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方法设计范文(最新10篇)正文

《教学方法设计范文(最新10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教学方法设计范文(最新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1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教学模式

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把理论的讲授、实践的训练和师德的培养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善教乐教”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学工作的合格师资。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

1、合作式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活动小组为主体,以小组互动为形式,以综合发展为目标。

实施过程是:组建异质合作学习小组,即组成由性别、学业、能力等各不同的4—5人的学习小组;进行班级集体授课,即帮助学生对上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复习与回顾,并对新课内容作导入;小组合作交流,即小组成员进行主动参与、共同研究、相互讨论,最后进行整合;小组成果评价,即对小组的活动质量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2、自主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学生的自主定向为前提,以自主探究为活动,以自主体验为过程,以自主创新为本位。实施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情境,包括智力性学习情境和非智力性学习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自主学习方案,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形成具体研究计划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进行个体与集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3、研究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中心,以过程为主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施过程是: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使学生进入一个探究问题的准备状态;确定探究问题,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沿着教师所提供的基本例证或基本线索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实施研究活动,即教师组织学生对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评价探究成果,即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

4、建构性学习法

使用目的是:以真知深解为目标,以积极建构为过程,以原有经验为引导,以沟通和合作为形式。实施过程是:组建学习共同体,即组建由学生、教师、其他辅导者和有关专家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创设问题情境,即尽可能地创设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实施建构性互动,即进行交往、对话、交流、讨论,相互共享个体的知识;进行反思性评价,即对建构性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互动与支持性情况等进行反思与评价。这是我们在上教学艺术论一章常采用的方法。

5、教师示范法。无论是“教材分析”、“说课”、还是“试讲”,都先由主讲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而有所感悟。这是“实践课”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练习或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掌握实际教学技能。

6、师生点评法。对于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练习或训练,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要对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这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7、现场观摩法。一是组织学生观摩中学老师的教学,二是组织学生听讲课教师的

经验介绍,并进行对话与交流,以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三是观摩上届优秀学生的教学录像和参加学校学生教学大赛的录像。

“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1)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一个很好的激发。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激发了学生主动与能动地去感受教师角色。(2)实现了课堂教学各方面的相互“对话”。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即教师按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对话,实现了两者的有机链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对话,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技能性的知识,使学生获得的技能成为知识指导下的技能。

(3)体现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经过在校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走入中学教学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教师角色。

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均是全班学生集体参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理论课”和“实践课”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有: 1.利用电子课件讲授理论知识

我们注重本课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利用这些电子课件展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这些辅助性教学手段的效果主要有: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课堂上的教学信息量,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有辅助作用,表现为既可以增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也可以增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2.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有关资料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方式中最有意义的一种,它能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就一些重点问题和学术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查询和资料收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各种问题。3.利用教学录像展现实践训练结果

我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我们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前届学生的实践训练录像,或观看优秀中学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录像,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第二种是学生自己参加实践训练活动时,特别是进行讲课训练和微格教学时,都要为每个人进行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和点评自己的教学录像,以便从中找出差距与问题。

