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我的老师》魏巍【7篇】正文

《《我的老师》魏巍【7篇】》

时间:

《我的老师》(魏巍 篇1

老师是灯塔,照亮前方;老师是大地,哺育万物;老师是雨露,滋润幼苗。今天,我读了《我的老师》,对老师的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章中的蔡老师是个温柔漂亮的人。“她从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落在石板边上。”由此可见,蔡老师是多么爱自己的学生啊!我的数学老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课上,她如果看到有人搞小动作,就会连走带跑地往他身边去,举起巴掌刚要打,却又笑着说:“下次不能再犯了啊!”虽然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却不失老师的威严,又渗透着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沐浴着她的爱,快乐、健康、茁壮地成长着。因为她爱我们,我们也依恋着她。

文中的“我”梦游还想着去看老师,这表现了一个孩子对温柔又不失威严的老师的依恋。在放假的时候,我也经常会想起我的语文老师,甚至每天都会回想起那些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事。我们六年级不准上体育课,语文老师就每个礼拜给我们上一节,那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笑话,逗得我们捧腹大笑,在我们的笑声中,老师又给我们讲起了知识,让我们边玩边学,学得轻松。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这首歌经常在我的耳畔想起,我非常喜欢这首歌。这是我在读《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学到的,还真好听。

蔡芸芝,一个温柔美丽教学方法非常独特的老师,一个不光让作者也让我对她深深着迷的老师。作者笔下的蔡老师教他用歌唱的音调读诗,这真是太有趣了。

其实,天下的老师都是一样的。在我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办公室还有老师熟悉的不辞劳苦的身影,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老师会偷偷擦去汗水。每一位老师都是美丽善良的天使,都是为了我们成长呕心沥血的人。老师毫无怨言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却从来不需要任何回报。如果老师是大海,我们就是小鱼;如果老师是园丁,我们就是小花;如果老师是大树,我们就是小鸟。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我的老师》(魏巍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体验;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难忘,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把握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4、培养热爱">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 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

(有条件的,可放录音。)

四、指导预习

请同学认真研读课文,完成下列预习思考题(可出示小黑板或印发)。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

①蔡">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课外教我们跳舞;

③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

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头复迟“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研习新课

1、检查“预习题”1。

2、引导学生讨论“预习题”2、3。

3、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

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4、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提问: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凭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

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提问: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记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悦真爱”。

“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提问: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5、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提问:蔡">蔡老师是教的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阅读,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蔡老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 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

①“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②“让我们观察蜜蜂”;

③“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④“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都认为蔡">蔡老师是一位好老师。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概括:蔡">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6、赏析写作特色

(1)合理的选材。

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主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蔡芸芝">蔡芸芝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例如“仅仅有一次”的假打真爱,“现在还记得”的扮女跳舞,“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的观蜂,“占据过我的心灵”的排解纠纷等,事事紧扣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大军区、越来越深。其次,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此外,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

(2)质朴的语言。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惟其无华,更见情意的真挚;惟其质朴,更显出亲切感人。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比如“排解纠纷”一事,蔡">蔡老师在“我”心灵痛苦时写了一封信安慰“我”,当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一段抒情性的议论,“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入网。”这里用“慈爱”、“公平”是可以的,用“伟大”则显得大词小用,而这却是具有儿童特点的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真挚的感情,这比用成年人的心理去评价过去老师的写法更加亲切,更能顺畅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因为儿童还不能准确地评价人和事物,如果不这样说,反倒有“成人腔”之嫌了。

(3)传神、细腻的描写。

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打真爱”的场面,“从来不”“仅仅有一次”“好像要”“轻轻地敲”这词语说明蔡">明蔡老师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打我们的意思。这仅有的一次假装生气,写出了老师的“严”与“爱”,也表明了蔡">明了蔡老师最理解小孩子拍打的心理,表现了蔡">蔡老师的温柔、热情、酷爱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迎”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再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千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魏巍《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3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我的老师》(魏巍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黑痣 磕头 褪色 焚烧 榆钱

2、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

劝慰 平生 依恋 纠纷 心清如水

3、了解记叙六要素:

