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大学集中教育心得(汇总三篇)正文

《大学集中教育心得(汇总三篇)》

时间:

大学集中教育心得(精选3篇)

大学集中教育心得 篇1

近几年来,各高校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安全教育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安全牢牢的记在心中,平安将会伴随我们渡过美好的一生。安全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故的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同学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和无可祢补的损失。在现代的大学生群体中,每年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造成大学生们的生命财产损失,究其原因,大学生虽然是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但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较为优越,习惯依赖父母,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且大都自信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及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易造成自杀,犯罪,及生命财产受损的情况。为了自己长寿,为了亲人,重视安全,使自己健康,快乐得过每一天。

但是,由于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思想觉悟、价值观念、自律意识千差万别,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教学实习社会实践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造成个人或他人利益受到侵害。因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一是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使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安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逐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要通过对安全规章制度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安全规章制度是多少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些是总结事故教训,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如果为了自己省点力、省点事而违反安全规章制度,那就是对国家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不负责任,对自己和他人的家庭幸福不负责任。从而使学生懂得学校安全规章制度是同校园安全与个人安全密切相关,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学校对违章违纪的学生要进行公开曝光,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使违章人员及周围学生都受到教育,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之感到心理有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诸如:焦虑、强迫、恐怖、抑郁、冷漠、固执、消沉、暴躁等等,情绪色彩十分强烈,如不加以积极疏导,极有可能导致各类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发生在学生中的自杀、打架斗殴、偷盗等行为,多数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一是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内在原因,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绝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对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应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内容。这对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二是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门诊、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帮助咨询对象,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压抑。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对违纪行为或思想上有轻生苗头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下,认识自己的错误,以达到心悦诚服,使教育真正发挥震撼心灵的力量和感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这次安全教育课的学习,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大学集中教育心得 篇2

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公安局、处相继开展队伍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和“_纪、守规矩、严作风、树形象”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专题活动,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自查和总结,应该说广大民警都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教育,尤其是一些血淋淋的例子给大家持续敲响警钟,效果很好。

今天,我就结合__实际,谈谈如何运用__精神,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维护核心听从指挥,永葆政治本色。

__会议重新确立了“党指挥枪”,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此次有了“根”与“魂”,才迸发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力量。同样的,铁路警察,公安姓“党”,始终是党领导下的一支坚强队伍。这就要求我们,严守政治纪律。我们常说“听党话”,党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党要我们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讨价还价,更不能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掉链子!任何违背党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言论,我们不要去听,更不要去传播。在大是大非面前,心中要绷紧纪律这条“红线”,守好纪律“底线”,管好队伍纪律这条“生命线”!

二、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堡垒作用。

三湾改编提出支部建在连上,__会议更是强调必须健全党的各级组织,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党小组,这是红军党的组织重要原则之一。放到现在,队伍管理,考验的便是我们支部能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的党员能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切重大事件,支部决定;凡是有困难,党员先上。我们的组织建设是一切作战行动的基础,是能够战无不胜的关键所在。我们的党员要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统统都带起来,把思想集中到干事业上,把精力凝聚到做实事上,那么我们这支队伍精神就不会散,作风不会散、纪律不会散,就能牢牢抓住政治建警的主动权。

三、持续抓好作风教育,确保思想稳定。

革命时期的部队里,非无产阶级的思想非常地浓厚。_当时是这样形容的:“他们是大_、大吃、大喝,他们不是忙着建立政权和分土地,而是扯着红旗乱跑。”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呢?主要是因为当时部队的主要成分就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组成的,在党内弥漫着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八种错误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要改变这样的一支队伍,不是要做少数人的工作,而是要做大多数人的工作。__会议正是通过思想教育,正确处理党员社会成分和党性质的矛盾,提出“思想建党”的原则,才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先进性。放到现在看也一样,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懂得做民警的思想工作。我就经常跟我所民警讲“我为什么对内务卫生的要求是常抓不懈?那是因为一个人如果个人卫生都搞不好,何以正衣冠,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内务环境,何谈纪律作风,所以不能用工作忙、忘记了来搪塞,那就是不守纪律的开始”。当然,我只是举了个例子,实际中官兵在队伍管理中还会碰到很多问题,牵涉到情感、家庭、事业等方方方面面,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更多的是要以一名老大哥的立场,不遗余力地为民警、协警排忧解难的同时,思想教育工作要时时抓,抓时时。这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责任。只有民警的思想正了,头脑清了,我们的队伍才有稳定发展可言。

