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汇编27篇)》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通用27篇)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
就在5月22日1:07时,袁隆平爷爷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袁隆平爷爷已经91岁了,他获得称号,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曾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他曾说过,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生命不息,我将继续追寻,为了梦想永不停息。许多年前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籽粒像花生那么大,这虽然是只是一个梦,可袁隆平爷爷却把这个看成了现实,把梦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
袁隆平爷爷一生研究杂交水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前的人们有许多人,因为吃不饱而饿死,可正是因为有了袁隆平爷爷发明出了杂交水稻,就活了几亿人民,大家都十分感激他。
袁隆平爷爷虽然只是一个大官,可他一生勤俭节约,他理发总是到一家小店花个三五块钱,不像那些富人十分奢侈,不懂得勤俭。
就在袁隆平爷爷火化的那一天,全长沙市没有一家开灯,为的就是悼念袁隆平爷爷,没有袁隆平爷爷我们就不会有粮食吃。
袁隆平爷爷不仅是中国的功臣,也是全世界的功臣,就连联合国都在悼念他。我们要致敬袁隆平爷爷,他一心向国为国做贡献的伟大精神,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
他不是第一次救孩子了
当时,我们几乎同时听到呼救声,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王红旭老师就像箭一样冲了出去。谭北京是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书法教师,也是事发时陪在王红旭身边的朋友,他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声音有些哽咽。
王红旭老师的亲朋好友告诉记者,平日他特别富有正义感,这次救人并不是王红旭的第一次见义勇为。 他眼睛很小,一笑就没了,虽然眼睛小但是满满都是爱。大渡口区育才小学语文老师汤秋艳说,自己不意外他会下水救人,听王红旭老师的爱人说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见义勇为,他读大学的时候就曾救过落水孩子。
记得还有一次,王红旭带着孩子去度假,在景区里看到一名孩子的头磕破了,他饭都没吃,就带着小孩去包扎伤口。王红旭老师就是这么一个热心人,有正义感、有责任心。 汤秋艳感慨道。
多好的人啊,怎么说没就没了,留下年迈的父母和三岁的孩子。 汤秋艳哽咽道,平时朋友、同事有什么忙,他能帮的肯定会帮,这份热心肠让人很感动。
他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大渡口区育才小学,记者看到了王红旭老师在20__年10月25日写下的入党申请书,上面写道:作为一名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的确,这位可敬的人民教师用一颗善良的心,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郑重承诺
王红旭性格活泼,喜欢唱歌、踢足球。在同事眼里,他还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陈静是王红旭老师的徒弟,目前在大渡口区育才幼儿园工作。她告诉记者: 有一次,幼儿园工作忙碌,我还肩负其他工作,又面临园长评职的重要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当王红旭老师得知情况后,笑着对陈静说: 没事儿,我来帮助你。莫担心,小事情。 听着这些话,陈静内心的大石头才落下了。
育才小学有200多名教师,每次评职都如同一件大工程,王红旭老师会非常忙碌。但即便如此,他也会抽出时间来帮助我。陈静哽咽着说,王红旭老师走了,他们好伤心,好不舍。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3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5月22日袁隆平爷爷逝世了,袁隆平爷爷是发明杂交水稻的人,他让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
袁隆平爷爷发明的杂交水稻被美国人嗯,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当时袁隆平爷爷的家里的条件还不错,他的爸爸妈妈想让他上好的大学,但袁隆平爷爷想重新报考重庆农业大学,在19岁的时候开始研发杂交水稻,他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他还嘱托我们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们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都会想到袁隆平爷爷。
翻开课本,我们总能看到他的照片,他和水稻总是在一起,当时为了让袁隆平爷爷方便研究,在他们家门口,开辟了一片实验地,凭结业早上起来不是刷牙洗脸吃饭,而是先跑到那一片实验地看一看,杂交水稻怎么样了。
在5月22日13:07,“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送别袁老!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4
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铁的忠诚本色。不管岗位怎么变换,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诚履职、秉公办案。他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决、每一次矛盾化解中。要学习他牢记宗旨、甘于奉献的爱民情怀。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通过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也要学习他勤勉敬业、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干,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用实际行动践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永恒价值追求。更要学习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们要坚守初心,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努力提升工作本领,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我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把每一件事关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要坚守法治精神,捍卫司法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要把英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把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解民忧、办实事的能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出自平凡。坚守平凡便是不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法官助理,百姓恳切的诉求和期待,就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初心和动力,百姓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继续努力的深厚底气。我要牢记“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决之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之中,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启新征程,贡献新力量!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5