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 ① 由作者一一列出,是直接交待。 ⑵ 间接交待记叙的要素,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式交待记叙的要素。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写人叙事的文章,就要注意记叙要素,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题。例:“梦里寻师”一事,其要素分别是——时间:一个夏季夜里;地点:家里当屋;起因:想念蔡老师;经过:熟睡中突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去找老师;结果:被母亲拉回,劝说了一会,才睡熟了。交代清楚六要素,叙事也就具体、完整了、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六要素齐全,如果只是摆出某种现象或略写某事就能达到。写作目的,也可根据情况略去一些要素。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2、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热爱老师的感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

二、思路结构

这篇课文15个段。作者是循着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这条感情线索来抒写的,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由此展开对蔡老师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叙述七件事,显示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抒写了“我”敬爱、感激、依恋老师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15段)呼应开头,再次流露出思念老师之情。

三、合理的选材

《我的老师》共记叙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体。前面写蔡老师的五件事,从面上概括体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中心,这五件事是依据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后面写孩子爱老师的两件事,披露了孩子内心里对老师的深情,也烘托和反衬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第六件事详写,对孩子来说,不知父亲死活,又遭同学奚落,这是难以承受的打击。老师的支持、鼓励,使“我”感受到温暖,对老师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而详写第七件事“梦中寻师”,使孩子对老师的爱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外,从校内写到校外,从平时写到假期,从学习写到生活,师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选事例丰富多彩,而内容绝无雷同之感。而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们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文,材料选择很是典型。

四、传神、细腻的描写

作者把自己对蔡老师的浓浓深情蕴含在叙述事情过程中的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打真爱”的场面,“从来不”“仅仅有一次”“好像要”“轻轻地敲”这些词语说明蔡老师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打我们的意思,这仅有的一次假装生气,写出了老师的“严”与“爱”,也表明了蔡老师最理解小孩子怕打的心理,表现了蔡老师的温柔、热情、深爱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迎”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中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再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千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这些传神、细腻的描写,无一不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师生之情。

五、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

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如在较详细地叙述蔡老师为“我”排解纠纷一事后紧接着便是一段富有哲理的抒情:“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蔡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这种朴素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衬托了蔡老师的伟大的人格。在叙述“梦中寻师”之后,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句、一个疑问句,两个比喻句抒发了对老师强烈的思念之情:“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适时地使用反问、排比、比喻等方法进行抒情议论,能够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教导学生紧紧抓住这些句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读、议、写结合教学方法建议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以一个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心灵,去观察老师,去感受老师,跳出一般赞颂老师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挚,极富感染力。

教读时,可采用读、议、写相结合的方法。

读:即朗读。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加深对“蔡老师”的印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叙事的线索。

议:即分析讨论。抓住文中“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一句话,联系课文叙写的几个片断,感受蔡老师“温柔”的性格,“美丽”的心灵;体会作者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理解文章选材的特点,理解文中叙写的几个片断之间的联系。精读第六、第七两个片断,了解记叙的要素,理解议论、抒情语句的作用;体会课文准确、朴实、生动的语言特点。

写:指仿写。仿照课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从小处、细处勾勒人物形象的特点,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七、词语辨析教学建议

本文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的感情,并以此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推断、理解、辨析文中词语的深刻含义,才能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例如:“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这句话中“还”体现了蔡老师的工作全面、细致。用“劝慰”一词,就比用“劝说”、“劝解”更恰当。后两者重在“劝”,重在从道理加以劝告,使问题得到解决。而“劝慰”重在“慰”,使受伤害者既得到劝解,又获得安慰,更好地体现出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援助。又例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句话中“狡猾”一词的含义,需要我们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我们查字典知道“狡猾”的意思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发现,这个贬义词也可以当作有褒义色彩的词用,即“贬义褒用”,在这里是一种风趣的说法,用作褒义,是淘气而机灵的意思。也就是说,“我”用儿童的聪明调皮的眼光发现,蔡老师是爱我们的。这样使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语言,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的深刻理解。

比较辨析词语的使用,实际上是紧紧把握住了语文的基本要素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这样的作法要持之以恒。

《我的老师》(魏巍)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引入课文情境。

(二)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讨论、点拨:作者第一句话就扣题“我的老师”,那为什么不用蔡芸芝先生作主语呢?(为了突出“难忘”)(板书“难忘”)

围绕“难忘”写的几件事能不能用小标题或简短的话概括出来?能不能将七件事归类,哪几件事是记叙的重点?

