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父诺贝尔的故事【通用12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名人故事:诺贝尔 1
几十年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叫“Hibbing”的矿区小镇上,人们过着简单而乏味的生活。男孩 Robert Allen Zimmerman 在这里长大,那时,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听收音机里播放的电台广播,那里间或会传来一些流行歌曲和彼时方兴未艾的摇滚乐。而当这个男孩第一次听到乡村音乐时,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了片刻,在一瞬间他萌生了与此有关的巨大梦想。
这个男孩疯狂地练习演唱和乐器,他因此成了校园明星也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女生的心。但他无法满足于眼下的生活,他心心念念着外面的世界,他要走出这里。中学毕业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那个小镇,和别人一起组成乐队,到处表演。不过很快,他就又厌倦了那种缺乏内涵的音乐。等到上大学时,他已经完全无心学业,醉心于弹琴唱歌。那时他还迷上了诗歌,甚至因为崇拜威尔士诗人 Dylan Thomas 而改了自己的名字,新名字叫作 Bob Dylan(鲍勃·迪伦)。
1961 年,从大学辍学的 Bob Dylan 来到了纽约曼哈顿区的格林尼治村,这里聚集着大批的音乐人、艺术家,被称作民谣圣地。Bob Dylan 卸下心中的梦,安放在这个地方,他想在这里的酒吧演唱,去当一名真正的歌手。那时候,他身材纤瘦,头发微卷,说起话来略带羞涩,常常紧蹙眉头,背着一把吉他,提着破旧的行李箱。
Gerde’s Folk City 是格林尼治村里最著名的音乐演出场所。54 年前,Bob Dylan 的名字出现在这个酒吧演出的海报上,他要在那年 9 月 26 日为大家演唱,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下公开演出。那天晚上,他的表演让台下掌声雷动,在场的观众中,坐着资深的乐评人 Robert Shelton 。三天后,纽约时报出现了关于 Bob Dylan 的文章。
“一颗闪亮的新星在 Gerde’s Folk City 的舞台上冉冉升起。”Robbert Shelton 赞叹道,“即便年轻得不像话,他也是这些天来,整个曼哈顿最独特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音乐弥漫着非凡的创造力,让人印象深刻。”
于是,整个格林尼治村,不,整个曼哈顿区,都知道了这个年轻人。那一年,他二十岁。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仅仅是传奇的开始。半个世纪过去了,Bob Dylan 和乐队有过 2000 多场演出,他个人获得了 10 次格莱美奖,甚至还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是名副其实的乐坛“活化石”。他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作品被无数人传唱,他写下的歌词和旋律沁入到无数人的灵魂,让人们感受到自由。
1961 年的那个夜晚,让这一切有了个美妙的开始。现如今,格林尼治村人头涌动,各国游客成群结队地来参观拜访,可是人们怀念 60 年代,因为那时的午夜,走进一家昏暗的酒吧,或许能与 Bob Dylan 不期而遇。而他年轻的歌声,在风中飘扬。
名人故事:诺贝尔 2
有一个犹太男子,想和妻子离婚(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私生女),妻子不同意。男子说,我迟早会得诺贝尔奖。如果你现在同意离婚,我将来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全部归你。妻子当即同意并办理离婚手续。17年后,那男子果真获得诺贝尔奖,奖金果然由妻子获得。
这名男子名叫爱因斯坦,妻子名叫米列娃。
以尚未获取的诺贝尔奖金为筹码,诱导妻子离婚,爱因斯坦可能是全球男性第一人。
相信丈夫迟早会获得诺贝尔奖,并同意以获取诺贝尔奖金为条件离婚,米列娃可能是全球女子第一人。
相信丈夫日后会获得诺贝尔奖依然和丈夫离婚,米列娃是怎么想的?�
令人称奇的是,17年后,丈夫真的获得了诺贝尔奖,更令人称奇的是,丈夫竟然一诺千金地兑现诺言,将诺贝尔物理学奖巨额奖金真的付给前妻。
假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对夫妻,丈夫或妻子一方图谋离异,另一方不从。离异的那方说我日后会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你现在和我离异,将来诺贝尔奖金全归你,配偶会同意吗?答案不乐观。
所以我们鲜有大师。
名人故事:诺贝尔 3
巴金先生生前似乎声誉隆隆,死后备极哀荣,这是人们所见到的一面。实际上,巴金在“党国”意识形态寡头的眼中,他就是一枚棋子,只能按体制的路线走路,一旦表现出个性来,就离“弃之若敝屣”不远了。
话说1982年年初,胡乔木找了几个文艺界的头面人物去谈话,说 :“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来征求意见,我们可以推荐艾青、推荐沈从文,但不推荐巴金。”好奇怪的胡乔木,以为“诺贝尔奖”是靠他们“组织审定”的呢。这也难怪,这个国家,举凡党国领导人的出任,小至修一条路,哪样不是“最高”们勾兑好,“全体”一致通过的呢?
