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音乐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本页是编辑征途给大伙儿找到的《游击队歌》音乐教案【优秀10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了解《游击队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2)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掌握其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
(3)学生能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并体验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表达。
(2)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情感,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精神。
(2)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准确演唱《游击队歌》,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难点:
把握歌曲的节奏变化,通过歌声传达出游击队战士的坚韧不屈和乐观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引入本课主题——《游击队歌》。
(二)新课讲授(20分钟)
创作背景与歌曲介绍: 教师讲解《游击队歌》的创作背景(由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英勇斗争的生活),强调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欣赏与解析:
(1)播放《游击队歌》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基调。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进行曲风格、明快活泼)、节奏变化(如弱起小节、切分节奏的运用)以及歌词内容(如“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等,体现游击队的机智勇敢和乐观主义精神)。
(三)实践体验(15分钟)
学唱歌曲:
(1)教师分句教唱,强调易错部分和节奏难点,学生跟唱。
(2)全班齐唱,教师适时指导,纠正音准、节奏问题。
表演活动: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歌曲中的一个段落进行角色扮演(如“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等),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展现游击队员的形象。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感受,谈谈自己对《游击队歌》的理解,以及对革命先烈精神的认识。
比较鉴赏: 教师可选取其他反映抗日战争或革命斗争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与《游击队歌》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
(五)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游击队歌》的历史意义和艺术魅力,以及学习这首歌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更多关于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既能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又能深刻体验歌曲所承载的历史情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人文情怀。
游击队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能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生:——游击队。
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
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可以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起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区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
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
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
1、音乐知识:
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
生:——弱起节奏形式。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
讲解: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 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节奏练习: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弱起节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并一起边划拍子边读出这组节奏。
4/40xx ∣xxxxxxxx∣xxxxxxx.xx∣
(注意:弱起节奏、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3、视唱曲谱。
(1)找一找,唱一唱。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眼力。请同学们找出歌谱中与这组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并唱一唱。
4/4055∣11223234∣3121767.65∣
(注意:弱起小节的起唱、十六分音符要唱得均匀)
(2)比一比,唱一唱。
师:B段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旋律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你能试着把它唱出来吗?
(自由练习,分组展示,相互纠正)
4/4333222∣32321765∣333666∣2 223#45
比较:3 4 5 ,3﹟4 5
师: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
生:——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师: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几乐句基本相似?
生:——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二乐句基本相似。
师小结:B段第二乐句再现A段的第二乐句,所以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3)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4、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
5、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6、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
7、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
8、歌曲处理: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可以稍微强些,应该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9、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10、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
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
简介: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
2、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
七、课堂小结: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潜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明白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生:——游击队。
3、师:这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
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能够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齐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区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
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
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
1、音乐知识:
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
生:——弱起节奏形式。
师:那么你明白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
讲解: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 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十分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
3、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4、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
5、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就应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
6、歌曲处理: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能够稍微强些,就应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7、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8、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能够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
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明白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状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
简介: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超多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
2、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透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齐来欣赏。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