教学改革举措

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说多方面的,除了对其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等进行改革外,还应对其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抛弃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由于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网络技术,才使我们教学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实行了如前所述的“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师德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说是一个动作较大的改革,它包括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等。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改革。我们打破了过去仅通过一张考卷来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如今我们实行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考核的办法。“理论课”的考核又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期末考核注重学生对理论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理解、把握与运用情况。“实践课”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情况和结果,包括教材分析的情况、说课的情况、试讲的情况、见习的情况、微格教学的情况等,由多方面共同构成学生的成绩,而且由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多名教师共同参与成绩评定。同时尝试师生共同出题建设课程考试题课,并及时更新;开设诚信考场(无教师监考,学生签订并遵守诚信承诺),此项改革很受学生欢迎。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2006年黄玮琍参加全校优质课比赛中,专家评委都认为黄老师的课程材料丰富,内容非常熟练,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得当,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运用于课堂中,生动活泼,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课件制作精美,技术一流,课堂教学效果好。广西师范学院法商学院教学督导员覃德平教授认为,该课教学“不仅有理论性,而且有实用性,教师上课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课教师整体实力强,且不断强化师德修养,有人格的魅力,课堂教学具有激励性、启发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活跃,有情有理、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并且听了唐秀玲老师的课说:“唐老师上课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娴熟自如”;广西师范学院前教务处处长罗坚教授、博士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听了秦馨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课后这样评价:“她的课广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顺手拈来,非常贴切,而且态度和蔼,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将道理给学生娓娓道来,细致入微,容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课件也做得漂亮,开阔学生眼界,吸引学生注意”。在学校2004年的优质课比赛中,评委在评价黄义英老师的课时都认为,黄老师的课内容充实,对所讲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说理透彻,反映出他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唐秀玲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水平和效果受到校外同行的公认。几年来,唐秀玲等教师多次在全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观摩和集体备课中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好评。2002年唐秀玲教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2005年唐秀玲教授参加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宣讲活动,在区直机关、地市、企业和高等院校进行理论宣讲和党章知识辅导20多场,作为广西电视台特邀专家参与录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讨论”节目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同类节目各1场。对其讲课内容及效果评价在桂龙新闻网、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网等相关媒体上均可查询。2005年2月4日在自治区党委礼堂给13个区直机关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的讲课中,主持人总结时指出:“唐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就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共产党员先进形象的基本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教授的报告用事实说话、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唐秀玲教授还作为广西第一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培养对象,参与了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唐秀玲教授现虽调入自治区党校,但仍兼广西师范学院政治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并兼上本科课程,每学期还给学生开设专题专题讲座。

2.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我校一直以来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包括教学内容、授课状态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多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教学一直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2000年以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分数平均在90分以上。近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的任课教师中有4人在学生的综合评分中位于法商学院教师中的前十名(教务处公布了具体得分),其中2人在前五名。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黄玮琍的得分为97.43,唐秀玲教授的得分为96.6,黄义英的得分为94,秦馨的得分为92。2000级一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结束后给秦馨老师的反馈意见中写道:“秦老师十分敬业,上课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讲课生动,知识面广,同学们学到了理论知识、增强了能力,而且在个人价值目标的确立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非常感谢秦老师”;一位学生对黄玮琍老师作出如下评价:“黄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上课的技能,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理念,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篇2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技术试验及方法》是苏教版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三节,这一节是全书知识结构的一个衔接点,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必修1前两章已经初步介绍了技术的性质及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作为技术课程,设计概念正逐步灌输于学生心中。那么如何评价衡量我们设计的作品,是否已经实现其设计初衷的目标呢?这里,我们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概念:技术试验。因为技术试验是最具说服力的天平,而且对技术应用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在教材第三章里系统地分析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测试和评估,在第二章里安排技术试验的相关内容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了相当好的铺垫。

并且,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技术探究的重要方法,是技术革新及技术发明的基石,是最终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技术试验的事例,学生们并不陌生,应有所体会。且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对技术和设计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储备,为新知识的建构打好了基础,作好了铺垫。但学生对什么是技术试验,及有哪些具体的技术试验并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技术试验;

②了解技术试验的分类;能够理解技术试验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③了解常见的试验方法,认识一下常见的试验过程。

b.过程与方法:

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技术试验。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技术试验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技术设计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态度。激发学生对通用课程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技术试验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技术试验方法、技术试验的重要性、技术试验类型,以及技术试验方法的区别。

2、难点:

①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课本中的实例缺乏感性认识

②高一刚引入通用技术,学生的技术思维处于起步阶段,对课本的知识点及其应用容易混淆 ③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如何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往往感动迷茫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创设情景,当场演示鸡蛋承重这个学生感兴趣试验的导入教学。

在教学初始阶段,提出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堂,使学生直观了解到什么是技术试验,使学生明白技术试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技术修养在学习中有所升华。在教学中,多媒体将主要起到引导和启示作用,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正确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及掌握技术试验的分类。并设计好情景让学生体验简单的技术试验,增强学生对技术试验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老师演示鸡蛋承重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展示三个生鸡蛋,我们通常认为鸡蛋比较容易碎,但是鸡蛋这种壳体结构能不能承受比较大的外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下尝试:(老师演示试验)

刚才通过探索,我们证明了鸡蛋能够承受比较大的重量,像这种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就称为技术试验。这一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探讨一下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二)新课讲解