巴金哪儿得罪了这个有“中国的苏斯洛夫”之称的“意识形态主管”的呢?
原来,巴金在一个座谈会上,犯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毛病”,主张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最好是“无为而治”,“多鼓励,少干涉”,写作要“表达我自己的意志”;赞成赵丹遗言“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出席同一个会议的胡乔木,则大谈“有为而治”进行反驳。胡乔木之后又是当面又是写信批评,劝说巴金放弃这个说法。巴金没有同意。因此引起胡的不满,于是有了以上一幕。
这件事是由广东作家丹晨说出来的,(见《随笔》杂志2004年底3期《巴金与胡乔木》),丹晨先生在文中不无鄙夷地评论说:“我只是觉得好笑,因为我从未听说过,诺贝尔奖要征求哪个政府、政党、官方的意见。真的你以为你是谁了!”
名人故事:诺贝尔 4
感情的十字架
诺贝尔认为自己长相丑陋,不会得到真正的爱,加上工作的繁忙,对母亲的依恋等,他很早就下决心献身科学,在创造发明中寻求心灵安慰。虽然他富有且名满天下,一生中许多时间住在繁华热闹的巴黎,但却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个人生活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是个孝子,一个古怪、孤独的富翁。
实际上,诺贝尔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自己的烦恼、苦闷、失落。在60多年的岁月中,他曾义无反顾地排除障碍,向科研领域进军,建立起巨大的工业王国。然而,他也曾陷入感情的漩涡,备尝爱情的酸甜苦辣。
1876年,诺贝尔与一位在花店工作的女士莎菲娅·赫斯在维也纳邂逅。莎菲娅出身寒微,所受教育很少,但是开朗、单纯、漂亮。认识诺贝尔后不久她便辞去了工作,诺贝尔在巴黎给她买了房子、请了家庭教师,希望她专心学习、提高自己。他把莎菲娅当做未婚妻,并准备带她去见自己的母亲。然而,莎菲娅却无意去了解巴黎、了解法国文化、了解诺贝尔的事业,对学习也很快失去了兴趣,她只希望诺贝尔与她长相厮守。这使诺贝尔很苦恼。
诺贝尔意识到,莎菲娅身上没有一条符合母亲的标准。自己的家庭、事业与莎菲娅之间有着太大的距离,他决定中断关系,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轨道。但再见莎菲娅时,他又犹豫不决,舍不得与她一刀两断了。他们就像被不同的欲望驱使着的两个孤独的灵魂,互相依恋,又在奋力寻求爱情的庇护,哪怕这种慰藉很短暂、代价很昂贵!
