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科主要的教学与科研单位。学院位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地处终南山麓,潏水之滨,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与优良的学术环境。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1944年建立之时即设有史地系。1954年学校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始独立建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担任系主任。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保留原有建制。20世纪80年代中,由历史系分设独立建制的历史地理研究所、唐史研究所和古籍整理研究所。2000年学校进行管理机构改革和院系体制调整,历史系、唐史研究所和古籍整理研究所合并,组建为历史文化学院。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辖历史系和文博系,以及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等八个院属研究机构,此外还设有历史艺术博物馆和资料室。
学院有历史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博物馆学三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已具备相当完善的历史学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二.师资力量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不同的领域中先后出现过史念海教授等一批成就斐然享誉学林的专家学者。在职教职员工67人,其中专业教师56人,该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专业教师的51.8%,具有研究生(博、硕士合计)学历者占91.1%。高级职称教师占82.1%。教师曾在外校取得学历或学位者占75%,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多样。专业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占78.6%,各个年龄段分布合理。
三.科研教学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具有雄厚的历史学科教学和科研力量。秉承“自由、自信、自尊、自强”的办学理念,奉行“厚基础、强学科、重人文、寓现代于传统”的育人方针,为学术研究和基础教育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有40多部高水平专著出版,一大批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吴玉章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多项各类学术奖励。有2门课程被列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历史学在全国高校各类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四.学科设置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考古学),以及中国史、世界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方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五.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其主要职责是:起草全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学校领导提供咨询;协调全校外事活动,为院系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信息服务;负责学校外事接待活动的策划、实施;校际交流计划的统筹管理,包括计划的制定、协议的拟订、交流项目的实施和运转情况的跟踪管理、服务;外国留学生和研究学者的归口管理,包括发展规划的制订、参与招生、外事和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外国专家的聘请、报批、外事和生活管理;国际会议的审核报批;境外办学的联络、审核和报批;教职工因公出国(境)和学生因公出国(境)护照、签证(通行证)的办理,教职员工因私出国(境)校内有关手续的办理;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事务。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备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学校还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近4000余人。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内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