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6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现代作家周晔于194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构思、立意高明,脉络清晰,叙事清楚,行文童言真心,读来亲切感人。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1
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遇到了以下问题:
1、教学应当是预设与生成相益得彰的:
但在教学中,我只顾着讲教学设计步步为营地进行实施,对教学现场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以及产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做到及时捕捉,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地点到,甚至忽略不计,没有使之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资源。
2、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知识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对于这个问题的感悟也就处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我拘泥于寻求惟一的答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锐的洞察和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没有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动中去。
因为上述原因,本课的教学显得教条而不灵动。
其实,课堂上即时呈现的动态生成资源是格外可贵的,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资源面前,倘若能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根据学生的不同感悟,组织教学,学生不才能不但读懂、悟透,而且更有兴趣,课堂也会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永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应变能力,锻炼教学智慧,增强教学技艺和魅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篇2
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时安排:三课时
选用教材:人教版第十二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及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的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 让学生知道并深刻理解鲁迅先生某些有深层含义的话语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知道并深刻理解鲁迅先生的话语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没有任何的提示的前提下,出示几张鲁迅先生的图片。有些是同学们熟悉的,有些是同学们没有见过的,这样即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题上,还能够扩展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直观认识。
新课讲授:
(一)、新字词学习:
出示新字词的幻灯片,联系课本的语境对词语进行讲解。(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不需要在字词的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
(二)、课文分析:
1、通解课文内容:
(1)、分小组让同学起来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即可以让全体同学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让同学初步体会文章的一些有重要内涵的语句,为后来的学习提供条件。学生朗读后再让学生听一下课文的原声带,对比一下有什么差别。在听的过程中给学生提几个问题,(以下的1、2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朗读。
2、课文段落分析: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问题:
(1)、文章总共写了几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文章总共写了五个故事,分别是: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经过刚才的通读,学生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了解,这时候让他们自己总结出文章总共写了几个故事。可以提高他们的总结课文的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故事的内容,并给每个小故事起个题目?
“深切的怀念”; “谈论《水浒传》”;“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当学生已经知道文章所包括的故事后让他们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然后通过他们自己的讨论总结,派出一个代表说出本组的意见,需要控制时间,不可耗时太多。)
通过上面的提问,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讲解课文每段的重点难点了。
(1)、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ⅰ、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
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先请一位同学回答,不完整让其他同学补充。)
ⅱ、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老师总结)
ⅲ、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抽学生回答。)
(2)、学习第二段,讨论:
ⅰ、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乱说一气。结果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ⅱ、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ⅲ、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感到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ⅳ、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
ⅴ、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
(3)、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ⅰ、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恍然大悟是指忽然明白过来;作者当时并没有真正的懂得伯父的意思,她这样的恍然大悟其实是她还不懂事的一个体现;从后来大人们的笑声就可以知道
(在这里为了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恍然大悟,可以教师解释先然后让个别学生演绎自己恍然大悟的情形。)
ⅱ、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到好笑。
(4)、学习第四段,讨论:
ⅰ、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
ⅱ、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5)、学习第五段:
ⅰ、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虽然这部分的形式都是问答式,可是可以针对每个题目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方式提问。尽力避免问答的方式单调无味。####
3、重点语句分析:
(1)、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外外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
(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当时社会的黑暗,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也可以把视频放在课后作为只是的拓展。)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叹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这里要跟学生说明虽然现在我们社会中有的人还是很可怜,需要淋雨或者冒着寒风去工作,可是这个跟那时候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本质的区别。)
(三)、巩固练习:
1、阅读句子并作答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识拓展:
准备了几个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生平故事,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含义的理解。(根据实际的情况决定播放的时间,如果在课文的解说中有需要,也可以穿插到课文的解说中。)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故事 小标题 内涵 文章主旨
第一部分 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深切的怀念 社会上大家都很爱戴鲁迅先生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第二部分 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谈论《水浒传》 对自己侄女的关爱
第三部分 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笑谈“碰壁” 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第四部分 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救助车夫 对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第五部分 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关心女佣 对别人关心多,对自己关心少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3
对话,是谈话者思想、情感的交流,读书,可以理解为读者和文本的一种对话。如何让对话深刻些?下面我就以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进行探讨。
【教学片断】
我问伯父,为什么车夫在这么冷的天里,还赤着脚拉车?伯父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他的话已记不清了,只觉得他的回答很深奥……
师:作者当时还很小,所以听不懂伯父意思深刻的话,请同学们像一下,鲁迅先生可能会怎么说?