1、什么是技术试验

☆ 定义 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提出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哪些技术试验 ? 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例子,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了解技术试验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至深。

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技术试验的类型按应用范围分成四类: ☆ 类型

农业试验 工业试验 国防试验 科学技术试验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然而在1986年,挑战者号却给美国的航天事业带来了一场灾难性的悲剧,下面请学生看一个“挑战者号”发生意外爆炸的视频。

视频看完了,挑战者号的意外事故导致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导致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爆炸发生后的32个月内,美国停止了所有航天飞机的飞行,最后调查发现,爆炸原因是由于火箭助推器上的密封垫在低温下失效导致液态氧泄露所引起的。如宇航员之前做了对密封垫在低温下的技术试验也许这场灾难就可以避免,通过这个事故可以使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再总结得出技术试验的作用和意义:

☆ 技术试验的作用和意义

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率降到最低。

过渡:刚才我们理解了什么是技术试验,以及技术试验的类型和作用,除次之外在进行技术试验的时候必然要用到相应的试验方法,下面就来看一下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哪些?

2、技术试验方法

首先,向学生展示两个蛋壳,一个口超上放置呈拱型,一个口朝下放置呈凹槽型,这两种类型哪一个承受的外力大呢?下面通过这个蛋壳试验来证明:分别用两只手在距离蛋壳20厘米左右的高度握住一只圆珠笔,让圆珠笔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看落到两个蛋壳上有什么不同的效果。让学生分组做试验,并找学生回答试验的结果。通过试验得知口朝上的拱型结构能够承受的外力比较大,因此通过这种在若干组对比试验中选出最优的一组而进行试验的方法就是

优选试验法:在若干组对比试验中,选出最优的一组而进行的试验。

下面让学生接着体验纸的造型与承重试验,通过这组优选对比试验可以选出能够承受外力比较大一种造型。

下面让学生看一组宇航员在失重飞机里进行的失重训练,像这种在地面上模拟太空环境进行试验的方法就是运用的模拟试验法: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

通过风洞试验(既可以模拟环境,也可以模拟模型)来加深学生对模拟试验法的理解。模拟试验法的运用还有很多,让学生举例说明。

让学生观看弹簧振子的仿真试验,研究弹簧振子的速度、振幅、频率在生活中很难实现,而利用计算机设计却很容易操作,像这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

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

向学生展示一根棉线,绳子结实不结实呢?需要动手来试一试,让学生在试的过程中体验这种逐渐扩大或强化对绳的拉力以致绳子被拉断的试验就是运用了

强化试验法: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让学生观看对聚苯乙烯的抗拉强度试验,来看一下运用专门的仪器是怎样来测量材料的抗拉强度的。

关于强化试验法的例子还有很多,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展示两幅橘子的图片,一副是长江以南长的又大黄的橘子,另一副是移植到北方后又青又小的橘子,像这种把东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一个地方进行的试验就是运用了

移植试验法: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让学生举例说明移植试验法的例子还有哪些?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共认识了五种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下面来进行一些练习加深对这些试验方法的区别:分析鸡蛋的承重试验采用的是什么试验方法?(前后照应,让学生分析老师在课前的演示试验采用的试验方法);分析水稻的对比试验和嫁接技术采用的试验方法;观看汽车碰撞的视频分析运用了哪些试验方法; 2008年奥运会火炬,需要在全球进行传递,(包括登上珠穆朗玛峰)。如果对该火炬进行外界环境适应试验,那么不需要进行的是()A.防风试验

B.高原试验

C.200℃高温试验

D.雨中试验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把今天所讲的重点内容罗列出来,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识,理顺学生的思路,并且引出下一节所讲的内容—技术试验报告的完成。

七、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感到引用大量教学图片及教学视频及课堂实践操作,初步培养学生对技术试验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当中。同时教学中不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于视频或教师对试验的操作,还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配方法教学设计 篇3

2.2、配方法(二)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决,即如何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

1、配方:

(1)x―3x+ =(x―)

(2)x―5x+ =(x―)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以上两题可让学生口答。

3、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3x―1=2x(2)x―5x+4=0

找学生板演。

二、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生产生活中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答,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60页,阅读课本,并思考:

三、出示思考题:

1、222

2

如图所示:

(1)设花园四周小路的宽度均为x m,可列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16-2x)(12-2x)=

×16×12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什么?

x1=2 x2=12

(3)这两个解都合要求吗?为什么?

x1=2合要求,x2=12不合要求,因荒地的宽为 12m,小路的宽不可能为 12m,它必须小于荒地宽的一半。

2、设花园四角的扇形半径均为x m,可列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xπ=2×12×16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什么?