(1—4、6写师爱生,5、7写生爱师,其中有互爱,6、7是重点)这里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四)朗读全文,再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为布置的作文提纲作准备)

(五)布置作业:列作文提纲,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

(二)细读分析,理清情感线索,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

《我的老师》(魏巍 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4.揣摩文章的语句。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难点:

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立即既()既然

孤()孤单弧()弧形

卷()卷曲券()证券

蜜()蜜蜂密()秘密

恋()热恋念()思念

焚()焚香梦()梦想

2.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放假()察觉()

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4)纠纷:争执的事情。

(5)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4.默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2、导语: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或听课文录音)

2.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至2节)写最使“我”难忘的是蔡会芝先生,以及蔡老师给“我”的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3至14节)写“我”与蔡老师之间的七件事。

第三部分:(第15节)写“我”与蔡老师分别了。

3.第H部分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七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本文并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其中,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因为前五件事写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爱护和影响,是从“面”上写,而后两件事则是“我”印象最深的,刻骨铭心的,也最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依恋之情,是从“点”上写。所以详写。这样详略安排,既能使文章结构疏密有间,又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

讨论并归纳:本文有一条感情的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5.这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6.课文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并归纳:课文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苦芝先生”一句开头,展开了对蔡老师的回忆。第二部分文章列举了蔡老师的五件小事,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作者写了“我”依恋蔡老师的两件事。蔡老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人。第三部分是别后的思念,深情的语句抒发了“我”思念老师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文章记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更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四、小结

文章重点写了师生之间的七件小事。这七件小事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的感情线索贯穿始终。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评写。这样安排,既使文章的结构疏密有间,更表现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的步步加深。

五、板书设计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课外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平时)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平时)

老师排除小纠纷(校内)

我梦里寻师(校外)

《我的老师》(魏巍 篇6

信手打开《当代艺术散文精选》,无意之间翻到了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一文。最早认识魏巍是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文获得的。在当时,这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一片经典之作,经久不衰,并且还是中学生的必背课文。

在讲课文正文之前,老师先要介绍作者,会系统的讲解魏巍那一年出生、笔名、代表作、籍贯等等,并要求我们把作者的信息背诵下来。

并叮嘱说:“这可能要考试”!

不过初中的时候确实是有这样的考试,但是我没记得考过魏巍这名伟大的作者,影响中倒是有鲁迅原名、代表作这样的考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影响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最直接的意义是鼓舞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必胜信心,深层意义是反映了知识分子立场上感情的上深刻变化。

时过境迁、世事变幻!

现在,这篇文章已经从中学生课本里被删除了!删除的原因可能是国际、国内背景发生了大的改变,已经失去了文章应有的作用。

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篇文章难逃删除的厄运,自己都感觉有点可惜!毕竟从这篇文章里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作者、认识了那个时候一位知识分子的爱国之心,认识了------

最重要的还是我曾经下大力气背诵了这篇文章,因为背诵的好还得到过老师的夸赞。

不知道从几时起,又听说鲁迅的文章也被删除了。不是听说,确实是被删除了。当我打开初中学生所有的语文课本竭尽全力搜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再也找不到耳熟能详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和《阿Q正传》这三篇文章。

顿时,议论之声沸沸扬扬,有的说对,有的说错! 各家说各家的理,毋庸置疑,删除文章者自有删除的道理,但对者也有反对者的理由!

