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留一点空间的美文摘抄1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空间美文 篇1
关键词:文学电视散文传播媒介传承拓展
电视散文出现的历史并不长远,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精美的画面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仿佛将观众带到了真实的情境当中,而电视散文正是借助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优势弥补了文学散文单一、刻板的形式,凭借电视屏幕观赏实现诗歌散文抒情写意意境的电视文学样式。可以说它的出现不仅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为散文开创了一番新的领域。
电视散文审美意境的超越与提升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达意境,意境乃是思想与描写对象的高度统一,当作者将自身的思想感情与画面、声音融为一体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幅用文字表达的精美画面呈现了出来,这样的散文如同幽兰一般散发出动人的麝香。在电视散文中,特殊的传播媒介在观众和作品之间架设起了一道神奇的桥梁,观众不仅可看可听,而且使之具有了更加宽广的想象空间,电视散文可以使观众在鉴赏中对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表现的更直接、更快速、也更充分。因为电视散文可以直接用感情的色彩、情感的旋律、情感的画面创造出一个感情丰富的艺术世界。观众在欣赏电视散文的过程中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思想感情和情感的双重交流。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方,而是通过画面、声音、字幕的完美结合置身于美文的故事情境当中,运用所听、所见、所感描绘出自己对于描述对象的具体感受。电视散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不仅仅是硬生生的文字,更是生动的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同步实现,这是过去的平面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也有助于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散文的内涵和意境。在这种直观的画面中,观众可以达到雅俗共赏、见仁见智的审美效果,从电视散文的欣赏过程中获取不同层面的艺术享受和陶冶。
电视散文表现形式的丰富与创新
图像画面、声音音乐、字幕和诗文吟颂是构成电视散文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首先。图像画面是电视诗歌散文形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图像画面就不能称为电视诗歌散文,电视本质的体现是文学的联想性在画面中得到栩栩如生的浮现,好的电视诗歌散文的确会挖掘文字的内涵、文学的韵味、意向的确定性,丰富文学文本的表现力。其次,音乐音响是电视自身独特的表现,它熏染文本表达的色彩、表现文本空间幻化变迁、突出心理意蕴的节奏、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无形纽带、将情感的旋律模式化,从某种角度看,音乐音响更能深入的暗示点化文学的缜密内涵,发挥电视散文的抒情达意的特点。第三,字幕以及旁白的出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电视散文样式被赋予了文学联想空间,汉字所赋予人们的天然美感和吟颂所牵连文学的体味享受在这里成为文体的标识,意义重大。这三种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整体,而电视诗歌散文的样式创新性就在于三者的水融。这种艺术的混合无疑是高明的、充满想象力的,并且在长时间内将被大众所欢迎和接受。电视诗歌散文以其别出心裁、新颖独特的变幻形式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转换和过渡。
空间美文 篇2
关键词: 心理空间理论 认知语言学 概念整合理论 黑色幽默 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
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在当代认知语言学领域引起极大反响,其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为后现代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西方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者对于某一领域中关于人、事物和事件的部分知识汇聚起来进行理解和管理的过程。该理论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不停地在建构心理空间。黑色幽默是美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Joseph Heller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黑色幽默旨在用幽默、怪诞的方式,借助怪僻的“反英雄”,映射社会问题,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态度与观点。本文从心理空间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真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建构,在语言、人物和叙事结构等方面解读美国文学的黑色幽默。
一、心理空间理论
Fauconnier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心理空间理论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建构的概念包。”(Mental Space,1994)该理论指出,认识和理解某些话语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一系列的富有层次的心理空间建构而成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与状态引发的基础空间是话语建构的开始,伴随着话语的继续开展,便会随之产生不同视角或者是焦点的心理空间。不同层次的基础空间和心理空间都是由空间建构词(space builder)联系起来的。不同的心理空间的内部成分或概念相互对应、相互映射(mapping),从而形成了交错的空间结构。
