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的说课稿【最新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编辑小月月为大伙儿找到的8篇争吵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争吵教学设计 篇1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2、会用“可是”、“不是„„而是„„”、“既然„„就„„”写句子。
3、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争吵》这一课的主要内容,谁能告诉老师《争吵》这篇课文究竟写了怎样一件事?(克莱谛和安利柯两个 )
这一节课,我们将走入这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争吵的点点滴滴。出示:争吵
二、探究新课
(一)学习文章第一部分(1自然段——4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一部分,小组合作探究:
(1)这一部分是讲“我”和克莱谛的争吵经过,� 因为克莱谛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克莱谛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那么,�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我心想:“哼,不就是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即时训练知识点:用“可是”写句子。同学们,嫉妒使原本有好的同学在课堂上发生了争吵,他们会不会越吵越凶呢?让我们走进安利柯的内心,去体会一下这次报复之后,他的心里是否有一种满足的愉快?
(二)、学习第二部分(5自然段——1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课文中说“我很后悔那样做。”“那样做”指的是怎样做?为什么后悔?从哪些语句你知道“我”后悔了?“克莱迪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从哪些语句你可以体会到克莱谛是好人?”我”后悔了,但是我为什么们有及时向克莱谛承认错误?
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推荐发言并评论。
2、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认错的话“我”始终没能说出口。“我”的这种矛盾的心理克莱谛有没有察觉?我打算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谛呢?学生齐读6—8自然段。
(“克莱谛不时地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神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吵架的事责任并不在他,所以他应该愤怒,而悲爱则表现了克莱谛对我的所作所为很不理解。同学们,你会用“不是……而是……”写句子吗?)
克莱谛再一次说“我在外面等你!”俩人会不会打起来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三)、学习第三部分。(9自然段——13自然段)
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终于”、”愣住“两个词语,并讨论“终于”说明了什么?“我”为什么会“愣住”?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克莱谛的友好、宽容?
讨论后小组内交流学习,小组长汇报,老师总结。适时启发:面对一个明知自己有错却不敢承认的、爱面子的人,克莱谛竟如此的宽容和大度。他的友爱之心化解了一场争吵,使两个人重归于好,他的这种宽容和友爱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像克莱谛一样优秀的人!
回到家以后,克莱谛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四)、学习第四部分(14自然段)学生齐读第14自然段,小组讨论:“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即时口头训练:用“既然„„就„„”写句子。
三、总结 父亲把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做一个有宽容心,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的人。同学们,你觉得父亲的做法对么?你们也愿意和克莱谛一样做一个有宽容心,能和同学团结友爱的人么? 同学们请你们再有感情的把课文朗读一遍,去感受克莱谛的宽容吧!
四、当堂测评
一、填空。(35分)
1、我觉得很(),气也全消了。我很()那样做。克莱谛是个(),他绝对不会是()的。
2、“不,安利柯!”克莱谛()着用手()尺子,()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20分)不是„„而是„„
既然„„就„„ 如果„„就„„
1、()你已经来了,()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吧!
2、爸爸给我的礼物()模型车,()一本英文字典。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5分)
1、“我”和克莱谛争吵的原因是因为克莱谛故意碰了“我”的胳膊肘,弄脏了我的本子。()
2、争吵后“我”后悔了。()
3、因为“我”主动向克莱谛承认了错误,所以我俩又和好如初了。()
4、回到家,“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很高兴。
5、我们要像克莱谛一样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板书设计:
18、争吵
嫉妒——报复——争吵——后悔——和好
宽容、团结友爱
《争吵》教学设计 篇2
18争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承、缘、愤”等生字。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的真正原因,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的表现,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宽容。
教学重点: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宽容。
难点:了解争吵的真正原因。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2、开火车读生词。
3、回顾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①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争吵? ②为什么争吵? ③争吵的结果是什么?
二、新课讲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说明了作者和克莱谛争吵的原因?找出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思考:①引起两个人争吵的关键字是哪个?
②两个”碰”字意思一样吗?
③作者为什么碰克莱谛?出于什么心理?