虽然很早就认识了魏巍这位伟大的作家,但是他的《我的老师》这篇文章还是我第一次读,也许是自身有过老师的经历,每当看到描写老师或是议论老师的文章时,就忍不住去翻上几眼。

作者在原文中,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他小学的三位教师:凶狠无情的柴老师、温柔和蔼的蔡老师和严厉粗暴的宋老师,抒写了自己对蔡老师的挚爱,对柴老师、宋老师的畏惧。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和作者所经历过的老师也并无二致。每个老师都有管理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的凶狠无情、有的温柔和蔼、有的严厉粗暴。

品读作者对三位老师的描述,我的脑海里也回顾着我从小学到大学所经历的每一位老师,虽然时光已很遥远, 但是大部分老师容貌都历历在目。

给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我小学的一位老师。

他是我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远近闻名的文化人。

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大约有四十五六。头发乌黑,腿脚不灵便,走路的时候,手摸着大腿一圈一拐的。

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来没有因为腿脚的不灵便,上课迟到过,抑或是刮风、抑或是下雨;抑或是刮着白毛风的寒冬腊月、抑或是太阳暴晒的炎炎烈日。在冬天的日子里,有时候甚至比我们学生都来的早。

他一般不轻易的生气、打骂我们,既严厉又和蔼,严厉的时候、确切地说应该是凶的时候,是每当我们成绩考的不好的时候,黑板檫好似离弦的箭满教室飞舞,不知道会与谁的脑袋亲密接触;和蔼高兴的时候,是看着我们红红的、高高的分数,粗犷的笑声震的耳朵嗡嗡作响。

现在看来,他学历其实并不高,听父母们说高中都没读完,但是那个年代的高中所培养的人才比起现在的本科大学生一点都不逊色。

其它的不说,就单凭写字这一项基本功,就差之千里。

他字写的很好,标准的正楷字,当时村里墙上写的所有标语都是出自他之手。每当他在黄土墙上写字的时候,周围会有很多村民围观,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什么------。不一会儿,端端正正的白色字体紧紧地匍匐在黄色的土墙上,土墙顿时增添了几分生机,引来过往路人一次又一次的目光。

在黑板上写字,那就更别说了,板书整齐、美观、静若山川秀立、动似行运流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发现一个老师的板书能达到他这个水平。他的粉笔字写的很有力,他写完的板书滴落的粉笔尘远远多于数学老师。我后来的粉笔字也许也是受到了他的影响,写的时候很用力,字体很粗!

他爱写文章,那时候他还是乌兰察布盟一家报纸的知名作者,现在还是乌兰察布日报的特约通讯员。

那时候我们期中、期末考试的短文阅读理解,基本都是他自己写的文章,自己编的题。不过文章的内容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得不值得提它,但是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记得,他让我们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好人好事》,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课外作文可阅读,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辅导材料,更没有现在发达的网络可搜寻。我就写了一篇别人写过的某某同学捡到一分钱交到老师的手里面的这样一个好人好事。其实这是个真是的事例,就是时间有点久远,是两年前发生在这个学校的好人好事。我原以为会得到他的表扬,夸赞!没想到:他当着全班的同学说:“某某的作文,没有一点新意,千年记个老狗屎”。

小学的时候,到了秋天,基本都要帮老师干农活。到了五年级的时候,也不例外。

五年级,十二三岁,基本已经成了一个大小伙了。

秋天田地忙的时候,我们则会被义务安排给老师家做秋收。割麦子、拔豌豆、挖土豆------

所幸的是,老师家里的地种的不太多,全班二三十个男同学两三个上午就收割完了。每当收割完回到班里,对坐在班里的女同学,我们都会有一种自豪感,甚至还损上人家几句。把几个女同学气的脸色通红而说不出几句话。

其实,那时候给老师干活心里是一百个不愉快,敢怒不敢言,自家的活都偷懒不去做。但是,带着满腔愤怒给老师干活依然是又快又麻利。生怕落在别的同学的后面。

当初着实痛恨他,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是那么的好笑,又是那么的亲切!