Fauconnier和Turner将心理空间理论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从而提出了一种更加普遍的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在概念整合理论中,概念融合的过程至少涉及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融合空间(blended space)。认知者有针对性地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其映射到融合空间;类属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保证映射能正确、顺利地进行;融合空间将输入空间中的匹配信息进行对接,将整个事件融合成一个层级的复杂的过程。下面通过图解进行剖析:概念整合就是指两个输入心理空间I1和I2通过信息的相似性找到彼此之间的结合点,并将两个输入空间的有效信息与融合空间即第三个空间I3匹配起来,由此便形成一个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blended space)。第四个空间I4即类属空间包含一个共有结构,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基础空间和以认知为基础的心理空间实现衔接的关键。这四个心理空间彼此联系,彼此映射和整合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简称CIN),即一个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黑色幽默小说家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通过“反英雄”式扭曲的人物,用戏剧性的叙事方法及隐喻和象征等艺术特征,描写了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黑色幽默作家注重描述社会现实,用荒诞幽默的手法,描绘出了在残酷的社会中,人们渴望摆脱痛苦的生活,又通过自我嘲讽表达在当时情景中的无奈和悲愤。在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
1.语言的心理空间建构
黑色幽默文学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语言上的革新。黑色幽默作家采用诙谐的笔调,冗长复杂的句式,重复含糊的语言,使文章看起来凌乱却又虚幻,给人一种滑稽和突兀的感觉,这些都是“黑色幽默”文学的语言上的显著特点。语言符合的传情达意和黑色幽默文学语言的荒诞无意义,以及隐喻和象征的使用,形成了认知语言学中心理空间理论的两个输入空间,语言功能的传情达意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象征和隐喻。形成了隐喻象征条件下的心理空间,即语言的使用已经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字面意义,而是隐喻现实,讽刺现实。
《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语言的使用上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有时采用反语,有时加以夸大,有时插科打诨,让人体会到不同的诙谐和荒诞。如在描写米洛的外貌时,Heller说他“满脸正直”,描写斯克斯考夫和老婆打斗时“赶着老婆满屋兜圈子”,描写尤索林见得里特将军时“光着屁股”。所有怪诞离奇的情节开始还像在讲故事,几经折射后
2.人物的心理空间分析
黑色幽默通常描写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人物,借助于他们荒诞可笑的言行举止折射出社会现实的荒诞无奇,以及作者激烈的思想斗争。无论是现实社会中人们正常的言行还是小说中人物的荒诞乖离,滑稽成为心理空间结构中的两个输入空间,这两个输入空间仍然有着相同的结构:“反英雄”式的人物扮演着现实世界的某个角色,也存在着某种的人际关系。用概念合成理论分析即“反英雄”人物和现实人物构成两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元素的相似性决定了两个输入空间中部分元素的相互映射,投射到合成空间。
在描写《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众多的人物时,作者根据其性格的某一侧面进行了夸张的、讽刺的甚至是漫画式的建构,并根据写作主题的需要进行了象征性的描写。在描写本书的主人公尤索林时,我着重描写了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下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尤索林作为荒诞社会的受害者,在那样一个“众人皆醉”的社会想要保留一份清醒,却因为正直和善良被人们看成是疯子,他逐渐感觉到在一个疯狂世界里的心灰意冷和无能为力,最终离开自己的国家去了一个心中的理想国――瑞典,完成了“英雄化”过程,成为了一名“反英雄”。尤索林和当时战争环境下生活的美国平民是空间结构中的两个输入空间,他们相同的际遇便是类属空间中的相似性,最后映射到相同的合成空间,即相同的命运和归宿。
3.叙事结构心理空间建构过程
黑色幽默作品在叙述过程中倾向于采用“反小说”的叙事结构,采用戏剧性的写作手法,凭借象征、比喻、烘托、抽象等一系列的修辞,用喜剧的效果反映悲剧的过程和结局。黑色幽默作品不拘泥于时空的和谐统一,敢于打破时空的限制,把时间相对论和科学幻想结合在一起。叙事的认知过程,即现实空间和小说戏剧性空间的输入,小说中的情节和现实世界拥有类属空间中相似性,最后融合为合成空间,即现实亦如小说,充满了荒诞和无奈。
《第二十二条军规》在结构上没有完整的情节,给人的感觉尽是零星情节的拼接,记叙上也没有严格的时间约束,死去的人随着情节发展的需要可以随时回归小说。尤索林夜游罗马街道的一段给人一种神秘荒凉的感觉,却也在冥冥之中预示着末日即将来临。叙事结构的空间建构过程是现实空间输入和故事情节输入不断建立心理空间的过程。荒谬的情节反映了生活的无意义,存在的无意义,这样循环的情节成为失去意义的生活和消失的时间的体现,在合成空间中形成生存世界的无序与荒谬的新认知。
三、结语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活动。本文借助心理空间理论分析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认知建构过程,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Mentd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Fauconnier,G.,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3]Fauconnier,G., Integration Networks [J].Cognitive Science, 1998.
