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教学设计最新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牧场之国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4感受荷兰美丽的风光。引起小朋友的赞美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词句,体会词句的美、文章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三方面导入:题目,资料袋,插图,感受异国风采。
记住荷兰的风采:水之国,(运河多)花之国,牧场之国(三分之一都是牧场),风车之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谈谈读书的最初感受。(文中的词语,提取关键词语:辽阔美丽、悠远宁静、马牛成群)
三、细读课文,美读课文。
师:牧场是圈养牲畜的地方,问中具体写到哪几种物种呢?
生:奶牛、骏马、羊、猪、小鸡和长毛山羊。
师:那几段具体写到?(2——4自然段)自由读。
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想想白天的荷兰牧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指名反馈。定位:自由王国。
四、读中感悟,认真品味。
(一)1、“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思考什么?(舒服安详的时候才会有思考的神态。)
2、牛犊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3、花牛+碧绿的草原=自由的王国,景色壮观,色彩明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二) 师:骏马在自由王国里是什么地位?
生: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生: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飞驰)
飞驰,什么时候叫飞驰,生:很自由,无拘无束,没有牧人的吆喝,像怎样就怎样,
师:“飞驰”的姿态美吗?就像小孩自己床上打滚一样。
师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教师引读:
悠然自得的——
不停呼噜的----表示赞许(赞许的意思)
成千上万的---安闲欣赏些什么呢?
成群结队的----
悠然自得、表示赞许、安闲欣赏,它们都是童话里的小精灵,动物王国的小精灵,
这才是----真正的荷兰。
(四)再读课文,认识夜晚牧场。
傍晚时分,牛马归栏了,是不是耳聋不明,鸡犬不宁呢?
默读第五自然段,并填空。
(严肃沉默)的奶牛
(默默无言)的奶农
(舒缓平稳)的船只
(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光芒微弱)的灯塔
读一读感觉怎样?体会:宁静
练习: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
——谁能够用上上面的词句来说说。
, ,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五、能力拓展,走出牧场。
1.要求:为荷兰的牧场说一句广告词。
2.积累好词佳句。
六、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花牛
骏马 自由的王国
绵羊、猪、小鸡、山羊……
宁静和谐的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要字字入目。
(1)出示生词:
专注仪态端庄极目远眺骏马膘肥体壮飞驰辽阔无垠公爵
悠然自得赞许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安闲镶嵌丝绒寂静吆喝牲畜
(2)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什么。师引导: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写的?
(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明确: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
三、写字指导
1、齐读本课要写的15个生字。
2、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罐”的写法)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1、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说说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
(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无比尊严。)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高贵、典雅的贵妇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初生牛犊不拍虎,牛犊跑前跑后,像个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
(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谈感受——再次读。
2、自学第3—4自然段。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主人和公爵。)
①公爵:君主国家尊贵的封号。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410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②说说你的感受。
(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驰骋……)
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
(2)汇报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①抓词语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
②女生齐读。
3、认识傍晚的牧场。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
(1)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的)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学生回答。
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二、小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羊、鸡、猪……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荷兰!
好一幅优美、动人、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读课题)
三、拓展延伸,自主设计作业
1、师:课文学完了,请你来设计一个作业。你觉得这节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作业呢?
预设:(1)我想把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
(2)我想把荷兰的牧场画下来。
(3)我想查找资料,了解荷兰水之国和花之国是什么样的?
2、师:好,就按照你自己的设计来完成作业,完成后,大家可以办一个作业交流展示会,互相分享、欣赏。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知荷兰,导入解题,激发朗读课文的兴趣
1、导语:真的非常感谢同学们精彩的朗诵,你们的朗诵似乎又让我看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来到了甲天下的桂林,感受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更是被金华双龙洞的神奇所迷惑,又被七月天上的春景所陶醉……
作为回报,我带大家飞越大洋,直达位于欧洲的荷兰,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请欣赏:
2、出示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师根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的特点)
3、听了我的介绍,你了解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
4、是的: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所说的都是荷兰的特点。但是有人却认为这都不是真正的荷兰,他认为真正的`荷兰国是一个——牧场之国
板书课题,齐读。
5、什么叫牧场?
