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3篇)正文

《《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3篇)》

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是整理的《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伤仲永》教学设计 篇1

【教案背景】

《伤仲永》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个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

【教学课题】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借事说理的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说理文言文,它的特点是借事说理,借仲永故事来阐明作者的观点。说理的同时还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达成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的读音、难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学习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

3、了解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够阅读、释义,以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人的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勤奋起决定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

二、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文章的立意

四、教学方法设想:

一 、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 试改变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

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网上搜集类似文中成长过程的事例,在教学中穿插融入。

2、制作ppt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读课)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三、 学生自读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啊?(学生回答)是啊,“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

不学习,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

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介绍作者:

百度搜索,查相关资料。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晚年封为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号"文"。著有《王

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 辙欧阳修曾巩 王安石 三、 学生自读课文

(一 ) 解题。

1、板书课题:伤仲永,“伤”字是什么意思?

2、布置学生看本文注释,了解文章出处。

(二)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语气、停顿。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字典,正字、正音。

3、译读课文

对照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师做适当点拨。

重点识记下列词语: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也( ) 卒之为众人( )

固众人( ) 得为众人而已也( )

2、明确词类活用。

① 父异焉( )

② 邑人奇之( )

③ 父利其然也( )

④ 宾客其父( )

⑤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组内合作探究,自己翻译文章,不懂的地方,班内解决,再不会的,老师讲解。

四、试着背诵课文第一段

1、自由背诵

2、指名背诵,师生共评

3、齐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重点字词及含义。

2、理清故事脉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题目中的“伤”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伤?

2、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 ?

3、 五岁时的方仲永表现出了怎样的才能?在文中勾画语句。提示字义:书、为、意、一、可观。

4、邑人和父亲是怎样对待方仲永的?读课文,勾画语句。提示字义:稍稍、宾客、利、日、泯然。

5、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的语句朗读。

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一、“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

学”。

二、方仲永“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2、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3、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烈对比。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

这种见闻录的方式给人以真切真实之感。

5、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参考: 。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6、归纳主题

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师作补充。(可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谈,让学生认识到,

学习知识,聪明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勤奋努力更重要。)

四、当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其”各指代什么?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余闻之也久()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隶:属于)

B、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环谒:四处奔跑)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聚、团结 )

E、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F、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受:忍受)

3、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愚昧无知的句子是:

4、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三个字:五、扩展迁移

1、什么是天才?怎样成为天才?

2、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或古人勤学的故事。

课件展示名人名言和古人勤学故事事例。古希腊演说家得摩斯梯尼的故事。见。

《伤仲永》教学设计 篇2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

了解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能力;

引导分析人物最终变成常人的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意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最终变成常人的原因以及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三段九环节教学法、整体感知法、自主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预设:

一、准备阶段

1、 身心准备。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2、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3、 知识准备。

二、导学阶段

(一) 自读文章、整体感知。

1、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重点字音提示(ppt2):隶、邑、扳、谒、泯然

3、师生交流

4、齐读

(二)、默读文章、自主翻译。

1、要求:默读文章 1-2自然段、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翻译。

2、师生交流(教师翻译第一段,故意翻译错误几个古今异义词,学生纠错)

3、重点字义提示(ppt3):隶、尝、异、自是、立就、文理、环谒

(三)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仲永的变化历经几个阶段?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 师生交流、双边对话、板书。

三、应用评价阶段

1、 你从仲永的变化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看法?

(完善板书,完成情感目标)

2、 拓展延伸:评价学生的看法;引入教师的看法;延伸名人的诗文。

叹仲永

仲永平庸因自我,父图其利再销磨。

当年神采引风波,如今思绪无奈何。

观古知今恒心变,读书养志毅力多。

人生哪来轻易事?唯勤唯实永拼搏。-2015.4.27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 作业布置:

预习文章第三段,看看作者王安石的看法。

课下搜集“江郎才尽”的故事,对比阅读。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伤 仲 永

第一步

神童-----凡人------众人

个人 家庭

说明:以“天字”为雏形,引出线索、阶段、原因(天,本义人的智慧、天资)

伤 仲 永

神童 凡人 众人

荒废 利益

《伤仲永》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归纳整理文言知识。养成文言阅读习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开设辩论赛,激发学生对于仲永的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理解文言内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成才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及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述《江郎才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为何会江郎才尽?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并顺势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同样是和后天学习重要性有关的文言文《伤仲永》。

二、整体感知

引出课题,了解作者,顺带理出“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三、深入研读

1、朗读阶段:采用吟读法,全班小声准备。学生个别试读。全班齐读,教师加以点评。

2、结合注释,梳理文意。

(本阶段引出“异、难、同”已知归纳方法,调板学生上台写些自认为符合要求的字词句,而后加以点评、梳理。)

四、研读课文。

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

2、仲永从五岁至二十岁,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原文并概括)

3、旁人是如何对待仲永的?(找出原文并概括)

五、讨论拓展。

1、作者对仲永其父与邑人的态度,你认为是批判的,还是认同的?

2、你认为谁应该为仲永“泯然众人矣”负主要责任呢?为什么?

3、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样的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