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优秀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3篇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思路:
围绕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两个词,引导学生读书并品味两个词,以感悟两个词语引领全文的学习,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了解商鞅南门立木之举,不仅是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取得了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更是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
2、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课前准备:商鞅变法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归纳主要内容
(一)1、指名在前后黑板上听写生字。(前后各7名学生,其中各一名同学读词语。)
2、学生修改,找共性问题集中解决。如:“惹是生非”,学生容易写成“惹事生非”,师引导学生:“惹是生非”就是“惹是非、惹麻烦”,学生很容易就记住“惹是生非”。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课文,深入理解,品味两个词语
(一)教师导入语前,先在黑板上从上到下写上:齐、楚、燕、韩、赵、魏、秦,导入:“同学们,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大家从排序可以看到当时秦国的势力怎么样呀?”生:“很弱。”我接着说:“是呀,但秦国却最终吞并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这和我们今天上的《商鞅南门立木》一课有很大关系,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二)默读课文,你对哪些问题感兴趣?议一议,说一说。
生:
1、商鞅“言”的内容是什么?
2、他是怎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
3、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直接推行新法?
4、他这样做产生什么影响与作用?
5、商鞅南门立木的作用是什么?
(三)请同学们再次深入地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批注,然后小组解决这些问题?
(抓住“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条线索,理清故事脉络。)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圈点批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相机处理阅读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
(四)学生交流。
1、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形象。)
2、师:小伙子“喜笑颜开”的原因是什么?只是为这50两黄金吗?(学生讨论)
3、总结学习方法: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动作描写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悟。
(一)归纳“南门立木,言而有信”的故事。
培养学生归纳课文重要内容的能力,并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本。
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二)谈谈对商鞅这一人物的`认识。
1、从故事中体会商鞅什么样的人?
2、联系上下文,说说商鞅什么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体会诚信美德
(一)师总结拓展谈话:商鞅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有着过人的胆识与魄力,南门立木之举,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取得了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门立木”的故事被后人传为言而有信的佳话。诚信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被后人传承、发扬广大。
(二)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学生自由交流。)
五、作业设计
(一)读一读有关诚信的名言。
(二)谈谈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并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商鞅 南门立木
言而有信说到做 到严格执法
国家富强
教学反思:
本课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师生的双主体性,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而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在课堂设计时注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篇2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而有信。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大意。
(2)文道结合,联系实际,使学生受到诚信教育。
(3)抓住商鞅的言行,体会其胆识与魄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要言而有信。
(2)体会商鞅的胆识与魄力。
【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诚信教育。
2、难点:通过文章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
【授课时数】
2课时
【课前预习】
学生在课前搜集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与学】
一、诱导,定向
1、板书课题;
2、指名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商鞅个人资料(对不正确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要随后纠正。)
3、引导喜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学生和教师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指导自学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自学生词:划出生字新词,利用查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1)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2)商鞅是怎么做的?
(3)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4)自己对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感想?
3、存疑: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成果交流
1、生字生词: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对重点生字的书写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加以关注。
2、课文朗读: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及时指导,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3、交流问题答案,整体感知
四、深入领会,探究归纳
(一)究立木之因,感信用宝贵
1、默读第二、三小节,思考:商鞅为什么要“立木”?实行变法的困难在哪里?
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重重困难”、“苦思冥想”和“终于”等词语。
2、相机补充背景资料,帮助认识秦国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板书:
自古驱民在信诚
(二)识方法之巧,晓取信之难
1、出师不利
(1)开始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持什么态度?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为学生提供当时黄金的购买力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赏金与扛木头的不成比例(也为学生认识商鞅的品质埋下伏笔)。
板书:
一言为重百金轻
指导学生通过“言”(变疑问句为陈述句)和“行”(猜想原因)两方面来体会老百姓对朝廷和商鞅的不信任。
指导分角色朗读围观人的对话,加深理解。
2、再度出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一位小伙子出场扛木头了。读一读扛木头的这位小伙子的话,先想一想,再议一议:他为什么这样说?(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揣摩小伙子的真实想法)
为什么小伙子“后边跟随的人群汇成了一条长龙”?(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猜想老百姓的想法)
2、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么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时要注意结合实际。
附板书设计:
板书一:
商鞅南门立木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严格执法论罚赏,
千古流传影响深。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诚信乃成功之本
板书二:
通过人物言行揣摩内心世界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全篇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选编本文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查阅商鞅变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
2、你对商鞅有那些了解呢?(课件出示商鞅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的搜集。)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为了进一步了解商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标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认读词语“葫芦、基础、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
重点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让学生用“冥思苦想”、“惹是生非”说话。
【重点指导字“孝、葫、”两个字。“葫”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左下“古”略偏上;“础”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边“出”的笔顺;第一、四笔为竖折、第三笔竖纵贯上下。注意“惹是生非” 不要写成“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课文主要写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评价中促进朗读;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统一和精确的答案。】
2、互动交流:课文可以分为那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四、合作评价,归纳质疑。
1、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机板书:商鞅——政治家——赏罚分明——严格执法
诚信和聪明
【引导学生评价,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2、通过合作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归纳。
预设:
(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
(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
(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发现问题,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下节课我们继续对这些问题的探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一、复习激趣,谈话导入
1。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新词,并引导积累运用词语。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南门立木》这篇课文,文中的商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欣赏他的哪些做法?
3、这节课让我们结合课文和上节课滞留的问题继续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
二、研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围绕上节课几个问题,抓住课文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描写进行读书、体会、交流。
1、出示自学提示:
(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
(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
(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5)你对商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以学生自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不要求统一的说法,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点拨引导。教师灵活把握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1)交流、体会商鞅变法的决心。
①阅读第一部分,解决第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改革家”“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主持变法”等,了解商鞅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法。】
②阅读第二部分,通过理解重点句,解决第二、三个问题,教师指导阅读。
【要引导学生了解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苦难,他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抓住商鞅在南门立木时出示两个告示及人们看告示后的议论,了解人们对商鞅南门木的看法。引导学生抓住“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和“郑重地对大家说”的具体内容,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严格执法的精神和意志。】
③阅读第三部分,解决第四个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但……而且……”理解商鞅南门立木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2)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写法。
①“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人们围在大木柱的四周议论的一句话。把大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天底下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耍弄人。人们的这种想法,表示对商鞅变法的怀疑。这样写为体现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埋下伏笔。)
② 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呢?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小伙子在商鞅第二天下令“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之后,一边走一边嘟囔的一句话。他认为事情不会是那样,有反说的语气。左庶长说话不算数,试试看吧。从小伙子的动作、语言表明他对商鞅下的令持的怀疑态度。这段描写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南门立木”的言而有信会对变法的实施有深远的影响。)
③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小伙子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这是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
(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两个问题的设计,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商鞅的了不起。学生对商鞅的做法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感到一个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外延伸
小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样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