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谛忽然 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
过了一会儿,我也 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2、追究根本原因:“我”嫉妒克莱谛得了奖。①从哪里看出来作者是嫉妒克莱谛?
②朗读指导“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了!” ③怎么理解下面两句话: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了!”
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
(二)学习第二部分
1、争吵之后“我”的内心是怎样的?用“ ”画出相关句子。
� 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②朗读指导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③既然我很后悔,我去道歉了吗?我是什么心情?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2、争吵之后克莱谛又有什么表现?用“~”画出相关句子。
①怎么理解克莱谛眼中的悲哀?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②两个”等“字一样吗?联系上下文思考,两人分别是什么出于什么想法?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③朗读指导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三)学习第三部分
①体会“挨”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终于挨到了放学。②齐读两个人和好的过程,体现了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学习最后一部分
读了父亲对作者说的话,你有什么启发?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是假如是你先错了,你怎么做?假如朋友做错了,你又怎么做?
三、名著推荐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写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四、板书设计
18争吵
我 嫉妒心理 碰 不小心 克莱谛 是非分明 勤劳
知错就改 受欢迎
简朴
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 篇3
《争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争吵》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你还记得吗?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3、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过渡:看来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都记住了课文的生字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1~4自然段,想一想:文中两个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
2、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用文中的话说一说。(1)出示句子:
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谛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
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①谁愿意把这两个句子读一遍。
②你发现了吗,这两句话中有一个相同的动词?(碰)③这两个碰有什么不同吗?(克莱谛:不小心
我:故意)④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A、“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从他“微笑着”向我解释看出来)
B、“于是我想报复他。”(从“报复”这个词看出来)(2)知道我为什么想报复吗?(我嫉妒他)嫉妒是什么意思? ①你从哪里看出“我”嫉妒克莱谛?(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这是什么描写?(心理描写)
②指导句子朗读。谁能读出他嫉妒的心理?(3)那他们对待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 课件出示句子: 我火了,骂了他一句。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①找得真好,愿意读一次吗?
②我在对待克莱谛的碰是什么态度?为什么?(火、骂)③能把我的样子读好吗?
④克莱谛是怎么做的?(气、缩)这两句抓住了克莱谛什么描写的?(语言和动作)从他的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克莱谛?(宽容待人)
⑤能读出来吗?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1、争吵过后,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吵架后我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克莱谛的表现,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感受,待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我们先来看一看安利柯的表现,谁想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下。
A、出示句子:
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不安)②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后悔)③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是该有多好!(后悔自责)④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矛盾)
B、指导朗读。你们的体会很深,请你带着这种后悔、矛盾的心情体读一读这些句子。(自读,教师指名读,评议)
(2)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克莱谛有什么表现? 出示句子: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①“瞟”是什么意思?(“瞟”用眼睛斜着看)
②此时的克莱谛心里在想什么?(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感到好朋友为一点小事闹成这样不值得。)
为什么要说“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他对安利柯的做法难以理解)
④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克莱谛对“我”行为感到伤心。)⑤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3)过渡:吵架过后,一个感到后悔,一个感到悲哀。下面看看他们的对话。
出示:
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①克莱谛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想的一样吗?(说法一样想法不一样:克莱谛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②引导学生读好他们的对话。(同桌合作练读对话,找同桌两人朗读)(4)我一边想着怎样应对克莱谛一边听课,你想此时的我能听进老师的讲课吗?(不能)
①“毕竟”怎么理解?(到底)
②联系实际,谈想法:课堂上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心里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出时间过的慢之类的话)
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3、学习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9-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出示: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③这是什么描写?(表情、动作、语言)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3)指导分角色朗读(9-13自然段),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4、学习第四部分(14自然段)
过渡:我和克莱谛和好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来想让父亲高兴一下,没想到父亲却严厉地批评了我。
出示: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1)自己读读父亲的话,你体会出什么?(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2)你们的体会很深刻,其实父亲的话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还有两处,快速浏览找出父亲的话。
①学生说,教师出示父亲的话。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②你再来读读父亲的话。有什么新的体会吗?(知道自己错了,要承认错误;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3)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4)最后让我们齐读一遍父亲的话,记住父亲的教诲,学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理解
1、课文学完了,那么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谈观点。
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板书:互相宽容、团结友爱)
3、总结:课文虽然讲了一件平凡小事,却告诉了我们要宽以待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父亲说的话。
