状况、轻躁狂、社会内向值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2.3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3可知,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相比,男女生在说谎分数、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男女生诈病分数、疑病、抑郁、偏执、社会内向值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或显著意义。并且男生校正分数K值显著低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的癔症、精神衰弱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
3讨论
3.1关于医学新生性别间的人格特征差异入学对每一个新生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应激。本文结果显示,医学新生的抑郁值,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表明医学新生中男生比女生更具有自信,更加外向,善于交际,人格更趋向于社会化。男生轻躁狂值显著高于女生,与有关研究一致。女生更胆小、内向、缺乏解决大事的能力、兴趣狭窄,可能伴有衰弱、疲劳、人际关系淡漠、与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男生表现出乐观、善交际、精力充沛的个性特征,但也有行为冲动,不能控制其行为,好竞争,对人敌意,易激惹等个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传统观念、社会角色期待、家庭教育等方面是有关的。男生性别指数值显著低于女生,反映女生性别角色的分化更加明显,同时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倾向。有学者将人的性格分为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以及中性化(不典型)人格。邹萍的研究得出女生的双性化人格形成与家庭(尤其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方式以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关系较大。因此类推,本文研究得出的女性男性化的成因亦如是。
3.2关于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人格特征的差异分析医学男生在相关一致性较强的疑病、癔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量表分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表现为医学男生更倾向于敏感、灵活、合群、成熟、现实、适应良好和兴趣广泛,此结果与有关研究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当前医学生就业、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等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的要求提高有很大的联系。医学男生性别指数分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又显著低于医学女生,反映医学男生可能表现出冲动、冒险及粗心大意等个性特征。另外,医学女生在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而她们社会内向值虽高于非医学女生,但却显著低于常模,表现她们社会外向而又任性、做作、冲动,与前面得出的结果一致。这些可能与当前女性社会角色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有关。医学新生个性的整体一致性,可能是当前医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变革及经济发展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应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这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点。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再好的课程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学方式运用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教师习惯于专业知识的传递,虽然也会考虑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忽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的训练,也漠视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拒绝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应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单向传递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具体确定为:主要采用系统讲授、研讨、师生问答、案例分析、行为体验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其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通过师生问答、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4
1.心理学在职业教育教职工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心理学的概念我们知道,能够引起人类本身需求的因素就可以被称为诱因。诱因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刺激,而这种刺激可以产生的来源主要是人们对其自身生活以及在一般条件下这种生活给其带来的发展条件。正是在这种场合下所带来的主观体验,在心理学上就成了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先决条件。换一种说法就是,因为人自身有需求,则这个需求就转变成了推动人来自身发展的动机;而正是这种被推动的动机就会直接导致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个需要是依次实现的。所以,有效地激励机制依赖于详细深入剖析教师本身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并且将他们不合理的需求转化为合理的需求。如果无法满足教师基本的物质需求会大大降低教师的积极性。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师的物质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所以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稳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具备足够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水平。因此职业教育学校一定要创设良好的条件、环境以及机会给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促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自己充电。教师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们会不断努力工作。随着教师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成果、得到满足,进而使得其更加积极的工作。
2.心理学在职业教育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职业教育的新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心理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职业教育学校要对新生进行静态心理学调查和相应的心理辅导,促使他们在最开始就形成一种正确的心理。首先,一个班级的动力系统由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以及集体规范组成。当前职业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促使学生模仿榜样。这是应用社会心理动机机制对班级进行管理。其次,目前,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职业教育管理则是为了端正学生态度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而实现预定的学习效果,培养出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这是对实际激励理论的应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更加科学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目前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可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所以职业教育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形成热爱生活、认可自己的心态,更能承受社会带来的压力。心理学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所以积极研究心理学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张凌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5
心育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为学科教学服务。例如,心育中了解不同年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调查法、倾听质询技术、沟通方法、沙盘游戏治疗方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等都可以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如一位小学英语教师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课堂上首先利用放松训练和自我暗示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性条件情绪反射,在学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状态中导入新课。在讲授新知时,利用题型中心图示理论,抓住知识间的上下位联系,并遵循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认知发展规律,综合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进行多感官的刺激和调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我会好好说》上,教师通过创设日常口语交际情境,采用校园心理剧表演这种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他人的处境和感受,实现换位思考,并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的运用,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心育课程内容的渗透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育的课程内容包括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及环境适应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科教学内容中,教学可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思考和寻找恰当的渗透点。笔者认为,文科类课程可侧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可渗透个性品质培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内容;理科类课程可以侧重认知能力培养,可渗透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 例如,教学内容为创作美术作品《我的家》美术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自由创作绘画作品的同时,积极培养和激发学生家庭观念与感恩情怀,鼓励学生边创作边回忆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瞬间。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而自己又为父母做了什么。学生在这种启发下不断回忆不断提炼,继而进入创作状态中。创作完成后,学生们纷纷就作品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心育内容的渗透,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培养了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怀,教学效果显著。