不过他不会因为我们帮他干活而在学习上给我们留任何的情面,也不会因为干活而误下任何课程。

就这样,小学的时候结束了,我去了镇里读初中、县里读了高中------。

期间遇到的老师也都历历在目。今天,当我读着这篇文章,回忆起每一位来时的时候,我并不是想去说哪位老师的是与非、对与错!只不过是更加让我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就如作家魏巍所写的那样:“教师不仅仅是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是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重要的是他(她)有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假若没有这样的心,一切都是空谈。那么改进教学方法、编制教案,如此等等也就成为了形式”。

《我的老师》(魏巍 篇7

教学目标: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3、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要点: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理解本文用哪几件事表现蔡芸芝先生,各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或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词义辨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难点:

准确的概括五件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记事线索,记叙顺序,材料安排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引入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二、正字音:补充: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音、形、义。

即 (jì ①就、立刻;②就是;③当时、当地;④靠近;⑤<古>假如)

既 (jí①已经;②既然;③尽、完;④跟“且”、“又”、“也”等词连用,表并列)

孤 ( gū ①单独;②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③古帝王的自称)

弧 (hú①古代指木弓;②圆周的任何一段)

卷 (juàn①大多当名词用:画卷、试卷、案卷等;juǎn 大多当动词用:卷行李、卷入浪潮)

券 (quàn①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②su n拱券,指门宙、桥梁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

蜜 (mì ①蜂蜜;②甜美)

密 (mì ①距离近、空隙小;②细致、精致;③关系近、感情深,④不公平、不能泄露的)

褪色 tuì 磕头 kē 卜问 bǔ 纠纷jiū 心清如水——纯洁无杂念。

三、回忆与总结:

关于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快速阅读全文,听录音并思考:

(一)(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二)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并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讨论填写下表:

事件 ?人物? 时间? 地点?起因? 经过? 结果? 表现的内容?

1老师假装发怒

(老师、我 / 有一次 / 教室 /她的教鞭··· /大伙笑了 /表现温柔、慈爱 )

2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我们 /课外 / 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 )

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假日里 /她女友家 /认识了蜂王··· /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

4老师教我们读诗

(还记得,还能背 。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

5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

(写字的时候 /都急于模仿 /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 )

6老师排除小纠纷

(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 /我读初小时/学校/我的父亲当兵,不知死活,我和母亲很牵挂他/我的“反对派们”嘲笑我/老师援助了我,排除了纠纷 /表现老师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

7梦里寻师

(我、母亲、老师 /一个夏季的夜晚 /我家当屋 /老师放假离开了我们,我思念老师 /夜里我起身找老师 /母亲把我拉住了,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 )

注:

A、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B、让学生明确记叙要素的交代与否要视中心的需要。

五、总结讨论 :蔡老师教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我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本文线索?

——蔡老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 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①“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②“让我们观察蜜蜂”;③“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④“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

——蔡老师: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我的感情:喜爱、难忘、依恋、思念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六、具体分析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起全文,引入全文,“最”字突出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说“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温柔是针对什么说的,美丽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写出老师的心灵美和外貌美。

3、第三段那些词语体现了老师是假装打我?

——仅仅,好像,落,轻轻,敲,笑 。“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4、“狡猾”的意思是什么?它的感情色彩是怎样的?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贬义褒用,写出了我机灵与调皮。

5、她教我们读诗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接近文学”与“爱好文学”两个词语位置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影响深远,从我到现在仍能背诗可见。接近是爱好的前提,只有接近了,了解了,才能喜爱。

6、在看老师写字这一件事中,“不由得围了上”、“默默地看”、“连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的怎样的感情?

——深切的喜爱、崇拜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记叙的详略

2、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教学过程:

一、复述第六、七件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讨论第六、七件事。

1、第十段开头说,“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前头说是“小事”,后面又讲“占据”过我的心灵?

——值得。在老师而言是平常小事,但在我心中却影响深刻。我对老师的感情也加深了。 “占据”是强行占有的意思,对一件小事“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分析: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学还时常对“我”幸灾乐祸,使“我”更感到孤独悲伤,辛酸痛苦。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蔡老师常常理解“我”的心情,重视同学之间的纠纷,细致地处理了问题,批评了那些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劝”,劝说;“慰”,安慰。又劝说又安慰,蔡老师如此同情、关怀和爱护一个处于困境的学生,使“我”那弱小的心灵充满对她的感激和爱,所以把这看作为“占据心灵”的事。“占据”是军用术语,用在一般场合就特别形象有力。

三、朗读写最后一件事的文段。

1、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旁”表现了我对老师的什么感情?还有哪处描写同样表现出这种感情?