七、课堂小结: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齐分享,好吗?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听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上音乐课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来背唱《游击队歌》。
教学重难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视频《咱当兵的人》,师生一起跟唱,体验军旅歌曲的特点。
(军旅歌曲大多反映了军人热情、乐观、坚强、豪迈的性格,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军人的一种情感。)
2、介绍作曲家和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听赏不同演唱形式的《游击队歌》
①听赏合唱版本《游击队歌》,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
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如《地道战》《南京大屠杀》《铁道游击队》等,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②观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再一次听赏《游击队歌》。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采用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的写作手法,节奏紧密、富于变化。歌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生动刻画了游击战士坚强、勇敢、豪迈、乐观的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③聆听《游击队歌》(轮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艺术魅力。
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区分合唱与齐唱、轮唱与重唱、领唱与独唱。
3、学唱歌曲:
①学生轻声视唱旋律,注意后拍起唱的弱起节奏。
②随琴用lu模唱旋律,声音要求轻巧、有弹性。
③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④学生跟琴唱词。
4、分析歌曲结构:
①分析歌曲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A—B—A)
②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节奏特点,采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旋律:级进、四度跳进逐渐上行。节奏:紧密轻快、舒展有力。表现游击队员不畏艰险、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③第二乐段旋律、节奏有何变化?表现游击战士怎样的精神面貌?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5、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的旋律,然后完整演唱全曲,注意歌曲的情感与力度表现。)
三、拓展提高
师生共同创编简单、富有动感的声势节奏,通过跺脚、拍腿、拍手等动作,帮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身体的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
①声势节奏练习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练习其中一个节奏型,然后交替进行,各种节奏熟练以后,可将拍手、拍腿、跺脚同时进行声势节奏练习。
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此声势节奏基础上,进行再创编。
③教师、学生对再创编的节奏进行点评。
四、小结
①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②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游击队歌》,了解了《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获得了愉悦的感受与美的体验,最后,请同学们再一次演唱《游击队歌》,并用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游击队歌》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和音乐特点,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学唱、分析、表演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来解读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红色经典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理解并尊重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游击队歌》的旋律与节奏,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难点:
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通过歌声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的英勇形象。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电影《地道战》或《地雷战》等抗战题材影片片段,引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战的历史背景,提问:“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我们的战士是如何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打击敌人的?他们的心境如何?”引入课题——《游击队歌》。
2、新课教学
了解歌曲背景:介绍《游击队歌》的作者贺绿汀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强调其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红色经典歌曲的重要地位。
初听歌曲:播放《游击队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色彩。提问:“歌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它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深入学习歌词:分段朗读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描绘的游击队员形象(机智勇敢、乐观坚韧),以及歌曲所传达的'战斗信念和必胜决心。
3、音乐分析:
旋律分析:讲解歌曲采用的五声调式,突出其民族风格。分析主歌与副歌旋律的不同特点(如主歌叙述性较强,副歌情绪激昂、号召力强)。
节奏分析:指出歌曲中典型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体验其活泼、灵动的特点,与游击队员机敏、灵活的形象相吻合。
和声分析:简要介绍歌曲的和声进行,如主—下属—属—主的基本框架,体现其坚定、有力的情绪表达。
4、学唱歌曲:
分句教唱:教师示范,学生跟唱,逐句纠正音准、节奏问题。
情感处理:指导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语气变化,如主歌部分叙述要自然流畅,副歌部分要激昂有力,表现出游击队员的乐观精神和战斗激情。
歌曲表演: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组选择不同的表演形式(如合唱、表演唱、歌伴舞等)来演绎《游击队歌》。
汇报展示:各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从演唱技巧、情感表达、舞台表现等方面给予反馈和建议。
5、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游击队歌》作为红色经典歌曲的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唱,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6、课后作业
完整演唱《游击队歌》,录制视频上传至班级群,互相点评。
收集其他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歌曲,对比分析其与《游击队歌》在主题、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资源
1、《游击队歌》音频、MV。
2、抗日战争相关影视资料。
3、歌曲乐谱。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游击队歌》的基本旋律,理解其歌词内容及音乐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学唱、分析、创编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并熟练演唱《游击队歌》,理解歌曲所体现的革命精神。
2、难点:
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准确演绎歌曲的力度变化,以及通过歌曲感悟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抗战历史情境。
问题引导:提问:“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灵活机动,神出鬼没,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这就是我们的抗日游击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献给他们的——《游击队歌》。”
环节二:初步感知
初次聆听:播放《游击队歌》音频,让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
讨论分享:请学生描述听完歌曲后的感受,教师引导总结歌曲的音乐特点(如明快、激昂、节奏感强等)。
环节三:深入学习
歌词解析:分段解读歌词,讲解歌词中展现的游击队员形象、战斗场景及革命精神,如“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表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展现出的战斗决心等。
音乐元素分析: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如二部曲式)、旋律特点(如进行曲风格)、节奏特征(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应用)等,并指导学生在乐谱上标记关键节奏型。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重点练习难点部分,如节奏复杂处、力度变化处。可采用分声部、小组比赛等形式增加学习趣味性。
环节四:艺术表现
歌曲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完整演唱,强调情感投入和声音表现力,鼓励学生模仿游击队员坚定、勇敢的形象。
音乐创编: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主题进行简单的。音乐创编活动,如创作舞蹈动作、设计打击乐器伴奏等,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
环节五:情感升华
历史回顾:再次展示抗日战争相关历史资料,结合歌曲内容,回顾游击队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
情感表达:请学生分享学习本课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珍惜并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聆听、讨论、学唱、创编等环节中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合作精神。
2、成果展示评价:
评价学生演唱《游击队歌》的表现力,以及音乐创编作品的创新性和主题贴合度。
3、情感态度评价:
通过学生分享感受,了解他们对歌曲主题和历史背景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产生共鸣,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
五、课后作业
1、复习演唱:
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演唱《游击队歌》,巩固课堂所学。