三、心育评价方式的渗透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评价学生不应该再是单纯的“分数”。一味持久的“高压”政策,只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心育评价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从多角度、全方面来综合评价和衡量每一个学生。它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心育评价方式均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师在期末评价时应就学生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利用学生成长评价表格和学生心理成长档案进行评价,还可以建立学生自我、同伴、教师、家长多元综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使学生形成客观全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同时,增强学科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结语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6
1.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国家分配制度影响下,大学生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进入不同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相对稳定,竞争压力较小。90年代中期开始,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体制被打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具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有自由选择人才的权利,学校承担推荐的职责,国家不做过多干预。自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开始走向市场,而市场经济也开始登上引导就业市场发展的舞台。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人才配置的关键因素,要求大学生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学生除了在某一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些高校未能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对口就业;有些高校虽然进行了专业调整,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人才供应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等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以上这些都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求职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误区
1.大学生求职表现出严重的功利化色彩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过于关注那些效益好、社会影响较为良好的职业,总是向往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外资、合资企业,其次是事业单位、国企,最不愿意去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或者刚刚起步的企业。大学生最向往的城市一般为经济较发达或者东南沿海的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广州等。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拿到可观的报酬,从而回报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这本来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学生如果就业期望过高,就会陷入心理误区。这是因为环境优越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学生在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样的职位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毕业生。
2.大学生求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目标选择,不敢积极面对求职竞争,总是依赖于亲友、老师或者学校等的帮助。之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人和亲友等的帮助,面临突如其来的求职压力时,他们只能选择依赖他人。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简单,只限于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可是如果大学生将职业选择权全部交与他人,这是完全错误的,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等靠心理,如果不彻底消除这种依赖心理,不但不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定要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3.大学生求职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不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情绪状态,研究人员做过一项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普遍表现出一定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而且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心理水平。从总体来看,男生的焦虑水平比女生略低,而抑郁水平要比女生高。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情绪异常,不仅是因为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也是由当代大学生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不高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不敢积极面对社会、害怕交际,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表达自我、更全面地展示自我,因此必然会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4.大学生求职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从众倾向
大学生求职时往往具有从众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准确认识自身的实际状况,如专业认识、发展前景、职业兴趣和追求以及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因而在选择职业时会有盲目的从众心理。看到他人想去沿海发达城市,马 拥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对他人的选择给予特别的关注,却很少考虑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不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实际求职过程中,这一类大学生一般会更容易遭受挫折,无法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
三、构建新形势下的教育心理体系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意愿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不能不切实际,应该适当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大学生的视野也要开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另外,自大学生入学第一天起,高校就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并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制定多个具体目标,以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大学生之所以在求职压力下产生心理误区,与其自身社会阅历低、知识结构单一以及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原因分不开。因此,高校要针对学生就业开展指导工作,不仅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还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面试技巧,提高他们对职业选择的认识等。高校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心理测试活动,使大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认识,准确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第一,自我反省。当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一定要准确认识自我,并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如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哪一行业领域是自己所擅长的,自己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样的,未来应该制定出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等。大学生只有冷静客观地评析自己,对自己形成准确的认识,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二,社会比较。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下的群体,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价之前,一定要选好参照物,即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社会其他人员的比较来辩证地认识自我,可以根据社会其他成员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第三,心理测试。为了准确对自我做出评价,大学生可以借助于心理教师的帮助,选择相关测量表进行心理测验,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测量结果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走弯路。