2、小练笔:写一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
3、推荐阅读《爱的教育》。板书设计:
争吵
我—————克莱谛
和好
相互宽容
团结友爱(红笔)
争吵教学设计 篇4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
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
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
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
(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范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
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
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列举片段范例供大家参考。
……
我望着对门窗台上那盆平顶凤仙,花红叶绿的,真喜人,它是张童种的。再看看自己窗台上的这盆,又瘦又长,叶子不绿,花儿还没开一朵。都是清明节后一块儿种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儿就长得水灵。我跟妈妈说:“开学就要评‘园艺能手’奖了,张童准能评上。”妈妈说:“你就取取经,问问他是怎么侍弄得那么好。”
“哼,我才不呢,显得我多熊!”我说着朝对门努努嘴儿。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阵窸窣声音,我推开窗子,啊,只见张童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顶凤仙呢。
“张童!”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来。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脑门上渗出了汗珠,关切地说:“你这花儿缺肥,可水浇得倒挺多。”说着,用小铲把盆土翻了翻,从塑料袋里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边。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长的枝叶剪掉一半,浇了点儿水,胸有成竹地说:“过一个星期看,你会满意的。”
“谢谢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养,要是比你的那盆强呢?”
“那园艺能手就是你了。”张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不过,记着,浇水要间干间湿,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说罢,把塑料袋扔到我怀里,拍拍手上的土,又眯着笑眼,径直朝对门走去。
……
争吵教学设计 篇5
三年级下册《争吵》教案
普集镇焦家小学
郭坤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
倾吐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
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争吵,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自己看提示讲述故事)
3、检查生字词及多音字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A.学习第一部分(1-4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拨释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
(2)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后,他是怎么做的?(3)“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
(4)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做的? B.理解课文的第二部分(5-8)自然段。
(l)发生争吵后,“我”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找出描写“我”矛盾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你的理解。
(2)克莱谛又是怎么做的呢?找出来读一读。重点体会克莱谛说两次“我在外面等你”时想法。(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C.自读课文的第三部分(9-13)自然段。
(1)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
(2)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3)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D.理解课文的第四部分(14自然段),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l)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3)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体会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
2、深刻体会,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
谈一谈学了本课后,安利柯和克莱谛从争吵到和好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五、扩展延伸
在生活、学习上,你跟谁发生过争吵?现在你想对他说什么?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六、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3.各自抄写。
A、把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用铅笔描红,特别注意写上下结构的字“替、墨、骂、毕”时注意上下部位的位置。
B、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 “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
(“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
(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
(“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③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自读9—13自然段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指读9—13自然段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二、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板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篇6
《争吵》教学设计
湖北利川团堡小学 张银桃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把握主要内容。2.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亲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了克莱蒂的表现后,“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吧。
(二)学习课文第5——8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
(1)“争吵”后“我”是怎样想的?(2)克莱蒂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1)学生读第5自然段,指导读出“我”既后悔又没有勇气认错的矛盾和勇气来。
(2)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
(3)克莱蒂两次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3、教师提示学生:在这一部分里,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归纳。
克莱蒂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是想让“我”安心听讲,放学后在再向“我”解释,而“我”却以为克莱蒂是要找我算账。4.指导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三)自学课文第9——13自然段。1.指名分角色朗读。
2.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生共同归纳)
(1)、文中用一个挨字,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2)放学后,“我”拿着戒尺,准备防御,而克莱蒂却温和地微笑,提出两个人重归于好。(3)从“微笑”和“温和”两个词中可以体会到克莱蒂是个宽容、友爱待人的人
3.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克莱蒂的真实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四)、感悟父亲的话。
1、指名朗读第14自然段。
投影显示:
(1)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2)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2.齐读父亲的话,说说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要敢于承认错误,请求得到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要宽厚待人。)
3.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2、对照自己平时的言行,做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六)、拓展延伸。
帮“我”把“我”的后悔和诚意向克莱蒂表白一下吧!