——深切的依恋之情。我觉得暑假漫长的反常心理。

2、“迷迷糊糊”的往外走改成“模模糊糊”,可不可以,为什么?

——迷迷糊糊是指说话口齿含糊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视线朦,看不清楚。不能调。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呼应开头,表达深切惋惜、依恋、怀念之情。

四、总结讨论。

1、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哪些事写得详细,为什么详写?

——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后2件事是我感情的深化。

2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

——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2、这些事是从哪些方面去选择的?

——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

3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4、讨论课后练习三、四

五、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中有哪几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传神的。

——①老师佯怒时;②老师写字时;③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四句话写四个细节:“我……一迎”,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狡猾;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刻画出老师的温柔慈爱;“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句,写出了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这也是“我”敢于“一迎”的原因。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假怒”的全过程。

2.课文中有哪几处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试讨论分析。

——课文中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有:①老师佯怒后;②“我”被小“反对派们”咒骂父亲死了后;③放假前看老师收拾行李时;④回忆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的语境义是调皮、机灵,它真切地表现出;个天真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蔡老师哪些爱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蔡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们读诗,给学生,尤其给作者以有益的影响 。作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而且一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不能不说是由于儿时受到蔡老师有益的文学熏陶。蔡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所讲的几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无一不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有的是教育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有的是激起学生对文艺的兴趣。写到这儿,作者禁不住这样表述自己的感情:“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儿用了反诘语气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崇敬。

4、《我的老师》为什么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刘踞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这种“情”就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绝不是靠火爆的词句、多情的绮语,它必须深植于事实的土壤中。作者魏巍谈到《我的老师》的写作感受时说:“在动笔之前,我确实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我的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这样,童年时遇到的几个老师,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的那位蔡老师,又重新激动着我的感情。可以说,那篇文章是真情实感。”作者以“她爱我们”,“我是多么思念我的蔡老师啊”为感情线索,穿起一颗颗孩子记忆中的珍宝:蔡老师“温柔”的性格;“美丽”的心灵;课内课外对学生的爱护和培育;对“我”生活的关怀和影响,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思念。这些虽然都是儿童生活的琐事,但因为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些事情无不染上浓重的抒情色调,使我们触及蔡老师跳动的脉博,窥及她慈母般的心地。仅有的一次,“从来不打骂我们”的蔡老师举起了教鞭,但就在教鞭将要落下的时候, 轻轻敲在“我”举起的石板边上,从儿童敏感的觉察中,“我知道她并没有存心打的意思”。这欲行又止的一瞬,透视出蔡老师的热忱与厚爱,她是假装生气。“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令人气恼的事情反而引起双方会意的笑,师生的感情又是何等的融洽。以心发现心,以爱换取爱,蔡老师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一个副词“默默地”,两个动词“站”、“看”,静态的描写胜过千汇言万语,缕缕情思尽在不言之中。至于在漫长的暑假里,由于思念老师之切,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往屋外走,去找蔡老师,直到母亲“喊”、“拉”、“劝”才又熟睡,可见对蔡老师的情感之深。正是这真情实感,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7.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合理的选材。

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之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蔡芸芝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其次,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此外,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

(2)质朴的语言。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惟其无华,更见情意的真挚;惟其质朴,更显出亲切感人。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比如“排解纠纷”一事,蔡老师在“我”心灵痛苦时写了一封信安慰“我”,当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一段抒情性的议论,“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入网。”这里用“慈爱”、“公平”是可以的,用“伟大”则显得大词小用,而这却是具有儿童特点的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真挚的感情,这比用成年人的心理去评价过去老师的写法更加亲切,更能顺畅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因为儿童还不能准确地评价人和事物,如果不这样说,反倒有“成人腔”之嫌了。

(3)传神、细腻的描写。

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六、作业布置。

1、列提纲,思考是否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补充一些事件,如何安排详写与略写,重拟一个题纲,为修改本单元作文做好准备。

2课外练笔:写你最……的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