3.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调节:
第一,情绪转化法
大学生求职受挫后,可能会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情绪,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转化情绪,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转移视线,减少不良情绪的危害,如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与同伴一起去野外郊游等。
第二,情绪宣泄法
大学生求职受挫之后,不能将不良情绪埋在心底,应该学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因为不良情绪在心底压得时间越长,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进行自我宣泄,比如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也可以参加爬山、骑车等体育活动。
第三,心理暗示法
尽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还是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求职活动中。
第四,自我安慰法
大学生求职屡受挫折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安慰自己不要过高地要求自己,这样能够使自己尽快接受求职失败的现实,并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误区。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相应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从而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7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均比较突出,班级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观察,早发现、早引导,及时地调整问题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理智健康的选择人生之路。但是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一、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班级不仅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集体,还是学生生活的集体,班主任就像是一位大家庭的家长。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石。在这个大家庭中,要遵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重视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做到尊重需要,和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很融洽。因为尊重学生,会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也就让学生对班主任、班级有了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种心理动机之下,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一旦学生有了思想问题甚至是解不开的情结,在尊重班主任、敬爱班主任的心理动机之下,就会愿意接受班主任教师的劝慰,打开自己的心结,乐于沟通,学生也会在班主任教师的关爱之下,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健康的危机。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尤其是班级里的所谓“后进生”,更应该得到班主任教师的尊重。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职责,更多的应该是找出问题的原因,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帮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和问题家庭有关,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者是父母的疏于管理等,因此还要与学生的家长经常联系,尽量地弥补原来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让孩子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师,而班主任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爱这样的学生,只有教师理解了学生,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学生才会理解教师,这样才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又牢固的师生关系,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 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有自我价值展示的机会和愿望呢?建立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非常重要。所谓的民主型的班级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富有民主生活机制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提升班级集体的精神生活质量。建立这种开放的活动机制,需要班主任首先要相信学生,并且要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当然,活动的组织仍然是要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尤其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活动内容。还要与学校的整体安排协调一致,只不过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德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兼顾班级的文化特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积极地设计还要主动的参与。在班级文化中也可以结合社会、学校以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堂与课间。比如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拟定班级的班训,设计班级文化角,安排每周一次的班级黑板报等,全方位优化社会、家庭以及生活的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内容上有所增加,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会是一句空话。这里所说的班级活动,主要是指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课内外教育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现在的学生生活几乎被学习成绩填满,所以体育课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班级管理的健康教育之所以要把班级教育活动作为其实施的途径,也是有原因的。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因为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维果斯基曾指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从实践层面来说,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为学生接触自然、走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而且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这种课外的教育活动比书本知识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独立发现和独立探索,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自然、对世界的热爱之情。试想,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又热爱自然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不寄厚望呢?因此,班级管理要注意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现代班级管理应强调“要遵循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心理规律,管理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所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科学地优化人、物、事、时间、空间等管理要� 最后,借用朱丽芳的《班级管理,以“心”为重》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和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从需要层次理论透视学校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办学与管理),2006(15):39-41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周蕖,王义高,刘启娴,董友,张德广译。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1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8
