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最新4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这次为您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最新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最新小学6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的判断;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概括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具学具:
投影片、纸黑板、数字卡、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检:
1、前面找们已经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谁来分别说一说?
2、你能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吗?(板书其中两个45、234)
3、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质疑引入
刚才同学们口算验证了234能被3整除,老师根据这个数可以写出许多个能被3整除的数(板书243、324、342、423、432、2043、…)。你们想知道老师有什么窍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2、引导观察
(1)9能被3整除吗? 3|9
9的2倍能被3整除吗? 板书 3|(9×2)
9的3倍能被3整除吗? 3|(9×3)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贴纸黑板 (☆) (9的倍数都能被3整除)①
(2)9与18的和能被3整除吗? 3|(9+18)
18与27的和能被3整除吗? 板书 3|(18+27)
36与90的和能被3整除吗? 3|(36+90)
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贴纸黑板
(每个加数能被3整除,它们的和也能被3整除)②
(3)下面研究整十、整百数与9的关系。
由此,你推想到了什么?
(几十=几个9+几) (几百=几十几个9+几)③
(4)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
(9的倍数都能被3整除) ①
(每个加数能被3整除,它们的和也能被3整除) ②
(几十=几个9+几) (几百=几十几个9+几) ③
3、下面我们就利用以上三条结论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P26[例4]
(1)45=40+5=9×4+4+5
说明什么?板书:3|45
(2)234=200+30+4=9×22+9×3+2+3+4
说明什么?板书:3|234
(3)小组合作对78和492进行如上分析,并认真观察、讨论,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4)汇报交流:
出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验证结论:请你随便说一个数,用上面结论进行验证。
5、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26页和27页的内容,请你看书并默记结论。
6、释疑:现在你是否也能像老师一样根据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而说出一串能被3整除的数来?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下面各数能否被3整除?为什么?
89 111 132 157 480
2、发散练习
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它能被3整除,各有几种填法?
32□4 8□14 635□ 74□05
3、能力练习
判断下面的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并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
12345678987654321
4、综合练习
5、接龙游戏:
每小组派一个人,每个人轮流说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后一个人所说的三位数必须以前一个人所说的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首位数字,而且不能把前一个人所说的数倒过来说,否则判负,若重复别人说过的数也判负。
四、全课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五、板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①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
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立体图形?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我们学习过五种立体图形(如果没有选学球就说四种立体图形)。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立体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每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分别说出每一种图形的组成部分及名称,如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几个底面、底面的形状、高、曲面等。
教师:我们还学习了求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谁能说一说每一种图形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说明: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学习得很扎实。这些立体图形除了各自的特点以外,有的图形还有与其他图形共同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动动脑筋,给它们分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图形分成一类。先自己试着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自己试着分,然后让学生发言说自己的分法、分类的理由。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可以有几种分法。如: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没有曲面。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
圆柱、圆锥和球都有曲面。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是上下一样大。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都是底面积高。
教师:很好2我们不但掌握了这个单元学习的新知识,还会把新学习的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理解,这使我们掌握的知识更丰富、运用起来也更灵活。
二、课堂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还要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做练习十三的第4题。
读题后,让学生讨论这道题的题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解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3米的圆柱的侧面积,加上这个圆柱的底面面积。)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5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根据高与半径的比,求出高的长度。)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第(1)小题的得数需要取近似值,注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三的第6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
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圆锥的体积:)
再求什么?(再求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又知道它的宽是10米、高是2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
4/8 6/30 12/18 14/56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
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
引导学生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指名学生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篇4
学习内容:
“分梨”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尝试学会用逆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欣赏并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
4、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
学习重点:
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1、老师考勤学生,点名。
2、认识新同学,每个同学进行1分钟介绍自己。
3、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座位。
4、讲解解决“分梨”的问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梨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梨多少个?
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⑵小组内交流
⑶反馈交流,老师引导启发思维。
⑷小结策略: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5、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对应例题的反馈练习:一只篮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二个人;最后只剩下2个梨。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梨?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6、进行扑克牌“24点”小游戏。
学习内容:“水桶和油桶”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学习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
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
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量,探究解决。
4、请同学们按照组内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决。(小组合作,互相帮助)
三、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数学充满了奥秘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水桶和油桶”的知识,然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今后老师会继续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