(3)合符条件的解是多少?

x1=5.5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请设计出来与同伴交流。

(1)花园为菱形(2)花园为圆形?

(3)花园为三角形(4)花园为梯形

四、小结:

、本节内容的设计方案不只一种,只要合符条件即可。

2、设计方案时,关键是列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般有两个,要根据实际情况舍去不合题意的解。

本节课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且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另外,还应注意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教学方法设计 篇4

关键词: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设计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这三个因素的集合并相互作用,就形成教学过程。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看,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而教师从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上看,教师必须考虑教法,即研究如何使教材内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如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关键,因为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讲课,又要针对课程特点和教会学生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措施。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设计绝不是无关紧要的。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处理好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的形式。学生在校期间,要用主要精力和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去接受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即通过接受间接经验去获得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教学也因此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感性材料的堆砌,而是要求感性材料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指所举的材料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所用的事例,引证的材料,做的实验、演示等等,都能够典型地说明所要讲的那个原理。一个好教师,一节好课,不在于课堂上引证了多少材料,而在于这些材料能否充分说明所要讲的规律性知识。课堂中说东道西,"旁征博引",罗列了许多材料,学生尽管听得很感兴趣,但所得规律性的知识并不多,这样的课,其实并不是好课。衡量好课的标准不在于具体事实和现象列举了多少,而在于是否将可能的最大量的科学原理教给学生。所以,一个好教师的备课,要在设计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掌握知识的途径)方面下功夫。也即,教师备课应在教法上下功夫。教法就是学法,就是设计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程序。因而,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教学去取得一定的直接经验,要注意有效地利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从而克服接受间接经验中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

二、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学"与"思"结合,朱熹讲究的"熟读、精思",要求"读"与"思"结合。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独立精神。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同发展思维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思维是两个既相关联而又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两个教学任务既统一在同一的教学活动中,又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维活动要以知识为基础,比如人的思考主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而"概念"本身就是知识。丰富的想象也离不开平时知识的积累。因此,思维能力的发展对知识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单纯的思维训练是不可能进行的。当然,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思维能力的高低密切地影响着知识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知识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要注重整体设计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集合。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自觉进行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才有可能整体优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新颖。新,就不能翻来复去,总是陈词旧例重复使用。久闻芝兰不觉香,要推陈出新,常讲常新。比如在讲"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时,就可以选择多媒体课件通过歌曲,图片,视频使学生听得明白而有趣,且印象深刻。

二是准确。语言作为思维的表达形式,准确是极其重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沿着教师的语言开拓思路。如果教师用语词不达意,含混不清,就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从。所以,讲课一定要做到概念正确,事例准确,数据精确。知识的问题是个科学的问题,任何模棱两可、含糊其辞都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做到导言、结语、议论、讲述要言不烦,板书简明扼要,醒目易记。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确切地使用概念,凡是涉及到实质性内容的,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力求表达明确。

三是诱导。诱导包括设置悬念,有意预留知识的"空白",激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古今中外有学之士,一直把疑问喻为智慧的萌动,求知的开端,创造发明的起点。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有问,才有思,才有究。有了对问题的好奇,就有了解决为题的兴趣,进而就有了思维的拓展。

教学方法设计 篇5

【关键词】通用技术 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 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093-01

通用技术课程是在新课改的孕育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已成为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科目。这一学科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该课程的教师的专业都不对口,由于没有专业的教学经验的支撑,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设计理念,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对新时期教师的新挑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对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 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程设计,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辅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中来。

如在讲授《技术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部分时,我拿了两部型号不同的手机让学生自行选择,并说出选择的理由,由此来引入该堂课的教学内容。这一课堂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领悟到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教师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努力挖掘生活素材,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进一步组织好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 合理设计与选择教学方法