6月1日,是王红旭老师家人永难遗忘的一天。就在这天,本该陪3岁孩子开开心心过节的王红旭老师,因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遇难。
事发地点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一对兄妹(一人六岁,一人五岁)意外落水。在此危急关头,重庆育才小学的王红旭老师飞奔入水,行动十分果断,没有一丝犹豫。
最终两个孩子被救了起来,但体力不支的王老师却被湍急的江水卷走,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人间。
意外无情,人间有爱。
当发现两名儿童意外落水后,周围的群众迅速自发开展了救援行动。大家手拉手,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 人墙 。
而在“人墙”最外延的正是王红旭老师。大家紧紧拉住彼此的手,在滚滚江水中站稳。接着,从王红旭老师手中传递出一个女孩,人墙立刻接力,大家一个一个地传递着生命,将女孩托举到安全地带。
接着,王红旭老师又救起了那个男孩。
两个孩子脱离了危险,然而人群还没来得及庆祝,王红旭老师就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卷走。
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6月2日下午,在距离落水点三十多米的江中,救援人员发现了王红旭老师,但他已经没有生命特征了。
事发现场的人回忆说,如果王红旭老师放弃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来,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救人。
王红旭老师母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禁痛哭失声,她说,在最后关头,他自己都快没有体力了的时候,他还不忘把两个孩子往岸上推。
这已经不是王红旭第一次救人了,早在上大学时,他就曾经救过落水者。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热心助人、有活力的好老师,工作负责认真,待人友善。当他离去的噩耗传回学校时,全校师生都陷入了悲痛中。
6月3日,晚上八点,王红旭的告别仪式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宝山堂殡仪馆举行。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悼念,人们静默地送别着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
舍身有义古渡英杰救幼童,江水无情育才园丁铸大爱 ,低垂着的挽联让悼念厅氛围更加肃穆。
在江边,也有群众悼念,献花寄托哀思。
同时,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追授王红旭为“重庆好人”。
据了解,王红旭老师是家中独子,还有个刚满三岁的孩子。
他救起了别人的孩子,但他也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孩子啊!
他的父母妻儿要怎样面对这幕惨剧?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他的家人正在遭受着多大的痛苦,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走出悲痛。
我们无意去责怪任何人,这是一场谁都不希望发生的悲剧。
但是在悲痛之余,仍要提醒大家,特别是在暑假即将来临的当下,身为家长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让孩子远离危险,防止意外。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6
雪莲,是高山的精灵。凌寒独放,扎根雪线之上,傲立冰川之间;花色素洁,不慕蜂鸣蝶舞,更有药石之效。有人说,因公殉职的援疆干部王华,就像这样一朵纯洁的雪莲花,忍得住孤独,耐得住艰难,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扛得起责任。
雪莲坚韧、圣洁,可谓“草木有本心”。而为人处世,更需要“抱定初心终不悔”,坚守自己的标准、锚定自己的目标。同事都说王华身体很好,却不知他办公室和宿舍里放着很多治疗慢性胃病的药;王华带领援疆干部资助了50名学生,却特意叮嘱学校保密;在王华的日记里,鲜有在外人看来值得“炫耀”的事情……那些奉献与牺牲,那些执着与坚持,那些朴实与简单,或许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壮举,但却如雪莲一样:唯其纯粹,所以美丽;唯其平凡,所以动人。
王华用行动与生命,回答了“援疆三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当有人计较高寒干燥、水碱、紫外线等对身体的伤害时,王华在可克达拉市高中项目的工地上日夜奔波,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综合楼项目申建殚精竭虑;当儿子因为爸爸不能陪伴左右而伤心落泪时,王华在帮高中生依力米努尔·马合木提跃过龙门……这样的故事并非惊天动地,也无关生死抉择,却让人感受到超越性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原因,正在于少了“私利”,多了“公义”;走出“小我”,成全“大我”。
活着是援疆的旗帜,倒下是援疆的基石。更多如王华一样的援疆干部,奉献在此、牵挂在此,有的眼睛几近失明仍坚守岗位,有的妻儿重病无法陪护,有的父母离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产业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五加二,白加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是很多援疆干部的真实写照。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对于他们来说,苦不抱怨,因为这是使命的召唤;难不退缩,因为这是笃定的信仰;累却心安,因为这是光荣的职责。
与“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活在身边的理想”邹碧华一样,王华与更多的援疆干部,用自己的选择,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考题,堪称“两学一做”的典范。走过流血牺牲、毁家纾难的时代,不再有战火烽烟、枪林弹雨的考验,然而对于共产党人,使命的召唤从未停止,笃定的信仰更不能动摇。8800多万党员以榜样为指引,在“学”上用真功,在“做”上见真章,在平凡岗位上义无反顾地默默坚守,在群众需要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必能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挺起民族复兴的坚实脊梁。
赛里木湖举杯致谢,伊犁河谷呜咽感恩。日前,展现王华事迹的新媒体作品《想你!天山雪莲为你绽放》刚一上线,不到24小时,阅读转发量就超过220万人次。一次点击就是一次感激,一次转发就是一次褒扬,这就是民心,这就是丰碑。虽然王华离世了,但他其实还“活着”——活在新疆各族群众的心中,活在援疆前工作过的句容和镇江的百姓口碑里,活在接力王华未竟事业的援疆干部的坚守中。
无悔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初心永不忘,忠魂守边陲。王华已经化为了那一朵雪莲,绽放在天山之巅,守护着这一方热土,传唱着精神的颂歌。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7
20__年5月22日下午1时。我国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袁隆平。他的一生奉献于研究杂交水稻,为全世界的粮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去很突然,更让我们悲痛欲绝,但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袁老是一个有目标的人——他在年轻时便许下了“禾下乘凉梦”,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养活全球更多的人口,我很受触动。袁老许下愿望后并为之努力,一直向着目标奔去,我明白——袁老的目标实现了。