[4]Fauconnier,G.,Mark 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A].In A. E. Goldberg (ed.).Conceptual Structure,Discourse, and Language[C].Standf ord: CSLI Publications, 1996.
[5]曹道根,马玉君。反讽意义的心理空间表[J].人文杂志,2008.
[4]蒋冰清。言语幽默生成机制的认知研究――概念合成理论和背离与常规理论的互补性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
[7]马小朝。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世界[J].外国文学,1998.
[8]南文等。第二十二条军规[M].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1981.
好的空间日志 篇3
(一)校外教学空间拓展
1.城市定向训练
在导游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在城市内举行的定向运动称为城市定向,通常三到五人为一组进行活动,参加者根据问卷的提示,和同伴一起利用指北针的帮助完成多份问卷,所用时间最短的小组为优胜组。城市定向运动强调对城市的体验和发掘,它融挑战、活力、智慧于一体,既考验参赛者的体力,又检验其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挖掘景点价值的能力,这些能力和导游的职业能力不谋而合,将它引入导游实践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景点模拟讲解等教学方法中形式单一、学生不能全部参与、综合能力锻炼不足、对景区缺乏深层次认识等问题。我们从07年开始,逐步在导游实践课程中开展城市定向训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定向训练的整个过程需要集体配合,全面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沟通表达等核心能力。同时它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自主挖掘景点的深层次内涵,极大提高了导游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2.阶段性实习的任务化
为了让学生对行业及岗位有更好地认识,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了阶段性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带着相关任务,边做边学边思考,将酒店作为课堂的延伸。经过阶段性实习,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职业意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都有很大提高,达到了单纯在校学习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网络教学空间拓展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每个学校都面临着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进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一普遍问题。而我校在传统办公系统之外,利用学生最常用的网络工具进行师生间的沟通互动,拓展教学空间,不仅更新及时、限制较少,也贴近了学生生活、互动更充分、效果更突出。
1.通过学生论坛进行交流
2009年,由旅游与酒店管理班学生创建了学生论坛,在学生中影响较大。论坛建有专业区、教师答疑区、资料下载去等,弥补了学校官网信息更新较慢等缺�
2.通过QQ群、飞信进行沟通
为了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我们充分利用各类即时沟通工具,为每个班级、社团都建立了QQ群和飞信群,保证系科或各位老师的通知能够即时到位,而学生的疑问、信息可以及时反馈。
3.通过微博进行沟通
微博由于更新快、信息多、操作方便受到学生的青睐,成为学生发表感想、展示生活的平台。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向学生传递正面信息,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在专业交流上及时给予反馈,达到了很好的宣传、交流作用。
4.通过QQ空间日志进行交流
有些学生比较羞于使用即时工具,喜欢利用博客、空间日志等形式表达感情,我们同样将空间日志建立成为一个信息、知识传播、师生交流的场所。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空间
本研究在教学方法中,创新了教学方法,首次在导游实践教学中运用城市定向训练方法。此教学方法的运用,很好地解决景点模拟讲解等教学方法中形式单一、学生不能全部参与、综合能力锻炼不足、对景区缺乏深层次认识等问题。定向训练的整个过程需要集体配合,全面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沟通表达等核心能力。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从06年开始,逐步在导游实践课程中开展城市定向训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评价方式的创新本研究
在“新三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改变以往“要学生怎样”、“不许学生怎样”以及“反对学生怎样”的教师主体评价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及多角度评价,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增加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以各种方式确立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学习评价的公开、公正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习分析问题,通过对方评价学习反馈信息,通过教师评价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习环境的建设
为了配合本研究的实施,积极建设接近工作环境的学习环境,对专业各类教学空间进行了拓展。通过加大力度建设配套专业实训室,如由学生自主经营运作的西餐厅、饼屋、水吧、模拟旅行社、模拟酒店、营养配餐工作室等,从而拓展了教学空间,完善了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四)模拟经营理念的运用
在本研究实践过程中,将模拟经营理念充分运用与专业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创造了完全仿真的企业生产实践环境。利用校内唯利安西餐厅、白云实训饼屋和图书馆水吧,学生负责从配菜、设计菜谱、菜品的制作与服务、产品的营销等,实现了学生自主经营管理、专业教师负责技术指导的模拟经营环境。在运营过程中,学生直面市场机遇与挑战,“自主经营、自我创新”,逐步实现西餐厅、饼屋、水吧营运市场化、制度规范化、管理企业化,实现了与西餐企业的无缝链接,从而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能力。
空间美文 篇4
近年来,民族商业空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全方位营销逐渐成为民族商业空间的营销理念,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 根据民族商业空间的商业特性和民族定位,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促成民族审美、坚持自然审美、倡导生态审美等内容。
关键词:
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生态