2、拓展学习:
查阅更多关于抗日游击队的历史资料或影视作品,深入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资料。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三、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四、教学方法:
教法:欣赏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视唱法、练习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明白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影片片段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革命题材的歌曲《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1、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D)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他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还有我们这天将要学习的《游击队歌》。
2、认识节奏型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XXXXXX
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老人,大人和小朋友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
生模仿
师:如果我们把时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来区分的话,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DD《游击队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播放歌曲)
生:弱起
师:十分好,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如果乐曲从小节的若拍或弱位置开始,而且第一小节的拍型总时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节或弱起小节。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小节就是典型的弱起小节。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下面这一条节奏练习。
(2)节奏练习
师:这条节奏中所包括的节奏型,我们都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分开学习过,先在就请同学们个性注意我们第一小节的弱起的节奏。
4/4OXX|XXXXXXXX|XXXXXXX.XX||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很好!在做过节奏练习之后,老师想让同学们根据《游击队歌》的节奏,来朗读我们的歌词,老师先来做个示范。(示范)
生朗读。
5、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6、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师:十分好,同学们此刻已经基本能够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了,但是这还不够,下面老师想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给大家,老师期望大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之后,能够加入自己的。感情,带上情绪来演唱这这首歌曲。那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歌曲创作背景介绍)
7、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8、欣赏合唱版《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一首经典的革命歌曲,所以它也被改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 (提出问题,播放音乐)
七、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游击队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2、能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与他人一起背唱《游击队歌》。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咱当兵的人》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这节音乐课由我跟大家一起来上,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地道战》插曲,(师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地道战》插曲)
师: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游击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游击队歌》,同学们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阅读理解)
二、寓教于乐
1、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请欣赏歌曲《游击队歌》,(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
师:大家来了解一下乐曲的创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师: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作者随上海文化界救亡队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创作此曲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在首次演唱后就受到热烈欢迎,随即流传。歌曲透过对抗日游击队战斗生活的写照,表现出游击健儿在敌后艰苦环境中蔑视敌人、机智英勇、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我们来了解歌曲的作者和他的代表作。
作者: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超多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
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独唱曲:《嘉陵江上》;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游击队歌》,首先跟老师来逐句学唱歌曲的旋律。(教师多媒体展示歌曲词谱,学生进行旋律学唱三遍,)
3、针对节奏xxx和xxx处及变化音,教师指导学生强化训练掌握。(针对学生不足及时矫正)
师: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同学们用“啦”来唱歌曲的'旋律。(师先示范一句)
4、歌词学唱,师:下面我们来学唱歌词(教师弹唱旋律,学生填唱歌词,教师及时纠正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逐句学唱两遍;师生一起齐唱歌曲两遍。(教师及时点拨学生)
5、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让学生欣赏
师:欣赏歌曲《游击队歌》,思考、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资料(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总结:(多媒体显示)乐曲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师: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资料,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分析(多媒体投放)师:歌曲《游击队歌》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段(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它巧妙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B段(9-16小节)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示范唱,讲解分析)
7、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分析,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女生唱A乐段,男生演唱B乐段,我们看哪个小组演唱得好。(指导学生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小组互相评价,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8、师:A乐段女生演唱得比较轻快、灵活,B乐段男生演唱得沉稳有力,下面让我们男、女生一起,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引导学生结合A、B乐段的比较,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10分
三、实践创作
师:看课本第11页的三幅图画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模仿表演,表现、体会抗日游击队员的战斗生活。
1、夜间伏击
2、奋勇前进
3、欢庆胜利:
1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幅图画的资料进行创造)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创作。
2学生分组展示表演,表现游击战士的机智灵活和英勇善战,师生针对学生的表演做针对性评价。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铁道游击队》吗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颂游击战士的歌曲——《铁道游击队》插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2分50秒)透过欣赏,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又是如何展开抗日游击活动的。(多媒体播放)
师:这节课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学唱了歌曲《游击队歌》,透过学唱歌曲,我们了解了游击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期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游击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充满自信,克服困难,相信大家,必须都能成为最棒的一个。
《雪绒花》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雪绒花》(二声部)。
2、为歌曲《雪绒花》配伴奏并情景表演。
教学目标:
1、让生体验二声部歌曲。
2、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雪绒花》。
3、以剧情为导线,通过伴奏和情景表演等表现手段演译歌曲《雪绒花》,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音乐、艺术、生活的关系,增进了对音乐的兴趣,多种潜在智能得以开发。
教学过程:
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播放《音乐之声》相关音乐。
2.指导学生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座。
听音乐进教室,并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座,做好上课的准备。
创设一种有利表演的美好、轻松的音乐教学环境。
二、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雪绒花》
播放歌曲《雪绒花》。设问:
1)此歌听过吗?好听吗?