袁老是一个敬业的人——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袁老曾一次又一次的面临困难,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如此终于取得了成果。尽管到了退休年龄,却还不忘工作,每日都与水稻打交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袁老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用袁老的话自己说。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袁老是幽默而又追求自由的人,在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袁老有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的亲切。
袁老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8
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梦……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颗粒无收的土地,哭声直上千云霄。一把稻米,那会是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的生命。“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1100公斤。夏日的风吹过稻田,小小的稻苗随风摆动,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闲。可小小的稻苗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位老人不再会开着小车在田间,小心地培育它们。
小苗们会努力长的很高,长的很大,要像高粱一样高,穗子要像笤帚那么长,结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样大……不会再有人为饥饿所迫,因为“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们害怕伟人的离去,我们害怕后来的人们不记得他们,害怕他们真的变成课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遗忘。我们害怕他们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义,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为什么值得我们记住。我们真的不会忘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
一位老爷爷,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开着他的小车,行驶在田埂上。田里的稻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一样大。爷爷笑着,我们跑去告诉他,超级稻长遍了全球各地,他还是笑着,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9
5月22日是一个举国上下哀伤的日子,因为我最敬佩的人---袁隆平爷爷因病去世了。
袁隆平爷爷是个有梦想的人,他的一生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爷爷将毕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十年如一日,每天辛勤地工作,把每一滴汗水都洒在了田间地头。袁隆平爷爷说过,他不在家就是在试验田,既不在家也不在试验田,那他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爷爷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矢志不移地在田间和实验室工作。在几十年的不不断尝试和摸索之中,终于得以实现。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的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最让我敬佩的除了艰苦奋斗、毫不退缩的精神外,更多的是他那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品质。如果袁爷爷贪名求利,他早已可能是亿万富翁,也不用以八九十岁的高龄,仍流连于田间。
袁隆平爷爷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梦想永远留在我们身边。最为新时代的少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一定不会退缩,我要向袁爷爷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0
20__年的5月22日,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里,因为这一天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去世了。这一天举国悲痛。在这之前我对袁隆平爷爷不是很了解,看完老师播放的视频,我才知道袁隆平爷爷瘦瘦的黑黑的皮肤有一个农民的脸,但他有智慧的力量,让全国的人都吃上了饱饭。
我曾经听说过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意思就是说袁隆平爷爷想让到麦子长得和人一样高,或者比人高。可以在麦子里乘凉,麦子里接触的大米就像花生那么大。第二个梦想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意思就是说袁隆平爷爷想让它发明的杂交水稻,意思就是想让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知道杂交水稻,让每个国家里的农民都能吃饱饭。目前已经有很多个国家种植了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真是太伟大了,他用了一个科技让新中国变的发达起来了,以前的人吃不饱饭,袁隆平。
爷爷发名了这个实验,让全国的人都吃饱饭了,可是在5月22日的这一天,袁隆平爷爷去世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长大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不能忘记它,他用一辈子的心血换来的是让全国人民都能吃饱饭,吃好饭。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1
从张桂梅老师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她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要以学习先进典型为标杆,对照党章、准则、条例查找差距、检视剖析好自身存在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2
党员干部普遍认为,王华同志表现出来的“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王华同志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王华同志给我最深刻的是个“实”字:他对党忠诚老实、对人民热情朴实、对同志宽容诚实、对工作勤奋踏实;他爱学习且善学习,工作能力强,能够把理想、信念融入实际工作中;他感人至深的事迹,看似平凡的小事,对当地群众却是大事、难事、要事。作为一名党校党员教师,我要像王华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情系人民、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王华同志,就要学习他的坚定理想信念。把共产党员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体现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体现在本职岗位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中。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必须靠实践去体现。如果广大共产党员都像王华同志,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王华同志做出了常人做不出的先进事迹,理想信念起了决定作用。
