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格式及(优秀2篇)》
毕业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毕业论文格式及(优秀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论文格式注意事项 篇1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
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
9、外文资料及译文
外文资料可用a4纸复印,如果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另外,要注意毕业论文结束语是否恰当。
毕业论文 篇2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摘要:语法是语言中蕴含的使用规律,汉语文化延绵至今,其语法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力图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两者的区别,以便促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任何语言的组合都不能缺少一定的规则,所谓语法,正是语言表达习惯中所蕴含的规律。
伴随着时间的递进,语言在演进过程中其语法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流变。
从时间纵向轴上来看,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从中发展而来。
但受到各类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毕竟是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规律也有着必然的差异性。
无论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应当把握住两者的规律,并正确认识古今汉语语法所存在的差异性,从而站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化对两者的本质理解。
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虽没有词汇、语音方面的差异大,但归结到词类、句式的`微观层面上,可以发现两者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
在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古今汉语语法差异性的表现。
一、古今汉语词法上的差异
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词类也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除了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连词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代词,每类虚词的构成成分也与现代汉语存在不同。
除此之外,古今汉语中的实词活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法上的区别主要可表现为:
其一,词类活用上的不同。
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上也并不严格,存在词类分工不细、不明的状况,词类活用的使用较为复杂。
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并不多见,而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范围则相对广阔许多。
例如:
(1)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或者直接作状语。
“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即为名词作动词使用。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王”为“使……称王”的意思,属于使动用法。
在此不赘述详例。
(2)动词活用作名词、使动词。
如 “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中的“宿”指“歇宿的鸟”,动词当作名词。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为使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或者使动词。
例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指“坚硬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再如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则是典型的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4)数词活用作动词。
如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的“一”是“使……一致起来”的意思。
可以看出,词类活用在古今汉语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比如古代汉语中数词可以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存在;而现代汉语中代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这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没有的。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用于语法表意,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则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其二,数量表示法上的不同。
由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使用并不发达,动量词使用频率较低。
因此,当表示数量的时候,数词直接放置在名词或动词之前。
“三、五、九”等定数往往表示虚数,或者在数词前加上“将、几、且”等字来表示概数。
另外,在表示分数时,分子分母连用。
二、古今汉语句法上的差异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其一,句式上的差异。
按照句式的类型划分,首先,在判断句中,古代汉语以名词或者名词短语作谓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而现代汉语中以“是”作谓语;省略句中,古代汉语中的主语省略以第三人称居多,谓语后介词宾语省略的现象较多,但在现代汉语中则较为少见;被动句中,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由介词“被”构成,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词有时用动词来表示,有时则没有标示,被称为意念被动词。
这种无标示的被动词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属于被动句。
其二,语序上的差异。
现代汉语句式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古代汉语中的语序则较为特殊,例如主语可以在谓语后,宾语可以在谓语前,状语可以在谓语后等等。
主要可以表现为:宾语前置句,即宾语在谓语前,比如“沛公安在”就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居庙堂之高”意为“处在搞搞的庙堂之上”;介宾短语后置句,即把修饰动词、形容词的介词结构后移。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作状语,位于谓语之前,而古代汉语中则为补语,处在谓语之后;主谓倒装句,即主语在谓语的后面,如“甚矣,汝之不惠”为主语和谓语倒置;定语后置句。
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凸显中心词地位或时语气流畅,会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前,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构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句式。
总而言之,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 发展 的源泉,两者是一条相交、相融的溪流,在比较中探寻两者在语法上的差异,可以知今而溯古,把握我国 语言 文化的发展脉络与精髓之处。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区别之处较细碎繁多,本文仅对词法、句法上的主要区别做出了归纳和厘清。
作为语言的使用者和继承者,我们应关注语言文化的递变轨迹,把握语法规律在古今时代的不同面貌。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进入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所构筑出的语言文化时空中去,开掘出更多的文化宝藏。
参考文献:
[1]刘家忠。古代汉语 专题[M]。红旗出版社,2009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1
[3]李作南 李仁孝。古今汉语语法比较[J]。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 社会科学版)。1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