(七)、板书设计:
15、争 吵
我————克莱蒂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相互宽容 团结友爱
三、教学反思
《争吵》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因此,我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找出描写争吵后“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为课文讲述的这种情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只有多想别人的好处,反思自己的不足,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最后让学生齐读父亲的话,说说父亲说的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道理。朋友之间不需要戒尺,不需要拳头,所以把戒尺一掰两半扔到墙角。教育我们今后怎样做朋友!我想学生们会有所收获!
《争吵》教学设计 篇7
15争吵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理解父亲对“我”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的变现。
2、明白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法。
2、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找朋友》,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把握文意。
1、播放课文录音,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复习重点生字词
Shí
jiàng
chāo xiě
mî
shuǐ
石
匠
抄
写
墨 水
yuán gù
fân nù
jiâ chǐ
缘 故
愤 怒
戒 尺
jì rán
jiān bǎng
káng qǐ
既 然
肩
膀
扛
起
3、讨论、引导: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最后和好如初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探讨问题。
2、课文是按()顺序写的。
3、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4、合作解决问题,教师点拨:
写作顺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段落层次:发生争吵、后悔及矛盾、和好如初、父亲教育。
(四)重点研读:
1、发生争吵:
(1)齐读1-5自然段,思考问题。(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克莱谛不小心弄脏了“我”的本子,“我”想报复他,也故意弄脏他的本子。
(3)“我”和克莱蒂有什么表现? 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4)我们争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哼,不就是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我出于嫉妒心才故意报复克莱蒂。
2、后悔、矛盾
(1)自由朗读6-8自然段,思考问题。(2)吵架后“我”是什么心情?
(3)细读“我很后悔” “克莱蒂是个好人,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去像他认错吧”“请原谅我怎么也说不出口”
体会:后悔、矛盾的心情。(4)吵架后克莱蒂有什么表现?
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5)怎么理解克莱蒂的悲哀?
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伤心。
(6)克莱蒂: “我在外边等你。”
我:
“我也等着你!”
两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小组讨论。
克莱蒂:想跟我和好,继续和我做朋友。“我”:是准备防御克莱蒂打我。
3、和好如初
(1)朗读9-13自然段,说说“我”和克莱蒂是怎么和好的?(2)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挨”是什么意思?
“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煎熬。“挨”形象地写出“我”的后悔和矛盾心理。
(3)“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微笑”、“温和”表现了什么?
“微笑”、“温和”表现出克莱谛的宽容,友爱待人的品质。(4)体会克莱蒂的宽容、大度。
4、父亲教育
(1)父亲知道这件事情后,是怎么做的呢?(2)父亲的话说明了什么?父亲的话教育“我”: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 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3)再读父亲的话,用心体会,学会知错就改的道理。
(五)拓展练习:
1、说一说,你曾与同学或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争吵事件。
2、写一写,写出事情的经过和你的感想。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要学会宽容,学会体谅,珍惜友情,珍惜同学情!
《争吵》教学设计 篇8
束河中心校中海完小
和贵珍 2012年4月20日《争吵》教学设计
(二)《争吵》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争吵》。
二、设计理念
《争吵》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根据本文的特点,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能复述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能复述人物争吵的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复述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争吵》这篇课文,一起齐读课题,读完课题同学们可能会想是谁和谁争吵?为
什么争吵?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真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
(二)学生交流回答问题,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小结:课文写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一件事,那么课文和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争吵呢?(1—4自然段)
1、指导朗读怎样争吵的句子。
2、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3、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部分的内容(请学生复述,说出段意)。
(三)像课文中我和克莱谛那样同学之间发生争吵的事是难免的,想想课文里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默读5—8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争吵”之后描写“我”心情的句子。
1、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2、我在争吵之后为什么后悔?
3、我为什么不安呢?
4、“我在外边等你”这句话两人想的一样吗?
(四)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们和好(9—13自然段)。
(五)齐读最后一段(学生感悟)。
(六)总结,引导写话。
板书设计:
15争吵
“我”: 骂→报复(嫉妒)→后悔不安克莱谛:微笑→(宽容)→悲哀父亲:教育→珍惜友情
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