学习王华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怕困难的精神。王华同志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困难的精神难能可贵。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想王华同志那样正确对待、认识、克服它,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精神。
学习王华同志,就要学习他勇于奉献的精神。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就是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群众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才是共产党员。王华同志的作为和表现,体现了一种大公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的精神,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作为一名党校党员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与此同时,还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每时每刻不忘先进性,一举一动体现先进性,一点一滴保持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创新,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党的先进性,才能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担重任先得强自身,讲先进需有高素质,我以这次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
党校是干部培训的基地,教师是培养干部的关键。作为新时期的党校教师任重而道远,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取众人所长,补己之不足,精益求精,为培养新世纪领导干部而努力奋斗。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3
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滕启刚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从心底坚定了信念,要为国徽增光!”滕启刚正是由于能够始终信守自己的入党誓词,才能够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书写出光辉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他注重为身边的年轻人做好表率,发挥一名老共产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4
20__年6月25日,炎陵县迎来第三十任县委书记黄诗燕。
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派下来,别人说他是“镀金”,黄诗燕却不理会。骄阳似火,他戴上一顶草帽就下乡了。
山路泥泞,60多公里山路,车走了3个多小时,到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是当时全株洲唯一的“无电村”。村干部诉苦:全村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黄诗燕提出,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在村里调研,黄诗燕看到不少老乡家里种了黄桃,但经济效益却不好。学农出身的黄诗燕发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土,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长出来的黄桃却很甜。
在黄诗燕倡议下,炎陵县成立了黄桃产业办、黄桃协会。从20__年开始,县里组织的有关黄桃大大小小的活动,黄诗燕不知参加了多少场。黄桃大会,主动站台;江浙推销,主动带队。他提议将当地黄桃统一定名为“炎陵黄桃”,并申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打响了品牌。
有人善意提醒,县委书记公开为产品代言,会不会引来非议?他坦然说:“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当地种植8万多亩,20__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40%;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5
岁月不居,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一些时候,自觉不自觉地,会出现几分精气神不够提振、春困秋乏的现象,表现为对日常工作的“撞钟”思维,表现为写稿上的“吃老本”心态。午休时间,学习《典故后面有故事》第九集:这位“90后”让世界1/5的人吃上饱饭,颇有晨钟暮鼓、当头棒喝之感,一时间,睡意全无,思之良久,竟汗流浃背,其神采令人“心甚向往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平凡人也要用心追梦,不可甘于平庸。伟大时代由伟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这世界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坚守中的不平凡,有的只是平凡人奋斗出的不平庸。人民院士袁隆平的成功来自于数十年间,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梦,这梦想背后,是但求百姓食无忧的父母之心,是世间再无饿殍人的凌云之志,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赤子之心。为此,他不断攀登科技兴农新高峰,创造了这一领域的历史高度。20__年11月2日,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水质的新型水稻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中国人把自己的饭碗端得牢牢的,把心放得稳稳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的追梦人生令人钦敬,令人击节赞叹。
不敢比就没有进步,对照先进,学然后知不足,知耻近乎勇,善莫大焉。梦想,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关于梦想,从一个90岁的大科学家口中道来,更加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和袁隆平“放在古时可以修庙”的伟绩比起来,或许,作为普通党员的我,似萤火微光可以忽略不计。但90岁的袁隆平依然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醉心于提升杂交水稻产量,醉心于科技兴农大业。这份一生一事、一以贯之、慎终如始的激情、活力,巨大的张力、韧力,宏大的决心、毅力,着实令人心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岂可坐井观天、故步自封?岂可因为一时的遭际就一蹶不振,岂可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止步不前?党员干部当在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一天有一天之得、一天有一天之进益——青春岂可无梦,人生岂可不追梦!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6
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7
谁是我心中的英雄呢?我心中的英雄不是有名的歌手,也不是有名公司的创始人,他是一个伟大又无私奉献的人。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1960年,人们很缺食物,每年都有大批大批的人因饥饿而死去。于是,他在农校的试验田里种上了水稻。有一次,他偶然发现了杂交水稻,在春天播下了杂交水稻的种子。袁隆平的腿上、脚上都是泥,他却毫不在意。即使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也不肯休息,他说:“为了全国人民能吃饱饭,再累也值!”