根据现代营销理论,产品链的整个生产销售推广等环节都需要基于统一的营销理念,才能使品牌营销效果最大化。商业空间是商业经营的基本要素,商业空间的设计也要为营销服务,在设计中贯穿营销理念,可以使商业空间设计成为营销的重要节点,推进品牌营销,因此对商业空间的设计必须通过商业空间自身的功能发� 商业空间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提供具有审美意味的商业建筑空间是商业空间设计的目标。审美是商业空间除却使用功能外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商业空间设计可以通过审美创造促进商业空间营销目标达成。近年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街、餐饮空间、民族风情园等民族商业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民族商业空间的营销压力越来越大,基于空间审美的营销逐渐成为商业空间营销关注的内容。商业空间审美源于设计,进行审美营销渗透是商业空间设计适应市场需要的必然选择。虽然商业空间设计对审美和营销一直有所兼顾,但是直接以�
一、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需求
商业空间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商业是商业空间的基本属性,也是商业空间设计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满足消费者多元知觉需求,吸引消费者兴趣,促进消费者消费是商业空间设计规划的基本原则,另外,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活动,必然不能避开商业竞争。商业空间的审美功能需求主要源于以上两个方面,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需求也不例外。[1]首先,从消费者多元知觉需求来说,虽然民族商业空间定位于民族风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空间的消费者仅仅限定于民族民众,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外部民众进入到民族地区,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商业空间的消费群体。不同消费群体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商业空间需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审美特征。作为消费者群体,消费者的消� 其次,从商业竞争来说,市场经济下,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差异化商业空间,吸引消费者眼球是商业空间的共同追求。随着民族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种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民族商业空间遍地开花,民族度假旅游村、民族餐饮、民俗村及内部的各种营业空间越来越多,这些基于不同民族文化打造的商业空间一方面需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差异区别开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特色化的民族市场竞争中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各种各样的民族商业空间必须通过审美建构来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两个支点
审美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功能,但是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要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渗透,就需要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必须找准立足点,才能使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得以实现。民族商业空间是指以民族文化积淀为资源而形成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格的商业空间,包括民族特征的卖场空间、娱乐空间、服务空间、旅游区商业等。结合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界定,在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进行审美营销渗透需要基于民族和市场两个支点来着手。
(一)民族属性民族特色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风格,民族商业空间和其他商业空间的区别主要是通过民族风格区别开来,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必须体现出民族审美意味来,才能使商业空间的民族定位和空间的最终效果实至名归。虽然在本文中提出了要基于审美促成营销,但这只是对商业空间审美的功能进行定向,并不影响民族商业空间的民族基本属性。民族性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商业空间市场竞争的差异化策略实施的关键支撑点,因此对于民族商业空间审美营销的实施仍然需要基于民族性来阐发,这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实施的前提。
(二)市场心理营销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链中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刺激、吸引消费者,并促成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市场心理是营销策略的轴心,也是营销策略展开的逻辑起点,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营销策略同样也是如此。[2]虽然民族商业空间定位为民族风格,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以商业活动为中心,促成商业交易是民族商业空间不变的主题。市场经济下,众多商业空间共同在市场中竞争,民族商业空间不仅要和类似民族风格定位的商业空间竞争,同样,也要和普通商业空间竞争,激烈竞争下,民族商业空间必须紧紧把握市场心理,引导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因此民族商业空间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在设计中的渗透必须以市场心理为出发点,根据市场心理进行空间的审美设计,才能促成空间的审美营销策略。
三、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基本构成
简单而言,审美营销策略是以审美为基础、以�
(一)促成民族审美民族商业空间一般分布于民族地区,在审美上和当地市场环境融为一体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民族市场的审美在根本上就是民族审美,因此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设计必须和民族审美达成一致。另外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空间竞争激烈,商业空间设计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形成与其他商业空间的审美风格相区别。[3]而对于拥有少数民族文化或习俗资源的民族商业空间来说,民族审美在天然上与其他审美有区别,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是其独有的优势,因此民族商业空间设计需要依托民族文化审美的渗透而形成自身独有的审美风格和其他商业空间进行区别。对于这一点,当前大部分民族商业空间都做到了这一点,如新疆的二道桥市场和云南、贵州等地的民俗村都富有当地民族的审美特征。[4]对于在商业空间中的民族审美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引用民族文化元素,少数民族大多有民族特色的事物,这些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已� 其次,按照民族色彩喜好装饰商业空间,色彩喜好是民族审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蒙古族人喜好蓝色、白色,拉祜人崇尚黑色,而苗族人靛蓝的服饰也说明了当地民族对蜡染蓝色的喜爱,依据不同民族色彩喜好在民族商业空间中对色彩的应用,也是民族商业空间体现民族审美的重要方式。最后是民族审美文化的外延设计,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于民族审美在商业空间的渗透不仅是对现有民族审美特色事物或色彩的应用,同时也表现在依据民族审美习俗在民族空间设计上对相关审美特征进行外展延伸,从而使商业空间在整体上的审美设计和民族审美一致,又有所创新。少数民族丰富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审美,而这种审美不仅使得民族商业空间和普通商业空间区别开来,同时也满足了当前消费者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在对消费者审美满足的基础上,自然也有助民众进入商业空间进行消费,这是民族商业空间审美营销策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坚持自然审美相较于人为加工的审美,自然审美由于自身的独特性、生动性和原始性更容易引发民众情感上的共鸣,特别是在当前各种装饰美、加工美等人工美包围下,自然美的自然原始对民众有独特的吸引力。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便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实施的基础。消费者对自然审美的追求,自然要求民族商业空间设计时必然要把空间的自然审美效果作为审美设计的一个标准。另外从民族商业空间的民族定位来说,自然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民族文化相较于当前大众文化的一个优势特征。自然性是大众对民族事物的共性认知,其对于民族商业空间的青睐自然也包含着自然审美的推崇。消费者对于民族风格的自然内涵认定,以及其对于商品消费的自然审美推动,意味着民族商业空间设计要基于审美营销,就必然要把自然审美纳入设计的标准中。对于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自然审美实施,一方面在于空间构造的材质的自然特征,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在整体上所形成的自然风格。对于前者,便是在民族商业空间营造时,使用各种天然材质,利用天然材质的原始纹理、色彩和气味营造商业空间的自然审美特征,如西南部分民族地区盛产竹子,在商业空间中心设计时对于竹子材质在空间中的合理应用很容易使商业空间表现出自然审美特征。对于后者,则是对商业空间整体自然风格的要求,商业空间风格分为多个类型,复古、田园、时尚等都是当前商业空间设计时常用的风格,民族美,并不是在其工业技术先进,而是美在其天然无雕饰,在民族地区的商业运作要和当地的自然美保持一致才能使当地的审美在整体上保持一致,而这种自然审美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所形成的和当地环境的协调一致美,可以使商业空间满足消费者潜在的自然审美需求,吸引消费者的进入。
(三)倡导生态审美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文化形态,逐渐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下,环境的审美也由之前自然美的欣赏上升到生态审美。美的生态性、生态均衡的美、生态意味的美、生态公正、荒野审美是生态审美的主要内涵,和谐、公正、生态、自然是生态审美的主要特征。生态审美的发展使得民众在消费时不自觉地便会用生态审美的标尺来衡量其消费的事物或环境。民族商业中心是在原有传统民族场景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长期重构,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也是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导向标,在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审美的潮流时,民族商业空间自然也要把生态审美作为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和消费者潜在的生态审美吻合,引导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并促进消费者消� [5]鉴于生态审美的内涵,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在实施审美营销渗透时,需要以空间的生态美、和周围环境的生态均衡及蕴含生态意味作为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来执行,最终使商业空间形成倡导生态审美的效果。商业活动本身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人类活动和生态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商业空间设计以生态环境的均衡保持、体现人性化特征、展示生态之美时,已经意味着生态和人类活动的有机结合,民族商业空间设计自然便会和消费者的生态审美需求契合。生态问题一直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生态问题愈发突出。民族地区的原始和自然美,以及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一直是外部民众对民族文化的推崇之处,在民族地区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民族商业中心对于生态审美的倡导实际上也是对大众对民族地区良好生态期望的正面回馈,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因此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倡导生态审美同样也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民族商业空间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民族商业空间的成功运作得益于市场定位、市场营销、运作管理等环节的共同作用。市场营销贯穿于商业空间运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商业空间设计环节,在当下民族地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越早越全面地进行营销策划有助民族商业空间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商业空间审美贯穿于民族商业空间运作的整个过程,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基本要素,在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依据市场心理需求渗透审美营销理念,形成审美营销策略,是民族商业中心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新的突破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林。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35).