(放养牲畜的地方。告诉你们一点课外知识:甲骨文中的牧字就是作人们放手持鞭子牧放牛羊的形象)
6、荷兰为什么又能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感悟体验,体会牧场之国的韵味
1、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朗读相关的内容,随机教学第2-4自然段。
牛:
(1)学生读到有关牛的内容,随即引导学生读另外的相关内容。
(在这一段里你还看到了什么?除了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的牛,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牛?有牛犊还有其他牛吗?……)
(2)随机出示:“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无比威严。”
读着这样的句子,你还觉得眼前的仅仅是一群牛吗?你想到了什么?
朗读:你愿意读“正在思考”的牛这一句吗?你能读“像贵夫人”的牛这一句吗?谁能当上牛群中无比威严的家长呢?
(3)师小结:
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牛,这么多神态各异的年,难怪,作者写到——出示: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花牛。”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突出“全是”这个词?
(4)师:
碧绿的草原上全是黑白两色的牛!我想这样来形容:
板书:碧绿草原牛谁来帮老师接着往下说?
马:
(1)学生读到关于马的相关内容。随即问:这是一群()的骏马?
读完一句引导再读关于马的相关内容:写马的还有吗?
①膘肥体壮——我们班有没有称得上膘肥体壮的同学?注意理解膘肥体壮:肥壮结实,与肥胖的意思不一样。这是一个表扬人的词语,一般可以用在看上去很强壮的人的身上。男孩子,你们愿意成为很强壮的男子汉吗?一起来读读这一句。如读不好,可以提示:怎么?一个一个都变成体虚瘦弱的了?再来!
②自由——写马自由的语句还有吗?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也愿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去享受无人能挡的自由,体会拥有一切的公爵般的尊贵!你想不想来体验一番?指名读。
(2)师:成群膘肥体壮的骏马,在这无垠的原野上拥有绝对的自由。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地想写下:骏马飞驰任()(生填)
猪、羊、鸡:
学生读到相关内容,随机板书,并展开:
羊——有天堂般的绿色草地,羊当然什么也不愁,完全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用一个字来形容羊,板书:羊闲
猪——“赞许”是什么意思?如果猪会说话,它会对谁怎样加以赞许呢?如果也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猪的这种神态,你会选择什么呢?拟板书:猪乐
鸡——连平日里很胆小的鸡,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是显得非常闲。板书:鸡安闲。
2、读着这些内容,想象着——生齐读黑板上的三句话:
你同意将荷兰称为牧场之国吗?那么,当夜晚来临,牲畜要归圈了(板书:牲畜归圈),牧场之国又呈现出一种怎么样的情景呢?
指名读第5自然段。
(1)请问,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了什么?(静)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指句读。
重点读: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2)随着牲畜的归圈,整个原野,整个牧场之国更安静了。这样的夜晚,板书:夜你来给个词。
三、总结升华,重点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这就是牧场之国,这就是作者眼里真正的荷兰。板书: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读完课文,我完全同意这真的是个牧场之国。却对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这一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持有疑意。这句话,文中出现了几次?2、3、4、5自然段各一次。
难道说,以郁金香而闻名的“花之国”就不是真正的荷兰了?难道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运河纵横交错的“水之国”就不是真正的荷兰了?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这句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大家再次回顾课文,结合插图,静下心来想一想。
3、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师引导:作者不是否认“花之国”、“水之国”是真正的荷兰。他是通过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被称为“牧场之国”的荷兰的深深的喜爱与赞叹。这份喜爱与赞叹,全都融在了这四次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中了!而这四句话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赞叹景象又各不相同。他分别赞叹了——齐读黑板上的四句。
4、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来表达对牧场之国这份深深的喜爱与赞叹!
