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地理 > 地理高一必修2知识点正文

《地理高一必修2知识点》

时间:

  高一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耐得住性子,所以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原始)

极低

“高--高”(传统)

较低

“高--高”

“低--低”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的限制

  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人口容量(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线)

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

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等)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 ⑵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⑶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 ⑷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相关)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实现的措施

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时间长于一年;跨行政区域分界线)

  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国际迁移(国家→国家):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3.国内迁移(行政区→行政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

⑴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资源条件。

⑵经济因素(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落后→发达)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⑶政治因素:政策(组织性)、战争

⑷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影响变大)、家庭教育、宗教信仰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 一、城市形态(补充)

  1. 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 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用地规整,形态集中

地形限制、河流阻隔或规划控制

沿交通线分布,受地形限制或沿河分布

城市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浦东新区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某一事物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

  3.城镇空间分布特点:①人口密集地区;②沿河、湖、海地区;③交通运输枢纽;④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

功能区

形态特征

区位选择

原因

商业区

点状、条状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交通便捷、市场广阔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河流下游,下风向

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保护环境;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住宅区

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筑质量上出现高、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

宅区

城市外缘地势高的地方,与文化区、风景区相联系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级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

典型模式

特点

同心圆模式

由5个同心圆组成

扇形模式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多核心模式

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①地租高低决定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影响: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

其他因素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四、中心地理论

等级划分标准及类型

按人口规模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服务范围

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

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

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运输因素

  第二、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

概念

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标志

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农村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城市拉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意义(P36)

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发展阶段

特点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加速阶段

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

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

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① 发达国家:卫星城和工业区多;市区范围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出现高水平的大多是连绵带;人居环境质量高,城市绿化率高,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

  ② 发展中国家:虚假城市化(南美)、滞后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

国家

特点

产生差异的原因

发达

国家

起步早,目前速度趋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处于后期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早,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大批农业劳动者向城市迁移

发展中

国家

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剩余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

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工业“三废”)影响水质、水量,水循环,破坏力原有的河网系统;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大气水热状况,产生热岛效应。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传统的农特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③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④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以大幅度增强;⑤影响改变着地方文化。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

  ②措施:Ⅰ.建立卫星城;Ⅱ.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Ⅲ.改善交通条件和居住条件。

  四、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⑴特点:①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②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③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⑵建设方向: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②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③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五、城市化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4.城市的兴起又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一、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 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 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少(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 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二、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 生产协作:①多道工序间的联系;②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③生产链联系。

  2. 商贸联系:区际联系(更密切)→现代物流业(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体现);国际贸易。

  3. 科技与信息联系:互联网普及→电子商务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三、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导致某些产业的空间集聚,促使产业地域的形成。

  2. 原则: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科学技术

  ①自然条件:热量、光照、地形、土地(最基本)、水分;②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技术;③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决定)、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组合单位。

  2.农业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分散到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集约型到粗放型。

  4.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各地区的商品化生产。

  ★.混合型农业

分布区域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澳大利亚西南部、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生产、经营方式

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

特点

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市场适应性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①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较多;②地势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②市场广阔;③机械化水平高;④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⑤交通便利;⑥政策扶持;⑦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

  ★水稻种植业

分布

亚洲季风区(包括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自然因素

①季风雨林气候,雨热同期;②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水源充足便于灌溉

社会因素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④人们喜食稻米

  ★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区域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特点

耕地面积广,机械化程度高,耗能高,商品率很高

  ★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

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基础条件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杰出代表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乳畜业

生产对象

奶牛

产品

牛奶及其制品

分布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最典型)、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主导因素

市场、饲料供应

布局原则

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分布在大城市附近;

②乳制品加工业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特点

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热带种植园气候

分布区域

热带雨林气候区

生产特点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杰出代表

东南亚、巴西(橡胶),南美洲、非洲(咖啡),马来西亚(油棕和棕油)

  ★地中海式农业

分布区域

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它地中海气候区

生产特点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优势作物

小麦、大麦,葡萄、柑橘、橄榄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主要因素:运输>土地>集聚

类型

原因

具体工业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

制糖厂、罐头厂

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

啤酒厂、家具厂

  3.集聚:①定义: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②作用:Ⅰ.共同利用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生产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Ⅱ.开展协作,促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4.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资源

矿产、土地、水、生物资源(资源型工业)

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经济政策

生产技术因素

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

市场因素

直接面向市场,靠近消费地

  5.环境污染的法治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

  二、工业联系与工业区域

  1.工业联系

  ①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

  ②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原材料加工、零部件装配以及有关的生产过程。

  ③工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称为上游工业,具有产出联系的部门称为下游工业

  ④全球生产系统(生产链分散),地方生产系统(生产链在同一地方)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①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轨迹:英国—德国、德国—美国、美国—日本、日本—东亚和拉丁美洲

  ②我国转移的重点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③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带。

  ④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美国硅谷的信息产品、法国的高档化妆品、瑞士的名牌手表、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和德国的高档的轿车。

  3. 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①特征:“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

  ②作用:分享了专业化协作、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服务,上下游配套工业得以健康发展,

  专业化服务部门兴起。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1.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2.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有利于形成大城市。

地区

交通方式

聚落分布

聚落、道路形态

北方

陆路(马车)

陆路干道附近

聚落布局成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

铁路和公路

沿交通线发展(郑州、石家庄、徐州)

南方

水运

沿河设城(扬州、苏州、杭州)

都成带状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交通运输对于商业布局的影响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的。

  2.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

影响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困难,商业网点密度小

影响商业网点位置

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和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大城市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定义: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是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力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

产生原理

类型

表现

当人们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自然资源衰竭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砍伐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补充

问题

原因

危害

全球变暖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

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臭氧层破坏

大量排放氟氯烃

危害人体健康

酸雨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

酸化土地江河湖泊,危害树林、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分布

原因

人口压力;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影响

①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危及人类生存

②局域性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事件,演变为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危害人类健康

分布地域差异

聚落: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原因是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过分密集,污染物集中

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原因是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国家:发达国家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和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枯竭:是指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的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①原因:人们长时间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物链被割断,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

  ②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4.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①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② 类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辐射污染等。

污染类型

定义

污染物

水污染

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使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大气污染(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现象(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土壤污染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重金属(汞、铅、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

★背景

★人地关系思想

★生产力特点

采集渔猎时代

人受地的制约较小,崇拜自然

天命论

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

农业文明时代

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改造自然

人定胜天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天人相对论

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高度,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尖锐

地理环境决定论

科技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资源能力空前提高,刺激生产力发展

“和谐论”(又称人地协调论)

可持续发展论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的必由之路

  ★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2.实施:《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平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需各国积极参与;地球是一个整体,解决地区性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协调

基本观念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力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控制人口规模

  1.问题:人口过多,资源更加缺乏,环境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任务: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模式

  1.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片面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使得社会多牺牲资源、环境,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2.措施:将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方式。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资源:

  ①地位: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

  ②措施: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2.森林和森林资源

  ①定义: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森林资源: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植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②森林的地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③森林的作用: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④措施: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3.淡水资源

  ①问题:有些国家的水资源污染,严重缺水。

  ②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农业采取滴灌的方式进行作物栽培,工业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对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后用于绿化、洗涤等。

  四、 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 协调人地关系,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 措施:①各国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②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地理高一必修2知识点相关文章

1.地理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2.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4.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5.地理高中必修二知识点网络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