所谓学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应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同时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促使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通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其综合性很强,要想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课堂教学富有激情与活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授《技术与未来》这一部分时,以我国的人造卫星“嫦娥号”为例,讲述了“嫦娥号”使神话变为现实的圆梦历程。与此同时,让学生大胆地猜想,未来人们能否在月球上建造城市,学生们议论纷纷,热情高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这种教学设计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触发思维想象,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 利用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方式是促进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合作学习的渗透。要想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高效的通用技术合作式教学,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同质分组,即把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由此可以形成竞争态势。(2)异质分组,即将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差距较大的学生分为一组,以此可以形成互补。而对于通用技术这一课程而言,采用异质分组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分配好学习小组后,教师应根据各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任务分工,特别是针对通用技术的实践环节应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来明确分工,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一大进步。

四 总结

综上所述,通用技术是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课程,是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通用技术课程有着很强的综合性,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学科。因此,作为该课程的一线教师,应具有开阔的视野与知识面,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红。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6)

服装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 篇6

服装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任务驱动法

将服装设计思维完整准确的表现出来,为实现服装的物化做好衔接工作是课程的最终目标任务,这使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目标明晰,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真实项目引入到教学当中,用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示范教学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绘画,让学生对实训内容有了直观的看法与认识。3、团队学习法

在进行实训项目与综合项目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作业讲评法

在阶段性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集中起来逐个进行讲评,总结共性,表扬优点,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的学习方向更为明确。

5、自主型学习法

通过在网站和教学录像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型学习与研究。6、网络互动学习法 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课程学习群,教师可以在网上与学生探讨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的基本思路。课程包括主要两个基本项目,基本项目中又包括若干个任务。基本项目是根据服装设计从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物化的工作流程来制定。将完成这两个基本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与技能融入到实践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形成课程的各个单元——任务。在各单元中由必要的理论和单元实践构成,形成以项目内容为主干,以各个单元知识和实践为支撑的课程架构。项目与项目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在组织上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逐渐深入。

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的同时,不仅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相关的表现技能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课程的设计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在项目实践当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该课程创新之处还在于将服装平面款式图表现规范化,并纳入到服装设计表现当中,使服装设计表现更加细化完整,完成从整体效果到平面款图的转化,实现了从设计构思到设计物化的衔接,培养服装设计图物化为服装产品的控制能力,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达到一致性。

三、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1、课程教学网站 2、多媒体教学录像 3、作业讲评课件 4、网上教学用图文资料 5、学生作业图库

6、多媒体教学条件,电脑及输出与输入设备 7、以服务器托管方式,电信下行带宽:30M独享 8、型号X3650 7979R01

2U 机架,2-SMP,英特尔四核至强5405 2.0GHz/EM64T,1333MHz前端总线, 8MB L2 缓存, 2*1GB PC2-5300 fully buffered DIMMs DDR2 ECC, 146GB SAS 热插拔, 双千兆以太网适配器,CD-RW/DVD-ROM Combo,3年有限现场保修

1、型号40K1044 146GB 15K 3.5" SAS Hot-Swap HDD*32、型号39M5785 2GB Kit(2x1GB DIMM)PC2-5300 CL5 ECC DDR2 Chipkill FBDIMM 667MHz 阵列卡(raid-5)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录像

课程组成员将服装设计表现的技法、工具运用等制作成多媒体教学录像,并重点突出工具的运用和平面款式图的转化及设计物化的工作衔接,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提高学习效率。2、制作作业讲评课件

课程设计组精心准备教案,将学生作业中具有普遍性与典型性的优缺点进行评讲,并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将改进方法与结果既时补正,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3、课程教学网站

建立相关的课程教学网站,将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任务、电子教案资料上网,并设有师生互动交流区。通过教学网站为学生学习创造资源,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后也可根据需要看见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4、学生作业图库

将历年来优秀的学生作业收集起来,并建立网上学生作业图库,以供在校学生作学习参考。

开头方法教学设计 篇7

凤头展彩,孔雀开屏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

教学目标:

