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学习状况考察报告(通用3篇)》
市场学习状况考察报告(精选3篇)
市场学习状况考察报告 篇1
为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我乡组织各村书记、村主任对、上海等先进地区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地点情况简介
1、未来农林大世界
未来农林大世界,被称为现代化的农业硅谷,最新农业科技精萃由这里走向祖国各地。农业领域的万千商家也借助绿色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和商务平台迈向世界。由新加坡维信集团为主要投资方的未来农林大世界,落户在江苏吴县市太湖边的浦庄镇。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10亿元币,投资额达1亿元,占地800亩的一期工程。这里濒临太湖,山水毓秀,土地肥沃,适宜农业项目的拓展。自项目开发,了海内外农商界的响应,素有全球苗圃先锋盛誉的美国Speeding公司、生产世界60%草种的美国俄勒冈TMI草种公司、以灌溉设备、温室大棚等为主从事农业科技开发的以色列前卫企业———寰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世界畜牧业的新西兰EXCELL企业、国际知名的比利时维他麦公司等已进驻,向农林界展示、推广良的科研。国内农林界的知名院所南京农业大学、农科院、水稻所等也陆续落户园区,使未来农林大世界真正名副其实的大橱窗和资汛汇聚中心。现已了农业科技博览园、国际农商园、电子商务与销售代理、农业科技项目孵化等平台,融展示、交易等诸项功能于一体。开发建设五年来,未来农林大世界已引进了60多项国内外最新科技,地转化了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高新科技。与美国维生种苗公司合资兴建的维生种苗公司的工厂化穴盘育苗及栽培技术已世界,以新西兰畜牧胚胎育种中心的胚胎技术为基础的小型奶牛场全套模式,在县、镇级拥有广阔的市场,也吸引了客户前来洽谈连锁加盟事宜。
2、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和新加坡两国间的合作项目,是中新经贸合作的"重中之重",江苏省和市对外开放的头等大事。
工业园区于1994年正式启动建设。它紧邻上海,位于古城东郊美丽的金鸡湖畔,行政辖区面积26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50万,计划吸引投资1000亿美元。园发展是: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了中新两国的和全力。在项目审批、海关物流、公积金制度、外事管理等被授予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管理权限,了"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政策优势。与国内开发区相比,工业园区还有几个特点:
园区是两国间的合作开发项目。项目发展,中、新双方了中新两国的联合理事会、双边工作委员会、联络机构等三个的和工作机构。
园区拥有世界一流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体系。其规划强调了"以人为本"理念,并"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超前滚动开发"原则,确立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体制。
国情,借鉴新加坡经验。经国务院批准,工业园区可以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的经验。
8年多来,园区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融新加坡国际化理念和文化底蕴与一体,建成区内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近1亿美元,了纵横交错的高等级道路、高标准设施和一批大容量源头厂,主要经济指标一直着年均50%左右的增幅。园区已发展速度最快、开发、吸引外资最多的开发区。
二、经验与启示
1、三大资本种出高效农业
“三资”农业已江苏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未来农林大世界,新加坡维信集团投资建成了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与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博览园。而在市昆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国台湾永丰余纸业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建起的永丰余高科农场,向农民示范如何自然手段生产有机农作物……
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等“三资”农业领域,开发农业资源,在江苏已初成规模。来自江苏省农林厅的统计表明,江苏“三资”农业企业已有18160个,投资总额累计达168亿元。在资金中,民间资本即国内自然人(只统计投资在50万元的)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占67%,工商资本即工业或商业及企业法人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占20%,外商资本即我国大陆以外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占13%。
新资本农业领域,可以地解决农业投入、机制和市场农业根基问题,而且有利于提升农业结构、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其一,“三资”投资农业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了科技含量,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其二,“三资”农业培育一批国际水准的农业竞争主体,造就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家,以“经营农业”的新理念,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三,“三资”农业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了就业机会和农民的收入,了农民素质的。
2、现代农业正在向、三产业作产业链的延伸
农业是人类生存最需求的行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也越来越先进,发达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来少,但人均农业产量和产值越来越高。这是农业已融入了高科技成份,高科技的附加值逐渐增高。对农业生产的率也大。次学习、考察当中,参观了“精确农业”的生产模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土壤诊断,施肥、灌溉,运用优良品种来管理农田,分配生产,并使消费者能生产的最新信息。使了绿色产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教育农场、市民农园的新趋势,认识到了现代农业正在向农业工业化和商业化作产业链的延伸,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了大大更新。认识到了农业企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前提和基础,它有利于产业结构,农业的产业化。
3、观光农业是新世纪的新课题
观光农业,以其清新的田园风光,纯朴的山村风情,在拥挤的旅游业中“别有洞天”地新世纪现代农业的新课题。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旅游即游山玩水”的观光旅游已最时兴的了,代之而起的旅游,已招徕游客的“拳头产品”。发展绿色观光农业,是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的典型模式。
4、从农业流通环节入手,抓住农业结构重心
扶持、鼓励农产品较为的主产区,本地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和,产品之间的过度竞争。鼓励主产农民成立的协会或合作社,以利于农产品批量市场,以利于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减低商业组织农产品经营的交易费用。在主产区与主销各大批发市场之间,信息联网系统,无偿多变的市场信息。