莎菲娅天真、任性、随意,经常欠账,诺贝尔不得不� 诺贝尔的精力在衰退,头脑变得迟钝,工作效率大大降低。1879~1884年间,他甚至没有什么实验成果和专利申请。对于这位以� 有时他把这种坏心情发泄到莎菲娅身上,他痛感莎菲娅并不是他渴望的爱人,除了金钱,自己也不是莎菲娅的需要,但他仍然舍不得放弃她。
1884年,诺贝尔在伊斯基尔买下了一套别墅,为了避免邻居们的闲言,他给莎菲娅的信和电话都称她为“莎菲娅·诺贝尔太太”。但莎菲娅却在与别人的通信中也使用这个称呼,到处张扬。诺贝尔为莎菲娅的浅薄粗俗感到羞愧,但可怕的寂寞使他听凭感情摆布,让这种感情打乱了他的生活,影响了他的工作甚至危及他的名誉。这位工业王国的首脑,一向相信只有理智才能引导人们过上有益的生活,但自己却成了感情的俘虏,在感情这沉重的十字架下,他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钱财,而且他的道德水准、工作成就也受到不良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日益疏远。1891年夏天,莎菲娅生下了与一位年轻的奥地利军官的孩子。四年后,这位军官同莎菲娅举行完婚礼后又不告而辞。诺贝尔只好在经济上资助莎菲娅,直至去世后,仍留给莎菲娅一份终身基金。
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诺贝尔把生命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人类的进步事业,对世人来说,的确是件幸事。但对个人来说,事业、生活毕竟是人生两大支柱,仅有事业的辉煌而没有生活的幸福,那么,这种辉煌也是十分沉重的。
设立诺贝尔奖
诺贝尔一生以四海为家,虽然拥有亿万财富,但陪伴他的始终只是寂寞与孤独,甚至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庭。
叶落归根,诺贝尔回到了他的祖国——瑞典。一位归国富翁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买下一幢漂亮的公寓或乡村田庄来安度晚年?不,这不符合诺贝尔的为人,他是一个属于工作的人。
长期的劳累使本来身体就受过炸伤的他患了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症,医生开了油(他发明了油炸药)让他内服,他说:“看来这是命运对我的嘲弄,他们只是把这个玩意儿换了个名称,以免吓坏了药剂师和病人。”
瑞典冬天的凛冽气候,对于诺贝尔来说是严酷的考验。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严重的偏头疼和血管痉挛症纠缠着他。他得的是一种严重的心绞痛症,必须得到绝对的休息。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开始考虑起身后事。他探索世界、人生和他自身的意义,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年迈的诺贝尔并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名字和炸药连在一起,因为炸药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伤害,人们只会把炸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他必须向人们表明自己一生奋斗的真正动机,在他行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向世界表明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1895年,他决定把全部财产遗赠给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这笔财产的利息用于奖励人类伟大的成就。诺贝尔认为,探索知识的英雄征服了无知的领域,但他还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实际运用的发明中不牟取私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无愧于这份奖金。
所谓伟大成就,不是根据奖金获得者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来衡量,而是根据他们研究工作的动机是否为了获得更多的有关人类状况的知识。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亲笔写下了他最后的遗嘱。他把财产交给一个基金会,基金每年的收益用来奖励给科学和文学领域内的杰出人物,以及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们,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因这份遗嘱,诺贝尔的名字和文明、进步与崇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警世箴言
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名人故事:诺贝尔 5
我,签名人阿尔汤恩·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
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遗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伟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绐在化学上有最重大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绐在医学和生物学上有重大成就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民主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五人委员会颁发。
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堪地纳维亚人,谁最符台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唯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
一个人能想到整个世界,那整个世界就是他的。同样,一个人若只有想到自己,那么他无论生活多久,他的生活里也只是自己。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首先就是,他爱人类、爱世界、爱和平,然后才是爱自己。
名人故事:诺贝尔 6
【概述】:1945年,伟大发明---“青霉素”。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名人故事:诺贝尔 7
她的名字叫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她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仍在坚持上班,她每天早上9点准时到达自己的办公室。
在很多人看来,像她这般年龄,早已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可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丝毫没有休息的迹象,而是频繁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坚持写作和教学,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
埋头耕耘,终有回报。她以卓越的学术贡献,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奖项的女性。
获奖第二天,奥斯特罗姆依旧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教室里,认真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授课,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接着,请求采访的媒体纷至沓来,但都被她婉言拒绝。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得诺贝尔奖,我只是想做更多的研究。”
就算诺贝尔奖来临,也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才是人世间最波澜壮阔的“心静如水”!