1、掌握作文开头常用的六种方法以及了解其好处。

2、认识写好作文开头的好处,学会写好作文的开头。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掌握作文开头常用的六种方法,学会灵活运用作文开头写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重视。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凤头”,就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一样,漂亮、优美。特别是考场作文,有人统计过,阅卷时,老师们在一篇作文上逗留的时间平均只有29秒,也就是说有的作文老师们还看不到29秒。在这么短时间里,你用什么办法使老师能认真看你的作文,没有好的开头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种开头方法。

二、病文诊断。

下面是以《幸福》为题,同学的作文开头,你觉得好吗?试着说说其存在的问题。

1、“砰”随着一声巨响,我从梦乡中惊醒过来。我睁开眼抬头一看发现爸爸那张严肃的脸,我便不由的感到了害怕。

当我意识到我在读书时睡着,爸爸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我心想:做了这么久的作业了,现在都11点多了还不让人睡。还是从前好呀!

2、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工作和学习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主要方式。渐渐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3、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因此,只有个体与集体统一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两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幸福。雷锋是家喻户晓的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认为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他在暂短的人生中领悟了什么叫幸福,那就是困难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大家,真正实现了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病因分析】

1、说一些与主体内容无关的绕弯子的话。

2、交代不清,似是而非。

3、戴大帽子,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

三、作文开头常出现的问题:

1、不能概括文章主体的内容、似是而非。

2、不会使用任何一种作文开头的技巧。

3、说一些与主体内容无关的绕弯子的话。

4、没有文采,平庸,不吸引人。

5、开头过长,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

6、只会使用叙述一种表达方式,不会使用修辞。

7、开头概括的内容过小,不能统领全文。

四、诊断对策,方法指导

(一)作文开头常用方法介绍: 

1、开门见山法 

2、引用法 

3、巧用修辞 

4、序引题记 

5、设问置疑 

6、联想回忆

(二)出示例子,总结方法

招式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

示例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点评:开篇第一句明确了赞颂的对象白杨树,定准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赞颂。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点评: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招式 2——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歌词或俗语、谚语、典故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 突出中心的作用。

示例1: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2、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大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季羡林《成功》)

招式3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开篇使用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可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或观点的兴趣,使文章发端新颖,极富吸引力。

示例: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它会没命?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它会饿死?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头告别高山,你认为它会孤独?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是一种智慧》

招式4——序引题记,耳目一新

题记既可以交代写作缘由,亦可以创设环境。它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意蕴丰富,情味绵长。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示例:母亲声音是我最亲,老师声音是我最敬,同学是我最爱。

——题记 《远去的声音》

2、望长安,灯火明灭,人影暗淡,几许阑珊?

——题记 《想看见你的笑》 招式5——设问置疑,制造悬念。

以提问或设置悬疑开启下文,激发读者心中的疑问,吸引读者急切地读下去。

示例:风筝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与云朵嬉戏,与鸟儿低语。它飞得是这样高,身后那条长长的细线,是谁紧紧抓着不离不弃?为它掌控飞行的正确方向呢?

招式6——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示例:“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2、最使我难忘的,是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小结:

1、开门见山法、直接点题 •

2、引用法,突出中心 •

3、巧用修辞,展示风采 •

4、序引题记,耳目一新 •

5、设问置疑,制造悬念 •

6、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五、小结作文开头遵循的原则:

1.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2.开头要简洁,入题快。

3.语言要有文采,使人一看就有读下去的欲望。

六、小试牛刀:(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1、写作实践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几种开头方法,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题写一段开头。

2、成果展示及点评

3、范文欣赏

(1)花开有声,雁过无痕。一抔净土,一掬清冽,一朵无香的花,开放在一个人心中。

——题记

(2)有一朵花一直开在我心中,经受泪水的滋润与思念的氧气,从未凋谢过,飘渺的思想纯在于朦胧的人生,但因有这一朵花,已是最辉煌的牵挂。

(3)在爱的怀抱中,我像一株嫩苗,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吮吸着甘甜的雨露,不知不觉,已被母爱带入了人生的花季。于是,在青春的旅途中,只因有了母爱相伴;我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4)走进宋词,品味“衣带渐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风雅;走过唐诗,品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放;走进元曲,品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纤巧,这古典文学啊!在我心中怒放,成了一片花海„„

(5)我种过花,知道养花的不易,自然也知道花开的艰辛。家养的花尚且如此,那野生的花呢?