三、几点建议
面对农民增收缓慢的我乡跨入经济强乡进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先进地经验和做法,的对策性设计和,以便在工作中能地解决和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
1、要走农业之路,迅速优势产业规模。
我乡农业结构已有的开端,还着“样样都有,样样一点点”的,要应用政策、信息、服务等手段,农民因地制宜的原则,迅速产业的经营规模,力量建设知名农产品,创出我乡农业品牌。种植业要淘汰劣质品种,推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排各庄、范各庄、前殷、后殷、大安、吕家坨等村的无公害蔬菜、两瓜生产,卜大寨、大安、范各庄等村的花卉生产北安片的沙地梨、王喜庄片的葡萄、周庄子片的苹果的生产等高效、绿色农产品。抓住我乡南片面粉加工企业发展较快优势,尝试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种植业新的增长点。畜牧业要市场需求,奶牛、蛋鸡、瘦肉型猪的生产规模,产业的整体素质。发展特种养殖业。产业上规模,培育专业大户,规模经营;、引进龙头企业兴办生产基地,带动规模生产。对绿壳蛋鸡、秋瓜、优质葡萄等已我乡优势的产品,要跨县(市、区)种养,尽快发展全市性的大产业,规模效益。
2、吸引"三资"(外商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兴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投入。
我乡要向“经济强乡”跨进,需要培育大农业,大农业需要大投资,大投资需要大招商。经营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我乡的资源,将我乡农业结构、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力量,引进“三资”投向我乡农业的,大幅我乡农业外向度,已提升全乡农业整体的关键之着。我乡已地引进宏文、滦通、桑氏集团等经营企业投资我乡兴建龙头企业、开发复垦建设、投资农业园区等农业项目,投入的引进,在程度上加大了我乡农业结构的,了我乡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开放开发的大旗,把农业外向型工作我乡农业经济工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来抓,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在土地使用、土地流转、税收、奖励等,鼓励“三资”在我乡农业领域投资,规划、调动全乡农业招商资源;以商招商、农业招商发展;优化环境、“三资”投资农业信心等的工作,全乡农业发展外向度,农业结构大,我乡经济的腾飞。
3、以市场为导向、以流通为载体,调强我乡产业结构
近年来,我乡紧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经济了持续发展的态势。总结我乡几年来农业结构工作的经验,我乡,对照外地先进经验,应当地认识到,今后的农业结构,是一次领域更广、层次更深、内涵更为的全方位。基础上,要找到的“卖点”:粮食连年丰收,经济作物连年增长,养殖业连年上升。农业发展这么快,产品却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格,它就变成较多的财富,农民富不了。面对问题,需要走出一条:市场—资源—生产—市场的新路子。市场需求,本地资源,发展生产,打开市场。这是农业开发的“法宝”。瞄准的“亮点”:优化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结构,产品优质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的实力,从而农业整体素质。把握的“富点”:要使农民更多的收入,把握的“富点”。我乡农业的“富点”应该在于绿色农业的开发,农业结构,发展“两绿”(绿色农业、绿色食品),是发展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我乡已有14个村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资格认证,治理面积5800亩,到20__年底,我乡32个村将无公害生产。
市场学习状况考察报告 篇2
为了搞好我县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和发展,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进一步改善广大市民的生活条件,学习借鉴攸县建设和管理市场的先进经验,3月6日至8日,由县政府党组成员黄和平带队,组织商务、工商、市场服务中心、行政执法、卢峰镇等单位负责人对攸县的市场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攸县基本情况
攸县位于湖南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东邻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西连株洲县、衡东县;南达茶陵县、安仁县,北接醴陵市。辖20个乡镇、533个村社区,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9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省排名第8位。20__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8.5亿元。
攸县市场的建设、开发、招商招租及其日常管理由市场服务中心承担,近年来,该县以开发建设为总揽,以市场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建设投入多元化、经营主体社会化、市场管理精细化,促进了市场的全面发展。通过出售、整合等办法做大、做强市场,20__年该市场服务中心管辖的市场17家,共有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商户6000多家,全年交易总额达30多亿元,经营收入达3200多万元,上交税收1000多万元。其中农贸市场收入1200万元。
二、学习考察情况
3月6日,我县考察团先后参观了湘东大市场、攸州农贸市场、网岭农贸市场,认真查看了市场业态分布、亮照经营、上下水设施、活禽三分离等情况,并与市场经营户进行了现场交流。攸县市场摊位的合理分区,商品的有序摆放,通道的干净顺畅,市场周边的街道宽敞整洁及车辆停放有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攸县市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上的成效,并为我县如何进行市场提质改造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借鉴。
3月7日,我们认真听取了攸县相关部门对攸县近年来在市场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及经验介绍。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精细化管理中的管理制度、考核评比奖罚、清扫保洁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三、农贸市场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农贸市场超市化。20__年,该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城镇市场提质改造计划,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城镇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两年来,他们严格对照“超市”标准,着力在市场硬件设施和环境秩序上下功夫,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了5个城镇农贸市场“农改超”任务,单一的农贸市场升级转型为“农加超”等多种业态的现代化新型农贸市场。购物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市场发展,增加了经营收入。改造后的网岭大市场成为全省一流的农村室内市场,改造后的攸州农贸市场年经营收入由30万元增加到200多万元,去年投入1600万元建成全中央空调、封闭式的黄丰桥大市场,每年可实现收入400万元。市场服务中心的经营收入由20__年的1200万元增加到20__年的320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6000万元。