古人早就提出艺术教育的“辅德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对这一点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欲望升华说”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学说。弗洛伊德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是潜意识,他以潜意识为基石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潜意识包括人的本能冲动和被压抑了的欲望,其特点是非理性的、无秩序、无道德,一般情况下很难到达意识领域。潜意识具有强大的能量,能强有力地影响人的行为。这些强大的能量主要指那些极强的本能欲望和热情,它们在现实中始终处于不满足与受压抑状态,让人产生焦虑感。为了减少焦虑,人们会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将真实的感受驱逐出意识之外,以否认或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冲突的痛苦,保持心理的安宁。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转移、否认、退化和升华,其中升华是一种最为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的起源都是被压抑的潜意识。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来源正是这些潜意识被压抑的心理能量,艺术家将这些被压抑的潜意识经过升华,转化为艺术。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系统,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通过升华这种健康有效的防御机制,在想象中将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创作出艺术品并给人以美感。总之,艺术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潜意识欲望的升华。艺术使人的被压抑的潜意识得到曲径通幽式的满足,任何艺术品中都渗透着艺术家变了形的欲念。艺术形式只是满足个人潜意识的过渡物,其中的内容才是令人情感快乐的对象。例如,弗洛伊德对达•芬奇进行深入分析,宣称蒙娜丽莎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和对母爱的渴望,认为达•芬奇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用品。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解释力较强,较好地阐述了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个体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能更多一些理性;从事艺术活动将减少不文明的行为,能使人由随心所欲的野蛮人变成遵循道德规范的社会人。
二、益智作用
德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谈及艺术教育的功利价值时,益智作用显然不可忽视,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可见一斑。早在1993年,拉舍尔(FrancesH.Rauscher)等人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上发表报告,提出莫扎特效应。研究者让36名大学生聆听莫扎特作品K448双钢琴奏鸣曲。实验结束后,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试,发现这36名大学生在被动听莫扎特乐曲后的十分钟内,空间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由此,拉舍尔等人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研究结果引起了教育界及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似乎看到了音乐教育给人带来的可见的和潜在的价值。这个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对政策和商业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多数人而言,听音乐的动机主要在于情绪诱发,即为了唤起或放大某种情绪。已有研究也发现,积极情绪能促进认知功能的发挥,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或倦怠感则会降低认知功能。于是,研究者们大胆猜想,之所以出现莫扎特效应很可能并非音乐训练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提高,而可能是由于被试者的情绪状态和唤醒状态受到音乐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认知功能。据此,研究者们开始重复并改进莫扎特效应实验的研究范式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当用舒伯特音乐作为对照组时,被试者出现了舒伯特效应;而用趣味性强的史蒂芬•金的小说做对照时,也发现和听莫扎特音乐的实验组在空间任务测试中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在对被试者进行访谈时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者中,喜欢听莫扎特音乐的人和喜欢听故事的被试人数相当。有趣的是,几乎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大多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被试者,而喜欢史蒂芬•金小说的被试者则更可能出现史蒂芬•金效应。虽然在实验中研究者并未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但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音乐训练很可能是通过情绪和唤醒状态而影响认知功能发挥的。随后Thompson等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他们选择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采用的方式是用快节奏和大调旋律唤起快乐情绪,慢节奏和小调旋律唤起悲伤情绪,分别选用莫扎特D大调和阿尔比诺尼小调柔版。结果快节奏的大调旋律组被试者在空间能力测试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慢节奏小调旋律组被试者。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情绪与唤醒状态在音乐训练和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有研究者提出,莫扎特效应本质上是醒酒药效应,音乐刺激带来了个体的情绪唤醒,促进了智力测验任务表现。打个比方:有两个人喝醉后去参加智力测验。其中一个人提前吃了醒酒药,另一个人没吃。结果吃醒酒药的人智力测验水平比没吃的人高。这个结果不能说醒酒药开发了他的智力,醒酒药仅仅改善了当时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那么,莫扎特效应也是一样的道理,受了音乐的刺激后,个体得到提高的不是智力,而是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醒酒药效应从心理机制上证明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音乐教育的效应要得以发挥,其中,音乐刺激或音乐教育对个体内在情绪的影响是个关键过程。音乐刺激通过改变情绪这个中介变量,对智力、学业成绩等产生影响。虽然这个效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有点像醒酒药,大概持续20分钟左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接受音乐刺激,逐渐影响大脑皮层及认知能力,短期效应会产生长期影响。
三、本位价值
如果艺术教育只起到辅德益智的作用,那么中小学的各门学科教育完全可以替代它。因为没有比数学、语文等各门学科更能直接开发智力,没有比道德教育更能直接提高情操,何必还要艺术教育的存在呢?说到底,艺术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从辞源上来分析,艺术教育的初始含义就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的意思。美学创始人鲍姆加登认为,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一门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1750年,他写了一本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著作《Aesthetic》,英语“Aesthetic”原意为“感性的”。因此,最初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就是开发个体感性能力的教育。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更不是用来敲边鼓的,我们不能过度强调其辅德益智的功能。丧失了本位价值,艺术教育也就彻底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地位。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就是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艺术教育是感性教育,开发了人类感性的智慧。很多家长都期望孩子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智商得到提高。其实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感官的感受能力得到了训练,感性能力得到了提升,而这会对孩子以后整个人生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那么,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感性能力就和智力、道德情操一样,从小就应该得到训练和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审美感官的训练给予应有的重视。个体发展过程中,身心均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头脑因为思考而敏锐,身体因为锻炼而强壮;同理,感觉和感官也 所以要重视感性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功利性太强,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或扭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缺少生活教育,没有培养起终身的兴趣爱好,感性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他们往往缺少生活情趣,对生活和生命缺少体验能力。这样的人常会感到空虚无聊、枯燥乏味、幸福感低,甚至出现各类心理情绪障碍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统计显示,目前抑郁症已� 相当一部分人群在生活中体会不到乐趣,体验不到存在的价值。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名人现身说法,进行抑郁症科普教育,教人们如何与抑郁症做斗争;但是又有多少人悄然自杀,这部分群体往往聪慧而又努力,这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从某种角度而言,抑郁症和人们的感性能力差是有一定联系的。感性能力差的人,感受不到当下存在的感觉、价值的感觉和幸福的感觉。要想获得幸福、体验幸福,必须从小就要培养其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感情。一个感性能力强的人,在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一定不会感到乏味,能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的。此外,个体的感性素质差,除了给自身造成困扰,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我们城市的各种环境卫生问题和噪音问题。
