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案(6篇)》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1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关注对旧知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上课伊始,设计几组整数大小比较的复习题,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回顾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
2、关注方法的类比,实现知识的迁移。
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在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本质、探索解题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在方法上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将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类比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3、关注习题设计的实践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设计练习时,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卷尺
学生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请你们在各题的___里填上“>”“<”或“=”,并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1001___999 654___543 8321___8436
(1)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当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时,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老师的身高是1米7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7米)小明的身高是1米4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4米)
请同学们观察身高,谁高谁矮?(老师高,小明矮)看来小数也是有大小的。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那么你们想知道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设置复习题,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小刚、小强和小林正在跳高场地上进行比赛,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班里的同学们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成绩如下: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米
0.8
1.2
1.1
0.9
2、提问: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收集信息,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小数的含义来比较。
因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0.8米是8分米,0.9米是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二化成厘米后比较。
因为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0.8米是80厘米,0.9米是90厘米,120厘米>110厘米>90厘米>80厘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三借助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在卷尺上找到每个人跳高成绩的刻度,根据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观察卷尺上的数据,得出1.2米>1.1米>0.9米>0.8米。
师小结:同学们能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2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基础教育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29页。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重、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最喜欢看的电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师揭题:今天我们就去电影院发现新的知识。
板书:电影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1)课件播放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
A、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B、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估算“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反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只要学生讲的合理就给以肯定。
2)计算
引导学生进行就算求解“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列式:21×26=
A、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在练习本上。
师进行巡视指导,特别针对一些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让他们注意乘法时的进位。
B、小组内交流、讨论算法。
C、班内反馈
估计学生出现的答案有:
1、26×20=52026×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竖式计算
重点对竖式计算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质疑,并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引导学生完整答题
21×26=546(个)
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3)揭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今天的乘法竖式,思考今天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总结出今天学习的是用竖式计算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师进行板书: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让学生计算24×28
1)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在班内反馈,重点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班内其他学生进行判断。
2)学生汇报后,让班内所有学生同位间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计算15×3635×43
1)让学生同位间进行比赛做题,同位的两位学生每人选择不同的题目进行计算。
2)学生同位交换,相互检查,并让对方讲出计算过程,自己进行判断。
3)班内反馈
对做正确的学生给以鼓励和表扬。
3、解决课本29页第3题
1)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出题目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班内反馈
32×23=736(名)
答:共有736名运动员参加。
重点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
对做对的学生给以鼓励。
四、班内汇报总结
1、谈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可以是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学习方法。
2、评价自己所在小组和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五、作业布置:
做课本29页第2、4、题
六、板书设计:
电影院
--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21×26=546(个)
1、26×20=52026×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竖式计算
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546个座位。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6。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 试一试。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 出示计算 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希望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
质疑: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谁大谁小?
小结: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并记住这句话: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提示: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四、小结
1、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加强学生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2、通过学习,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五、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P28页例题和“试一试”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理念:在自我探索和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体会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电脑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预习课前知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16×11 12×14 32×21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
列出算式:
板书:21×26或26×21
A、先估算结果
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
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
程展示于黑板。
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
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书写竖式:
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
三、习题巩固
1、课本28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
2、课本29页练一练1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学生做练一练第4题,后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啊?
生:用完水龙头,马上关好水龙头。
4、组织学生做“练一练”第6题,小组讨论,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6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