(二)建设投入多元化。市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新思路。近年来,他们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增加财政投入。该县明确,市场服务中心的经营收入原则上不上缴财政,并安排资金用于支持市场的建设和改造,目前正在建设的汽贸商城县政府除提供土地外,投入3000万元用于市场建设。二是融资举债投入。积极包装重大市场建设项目,利用项目招商引资和争取银行融资,并成立了宝悦市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搭建了融资平台,成功引进苏宁电器、义乌小商品城等市场主体进入攸县,引入资金3000余万元。目前,他们正包装汽贸和家居城项目,计划引进资金4000万元,争取银行融资5000万元。三是激活社会投资。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通过营销运作,以短期借款的方式借用经营户的租金筹集建设资金,实现“以租保建”。
(三)经营主体社会化。他们在政府统筹市场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物业租赁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了“政府建市、民营兴市、部门监管、群众受益”的经营机制。一是突出政府引导。市场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公益性,必须将市场建设列为城镇主要的公益设施进行投资。近年来,该县新建市场原则上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由市场服务中心作为实施主体,建成后产权国有。二是突出物业租赁。改变对市场门面、场地、摊位一年一租的单一招租模式,制定了《物业租赁管理办法》,大胆采用公开招标、优先选摊的招租办法,将市场所有门面、场地、摊位全部进行社会化租赁承包,由业主自行经营,既激活了经营主体,又确保了收入增效。三是突出市场经营。市场建成后,市场服务中心把重心转移到服务和经营上,实现了由“管理市场”到“经营市场”的转变。
(四)市场管理精细化。把市场作为产业发展来经营,做好规划,搞好市场调研,明确市场经营方向,做到建一个市场、兴一个产业、实一方群众。一是将市场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严禁场外、马路边摆摊设点。二是管理制度化。该中心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市场精细化管理考核细则》、《零摊零担管理办法》、《物业租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市场管理制度,使市场管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三是目标责任化。将市场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具体的指标,由单位到个人,逐级落实,把每一项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严格落实工作预安销号及绩酬挂钩制度。四是工作常态化。逐步推行市场环卫保洁、物业服务市场化运作,对市场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和动态管理,使管理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五是队伍专业化。该中心强化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采用走出去挂职学习、请进来集中培训、内部轮岗交流等方式,让员工多方面、多岗位锻炼,打造专业化市场管理人才和管理团队。
市场学习状况考察报告 篇3
6月5日至10日,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我们在支部组织员王老师的带领下,到江苏省太仓市、昆山市、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大家通过看现场、听介绍、谈体会,一致认为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很受教育、启发和鼓舞,可以说上了一堂生动、实际、深刻的发展课、开放课。
一、基本情况
(一)太仓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端,面积8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辖7个镇2个省级开发区。近年来,太仓市发挥紧沿长江和紧靠上海的独特优势,做好“以港强市”和“接轨上海”两篇文章,突出提升开发开放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环境建设水平和干部队伍素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20__年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九位。20__年完成GDP210亿元,人均超过5500美元,分别列江苏省第七位和第三位;实现财政收入21.6亿元,人均4800元,分别列江苏省第七位和第五位;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0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9元,均居江苏省第四位。目前,全市累计引进外资企业2126家,投资总额近100亿美元,注册外资50多亿美元,其中太仓港口开发区、太仓经济开发区进驻项目投资55亿美元,建成项目投资27亿美元,总投资18亿美元的玖龙纸业和总投资120亿元的环保电厂先后落户太仓。20__年底,共引进外来民资项目220个,投资总额87.2亿元,实际到帐56.8亿元,兴办私营企业4146家,注册资本51.2亿元,名列苏州各县市第一。形成了石油化工、造纸、能源、再生资源、环保、旅游休闲六大特色产业和欧美、日韩、高新技术三大特色企业群体。同时,高标准实施了沿江、邻沪433平方公里的规划编制,20__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太仓首届郑和航海节,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致力于事业、服务于人民”主题教育以及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二)昆山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昆山市东靠上海,西临苏州,面积927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20__年全市完成GDP430亿元,财政收入66.25亿元,进出口总额139.2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近年来,昆山市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先后建立了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等特色园区,其中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GDP、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均占全市的50%左右,20__年在全国40多个开发区综合评估中名列第三;全市共批准外资企业3400家,合同利用外资190亿美元,实际到帐74亿美元,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国内重要的IT生产基地之一。
(三)薛城区促进农民增收情况。薛城区是山东省的南大门,面积420.5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0.8万。近年来,该区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三农”问题。20__年,全区新增财政、信贷支农投入1.5亿元,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获国家和省、部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2个;发展畜牧小区167处、私营养殖场284个,生猪存栏量14万头,长毛兔存养量258万只。先后引资2亿多元,新建、扩建了金虹食品、捷利木业、申济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向区外输出劳务人员2.3万人,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7.4万人,20__年以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达6%以上。