教育心理学范文 篇9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家就开始专注于研究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桑代克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教育学与心理学进行 桑代克所著的《教育心理学》就是第一本讲解教育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著作,我国也对该书进行了翻译,并形成了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桑代克在他的书中分别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心理学教育的观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后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与之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教育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现如今,教育心理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它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心理学在教育界的作用,研究课题方面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它已经将研究方向深入到教育心理学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将原本理论化的观点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这种实践行为也促进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广,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教育心理学独立性发展
在20世纪前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心理学体系脱离而出,但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学开始变得空洞起来。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持续很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自觉扩展教育心理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脱离课堂式、说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学走进社会,从而实现了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这两大心理学的最广泛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该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不断涉及新的领域,提高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它不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结合后的一种服务于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学科。
3.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研究课题的变化上看出其研究重点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候是方向性的改变。其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维特罗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解,他将教育心理学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实践教学,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推广初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传播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试验对象,这种复杂的关系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后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开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与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方面进行转变。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理论丰富,但实践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心理医学领域独立工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真实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这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独立性。因此,传统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方式向实践教学研究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转变必将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学启发与影响
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初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理论教学到互动式实践教学,还是从单纯的心理学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统一,都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受这种启发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国教育界为例,加德纳就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过批评, 这种在心理学界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之后美国逐渐放开了对中国文化进入美国的限制,将中国文化作为美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也通过对这种文化的包容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是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政府决策进行影响和启发。
5.总结
教育心理学范文 篇10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一)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二)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辩,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
三、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前,翻译了一些教育学主捉著作。
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技术。
教育心理学范文 篇11
教育心理学最早是由克斯坦罗琦提出来的。然而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的是捷克的夸美纽斯,当时并没有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他只是支出教育要遵从自然心里思想。“教育心理学”这个短语最早是瑞士国籍的裴斯泰洛奇提出。在德国,有一个叫做赫尔巴特的人,他经过多次理论和实践,明确的指出教育要建立在心理学的学科的基础上。在1867年,俄国的乌申斯基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最终成书《教育人类学》,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有对教育心理学的解说。《教育心理学》最终问世是在1877年,同样也是在俄罗斯出版,是由伟大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编写。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根据学校的详细情况和学生们日益增大的压力,慢慢教育心理学就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当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的时候才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开端。1913年,桑代克的著作经过扩大编写改变成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学习心理学、人的本性和个别去其他差异的原因。20年代主要的课题就是针对这本著作体术的三大定律开展的研究。桑代克提出的教育心理学主要着重于心理学的研究,导致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偏差,但是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教育心理学就是发展与此。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年展的教育心理学还偏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此时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一个萌芽,也算是为萌生做了努力,到了3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就开始一步步的步入正轨。这个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在学科心理方面有很大进展,顺着学科心理就开始展开了研究,虽然并不是主要研究对象,但是也为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学科心理也融入到教育心理学中。40年代教育心理学领域又融入了新的研究,是关于儿童的性格心理,社会的现实问题相关的心理问题以及人类的心理卫生问题。50年代出现了新兴科技,在关于高科技领域兴起的时期,信息的教育心理理论更受到广大的关注,这也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熟与完善阶段。1960年代早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协会成员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纸上谈兵终觉浅,要想把理论变成货真价实就要实践。在此意见提出之后,首次付诸于实践,并取得理想的后果。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80年代以后,计算机问世,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教育学家们根据计算机的功能做了很多的研究最终将计算机运用到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计算机会得到更大的青睐。这也是教育心理学的成熟阶段,在计算机问世之后,教育心理学家们根据教学特点,更加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从此教育心理学走上了成熟的道路。
二、教育心理学性质特点