师生合作:
师:在牧场之国,碧绿草原牛成群。
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在牧场之国,骏马飞驰任自由。
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在牧场之国,羊闲猪乐鸡安闲。
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在牧场之国,牲畜归圈夜悠悠。
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被称为牧场之国的荷兰。
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布置作业
在课文中,至少选择5个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五、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是一篇描写非常优美的散文,但我觉得文章“形”比较散,一会儿写草原上的牛群,一会儿又写低地上的骏马,一会儿又回到草原写起了鸡、鸭、羊等家畜,一会儿又介绍人们如何给牛挤奶,最后讲了荷兰牧场的宁静,所以还没有细细体会到牧场的美丽,又是挤牛奶、又是运牛奶的,不知道该抓住怎样一条支干来带领学生进行感悟、体会。不过,我就是觉得这篇文章将荷兰的牧场描写得极为美丽,课文中的语言也很丰富,美文应该美读,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悟情,在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好好进行感悟、体会。
仔细思考之后,决定以第一小节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读书中理解课文,体会情感。“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我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发表看法,说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荷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因为这里有水、有花、还有牧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还补充说荷兰还是一个风车之国,因为在语文练习册上专门有介绍荷兰的风车的。听了学生的回答,我马上说既然荷兰有着这么多的美称,那么找找书上是如何来介绍它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并将找到的句子画出来。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于是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从整体入手,认认真真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其实课文中介绍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倒是“牧场之国”不太容易将句子找准,因为课文上涵盖面比较大,基本上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介绍的,既有牛群,又有奔跑的骏马,还有许多可爱的家畜。当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比较喜欢哪种动物?可以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对各种动物的理解,也根据书本上的描写,学生也能说得具体。在说话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理解牧场是所有动物的自由王国,它们才是这个王国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兰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最后归结到课文最后一段“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我想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课文第一小节引出内容,最后小节简单总结,中间通过几个场景的描述,使荷兰的风情展现在我们眼前。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抓住作者描写荷兰牧场上动物们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的语句及其拟人化的写作方法,体会荷兰的牧场是动物们真正的乐园。
3、感受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四次出现的原因是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拟人化写作手法的好处,学习富有人情味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初知荷兰:
1、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22课——牧场之国(生一起读题目)。这个课题前有一个“*”,这说明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生答)。略读课文要求我们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它。你们知道这个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吗?荷兰(生答),是啊!荷兰因为运河众多,河流就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叉,所以被称为水之国,又因为郁金香、风信子等各种花朵在春天争奇斗艳,那时候,原野就像五彩斑斓的花地毯,所以荷兰又被称为花之国,同时,荷兰也是牧场之国,这从文中第一自然段中就能读懂。
2、初步感知: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并齐读。
师问:一起读第一自然段。什么叫牧场?牧场之国又怎样理解?(牧场是指放养牲畜的地方。荷兰很适合放养牲畜,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牧场。)
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荷兰的牧场风光吧。
(二)初读感悟
1、快速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等一会,老师要请你说出对牧
场之国的印象。
学生谈对牧场之国荷兰的印象——悠闲的、自由的、安闲的、寂静的
2、快速浏览课文,弄明白牧场之国属于谁?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刚才读课文很有收获。现在请你们再次浏览课文,思考:牧场之国是属于谁的?
生答后师归纳:哦,原来,牧场之国是花牛的王国,是骏马的王国,是山羊、绵羊、黑猪、小鸡的王国。(师借机板书:牛、马、羊、猪、鸡)
3、积累词语。
多媒体出示词语并朗读
师:作者在描写这些动物的王国时,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老师从文中找了一些,想读吗?
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
第一组:专注 仪态端庄 无比尊严 严肃沉默
第二组:骏马 膘肥体壮 飞驰 公爵
第三组:悠然自得 成千上万 赞许 成群结队 安闲
第四组:丝绒般 镶嵌 辽阔无垠 天堂般 寂静
学生读时师适时指正错误,生读后师问: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了四组,每组分别在描写什么啊?
(第一组主要写黑白花牛,第二组主要写骏马,第三组主要写羊、猪、鸡,第四组主要写牧场)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三)品读课文
1.第二自然段:(多媒体出示语段)
师:不过,今天我们要领略牧场之国的风光,只读词语,大家觉得够吗?是啊,我们还要读课文。让我们来细细品读一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所描写的牧场美景。
1)自由轻声读,把感觉写得美的句子或词语划出来,还可以在旁边注上自己的
感受,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学生自读之后,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哪位同学愿意代表大家来读一读这一段?