名人故事:诺贝尔 8
中学时期成绩很差,被讥笑为“科学蠢材”。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公布后,获奖的英国医学教授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 他们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促进了许多医学领域的长足发展。但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年79岁的约翰·格登回忆称,自己在中学时曾成绩垫底,甚至被老师断言绝不可能成为科学家。
格登出生于1933年10月2日。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10月9日报道,15岁时,格登在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求学,当时在250名学生中,格登的生物科成绩排在最后一名,其他科学科目也排名非常靠后,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在1949年的学校成绩报告单中,格登被一名老师如是评价:“我相信格� ”这份成绩报告至今仍被格登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偶尔用来娱乐一下。
格登回忆说:“每当遇到什么麻烦,比如实验无法进行下去等情况时,我都会看看这份评价,来提醒自己要努力坚持,不然真的就被以前的老师说中了。”虽然成绩差、不被老师和学校看好,但格登仍然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对生物学的热爱从来没有降低过。格登在多年前的一个采访中回忆称,自己少年时被生物学深深吸引,他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并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在当时还引起老师的强烈反感。
格登的父亲曾希望他去参军或进入银行工作,因为格登的身体很棒且是壁球高手。但格登的家庭医生认为他不适合在军队发展,因此将他的小感冒诊断为支气管炎,由此中断了他的参军之路。格登回忆说,幸亏当时没去参军,不然就没有现在热爱的职业生涯了。后来,格登考入牛津大学,最初读的是古典文学,后又转向动物学,正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1958年,格登用从蝌蚪细胞提取的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这次成功随后被应用于哺乳动物的克隆。格登在这次实验中,用于细胞核移植的工具和技术至今仍在使用,他也因此被称为“克隆领域的教父”。1962年,格登在英国《胚胎学与实验形态学》杂志发表论文,论述了一个突破性理论:细胞的`特化机能可以逆转。这项发现震惊了生物界,也遭到很多质疑声。当时全球生物学界普遍认为,特化细胞发育过程是不可逆的。直到2006年,日本教授山中伸弥通过对小白鼠的实验,证明了一个成熟特化细胞的细胞核可以被逆转到非成熟的干细胞状态,格登之前的发现才逐渐被学界接受。
在牛津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格登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工作。1971年以后,他便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曾任多个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据法新社2012年10月8日报道,在科研生涯中,他一直兢兢业业,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在被通知获得诺贝尔奖时,他还在实验室工作。一名英国记者曾试图联系格登进行采访时,格登的实验室答复称:“格登正在工作,请不要打扰他。”据英国《独立报》2012年10月8日报道,格登还表示,愿意将自己的部分诺贝尔奖金拿出来,作为博士生的第4年科研经� 剑桥大学计划为格登办一个庆功宴,但格登表示自己很快会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
名人故事:诺贝尔 9
9月12日,美国2011年度拉斯克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
的生命。”这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历史上,共有300多人获得该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7年,由中国60多个研究机构、500多名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旨在尽快研制出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正式启动。1969年初,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的课题组长,在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宝库中寻找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份。
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小组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筛选出了最有希望的青蒿。1971年10月,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其抗虐作用达到95%至100%。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素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屠呦呦和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青蒿素为屠呦呦带来了极高声誉,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争议。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充分肯定了屠呦呦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他也认为青蒿素的研发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很多人参与并作出重要贡献。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
名人故事:诺贝尔 10
鲍勃·迪伦无疑是一个天才,但天才是没法讨论的,也没办法模仿。不过,任何一个天才的成长都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系,迪伦也不例外。迪伦少年成名,25岁时就已经被美国年轻人视为精神偶像,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从迪伦30岁之前住过的三个城市讲起吧。
明尼苏达的希宾
从地图上看,明尼苏达州位于美国的东北部,但在美国人眼里,这个州属于“中西部”,因为这个国家是从东海岸发展起来的,波士顿、费城和纽约才是中心,明尼苏达则完全属于乡下,明尼苏达人就是正宗的乡下人。
1890年,在明尼苏达州的北方小镇希宾(Hibbing)发现了一个大铁矿,此时正赶上美国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希宾迅速地富了起� 1946年,一户姓齐默尔曼(Zimmerman)的人家搬到了希宾镇,这家的男主人阿比·齐默尔曼(abe Zimmerman)因为生病不得不辞去原有的工作来这里帮助他的两个哥哥代管一家电器商店。阿比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鲍勃(Bob),小的叫大卫(David)。大儿子生于1941年5月24日,出生时因为头太大还差点出了麻烦。鲍勃很小就喜欢唱歌,而且有很强的表现欲。在他3岁那年就当着邻居阿姨们的面表演了两首歌,最好笑的是在唱歌前他郑重宣布:“大家都不要说话了!否则我不唱!”