袁隆平和同事们种下了这些宝贵的种子,让杂交水稻大量生产,并成功解决了人民的饥荒的问题。
袁隆平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即使有了伟大的成就,也不四处宣传。而是谦虚地说:“这没什么,是我应该做的。”
不幸的是,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在今年的5月22日13点7分去世了。人虽然走了,但这种精神却永远留存。
袁隆平爷爷是我心中的英雄,也是我要学习的人!他永远是我的榜样。每当我遇到难题时,他就像灯塔的光照着我,让我敢于面对难题。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8
在当今文明社会中,“英雄”这个词语已经广泛流传。也许在人们心目中,只有那些有着伟大事迹的人,才能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英雄。可我却认为,有些人虽然不能被世人瞩目,只是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凡的事情,但他们也是英雄。
我所说的这位英雄,没有那么多丰功伟绩,更不是众人皆知,但他在我心中,永远是英雄。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19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无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贵,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给张桂梅的颁奖词。实至名归,因为她是拿命在践行自己的初心。
在颁授现场,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细节——张桂梅被人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人们清楚地看到她的手上贴满膏药。张桂梅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她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没有豪言壮语,却能直抵人心。
大山没有窗,山峦遮蔽了梦想的光芒,大山需要窗,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张桂梅为师以德,志向恒远,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担当与奉献。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位山区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重疾缠身,每天吃着多种药物,却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徒步翻山越岭,走遍山区村寨,将阳光和雨露洒向孩子们的心田,为乡村女孩插上筑梦的翅膀。她勤俭朴实,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资助学生、发展教育事业,他没有积蓄,却并不贫穷,知识是他的财富,信仰是她的力量。用红色的赤诚点燃大山的希望。她以“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精神,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帮助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她是孩子口中慈爱又严厉的“张妈妈”,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燃灯校长”。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奉献、坚韧执着的高尚情怀!
春迎百花夏望月,秋收硕果冬傲雪。人间本多情,我读懂了你初心不变的教育情怀;生活本多彩,我看到了你甘于奉献的生命本色!
再高的山也无法禁闭梦想,再远的路也不能阻隔信仰,张桂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烁着希望之光,指引少年乘风破浪!她是时代的杰出楷模,是我心中敬仰的巾帼英雄!
