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最新7篇)正文

《大班数学教案(最新7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大班数学教案(最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解组成,知道7的多种分法。

2、提高对7以内数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雪花片、数字卡、PPT。

活动过程:

1、利用多媒体,玩“碰球”游戏,巩固复习6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我的1球碰几球?”

“王老师,我告诉你,你的1球碰5球。”

2、出示7个正反面不同颜色的雪花片,撒地面上,根据颜色引导幼儿说出7的6种分解。

3、凑数游戏“我的朋友在那里”,7个幼儿拿着1—7其中一个数的数字卡,根据音乐两人找朋友组成7,以理解7的多种组成。

4、利用多媒体,出示“森林音乐会邀请卡”,想参加音乐会就得破译密码,根据7的组成完成加法算式获取密码。

5、播放音乐会乐曲,带领幼儿参加音乐会,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梳理和提升幼儿口算和心算的经验。

2、通过与朋友交换电话号码,激发幼儿对同伴、老师的留恋之情。

活动准备:每人一本通讯录、笔、纸

活动过程:

一、破译电话号码

1、我们在幼儿园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年了,再过不久,你们即将离开这里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你们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舍不得)

2、恩,大家都很舍不得这么多的好朋友,那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可以经常和好朋友联系呢?(写信,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

3、大家都想了很多好办法,老师也想到了用电话联系。但是今天老师留电话号码的方法和平时有点不一样,是一组密码,需要你们破译出来,大家看好啦!

4、用加减法的形式出示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破译这个电话号码吧(口算,复习运算法则:加法算式中“+”号前后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得数相同,不需要重复计算,这样能加快速度;破译时要看清楚加减符号,算式题中出现加0或者减0的情况,其得数就等于原来这个数;算式题中减号前后的数字相同,得数为0)

5、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任务了。那么老师还有一个号码也想让你们破译一下,大家试一试哦!在心里默默的破译,不要发出声音。(出示另一组加减法的号码,得数也是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心算)

6、小结:原来这也是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啊,两个相同的号码,但是加减运算题目却是不同的,这告诉我们,一个答案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加减运算获得。

二、自编电话密码

1、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已经告诉你们了,现在你们是不是也急着想把自己的号码告诉你的好朋友呢?

2、请大家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密码,记住,千万不能直接把号码写出来哦,也要出点题目来考考你们的好朋友哦!(示范:将电话号码编成密码)

3、在小朋友不能独立完成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帮助一下,教师巡回指导。

4、你们的密码都编好了吗?现在,就请你找一个好朋友,让他破译你的电话号码吧,看看你的好朋友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三、交换电话号码

1、看来大家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将好朋友的电话号码都破译了,现在就请你们互相交换电话号码吧,毕业以后记得要经常联系哦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本通讯录(什么叫通讯录:就是将朋友的电话号码啊,地址啊都记在这本本子上,方便以后联系),等一会交换电话号码的时候你可以先写上好朋友的名字,然后记上电话号码,也可以让好朋友自己写,签名留念哦。

3、幼儿自由交换电话号码,活动结束。(请幼儿晚上回家打打电话验证一下号码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话明天来了幼儿园再修改)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小朋友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找老师帮忙。设计二等分的数学活动要注重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进行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与旧经验的交织中,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

教学目标:

⒈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理解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材料:各种形状的纸(圆、正方形、长方形)、吸管、剪刀

花生10颗、透明水杯2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狐狸分饼》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捡到一个香喷喷的面包。大黑和小黑都想吃,可是只有一个面包,怎么办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闹着,狐狸大婶来了,帮他们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

问题一:大黑和小黑拿着剩下的面包,纳闷了怎么就只有这么一点拉。他们非常不满意。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问题二:狐狸是怎么分的?

二、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讨论:应该怎么分,小熊才会满意呢?

2、请小朋友拿出圆形的面包,帮两只小熊分一下,让他们都满意。

问题一: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引出对折)

他分成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两份重合就说明是一样大的)

(在黑板上贴上一个完整的圆,和分成二等份的圆)

3、小朋友真棒。大黑和小黑还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问题一:小朋友,你们看看篮子里都有什么东西呀?

