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央视热播电影学习总结(合集三篇)》
《跨过鸭绿江》央视热播电影学习总结(精选3篇)
《跨过鸭绿江》央视热播电影学习总结 篇1
按照省厅年度学习工作考核要求,现就本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
一、主要成绩
(一)学习方面。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进取参加厅、所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学习;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特点和审计科研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了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学习。政治觉悟、政策水平和工作本事有了长足的提高。一是认真学习了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党的xx大、xx届五中、六中全会文件,深刻了解其精神实践;二是认真学习了国家关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面的相关政策与重大举措,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等,记录了学习要点,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三是结合审计科研工作特点,认真学习了新审计准则,以及经济、财务、审计、工程等方面业务学习,充分了解审计科研工作重心和动态,明确审计科研目标与重点,不断提高了自我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二)工作方面。
1、认真完成了20__至20__年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国家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研究》的立项申报工作;
2、深入调查研究,进取组织参与了省厅20__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主要包括:招标立项课题三项,即
(1)政府审计的职业化管理研究;
(2)审计调查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3)审计组长的素质要求与技术研究。定1向委托课题三项,即
(1)审计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研究;
(2)国家审计现场管理研究;
(3)金融审计数据平台及联网审计方法研究。
同时本人参加和完成了其中一项课题研究报告《国家审计现场管理研究》。
3、认真撰写了中国审计学会第三届理事论坛论文《国家审计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该篇论文参加了全国审计系统交流,汇编于《中国审计学会第三届理事论坛论文集》,同时发表于20__年《现代审计与经济》第2期。
4、认真撰写了审计署、中国审计学会20__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专题研讨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及防控策略研究》,在全国审计机关范围内参与了交流、并汇编于该专项研讨会论文集。
5、按照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技术创新情景调查的要求,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景,认真开展了省厅审计技术创新情景的调查研究,执笔撰写了《陕西省审计厅开展审计技术创新的调研报告》,并按照规定要求上报审计署。
6、进取组织和参加了陕西审计学会第三届青年论坛,认真撰写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交融互动——陕西省审计学会第三届青年论坛综述》一文,并发表于20__年《现代审计与经济》第3期,
7、进取参与、执笔和修改完成了省厅20__年重点审计科研课题《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8、认真收集很多资料,走访调查有关人员,反复听取各方面意见,撰写了审计志(审计科研、审计期刊等)部分资料,初稿长达6万余字。
9、执笔撰写的论文《金融风险防范与政府审计应对》,荣获审计署20__年度优秀审计论文评比三等奖。
(三)其它方面。
1、能够遵守厅、所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遵
守有关纪律和廉政规定。
2、以诚待人,团结同志,尊敬师长,工作上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助;学习上能够相互请教、相互帮忙、共同提高。
3、能认真完成厅、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和日常事务。
二、不足之处
主要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计算机技术应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努力方向
(一)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审计科研工作的适应性、创新性、有效性。
(二)加大现代审计技术手段的学习力度,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
(三)加大政治、业务学习力度,不断拓宽更新知识,熟悉掌握业务技能,进一步增强自我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跨过鸭绿江》央视热播电影学习总结 篇2
丰碑永恒,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短短几十年内,我国综合国力实现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要珍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宝贵财富,使其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权既要面对一些西方国家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又要应对复杂的国内形势,凝聚民心、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万难之中,党中央作出了出兵参战的英明决策,以有力的战争动员和超凡的战略战役指挥将战争引向胜利,同时顺利完成了大规模剿匪斗争、土地改革、镇压_运动,有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并取得最后胜利。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面对侵略者的战争威胁,只有奋起抵抗,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面对拥有绝对优势技术装备的敌人,志愿军将士用行动有力回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这充分说明,一个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如今,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仍然需要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蕴含的斗争精神,敢战能胜。
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以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积极投身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事业中。
紧紧依靠人民是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力支撑。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和民工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志愿开赴战场,担任战地的各种勤务工作。工人和农民开展爱国生产并厉行节约。全国各族人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人民的支援是志愿军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认识这一真理: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伟业。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更加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崇高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当前,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更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跨过鸭绿江》央视热播电影学习总结 篇3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和代价,但是中国人民取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支援朝鲜人民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稳定了朝鲜的局势,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国地位。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除抗日战争取得反法西斯侵略的胜利外,只有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的挨打受欺史,只有任人宰割、割地赔款的屈辱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无论当时的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都没有正视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动了美国,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软弱可欺的形象,一扫中国近代以来历的耻辱,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
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稳定了社会秩序。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同时,即以坚定的决心,采取断然措施,加速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_的步伐,为支援战争,也为恢复国内建设提供稳固的社会基础。至1953年底,已先后基本肃清了_,剿灭了匪患,完成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的新解放区全部土地改革,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并且和平解放西藏,中国大陆第一次真正实现了统一。中国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生活秩序都走上了正轨。
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打出了中国人民极大的爱国热情。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软弱无能,中国人民一盘散沙,国家没有尊严,人民没有自尊和自信。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在战场上打败美国军队,国内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振奋、唤醒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国人民真正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由一盘散沙聚拢成了有力的拳头。
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家建设发展的长期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虽付出了巨大的物力消耗,但由于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建设积极性,从而按时完成了原定的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取得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第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使中国取得了进行和平建设的环境,至今中国已赢得了71年和平建设时间。
这场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打疼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和美国,极大地教训了美国霸权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国,到处称霸。但在朝鲜战场上却吃了败仗,碰得头破血流。这场战争是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历第一次没有胜利班师的战争。这对中国具有“恐美病”的人是极大的教育,对亚洲和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是极大的鼓舞。美国从朝鲜战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人民是有力量的。
这场战争打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至现在仍被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