其他同学想想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要认真听其他同学说了什么,一
有新的发现或感受,要马上举手。
①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什么意思,一般用在谁身上?今天作者用来形容牛,把牛写成人一样)师无必要点出“拟人手法”,但要让学生感受到拟人化写法的美妙之处:作者在这里赋予了牛人的神态,这是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的描写啊)
②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怎样的贵夫人?仪态端庄。人的神态) ③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怎样的家长?无比尊严。人的神态)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富有人情味的语言特点时,师在学生找出一个相关词语后,问:怎样才是(词语意思),这个词语我们平常是用来形容谁的?现在作者用来形容牛,赋予了牛人的神态。所以,在作者的眼里,牛不是牲畜,牛是人啊。这是多么富有人情味的描写啊。这个自然段中类似的语言还有哪些?你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
4)齐读三句话,读出人情味
师:孩子们,作者正是用那富有人情味的描写,把荷兰牧场牛群的生活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着大屏幕,读出那浓浓的人情味。
5)说话练习:
师:这些牛生活在丝绒般碧绿的牧场上,他们多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啊?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我们生活在丝绒般的碧绿草原上,可以到处散步,可以 ,还可以 ;不用担心天敌的追赶,不用 ,更不用 ,这生活可真是 !(多媒体出示)(追问学生:我们从作者那富有人情味的语言中感受到,牛群在牧场之国的生活是那么那么那么)
师借机板书:悠闲、舒适、无忧无虑
6)做完练习后,师引读——从作者那富有人情味儿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牛群的生活是那么悠闲、舒适,怪不得作者会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
2.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多媒体出示)
师引入:那么让我们继续到第三、四自然段去感受那浓浓的人情味吧!
1)学生自读课文,抓住“人情味”感悟课文。
2)小组交流
师引语:孩子们,感受到人情味儿没有?怎么感受到的?
①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师: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人情味儿了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膘肥体壮:生活是那么安逸;主人和公爵:骏马是牧场的主人和公爵(人的职位)啊,在这里,它们想干嘛就干嘛,他们是那么——自由。读出自由的感觉)师借机板书:自由
师引读:同学们,正是作者看到了骏马在草原上是那么自由,他才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②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牲畜们在草原上安闲地生活着,无忧无虑:猪群在对什么表示赞许?心情怎样?羊群、鸡群欣赏着自己的王国的时候,心里又有什么想法?)师借机板书:悠然自得 安闲
师引读:同学们,正是作者看到了动物们是那么悠然自得,安闲的生活,他才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用优美的语言泛读,学生细细体会夜晚的牧场。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从作者那么富有人情味的语言中,感受到了动物们安闲、舒适而自由的生活,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来感受一下夜色中的牧场之国吧。听老师读的`时候请闭上眼睛,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突出“寂静”的主题)师借机板书:寂静
师:孩子们,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寂静)是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寂静的?(严肃沉默、寂静、没有响声、舒缓平稳、平静、沉睡、无声)
师引入:大家找了这么多,老师把它们整理了一下,一起来美美的、静静地读一读吧
多媒体出示短语:
严肃沉默的奶牛
默默无言的挤奶人
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微弱的光芒
3)指导学生练习拟人化的写法。
师引入:在这样寂静的夜晚,狗不叫了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师:多么安宁的夜晚啊!我们能不能像作者那样,赋予文中的动物和灯塔人的动作或神态来表现寂静呢?试着写一写。可以选一两个空格写一写,能干的同学可以把空格都填上。
在一片寂静中,狗 ,圈里的牛 ,马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 。
交流:2—3人
师就板书引读:多么寂静安宁的牧场之夜啊,怪不得作者会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再次引读
师问:孩子们,作者在本文中四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作者来到丝绒般的碧绿草原上,看到牛群是那么悠闲地生活着,他情不自禁地说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作者看到骏马自由飞驰的景象时,他再一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作者看到天堂般的草原上,动物们是那么悠然自得,他更是由衷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当牧场渐渐入夜,周围一片寂静安宁,作者发自内心的,深深地感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篇5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能力目标:
1. 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2. 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情感目标:
1.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2.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一) 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国度,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有的风景如画让人陶醉,有的气候宜人使人流连,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齐读课题——《牧场之国》
(二) 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
(三)师:你们的想象是多么美妙,让我们带着对牧场之国的向往,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 “望文生义”这一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尤其是描写景物和场面的语言文字来说尤其重要。通过对于题目的想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为在后面学习中,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设计巧妙吸引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了。)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一) 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的各个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同时,请孩子们想想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 师:你能够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语,相机板书。板书大致围绕辽阔美丽、悠远宁静、马牛成群等词语)
(三) 你知课文中所指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从哪儿知道的?(板书: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 “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该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来自于学生的发言,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上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准确的词语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师:真正的荷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课文中你认为特别美的或者让印象特别深的句子勾画出来,运用已经掌握的读书方法,多读几遍,细细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的独特魅力。开始默读、勾画、体会吧!