2)想了解剧情吗?
学生回忆这有点熟悉而又不太像的歌曲。
答:听过。
期待走进剧情。
以有点熟悉的歌曲和剧情吸引学生,为新课进行打下埋伏。
三、新课展开情景勾画
1.播放歌曲《雪绒花》为背景音乐。
2.组织参与表演的学生。(一女生扮演修女,一男生扮演上校,七生扮演孩子)
1.扮演修女、上校、孩子的学生随音乐意境出场,根据对音乐的理解作随机表演。
2.其余学生欣赏。
以表演吸引学生,在观看中熟悉歌曲。并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情节展开
1.引导并协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动作。
2.播放录音《多来咪》和律动动作指导。
3.为学生放单声部歌曲《雪绒花》。
1.表演“上校教育七个孩子”的场面。
2.表演“修女唱歌曲《多来咪》”。
3.表演“修女在孩子强烈的求知欲中,唱《雪绒花》。”
交换表演,让更多学生参与。并在边看边复习歌曲中,随想象走进剧情。
情节高潮
1.师用钢琴为歌曲弹奏,并为“孩子”伴唱低声部。
2.用钢琴引导学生使用乐器吹、弹奏第二声部旋律。
3.与学生配合学唱二声部的歌词。
4.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角色,(修女、上校、孩子、观众)
1.“修女”用吉他弹奏《雪绒花》,七个“孩子”演唱。
2.感受师、生合作的二声部演唱。
3.使用乐器吹、弹奏第二声部旋律。
4.唱、吹交换。
5.“上校”、“观众”不据定向的乱坐,造成一种家庭音乐会形式。
1.通过分声部唱、吹交换,提高二声部演唱技能。
2.分人物角色,营造家庭音乐会气氛。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学歌的目的。
情节尾声
1.再创情景,并为学生准备道具。
2.师为生伴奏并协助低声部演唱。
1.增加学生,手拿玩具枪扮演敌人。
2.报幕的同学宣布“特拉普特上校家庭合唱团为大家演唱《雪绒花》”:先是表演者随音乐伴奏轻声唱,然后所有的学生当观众,与表演者合唱《雪绒花》。
通过故事情节的不同表演,吸引学生学唱歌曲,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激动的气氛里给学生产生回味无穷的体验。
结束
播放《音乐之声》。
学生结合画面,体验音乐的魅力。边哼唱边出教室
怀着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之情,离开教室。
点评: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是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之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等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设计试图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艺术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在模拟生活(贴近生活)中参与艺术活动,更易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二、潜能的挖掘:让学生在剧情扮演过程中,综合多种艺术表演,发挥想象,挖掘学生各种潜在能力,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三、教学的突破:课堂教学以故事为导线,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学生为本,做到让学生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中主动参与音乐体验和音乐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游击队歌》音乐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
2、潜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
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
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明白他们是哪支队伍吗
生:——游击队。
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
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
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能够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起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区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
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
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
1、音乐知识:
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
生:——弱起节奏形式。
师:那么你明白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
讲解: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 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十分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
3、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
4、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
5、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就应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
6、歌曲处理:
(1)A段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能够稍微强些,就应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
7、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
8、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能够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
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明白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状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
简介: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超多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
2、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
七、课堂小结:
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