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语文 > 初三人教版语文基本知识点正文

《初三人教版语文基本知识点》

时间: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语文要想成绩提高,需要多记多看多做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10、《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所选的十则,有的谈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学习态度,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变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3、《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满了浪漫色彩。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要到山中寻访一位朋友,原来是古桥、古树等自然界的朋友。然后通过与这些朋友互拆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4、《秋天》这首诗,选自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预言》。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由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组成。

人教版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要点复习资料

课文理解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作者诗词的豪迈风格。

《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生活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朦胧诗”诗人江河。这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景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这首诗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梁启超,这篇演讲词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等。本文是一篇演说,全文贯穿着民主、自由、和平的精神,是对人类先贤的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伏尔泰是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傅雷家书两则》是文学翻译家傅雷与在国外学习的儿子的通信。选文是他12年所写的180多封信中的两封,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致女儿的信》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候,给她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真正的爱情。


初三人教版语文基本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