(一) 学生自由默读,品味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个别的学习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潜心读书是学习语文重要的方法,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读书,潜心读书,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尽相同,老师要积极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后面的交流活动中才能够顺学而导,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以进步,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相机指导朗读精彩语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我们分享?暂时没发言的同学请认真倾听,想一想:别人的感受和你完全一样吗?你有没有更精彩的观点和更加独特的感受。
语段一: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你喜欢牛犊还是老牛?你会把它们比作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对老牛和牛犊进行比喻)
小结: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我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国家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有着差异,同时也具有不同的魅力。谁愿意用朗读来表现出牛儿的优雅和尊严?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对于比喻句的学习,另外一方面也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体会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别)
语段二: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如果,你此时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我们带憧憬与向往,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出牧场上的宁静之美吧!
(设计意图:在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中,语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现的。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两点:一是运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读书;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借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指导朗读时,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和准确合理想象画面。学生读书的时候,可以适当放低音量,放慢节奏即可,但不要过度强调技巧。)
(三)小结。
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我们潜心读课文,也能够用心感受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本教学设计的线索,这一句话将起到三个作用,在这里总结了荷兰美丽的景色,赞叹作者的精妙的写作手法。)
四、观看画面,领略牧场风光。
(一)师:就让我们跟随画面去领略那迷人的牧场风光吧!
辽阔无垠的草原,碧绿的、宁静的牧场;丝绒般的草原与流淌的运河相伴在一起;牧场上,羊儿在悠闲地享受阳光,黑白花牛专注地品尝着鲜嫩的青草;除了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膘肥体壮的马儿飞驰到远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望文生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唤起了学生对美丽景色的期待,此刻插入荷兰景色的图片简介,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
(二) 同声赞美牧场之国。
师:此刻,你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荷兰吗?
(三)对话作者,体会写法。
师:作者和你们一样对荷兰充满无比的喜爱和赞美,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在课文中却只汇成一句话,你发现了吗?(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能够理解“真正”的含义吗?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对“真正”一词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师:这句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话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个自然段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于“真正”一词的理解,让学生加深对词语,对句子,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心思想的感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是文章的线索,在中段的语文教学中逐步渗透高段的语文知识。)
五、拓展延伸,领悟中心。
(一)引导学生介绍荷兰的其它特点。
师:除了牧场之外,你还了解荷兰其它的特点吗?(学生交流展示关于荷兰的资料)
师:教室只是小课堂,生活才是大课堂。通过搜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这美丽的牧场之国。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大语文观,实现课内外融合。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运用资料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荷兰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牧场之国,学好《牧场之国》。)
(二) 同声赞美荷兰。
师:是啊!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满怀着赞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读,学生齐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设计意图:放声朗读,同声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抒发对课文的喜爱,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了我们的一些观摩课、研究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以为,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 、习惯好。 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 、热情高。 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qing。
3 、会读书。 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篇6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能力目标:
1、 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2、 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情感目标:
1、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2、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一) 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国度,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有的风景如画让人陶醉,有的气候宜人使人流连,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齐读课题——《牧场之国》
(二) 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
(三)师:你们的想象是多么美妙,让我们带着对牧场之国的向往,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 “望文生义”这一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尤其是描写景物和场面的语言文字来说尤其重要。通过对于题目的想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为在后面学习中,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设计巧妙吸引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了。)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一) 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的各个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同时,请孩子们想想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 师:你能够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语,相机板书。板书大致围绕辽阔美丽、悠远宁静、马牛成群等词语)
(三) 你知课文中所指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从哪儿知道的?(板书: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 “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该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来自于学生的发言,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上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准确的词语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师:真正的荷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课文中你认为特别美的或者让印象特别深的句子勾画出来,运用已经掌握的读书方法,多读几遍,细细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的独特魅力。开始默读、勾画、体会吧!
