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优秀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学法指导: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平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平”,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平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C、始、初、而、才、矣、以
D、初、始、又、遂、矣、而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B、狼奄至,引首顾曰:……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D、相如引车避匿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应是__________,应是_________。
A、倒装句B、祈使句C、判断句
D、感叹句E、省略句F、疑问句
G、否定句
18.这则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B2、A3、B4、D5、B
6、B7、D8、A9、C10、A
11、贾岛《寻隐者不遇》
12、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
13、C14、C15、D16、B
17、甲C乙E
18、推敲或炼字
重复
高二(8)班赵璐
“这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物理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本上。下周一交。”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习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习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习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点评]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点拨法,巩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越国:国名 B. 若不阙秦 阙:亏损,削弱
C. 唯君图之 图:考虑,谋划 D. 不知 知:同“智”
8、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⑥
9、 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课堂小结
10、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 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 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D. 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11、见导学案
【翻译略】
【解析】
7、 A解析:越过晋国。
8、 C
9、 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0、 A解析:文中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了解《左传》→熟悉背景→疏通课文→掌握字词句→了解结构美→欣赏游说艺术→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相关资料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四、背景资料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
1、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2、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总结字词句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句式:
1、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若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能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辞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七、布置作业。
赏析本文结构美;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次熟悉课文。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赏析本文结构美
1、提问学生,检查赏析情况。(每组派一个代表,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看法)
2、集体讨论,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并补充。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三)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背诵课文。(每小组提问一两个学生)
四、布置赏析作业:本文的游说艺术,人物形象的归纳。
第三课时
一、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让学生先挑出烛之武的语言,并说明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何话。
2、分组讨论,每组各出一人,总结他们的看法。
3、教师归纳,并补充。
“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2、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探究学习。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