七、真题演练:

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教学方法设计 篇8

关键词:医学生;教学方法;医学标志

通过现代教学技艺对实现教学美育化与课堂美育化的研究,探索教学优化和课堂优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探索拓展学校美育界域、创新教学美育和课堂美育新形态的必要性。赣南医学院运用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探索构建优质教学,优质课堂乃至优质教育的一般规律。对医学生“医学标志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课程

根据美国医学院校中医学人文课程占总课时数的20%~25%[1]和赣南医学院人文课程比较,将医学标志选修课定为20课时。其中标志图案与医学标志(4课时),医学标志的设计方法与技巧(4课时),想象力与医学实践(12课时)。学生完成“医学标志设计”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医学标志设计,成绩考核合格并获得规定学分。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完成医学标志设计。成绩考核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考核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完成医学标志设计制作能力。

2教学方法与原则

2.1教学方式或方法2.1.1“行动、导入教学法”是这一教学的主要方法。把实现教学内容的措施转化为学习方式构建成工作行为。随着方法、步骤学习深入,使学习———联想———行动和效果达到最佳相关状态。同时,教学方式或方法、教学设计,先由艺术标志设计—医学标志—医学专业—面向社会的导入的方法。实施教学效果,以教师导入,学生自主联想、探讨性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素质全面提高。教师树立艺术教学过程中与医学教育的一体化的整体观念。整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确保教学的实效性。2.1.2用“模拟诱导式艺术标志设计过渡到医学标志设计”、“启发联想式”、“发散性形象思维式”、“生活就是美与社会生活实践式”教学方法,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用艺术审美的趣味性、开放性、发散思维、想象力与医学专业性融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开拓思路的空间和机会,是达到艺术教学过程中与医学教育的一体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2.1.3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若干关键环节的关系,即“灌输”与“讲解”的关系、“讲解”与“启发”的关系、“启发”与“讨论”的关系、“讨论”与“动手”的关系、“一般动手”与“创新”的关系;注重解决好教学各层面的若干矛盾,即“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经典知识”与“新知识、新理论”、“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知识积累”与“知识应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等。2.2教学原则模拟诱导式、启发联想式、发散性形象思维式、美是生活与社会实践式教学方法体验现代教学技艺对实现教学美育化与课堂美育化教学程序,在艺术(美术)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制定了教学时间.详细计划和合理步骤,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实施原则。

3实施步骤与教学效果

3.1第一步:“模拟诱导式”教学方法讲解标志的种类、识别、艺术处理等,模拟诱导学生完成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各种技术操作的方式方法等,从而完成艺术标志设计的基础能力(图1)。3.2第二步:“启发联想式”教学方法讲解标志的联想性、表意的准确性、功能的适用性等。让学生以自己的医学专业为素材,通过启发联想到医学标志设计表现能力的训练,从而完成艺术标志设计到医学标志设计过渡(图2)。3.3第三步:“发散性形象思维式”教学方法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逻辑性、情感性、想象性[3]。讲解发散性形象思维的基础理论和方式或方法,让学生把想象空间深入到医院、医药企业、预防、疗养、养老、医学院、医学研究机构医疗环境卫生等医学的各个领域,使学生感到自己创新能力具有社会效益和成就感(图3)。3.4第四步:“美是生活与社会实践式”教学方法讲解美是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和审美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2003年SARS病毒流行,2006年的禽流感,我们引导学生对SARS病毒、禽流感这一新的基本元素来进行医学标志设计,在1000多名医学生中就设计了1200多幅以SARS病毒、禽流感为素材的医学标志设计。如SARS隔离区、SARS治疗室、SARS病毒实验室、禽流感治疗室等医学标志设计,并能运用到当时的非典、禽流感的预防、隔离、治疗、医学宣传等社会实践中去,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4]。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感到自己创新能力具有人类天使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4小结

(1)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把艺术(美术)为主线,以美术标志设计与医学标志设计为龙头,形成艺术教学过程中与医学教育的一体化教学理念。(2)教学方式或方法、教学设计,先由艺术标志设计———医学标志———医学专业———面向社会的导入的方法。(3)教学步骤:模拟诱导式、启发联想式、发散性形象思维式、美是生活与社会实践式教学方法体验现代教学技艺对实现教学美育化与课堂美育化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效果;是达到艺术教学过程中与医学教育的一体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4)加大了对美是生活与社会实践式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地引进“社会实践”这一基本元素进行医学标志设计教学,力求把医学专业教育与美术教育以及知识技能的提高与社会融为一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殷小平,苏博,刘鉴汶,等.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5):59-61.