4、下面请小朋友每样拿出一件,帮小熊分一下。(每样东西都分过一次的小朋友,可以再尝试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分出不同的形状)

问题一: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

(把原图和分割后的图都展示在黑板上)

问题二:(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份与原来比,谁大?谁小?上面的一个图形分成了下面的几个图形?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就叫二等分,分出来的份小,原来的大,分出的一份是原来的一半。

3、小熊送礼物,探索二等分的不同方法。

小熊很感谢大家,他们也给小朋友送来了礼物,你们看看是什么?不过小熊也想考考大家,请小朋友把水和花生米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问题一: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

他分成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强调数数和目测的方法)

小结:对于不同的东西,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分。我们可以用折叠的方法、可以用目测的方法,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5、延伸活动

刚刚小朋友们都非常棒,可以把水、花生和各种图形都分成相等的两份。放学后请小朋友把这些花生带回家,一份给爸爸妈妈,一份给自己,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好吗?

在生活中,我们除了把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还可以分成相等的几份呢?(幼儿说)

那我们回去试试看,是不是和我们说的一样,可以分成相等的3份、4份、5份……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正确比较5个以上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较操作中体验高和矮的相对性。

3、能大胆的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重点:

正确比较并排列5个物体的高矮。

活动难点:

体验高和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脚踩高跷的贴绒娃娃5个;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小红旗若干;

幼儿用书第3页“雪糕娃娃棒卡”;第25页《比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贴绒娃娃,猜测娃娃的高矮。

1、猜猜谁最高谁最矮。

教师出示踩高跷的贴绒娃娃的图卡,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娃娃们在玩什么游戏?

教师:猜一猜穿什么颜色衣服的娃娃个子最高?穿什么颜色衣服的娃娃个子最矮?

(请幼儿说出判断的理由)比一比,找出正确的比较方法。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用什么方法才能正确地比出最高和最矮的娃娃?

3、引导幼儿实践

如将高跷部分向后折叠,将娃娃的下部对齐等。

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排序。

(出示小红旗,作为起始点)请个别幼儿在绒板上将娃娃在红线上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的顺序进行排列。

二、操作练习,巩固对高矮,长短的感知。

雪糕娃娃排队。

请幼儿比较雪糕娃娃(见幼儿用书第3页的“雪糕娃娃图卡”的高矮,并按从矮到高的顺序为雪糕娃娃排队,最后说一说雪糕娃娃是怎样排队的(最高的,矮一点的,再矮一点的……最矮的,最矮的、高一点的、再高一点的……最高的)。

三、幼儿练习:

1、插红旗(幼儿用书第25页)

教师:把最高的旗杆涂成红色,最矮的旗杆涂成绿色,用什么办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杆呢?(可以数一数每根旗杆上的竹节有多少)

教师:想一想,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插红旗,每面红旗应排在第几个?请你在下面的圈圈里用数字记录。

2、救救小动物。(幼儿用书第25页)

教师:小动物们被困在屋顶上了,请你想个办法救小动物吧。有什么好办法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认识"+"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根据图意将算术填写完整。

3、尝试按组分别数苹果,将数字填写在正确的位置,进行10以内的加法练习。

4、愿意结合颜色边操作边讲述:×个红苹果加上×个绿苹果,一共有×个苹果。

活动准备:

1、贴绒图片、磁性数字卡。

2、水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菠萝宝宝昨天回家啦,今天它跟我们一样又来上学啦,我们先跟它打个招呼吧!嗨!小朋友。生:嗨!菠萝宝宝10。师:嗨!小朋友。生:嗨!菠萝宝宝8(用这样打招呼形式分别认识其他几个数)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阵阵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秋风吹》。

二、展示图画,引导幼儿分析理解实物、图示以及各种符号的意义,认识"+""-"和"="。

1、教师:小朋友,你们数数看这里有三组非常诱人的苹果!你们数数看每组有几个苹果呢?