[2]王浩澂,熊曦。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3]毕曼。商业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差异化表征[J].南通大学学报,2015,(1).
[4]顾海英。新疆少数民族商业社区的变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民族传统经济模式的取舍[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好的空间日志 篇5
关键词:系统日志;日志格式;安全保护;实时备份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4-3817-03
Research on Safety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System Log File
LU You-min
(1.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418008,China;2.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 Log in host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evidence of computer crime in the irreplaceable rol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host system log can be found the abnormal behavior and the traces of the perpetrators left behind.But, computer intruders and offenders by removing or tampering to damage the log records of their operation.,to avoid the follow-up、Safety Audit and criminal evidence by system administrators and professionals.So, Log’s security on hos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systems.In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existing log's safety protection technology,and give a new method.
Key words: system log; log format; security protection; real-time backup
1 引言
所谓日志[1](Log)是指系统所指定对象的某些操作和其操作结果按时间有序的集合。每个日志文件由一条一条的日志记录组成,每条日志记录描述了一次单独的系统事件。通常情况下,系统日志是用户可以直接阅读的文本文件,其中包含了一个时间戳和一个信息或者子系统所特有的其他信息。日志文件为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和应用软件等IT资源相关活动记录必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对系统监控、查询、报告和安全审计是十分重要的。日志文件中的记录可提供以下用途:监控系统资源;审计用户行为;对可疑行为进行告警;确定入侵行为的范围;为恢复崩溃的系统提供帮助;生成调查报告;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证据来源。
日志对于系统安全来说如此重要,它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为了维护系统自身资源的运行状况,计算机系统一般都会有相应的日志来记录系统有关日常事件或者误操作警报的相关信息。通过日志可以来检查系统错误发生的原因,受到攻击时追踪攻击者留下的痕迹,系统崩溃时可以用日志技术进行恢复文件。而计算机入侵者和计算机犯罪者通过删除、篡改等方式来销毁或破坏被攻击系统上的其操作所留下来的日志记录,最终躲避系统管理员和专业人员的追踪、审计和犯罪取证。因此,系统日志对于保护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系统日志的安全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2 日志的分类
日志的种类各式各样,日志数据存放所采用的格式并没有得到统一,要想对日志进行统一的安全保护,必须得先要解决日志的格式问题。下面先来看看日志的分类。
日志就是记录的事件或统计数据,这些事件或统计数据能提供关于系统使用及性能方面的信息。审计就是对日志记录的分析并以清晰的、能理解的方式表述系统信息[2]。利用日志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是日志被使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日志数据是安全审计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而安全审计系统可以利用的日志大致分为以下四类[3][4]:操作系统日志、安全设备日志、 网络设备日志、 应用系统日志。