要回答这个问题?涫涤泻艽蟮哪讯龋???匦肜斫馕谋舅?毯?纳羁桃馑迹?私馊嗣窨嗄训母?驹?颍?痪浠氨匦牒臀谋窘?猩畈愕亩曰啊?<br>
……
我耐心的等待学生的发言。
终于有学生举手了。
生1:车夫家里特别穷,连饭也吃不饱,根本就买不起鞋。
生2:车夫每天挣的钱太少了,还要养活家里的人。
生3:是那个社会太黑暗了,才使穷人的日子越来越苦,连鞋都买不起。
师:是啊,鲁迅肯定说到了造成穷人生活苦难的根本原因──社会的黑暗。这样深刻的道理,小时候的作者所以才听不懂。
【反思】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应让学生思考对话隐喻意义,使对话的层次更深一层。
2、对话不仅仅是双方情感互动、交流,同时也应是理解文本创造意义的过程。学生只有理解了鲁迅对那个黑暗社会的痛恨,才能理解文本隐含的意义,说出文本没有说出的话。这样的对话才能有较深刻的层次,才能触及文本的宗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
3.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对鲁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能做个简单的介绍吗?(交流资料)对,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再学习关于鲁迅的文章。(板书课题)
3.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二、预习课文
1.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自己体会,读不懂的,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
3.学习生字新词。
三、全班交流
1.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
(2)分辨字型: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 ”,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3)理解词语。
(4)组词
仪( )悼( )逝( )餐( )搞( )
议( )掉( )晰( )参( )稿( )
冠( )悟( )摊( )咳( )嗽( )
寇( )梧( )滩( )核( )漱( )
2.本文作者是谁,你怎么知道的?读读有关语句。
3.读课文。
4.课文共有几段?你怎么知道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段:伯父跟“我”谈《水讲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5.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受人爱戴;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6.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7.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不懂的下节课和老师、同学讨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二、学习二、三、四、五段
(一)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想想每段讲的是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自学后小组讨论交流。
(二)汇报自学讨论结果
要求:每小组汇报一件事,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1.从第一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带着感情读,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这句话,“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体会到伯父这句话里含义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我”听懂了伯父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觉得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为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2.从第二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敢于斗争)。指名读有关语句。(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抓住“黑洞洞”“碰壁”深入理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黑洞洞”,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斗争时受到挫折与迫害。)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体会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第三件事讲了什么?(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救助车夫,关心车夫,更关心穷苦人民。)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伯父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4.从第4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和前文的几件事中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爱憎分明)
5.小结:体会这四件事说明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但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去世时有许多人来哀悼他。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学生边听边勾出。(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2.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当时“我”理解吗?(板书:爱戴)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
1.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板书:因果)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第四题。
2.预习《高粱情》。
附:板书设计
6
教案点评:
写人的文章,大都是通过记叙几件关于这个人的事或表扬或批评这个人的性格品质。本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四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对学生来说难点是如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从而很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设计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黄昏写作背景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通过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在学生按提示分组自学课文内容并讨论汇报结果的前提下,教师又进行了适当的归纳总结。
探究活动:
1.学生课下搜集鲁迅的一些名言,摘抄下来,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和故事与同学交流,
2.组织学生看《阿Q正传》的电影,看完交流观后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篇5
一、对句子的理解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时,可每学一个小故事,再返回到该句的诵读上,以形成一咏三叹的效果。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理解这句话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可以通过想象伯父鲁迅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这句话。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二、对词语的理解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苦: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力拉的车,主要用来载人。也叫人力车。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硼酸水:一种用于消毒防腐的外用药水。
【近义词】
惊异──诧异 忍受──忍耐 逝世──去世
爱戴──拥戴 深奥──深刻 悔恨──懊恨、懊悔、后悔
忍受──经受、忍耐 羞愧──惭愧、羞耻
团聚──团圆、聚会 追悼──追念、悼念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各色各样──形形色色
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粗心大意
【反义词】