四、强化党建引领,激发政治活力。

我们民警一听到党建引领,脑海里立马浮现出虚、大、空此类的字眼,认为党建工作太不贴合实际,造成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太死,不够有张力,抄抄几张授课笔记,到会址拍拍照片,难道就能让民警队伍的思想统一上来?很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__会址所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开展的一些活动我觉得都挺好的,比如“三个注重”做强党性教育环境,铸牢忠诚警魂:一是注重红色环境感染。我所因地制宜,引入红色元素,积极打造以“一墙两廊三室”为载体的设施完善、功能清晰的政治堡垒。二是注重红色传统教育。经常性组织民警瞻仰__会议旧址、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并采取“穿一套红军服装、走一段红军小道;吃一顿红军饭菜、访一位红军后代;唱一首红色歌曲、听一堂红色历史”的做法,组织民警模拟当年红军生活与战斗的场景,让民警身临其境地感受_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是注重强化实践活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支部适时组织开展了“人人要做__精神讲解员”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体民警学习、熟知__会议精神“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精髓,营造了“人人会讲、人人争讲”的浓厚氛围,让忠诚警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激发民警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工作劲头。比如“三个创新”优化组织生活环境,激发组织活力:一是创新工作形式。针对派出所警力少的实际,我们把书记碰头会与所务会合并召开,党员大会与全所民警大会合并召开,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党建知识与业务知识同学习,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二是创新党课模式。为了让党课更具活力,更具实效,我所适时让每个党员都当一回“支部书记”,走上讲台为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从角色转换中唤起党员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党性观念。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在党员活动室设立“入党纪念日”、“从警纪念日”提示牌,每逢纪念日组织民警重温入党、入警誓词,送祝福唤回忆、谈体会话忠诚,把纪念活动落实到“值好一班岗、干好一天活”的具体实践当中。还比如我们的支部联建等等,总之我们要践行党建要建在心上,党务要务在实上,活动要创在新上。

大学集中教育心得 篇3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公平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我国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以及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由此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热点问题,不仅给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制约,也给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解决教育问题带来了诸多难题,给社会公众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社会普遍存在着“教育焦虑”。

追求教育均衡,我们一直在路上

虽然,每当择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论是家长、校长还是局长总感到无奈,似乎择校成了中国教育一道无解的难题;虽然,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影响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但是,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信心。

追根溯源,不均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从教育层面看,我国教育不均衡是由于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造成的,尤其是“重点校”政策、“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政策和“教育督导与学业水平评价城乡双重标准”政策等造成了严重后果;从社会层面看,我国教育不均衡是社会二元结构的必然产物,是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等在教育上的反映,是长期“城市中心”、“精英主义”及“效率优先”等制度安排的体现。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当时资源短缺和教育投入不足的条件下,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各地举办了一批重点中小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竞争压力逐渐传递到基础教育,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加剧了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了公立学校教育不公平。

从社会对教育需求角度看,人们的教育期望远远超过了教育供给能力和发展水平,也超越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劳动力价格分化等因素,以及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纷纷以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为参照系,希望以现代化教育标准来要求中国教育,社会旺盛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始终十分突出。

从教育资源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将长期存在,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所显现的特点不同,有的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有的表现为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还有的表现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

历史不会忘记:我国把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对城乡所有学生实行了免费,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经过20xx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全面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些成果都是我们今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较高水平的不均衡。纵观世界,义务教育不均衡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连美国、英国以及日本、韩国等,也都经历了一个由基本普及到均衡发展、并在均衡发展基础上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历程。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探索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教育均衡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必然经历从“不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相对均衡”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世界各国追求义务教育均衡的客观规律。有了这样的共识,在追求义务教育均衡的征程中,我们的步伐将更为稳健,我们的信心将更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