鲍勃同其他男孩子一样,也喜欢看连环画,他会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个没完。也许是从连环画中得到了启发,9岁那年的母亲节那天,鲍勃突然跑到母亲面前,为她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
我亲爱的妈妈,我希望你(My dear mother,I hope that you)
永远不会变老,头发永远不会变白,(Will never grow old and gray,)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会对你说:(So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will say:)
“喂,这位年轻的女士,母亲节快乐!”(“Hello,young lady,Happy Mother's Day。”)
显然这首诗不能算好,但从此写诗成了小鲍勃最大的爱好。
齐默尔曼一家是犹太人,这在希宾算是个少数派。他们家虽说不上富有,但比起在当地占多数的蓝领工人来说却是相当富裕的。镇上的工人们不喜欢这些富裕的犹太人,但这些犹太人所受的歧视还不算太严重,与当时美国黑人所受的歧视相比更是微不足道。而对于鲍勃这些犹太孩子来说,这种歧视的最大后果就是孤独。鲍勃的父母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鲍勃放学后就只能一人待在家里,因为他和学校里那些穷孩子们玩不到一起去。寂寞的鲍勃经常会一个人对着窗户发呆,做白日梦。由于天气寒冷和对铁矿的过度开采,希宾镇已经没有多少植被了,窗外能看到的就是一片光秃秃的碎石和那个被当地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坑”的露天铁矿。这种奇特的荒凉景象肯定在鲍勃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他在后来的创作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人世间的荒谬和无常。
也许是因为内疚,齐默尔曼夫妇俩总是尽量满足鲍勃的需要,很快鲍勃就有了自己的高级收音机、电唱机和满架子的唱片。那阵子鲍勃很迷收音机,尤其喜欢收听来自遥远的南方电台里播放的流行音乐。当时美国南方正流行黑人的“节奏与布鲁斯”(R & B),以及受此影响而出现的“乡村与西部”音乐。这些音乐节奏强劲,气氛喧闹而又放肆,与希宾镇单调无趣的白人中产阶级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与其说小鲍勃喜欢这种音乐,不如说他迷上了这种音乐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与现状的强烈反差。
这段时间小鲍勃还有一个爱好:看电影。他的一个叔叔拥有希宾镇最大的电影院,他因此免费看了大量好莱坞电影。1955年秋天,鲍勃看了一部名叫《无因叛逆》(Rebel Without a Cause)的电影,演员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在电影里成功地扮演了梳着背头的叛逆青年。这一形象把鲍勃迷住了,他马上跑到店里买来一件黑皮夹克,一条李维牌紧身牛仔裤,一双高腰皮靴,还央求父亲为他买一辆二手的哈雷摩托车,经常骑着它在大街上兜风,车后则坐着鲍勃当时的女朋友,一个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的名叫埃科的姑娘。就这样,鲍勃在旁人眼里成了镇上不良青年的一员。这些被人们称为“油脂仔”(Greaser)的另类青年多半是穷苦工人家的孩子,鲍勃其实跟他们混不到一起去,他只是喜欢那种叛逆的感觉罢了。这种喜好伴随了他一生。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南� 城市生活为这种源自乡村的音乐插上了电,并渐渐转变成为大名鼎鼎的摇滚乐。自50年代开始,摇滚乐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身为“油脂仔”的鲍勃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和两个朋友组织了一支摇滚乐队,取名叫“金色和弦”(Golden Chords),鲍勃是乐队的主唱。有一次乐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比赛,学生们被这种喧闹的节奏吓坏了,台下有人开始“嘘”起来,有一个老师甚至躲进了休息室。鲍勃这时显露出了他性格中最强的一面——自信,他完全不理会台下的嘘声,仍然自顾自地唱了下去。
名人故事:诺贝尔 11
10月5日,法国科学家皮埃尔·索瓦日、英国科学家弗雷泽·斯托达特、荷兰科学家伯纳德·费林加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皮埃尔·索瓦日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索瓦�
就像19世纪30年代,当电动马达被发明出来时,科学家未曾想过它会在电气火车、洗衣机、电风扇上被广泛运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当年的电动马达一样,分子机器未来很有可能将用于开发新材料、新型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等,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
据新华社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获奖者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据介绍,三位获奖者完成了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的“三步走”:第一步,索瓦日成功合成了一种名为“索烃”的两个互扣的环状分子,而且这两个分子能够相对移动;第二步,斯托达特合成了“轮烷”,即将一个环状分子套在一个哑铃状的线形分子轴上,且环状分子能围绕这个轴上下移动,并成功实现了可以上升高度达0.7纳米的“分子电梯”和可以弯折黄金薄片的“分子肌肉”;第三步,费林加设计出了在构造上能向一个特定方向旋转的分子马达,这个马达可以让一个28微米长、比马达本身大1万倍的玻璃缸旋转起来。有了这三步,分子机器就可以动起来了。