2、分析理解图中右边苹果、格子和符号的意义。

教师:小朋友,在每组苹果右边的图示是什么意思?这些苹果和下面的格子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右边的苹果表示红苹果和绿苹果,格子里写数字,表示红苹果有几个,绿苹果有几个,两种苹果一共有几个。)这是什么符号?(教师的手分别指示加号和等号)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幼儿说出加号表示红苹果和绿苹果合起来的意思,等号表示合起来红苹果和绿苹果一共有几个。)

3、迁移经验,进一步理解图中左边的苹果与右边格子,符号的关系,学习完成练习的方法。

教师:请小朋友再数一数,每组红苹果有几个,绿苹果有几个,正确填写在格子里。看谁看得准,数得快。

三、尝试根据图意点苹果,填写数字,并进行加法计算。

1、教师:请小朋友看书仔细数数,填数字。(观察幼儿完成练习情况,给予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帮助,同时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2、自由交流结果,互相检查结果。

四、介绍自己的练习结果,清楚讲述"几个红苹果加几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1、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练习结果说一说,板书在黑板。

2、提出不意见,正确学习加法计算。

3、对照答案,进行自检。

小朋友,你们写的和黑板上的一样吗?请你对一对,边对边说你的练习,(引导幼儿清楚讲述"几个红苹果加上几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从孩子身上的问题生发出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生成:

在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似乎迢留在"l"和"许多"的水平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习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

(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③个别操作,集体验算。(引导幼儿思考几种不同法,如两个l元、一个2元和一个5元合起来是9元等。)

(2)出示磁铁教具猫(标有7元)、数字卡片(标有1的圆形卡片若干,代替钱),和幼儿共同讨论并演示数的分的关系。

提问:"买价格7元的玩具猫可以怎么付钱?"(鼓励多种组合的方法。)重点:理解总数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3)幼儿玩循环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的要求及玩法:"你们想去买玩具吗?要买玩具首先要学会算账。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数字,有的需要你根据玩具的价格在要付的钱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细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业单左边的玩具卖多少钱,如果你要买,应该怎么付钱呢?你就在右边要付的钱上打上勾。"

3、尝试用组合付钱的方法买玩具。

(1)"现在老师是营业员,你们想来买玩具吗?"(请3~4个幼儿尝试买玩具。)

(2)"你们想当营业员吗?这次,不仅买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账,卖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动脑筋,可不能收错了钱。"(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买卖玩具。)

(3)交流付钱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变废为宝人人都知道,但是自己的旧玩具变成新玩具,可能人们还没想到。本活动将环保教育、创新教育、人际交往、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玩具买卖会为形式,实现目标。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为了卖掉自己的玩具,热情地大声吆喝,拉拢顾客,宣传自己玩具的优点,甚至不惜降价……孩子真正体会到买到新玩具的快乐,更懂得了旧玩具的作用。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更扩大了孩子的人际交往,为孩子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二十以内”的认数、读数、写数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实际情况中体验数的意义。数的出现是对实际生活中物体、人数的抽象概括,也是学生用符号表示物体数量多少、大小的起始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认识数的符号将经历三个过程:直观操作———图象符号———数字符号。

活动目标

1、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6~10各数的书写

6~10各数的书写

活动准备

“小小文具店”图,田字格黑板,6~1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6~10各数

师:新学期到了,同学们都买了什么文具?

(出示图)

1、你能数数这个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吗?

2、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几个?

3、教师零乱贴出6~10的数字卡片。

4、指导学生看书连线:我们的书中也有一个小小文具店,你能数一数,把学习用具和数字朋友连起来吗?同学们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连的?学生回答时教师连线。

二、实践活动,感知身边的数学

师:小小文具店的各种文具我们数清楚了,可是我们小朋友的文具盒里有些什么呢?老师也想了解一下,谁愿意数一数,再告诉大家?

活动一:数自己的文具

1、数出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记在心里,再和同桌的伙伴说一说。

2、再指定2~3组学习伙伴汇报给大家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洁明了。

活动二:数两个人的文具

1、把同桌两人的文具合在一起,再数一数,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2、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有几支铅笔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法一:数出来的。

方法二:把两个人的铅笔加起来的。

对第二种方法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如果学生的文具数超过了10个,学生能数清楚或算出来,也要加以表扬。

3、延伸:在数你们两个人的文具时,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写一写,说一说

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了解了两个同桌学习用品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今天认识的6、7、8、9、10写下来,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1、观察数字卡片6、7、8、9、10

2、指导学生写。

(1)教师边示范,边说明各数的书写要点:

(2)学生边看老师示范或课件演示,边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

(3)学生在第10页上先描4个,再独立写一个。

(4)小比赛:每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6~10各两个,再在小组内评评谁写得好,并展示给大家看。

(5)你会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试试看。

小组内说一说:6、7、8、9、10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练一练

摆一摆,说一说

(1)分小组把6、7、8、9、10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出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分一分,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