六十年代的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正是因为教育心理学才发展起来还不成熟的缘故。在之后发展繁荣后,真正运用到教学中。70年代末期教育心理学编程教材进入同学们的课本中。教育心理学实际上就是教育与心理的科学,要具体研究教育心理学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细讨论。教育者的性质特点。教育心理学中研究一般授课过程中教师的特点,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教师的平时表现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效果,以及教师的心理思维。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与授课方法,有些不负责任或者说是没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的教师就会采取上课讲自己的课,不管学生听不听,懂不懂,只管自己讲课完成就行;然而有些老师确是很有一套,将自己的想法全都传达给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幽默风趣的授课手段获得学生们的一致认可。还有一些老师采取放养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只在一旁旁敲侧击,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多种教学方式可以获得多种教学效果,这都取决于老师的心理思想。受教育者的性质特点。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大多数的人出生时的智商都差不多,然后上学考试总能看出差距,这并不是智商的原因而是学生自身的努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句俗语说勤能补拙,即使思维不活跃,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显著地效果。教育心理学中,研究学生的心里想法,更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好的传授方式,从而理想的教学效果。教育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联系老师和学生之前的纽带。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老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什么方法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学科该用哪种教学方法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心理老师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效果。每个老师都有意要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每个人的心里特点。总的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特点也就是研究对象的特点。这门学科对教育教学中人们的心理展开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2
科学研究表明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30%,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0%,靠想象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5%,将视觉、听觉与联想结合起来,知识记忆率能达到65%。教学幻灯制作时如能参考上述数据,利用大脑的各部分感官协同合作共同接受和处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课时内授课质量。另外,幻灯色彩的运用也可参考色彩心理学相关内容,选用视觉上舒适、心理上亲切的颜色,比如蓝色系,以象征希望、理想、独立的天空蓝作主色,以暗示诚实、依赖、权威的深蓝色突出重点,同时,如果学校没有统一着装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蓝色系服饰以加强亲和性,暗示学生更专注倾听你的授课内容。
2.充满引导性的文字语言暗示
教学幻灯中文字内容的设计可以参照文字对心理的暗示选择,同时授课时生动的语言、起伏的语调可以缓解因授课内容过于学术而引起学生乏味、心理疲劳及注意力分散,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保加利亚心理医生乔治•洛扎诺夫建立的暗示教学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利用环境和学生之间经常不息却不知不觉的交流,建立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记忆深度。例如:授课时以稳重但愉快的语调为主,强调重点时与原有语速相比稍微放缓,等等。语调的调整要自然而不能过于夸张、轻佻,避免过于戏剧化而减少学生对授课者的信任度、降低授课者在学生印象中的权威感。
3.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肢体语言暗示
人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时,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而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即肢体语言来传达。授课过程中可采用适度的肢体语言暗示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授课重点,或者在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重新引导注意力回归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尽量保持微笑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愉悦感觉,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性;以短时间的目光交流增加学生的被关注度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表现也是授课者获得学生对授课内容认知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信息反馈的有利途径。
4.结合记忆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德国心理学家H.Ebbinghaus发现的遗忘曲线直观描述了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过程,而且提出理解了的知识较无意义音节来说能够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的理论。这就要求授课者在设计授课内容时尽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兴趣所在,加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温故知新的习惯基本摒除,知识来源大多只依靠上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记住、理解更多的知识点一直是授课者的难题。依据遗忘曲线,合理安排复习、小结、总结的时间点应该可以改善上述难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对授课内容真正掌握程度。
5.以适当的竞争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
“鲶鱼效应”常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企业用来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这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否能运用到本科生教育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消除因大学学习生活相对稳定状态引起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当然,鲶鱼效应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影响学生间的团结,所以这一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需慎重考虑。
6.总结
总而言之,授课者、为人师者应该时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以丰富自我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切实负起教师职责。
教育心理论文 篇13
1.重视的程度不广泛当前,我国对古代文学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具有局限性,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我国从2000年才开始有文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出现,但研究的对象都是小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却没有得到大学教师的关注。大学中教师大多只重视研究课题、搞科研,而对文学内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数据表明,直到2006年后才出现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文学课堂开展心理教育的相关文章,但研究的文章数量极少,只有几十篇,且文章的内容大多只是粗略探讨,且缺乏操作性。
2.研究的内容不深入当今的文学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都比较片面,且不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当谈到可行性时,大多只是认为利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激励学生的斗志、宣泄情感、升华精神,但从未探讨过教学中文学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等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古代文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其认为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这类文章为今后人们对文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当前中国对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古代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个体文学的讲授和介绍、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讲解等,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拘于形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今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情绪调适、意志培养、认知纠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任务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读书笔记、写作练习、撰写论文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是以心理健康为题让学生思考并创作论文,从而达到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 因此,一名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正确认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虽然很值得研究和学习,但也有其消极的内容。每个人在研究其内容时,对其理解和感悟不尽相同。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忧愁伤感、忧国忧民,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无意中开始模仿并形成这种忧患、多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古代文学,客观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思想。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