有人不解,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如此拼命图的是什么。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时,她觉得值了。教书育人的朴素心愿,正是支撑她坚持到底的不竭动力,豁出命来也要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张桂梅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宛如一座座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前行的路上坚守初心、照亮他人。因为热爱,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份平凡而神圣的工作。躬耕不辍、专注于心,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恪守的教育信条。我虽然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贡献,但在学生的拥戴、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中感受到了做教育工作的满足感。见贤思齐,为师以德,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未来的路,我愿意牵着学生的手,将无数中国英雄的精神镌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乘着信念的翅膀在祖国的天空中翱翔!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0
滕启刚是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先后获得全国法院“优秀直播法官”“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30余项荣誉。20__.6.4积劳成疾去世,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追授“辽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滕启刚的“滕氏调解法”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他把法庭搬到农民家炕头,盘腿坐在炕上从拉家常话开始。他把自己的电话对外公开,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倾听他们的诉求。他用心去调解、用情去疏导、用法去解疑,让法律以柔软方式走进群众生活。
作为一个法律人,滕启刚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公平已经刻进了他的生命。为了帮助受害人寻找证据,他买来8倍放大镜,头贴着屏幕一帧帧察看视频,最终用铁一样的证据维护了公正。他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刑事犯罪界限、敢于做出无罪判决,给予了当事人坚持到底的勇气与决心。
滕启刚对百姓有深厚感情,他以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把党的温暖传递给百姓。他对待群众像自己的女儿,哪怕妻子下岗成为小贩,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滕启刚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他为千山群众送去了党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司法温度,得到了公平正义。我们年轻的党员干部也要向他学习,深入基层,致力于乡村振兴,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1
英雄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他可以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第一步的人,也可以是在危难之际勇于发出第一声的人,是敢于牺牲的革命先辈,是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当然,也可以是默默于人群之中,甘于奉献、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生命的人。滕启刚同志,正是这样一个躬耕于我们身边的英雄,他平凡而不渺小,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英雄”这个词汇做出了独特的诠释。
作为法院青年干警,我们将接过滕启刚同志传承给我们的火种,在平凡岗位铸就忠诚担当的品格,练就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高扬干事创业的奋斗精神,以青春无悔践行为民司法的初心使命,以矢志奋斗谱写法治事业的辉煌成就,以担当有为铸就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2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总支王从爱书记要求,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3
蹚出一条产业路
他力主发展黄桃,20__年全县近六成贫困人口因此稳定脱贫
去年11月23日晚,黄诗燕乘车3小时,从株洲家中赶到县里,感觉异常胸闷。24日上午,他在县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心电图异常。同事和妻子都劝黄诗燕回株洲做检查。
“县里事多,来来回回耽误时间,先挺一挺再说吧。”黄诗燕说。
从上任起,黄诗燕就一直这么拼。为了赶上长沙、深圳两地招商引资活动,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为了推广炎陵黄桃,他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展台……
20__年6月,组织选派47岁的黄诗燕到炎陵县任县委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难啃的骨头:炎陵地处井冈山西麓,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到20__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61人,贫困发生率达16.57%。
分析县情后,黄诗燕鲜明提出守望“两座山”:守“绿水青山”,望“金山银山”;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比如特色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苗木等;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后来看,黄书记主抓黄桃产业,抓对了。”分管农业的炎陵县副县长盘晓文说。20__年炎陵黄桃只有5000亩,学农出身的黄诗燕认为,炎陵县黄桃优势种植区与贫困村高度重合,县里高寒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质土壤,种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却适合黄桃生长。
从20__年开始,黄诗燕始终如一为炎陵黄桃站台,大大小小的活动不知道参加了多少场。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各地。当地目前种植8万多亩,20__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到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40%;4784户14152名、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人均年增收88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4
王华是江苏镇江派出支援新疆兵团四师的干部,他在今年8月18号那天,他参加完援疆座谈会就启程返回伊宁时,路上遭遇车祸,几小时后经抢救无效离世,将年仅41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地献给了援疆事业。
王华生前是江苏镇江市援疆指挥组副组长,在四师工作的将近三年里,他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得到当地组织部门和上级领导的肯定,是一个优秀的援疆干部。从过往的视频上,从存留的照片上,可以看到王华不仅是个优秀的领导干部,更是一个阳光、担当、勤勉的人。
在援疆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始终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他,那就是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镇江争光,为四师添彩。