评选委员会表示,就像19世纪30年代,当电动马达被发明出来时,科学家未曾想过它会在电气火车、洗衣机、电风扇上等被广泛运用。而分子机器正如当年的电动马达一样,未来很有可能将用于开发新材料、新型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等。
费林加在现场电话连线时说,得奖消息令自己“很震惊”,同时感到荣幸。他表示,荣誉属于全体科研合作者,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如此骄人的成果。费加林对其获奖成就解释说:“一旦在分子层面控制了运动,就为控制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提供了可能。这一研究成果为未来新材料的研发开启了广阔前景。”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将由这三位获奖者平分。
世界最小机器诞生历程
第1步
迈向分子机器的第一步是索瓦日于1983年实现的,他成功将两个环状分子扣在一起,形成一种名为“索烃”的链条。通常情况下,分子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构成的强共价键连接而成,而“索烃”链上的分子间主要依靠相对较为自由的机械相互作用连接,不被任何价键连接。对于一个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来说,必须有能够相互移动的部件组成,而索瓦日实现了两个互锁环状分子的相对移动。
第2步
到了1991年,斯托达特实现了分子机器诞生的第二步,他成功合成了“轮烷”。轮烷是一个或多个环状分子和一个或多个哑铃状的线形分子为轴组成的分子集合。哑铃状的线形分子作轴穿过环状分子的空腔,两端结合有体积较大分子以防止线形分子滑出,从而形成了稳定的轮烷结构。
第3步
费林加则是研发出分子马达(分子发动机)的第一人。1999年,他研制了一个分子转子叶片,叶片能够朝着同一方向持续旋转。这个马达可以让一个28微米长、比马达本身大1万倍的玻璃缸旋转起来。2011年,费林加的研究小组在分子马达的基础上制造了一款四驱纳米汽车,一个分子底盘将4个分子马达连接在一起作为轮子,当分子马达旋转时,纳米汽车就能向前行驶。至此,分子机器动起来了。
他们的成就
他们三人做出了只有头发丝千分之一粗细的分子机器,成功地将分子连在一起,共同设计了包括微型电梯、微型电机还有微缩肌肉结构在内的所有分子机器。
三位科学家的成就能够获得诺奖青睐,就在于他们的研究促使分子系统摆脱了平衡态,并能受控执行特定任务,为化学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世界。
分子机器
为未来提供
无限可能
近年来,三位诺奖得主的成果已� 目前已有科学家在轮烷的基础上建造出一个可以抓取并连接氨基酸的分子机器人;还有研究人员将分子马达和长聚合物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将光能储存在分子中,有望开发出新型电池及光控传感器。
正如当年的电动马达一样,分子机器未来很有可能将用于开发新材料、新型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等,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
名人故事:诺贝尔 12
放假后,我利用了两周的时间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荣膺诺贝尔奖的名人故事》。诺贝尔奖许多人都听说过,诺贝尔奖是由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创立的。诺贝尔毕生致力于炸药研究,取得了成千上万的科学成果,诺贝尔一生获得了129项专利,积聚了巨大的财富。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签署了他死后遗留下来所有遗产的遗嘱:将全部财产作为诺贝尔奖金的基金,每年取出基金利息,奖给物理、化学、经济、文学、和平、生理(医)学六方面对人类文化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诺贝尔奖激励着许多人,许多人把它定为自己的终身目标。
在这本书中,记录着许多荣膺诺贝尔奖的名人。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但是他们当中一些人也资质平平,有些还被老师认为天生愚钝,成不了才。但是他们却成功了,他们推进了人类的进� 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精神和品质。在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人,同时他也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在长达60年的生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液循环生理、消化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这三个方面。在他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中,巴甫洛夫对动物生理、心理、神经系统的研究,为人类医疗健康事业,为人类思维训练的培� 1904年,巴甫洛夫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细细品味巴甫洛夫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巴甫洛夫从小养成的勤思好问、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的习惯及精神是他成功的关键。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通过巴甫洛夫的故事,我知道了只要小的时候养成勤思好问、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的习惯,就算没有天赋,也照样可以成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