(一) 学生自由默读,品味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个别的学习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潜心读书是学习语文重要的方法,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读书,潜心读书,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尽相同,老师要积极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后面的交流活动中才能够顺学而导,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以进步,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相机指导朗读精彩语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我们分享?暂时没发言的同学请认真倾听,想一想:别人的感受和你完全一样吗?你有没有更精彩的观点和更加独特的感受。
语段一: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你喜欢牛犊还是老牛?你会把它们比作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对老牛和牛犊进行比喻)
小结: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我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国家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有着差异,同时也具有不同的魅力。谁愿意用朗读来表现出牛儿的优雅和尊严?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对于比喻句的学习,另外一方面也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体会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别)
语段二: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如果,你此时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我们带憧憬与向往,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出牧场上的宁静之美吧!
(设计意图:在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中,语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现的。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两点:一是运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读书;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借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指导朗读时,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和准确合理想象画面。学生读书的时候,可以适当放低音量,放慢节奏即可,但不要过度强调技巧。)
(三)小结。
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我们潜心读课文,也能够用心感受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本教学设计的线索,这一句话将起到三个作用,在这里总结了荷兰美丽的景色,赞叹作者的精妙的写作手法。)
四、观看画面,领略牧场风光。
(一)师:就让我们跟随画面去领略那迷人的牧场风光吧!
辽阔无垠的草原,碧绿的、宁静的牧场;丝绒般的草原与流淌的运河相伴在一起;牧场上,羊儿在悠闲地享受阳光,黑白花牛专注地品尝着鲜嫩的青草;除了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膘肥体壮的马儿飞驰到远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望文生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唤起了学生对美丽景色的期待,此刻插入荷兰景色的图片简介,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
(二) 同声赞美牧场之国。
师:此刻,你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荷兰吗?
(三)对话作者,体会写法。
师:作者和你们一样对荷兰充满无比的喜爱和赞美,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在课文中却只汇成一句话,你发现了吗?(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能够理解“真正”的含义吗?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对“真正”一词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师:这句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话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个自然段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于“真正”一词的理解,让学生加深对词语,对句子,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心思想的感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是文章的线索,在中段的语文教学中逐步渗透高段的语文知识。)
五、拓展延伸,领悟中心。
(一)引导学生介绍荷兰的其它特点。
师:除了牧场之外,你还了解荷兰其它的特点吗?(学生交流展示关于荷兰的资料)
师:教室只是小课堂,生活才是大课堂。通过搜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这美丽的牧场之国。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大语文观,实现课内外融合。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运用资料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荷兰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牧场之国,学好《牧场之国》。)
(二) 同声赞美荷兰。
师:是啊!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满怀着赞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读,学生齐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设计意图:放声朗读,同声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抒发对课文的喜爱,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六、推荐作品,增添感悟。
师:荷兰是牧场之国。其实,在我们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也有同样美丽的草原牧场。本文的作者用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深情地写下著名的散文《草原》。孩子们,去读一读那生动美妙的文章吧!你一定会领略到另一番牧场风光,感受到别样的人间真情,同时品味到不同的语言文字的所表达出韵味和魅力。
(设计意图:再一次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鼓励学生去阅读更多美文佳作。引导学生学习比较着进行阅读,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