刚到四师不久,王华同志就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作用”的总体工作思路。“援疆要做主人,不做客人,更不做看客”,是王华同志的肺腑之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抓项目“实”。20__年12月初,刚到四师,王华同志就买了一张伊犁地图,赴团场、到连队、下基层,带领大家开展一系列调研。由于调研充分,项目安排得也非常实在有序,三年50多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解难题“实”。20__年春节,王华同志去医院调研察看,发现病房极为紧张,但新的医院已经规划在可克达拉市的建设中,医院改造并未立项。他4次撰写申请和报告,无数次跑省前指和相关部门,最终得到上级的认可并落实了2500万元的启动资金。如今,17层的四师医院综合大楼已经投入使用,成为民生援建的标志。
搞服务“实”。“新疆招商引资不容易,我们都要出点力,办实事。”王华同志经常这样念叨。他利用回镇的机会向企业家们宣传四师、宣传开发区。丹阳电缆厂就是由于王华的牵线而落地的。
他善于读书。来疆伊始,就制定了100本书的读书计划,到他离世前,已经读了90多本,记有12本读书和工作笔记。
当我们被信息的洪流轮番轰炸的时候,那些刻意渲染的苦情或者肆意夸张的奇闻以及人为加工的“高大上”会让我们疲惫和麻木。这个普通的年轻干部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度过983天的异乡,离家4000公里的地方。真正打动我们的,让我们心有戚然,让我们感同身受的,让我们发自内心尊敬的,往往就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身边,来自于细节的感动它是一种给人力量,给人方向的溪流。他也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他更是这样一股溪流,浸润我们的身体,涤荡我们的灵魂。因为同是镇江人,就在我们身边,放佛伸手就可摸到,促膝就可交谈,更让人肃然起敬。
“焦点访谈”节目的结尾说“现在,他的援疆工作提前结束了,但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将会永远记住他,永远把它当作这里的主人,永远与他一起分享喜悦与荣光,这正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价值。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王华,都渴望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有益于人民。”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5
鞠躬尽瘁抓脱贫
8年多时间,他走遍了炎陵的每一个村
20__年8月,炎陵县在湖南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第一批脱贫,不少干部直呼“没想到”。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黄诗燕说。
20__年起,黄诗燕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进村一次。“隔三差五就能见黄书记到村里来!”曾昭华老人说。
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大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120个村他都去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周,他在村里走访贫困户。”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
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黄书记很早提出来,要化繁为简,把各种表格整合成一本简洁明了的扶贫手册。”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扶贫手册完成后,从20__年到现在,炎陵一直都在用这本手册,国家、省里来评估考核,都说这本册子做得好。”
20__年—20__年,全县累计脱贫6647户22907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6.57%降至0.54%。20__年2月通过脱贫攻坚湖南省检查验收,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0.6%)、群众认可度最高(98.49%);当年6月通过脱贫攻坚国家检查验收,错退、漏评“零反馈”。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6
利用假期,我观看了电影《杨善洲》,被他的事迹一次次打动一次次落泪。在网上阅读了《杨善洲的故事》。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深深感染着我。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自己今后该如何向他那样守住一方净土,甘为人民的孺子牛哪?
学习他们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学习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我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更加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了解尊重学生,时刻把学校放在心上,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学生放在心上,把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的完成工作任务。
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像他那样有一颗知足的心,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给自己的人生追求定一个崇高的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从点滴工作、从平常的生活中感悟幸福的能力;怀一颗感恩之心,认真党的事业自己的这份职业来之不易,多思考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更多人对自己的期待,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一颗奉献之心,明确只有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让自己真正幸福,也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便都带着教育的符号。我们走在校园里,不经意地捡起一块垃圾;面对学生进步时会心的微笑;说到不正之风的厉色声讨;见到正义之举时的由衷赞叹……所有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都会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这就有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杨善洲的事迹,自己更加认识到,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还要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在不断地更新自我中成长净化,努力做学生和教师的典范。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2024 篇27
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要么是娱乐明星,什么少年团啦,跑男啦;要么是为国奉献的英雄人物,像钟南山、李兰娟,而我的偶像,正是刚去世不久的袁隆平爷爷。
事情要说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时的中国人民都吃不饱,袁隆平见此情况便下定决心要救救中国,让中国人吃饱饭,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在那个时候,想让全中国吃饱饭可不简单啊!于是他茶饭不思,废寝忘食地研究水稻种植。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野败”,最终成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并移植在田中。杂交水稻产量远远高于普通水稻,粮食产量也因此大大提高。
虽然产量提高了,但袁爷爷并不满足于此。他带着团队苦心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水稻的亩产量。有一次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袁爷爷为了实现这两个梦想,孜孜不倦,下田考察,并且一次次地突破。即使已是耄耋之年,也坚持亲自下地,正是他这样一生不懈的奋斗,使全中国的饭碗牢牢地抓在手里,而且还研究出了海水种植稻。
如今,袁爷爷已离我们而去,但我们永远缅怀他,他将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