[2]刘珏琏.赣南医学院部分医学生医学标志设计的优秀作品[R].赣南医学院艺术教研室,2011:9-20.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刘珏琏,郭梅.论与时俱进的医学院校的美术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6,12:69.

第12章 教学设计及方法 篇9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说明:合并教材的第1章和第2章,统称第1章。

一、基本内容

本章从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开始,由浅入深地讲述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用的外部设备,然后详细讲述了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以及二进制的运算,最后讲述了不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二、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对计算机有一定的认识。

三、知识要点

1.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4.二进制及其转换 5.信息的表示及处理

四、教学安排

第1章

计算机基础------------------------2学时

1.1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概述-----了解内容(概略讲解)1.1.1 计算机的发展------------------------了解内容(概略讲解)1.1.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了解内容(概略讲解)1.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内容(详细讲解)1.2.1 冯。诺依曼计算机简介---------------掌握内容(详细讲解)1.2.2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掌握内容(详细讲解)1.3 计算机的部件产品---------------------熟悉内容(概略讲解)1.3.1 微处理器产品简介-------------------了解内容(概略讲解)1.3.2 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和产品分类----了解内容(概略讲解)1.3.3 常用总线标准和主板产品---------了解内容(概略讲解)1.4 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掌握内容(详细讲解)1.5.1 进位计数制----------------------------掌握内容(详细讲解)1.5.2 不同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内容(详细讲解)1.5.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了解内容(概略讲解)1.5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熟悉内容(详细讲解)1.5.1 数值信息的表示-----------------------掌握内容(详细讲解)1.5.2 非数值数据的编码-----------------掌握内容(详细讲解)

五、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进行授课

具体实施: 1.讲授计算机发展中的新技术及未来新型计算机时,让学生自由发言,共同探讨和想象,并立即上网查找资料进行可行性证验;

2.讲授计算机硬件组成时,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不能现场拆开计算机,通过视频进行演示,使学生了解硬件的功能及位置;

3.二进制是该门课的难点,也是重点,是后续课程及电类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由于与十进制的习惯不一样,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授课方式必须结合动画+板书的形式,一步步演算,反复举例;

4.讲授计算机技术指标时,以讲课用的电脑为例查看CPU的型号、内存容量、硬盘分区、显卡参数等,使费解难懂的参数以实例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其作用;

5.最后通过布置习题以任务驱动式方法落实授课内容的消化。

六、作业

1.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哪几部分?软件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2.微型计算机的存储体系如何?内存和外存各有什么特点? 3.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由什么决定?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4.表示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是什么?如何由地址总线的根数来计算存储器的容量?KB、MB、GB代表什么意思?

5.已知X的 补码为 11110110,求其真值。将二进制数+1100101B转换为十进制数,并用8421BCD码表示。

6.将十进制数 2746.12851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 和 16 进制数。7.分别用原码、补码、反码表示有符号数+102和-103。

8.用浮点格式表示十进制数123.625。

9.设浮点数形式为阶符 阶码 尾符 尾数,其中阶码(包括1位符号位)取4位补码,尾数(包括1位符号位)取8位原码,基为2。请写出二进制数-110.0101B的浮点数形式。

10.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传输和检索的代码称为什么码?汉字输入码到该代码的变换由什么来完成?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篇10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5.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

二、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

《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中理论教学以基本班型为主体,教学见习以年级为主。

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我们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该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有效的整合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信息技术手段与该门课程的整合,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我们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优势,将从拍摄的图片及精彩的教学视频及时呈现给学生。现场教学方法是一种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但要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学生在课堂中仍能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

(二)本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传播的优势,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共享。目前,本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还有部分教学课件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相关网页实现在线学习。

(三)教学过程中直接通过互联网实现相关知识的同步搜索,在课上即能完成对《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更新。

(四)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有效辅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