(四)浦东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上海市浦东区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1994年规划建设了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区域面积12.03平方公里,累计投资3亿多元,开发面积近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0多家,每年接待外来人员20-40万人次。目前,开发区已完成1平方公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种子种苗、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技术、温室工程安装制造、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六大主导产业。先后被批准为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之一、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绿色蔬菜温室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几点启示
太仓、昆山、薛城、浦东等地加快发展的措施有力,成效显着,经验可贵。对于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重要启示:
(一)加快区域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太仓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发展的.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当前,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针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就需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的文章,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加快区域发展,必须全方位对外开放,做好开放型经济的文章。大家在学习考察中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关键是开发区和园区的竞争。太仓、昆山等地经济的崛起,无不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抓得早、干得好、上得快。昆山市建立了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一批功能性特色园区,太仓市突出太仓港口开发区、太仓经济开发区“两区”开发,引进了一批跨国公司的旗舰型项目和龙头型企业,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带和聚集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争取了主动,赢得了优势。特别是面对当前国家土地、信贷政策调整的新形势,更要突出园区的龙头作用和聚集效应,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资本的转移,限度地吸引外资、激活民资,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三)加快区域发展,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太仓、昆山两市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了一批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走上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太仓市提出优势和特色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着力培植石油化工、造纸、能源、再生资源、环保、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德资为主的欧美企业群体、以电子信息和汽车配件产业为主的日韩企业群体、以同济科技园为载体的高新企业群体等三大特色群体。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聚集。他们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特色、促进产业升级的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加快区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太仓、浦东、薛城等地的实践表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跳出农业调整农业、跳出农村发展农村,限度地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资产性收入;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扶持壮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巩固农民生产性收入;三是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主攻农民创业性收入;四是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民福利性收入;六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农业税减免等政策,确保农民政策性收入。
(五)加快区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太仓、昆山等地认识早、行动快,统筹发展的思想已经贯穿于工作实践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太仓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同步推进新港区、新城区、新社区建设,营造了最宜人居、最宜创业的人文环境。昆山市推行征用土地补偿“年薪制”、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三道保障”,建立了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机制。他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实施就业再就业、“村村通”、扶贫济困等民心工程,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注的吃水、就医、行路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六)加快区域发展,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太仓、昆山等地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必须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要限度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着力打造“有限政府”、“透明政府”、“便民政府”,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要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努力营造稳定乐业的社会环境。发展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太仓、昆山等地工作创一流、发展高速度、城乡大变化的背后,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超常规的辛勤付出。必须始终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事业选人,凭政绩用人,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群众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