个性──共性 爱戴──憎恶 深奥──浅显
老实──狡猾 详细──简略 阴暗──明亮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马马虎虎──认认真真
词义辨析
【爱戴 爱抚】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对人有深厚感情”的意思。
主要区别是:
“爱戴”表示“尊敬热爱并且拥护”,用于下级对上级、群众对领袖、幼辈对长辈。“爱抚”表示疼爱抚慰,使用对象跟“爱戴”相反,且年龄距离较大。
【逝世 死】
都是动词,都能表示失去生命。
主要区别是:
适用范围不同。“死”能广泛用于任何人及至任何生物,如“兔子死了”、“小树死了”,“逝世”只能用于受尊敬的人。语体色彩不同。“逝世”用于书面话,带有敬重、庄重、严肃的意味,“死”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不带严肃、敬重的意味。
【爱戴 爱护】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喜爱的意思,对人或事物有深挚的感情。
主要区别是:
适用对象不完全相同。“爱戴”的对象常常是人,“爱护”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爱护公物”。另外,“爱戴”用于下对上,“爱护”常用于上对下,也可用于平辈之间,如“爱护儿童”、“同志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四、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五、句段学习指导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提示:想想这是谁说的话?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四周围黑洞洞的”原指周围没有亮光,什么也看不清。“壁”指墙壁。其实质是指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在白色恐怖下,与反动派作斗争,就会遭到恶势力的恐吓(hè)与迫害。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平时伯父的表情是慈祥的愉快的。
提示:联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在什么情况下表情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呢?“这时候”,指在伯父和父亲救助车夫后,我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的时候,伯父想到了像车夫这样穷苦的劳动人民有千千万万,今天救助了一个车夫,可救助不了天下的劳苦大众。伯父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而忧虑,充满了对黑暗统治的憎恨。
3、这篇课文写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提示: 可以归纳为:① 谈《水浒传》;② 谈“碰壁”;③ 救助车夫;④ 关心女佣。
六、课后练习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示〗 在读第一部分时,要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沉痛悼念的心情,语速要低缓。在读“伯父”指导“我”读书和“我”不理解伯父话语的深刻含义,还“恍然大悟”时,应轻松、欢快,而读伯父关心同情劳动人民时,应深沉、关切。
2、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体会这些句子含着的意思。
〖提示〗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把鼻子碰扁了”指的是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严重迫害。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了一篇篇杂文,他的笔就像一把匕首刺到反动派的痛处,因而反动派对鲁迅先生恨之入骨。这些句子无不流露着鲁迅先生对敌人的憎恨。
3、分别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再说说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提示〗 第一部分:深切怀念
第二部分:谈《水浒传》
第三部分:讲“碰壁”
第四部分:救助车夫
第五部分:关心女佣
课文后四部分从“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是对课文第一部分“我”对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不理解做出的回答。
4、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张冠李戴”。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
〖提示〗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三更半夜 模模糊糊 接连不断
囫囵吞枣──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而不能囫囵吞枣。
恍然大悟──他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我们才恍然大悟。
七、分段段意
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许多人都来到万国殡仪馆参加鲁迅先生的追悼会,大家都悲痛不已。
第二部分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我”读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伯父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从此,“我”读书不再马马虎虎了。
第三部分讲伯父在与“我”的谈笑中抨击旧社会。伯父开玩笑说“四周围黑洞洞的”,“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顽强斗争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恍然大悟”,自以为明白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伯父的话。
第四部分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不仅为他包扎伤口,还送给他药品和钱。表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和深厚感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五部分讲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鲁迅先生在病重时,还坚持用手中的笔同反动派作斗争。还常常关心佣人的健康,劝她多休息,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课文二、三、四、五部分,对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做出了回答。
八、写作特点
1、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文章生动、真实、感人,更具说服、感染力。
2、含蓄的表达方式:
如“四周围黑洞洞的”,“碰壁”、“把鼻子碰扁了”,“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些句子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耐人寻味。
3、设疑──叙事──释疑:
本文先讲鲁迅先生逝世,提出疑问:“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然后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令“我”难忘的几件事,最后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就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回答了前面所提的问题。这样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既做到了前后照应,又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篇6
是较为易教的文章,易是因为脉络很清楚,但又显难,是因为有些重点句子离学生实际较远,不知学生能否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碰壁”等意思。
教学一部分一部地进行,还不错吧,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越来越多了,加上课前收集的资料,更回喜欢鲁迅先生了,有些学生还说:“原来不喜欢他,因为他长着很长的胡须,但现在很喜欢,他太伟大了。”教学中,我把后面的诗歌《有的人》提前到本课的教学中来,特别是理解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的时候,学生对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是深信不移了,我教育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关心的人,我们应尽自己的心力关心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特别是更要爱自己的父母,珍惜和感恩已有的幸福,孩子们会意地点着头。从中,我体会中,我们一定要熟悉整组教材的安排,灵活运用教材,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