1) 操作系统日志
操作系统日志可以分成两大类:Windows 系统日志和Linux/Unix 系统日志。Windows NT/2K/XP 的系统日志文件有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等。在Linux/Unix 系统中, 有三个主要的日志子系统: 连接时间日志、进程统计日志和错误日志。
2) 安全设备日志
安全设备日志是指网络安全设备产生的日志,网络安全设备有防火墙, 入侵检测系统等,各设备产生的日志格式各不相同。
3) 网络设备日志
网络设备日志是指网络中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产生的日志。
4) 应用系统日志
应用系统日志包含由各种应用程序记录的事件。有Apache 日志、IIS 日志等。
由上可见,要想进行安全审计,或是利用日志进行计算机犯罪取证,必须先对各种不同格式的日志进行整合,统一它们的格式,然后在统一格式的基础上,对这些日志进行统一的安全保护,才能确保安全审计和计算机犯罪取证的正确进行。
3 统一日志格式的方法
日志保护技术在对这些日志数据采取保护措施之前,必须先做好日志格式的整合工作,统一日志记录的格式,在统一格式的基础上,对日志文件进行统一的保护处理。对日志格式的统一往往使用以下方法:
1) 对各种不同格式的日志,取用各种日志记录中共有的公共属性值,即取各种日志记录中属性的“交集”, 把这些公共属性值作为统一格式的日志记录所包含的信息。但这种方法把原有的各种日志记录中的一些属性值忽略去掉了, 使得审计的粒度变大变粗了。
2) 使用某种语言(如XML语言),把各种不同格式的日志记录翻译成统一格式。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先定义一种结构体类型的数据结构,把各种日志记录中所包含的数据项映射成这种数据结构中对应的数据类型。用这种方法,构造出来的数据结构应能把各种日志记录中的属性项都考虑进来,使得任何日志记录的属性项都能转换成该数据结构中对应的数据类型,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往往把通过格式转换后的日志记录都会变大,自然会给存储空间和存取时间带来大的开销。
4 现有的日志安全保护技术
所有的日志文件都有默认位置,如在Windows系统中,系统日志文件有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DNS日志等,日志文件的默认位置在%systemroot%\system32\config 目录下。入侵者和计算机犯罪分子很容易对其中的日志文件进行浏览阅读和更改甚至删除。日志文件有默认的大小,如Windows系统中,默认的日志文件大小为512KB,当然,系统管理员可以改变这个默认大小,但是并不是所有日志所对应的系统的使用者特别是普通用户都会去更改这个大小,这使得入侵者和计算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他们可以进行很多无用的操作,而这些操作所对应的审计记录被大量的写入日志文件所对应的空间,当日志文件空间不够时,因系统或设置的不同,这时要么采取覆盖以前的日志记录、要么采取不记录后面的日志信息的方法来处理。用这样的方法,最终使得入侵和犯罪的痕迹无法保存在日志文件里面。不管是用哪种方式来破坏日志,最终都导致日志信息变得无效,使得依赖于日志进行的安全审计、入侵检测和计算机犯罪取证都无法正确得出结果,因此日志的安全保护势在必然。现有的日志安全保护技术和措施有[1]:
1) 系统日志读写权限的安全设计
现在的操作系统,在root权限下可以进行任何操作。因此入侵者一旦拿到root权限,就可以对日志文件进行随意的操作,从而可以破坏日志。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一种新的安全认证机制来提升系统日志的安全读写权限,确保日志信息即使在入侵者拿到root权限的情况下也无法对日志文件进行修改、删除操作。
因此,可以通过修改操作系统的内核来改变文件系统,增加文件系统的读写权限;或者使用一种特殊的系统进程对日志文件进行安全保护。
但修改操作系统内核在实现上具有较大难度不易推广,而使用特殊的日志守护进程来保护日志安全,又存在守护进程本身的安全问题,一旦守护进程被杀死,那么对日志的守护工作也就结束。
2) 系统日志文件的实时备份
系统日志的实时备份,是出于即使在日志文件被破坏后,还有备份好的完整、有效的日志供使用。该方法与系统日志读写权限的安全设计的方法不同,系统日志读写权限的安全设计的方法是尽量保护日志不被破坏(该方法对现有的操作系统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不太现实),而系统日志文件的实时备份的方法并不能保证日志不被破坏,而它往往是在日志被破坏的时候起作用(对已有的操作系统,日志保护使用这种方法比较普遍)。使用这个方法,必须确保备份的日志原始、完整、真实和有效,所以在备份时一定要实时,在日志记录一产生还没被破坏前,就进行了备份并且转移到别的地方进行安全存储。
根据备份后的日志转移存放的位置不同,系统日志文件的实时备份又可以分成本地备份存储和异地备份存储。
本地备份存储就是把产生的备份文件放到不同的目录下面,而且每次放的目录都不一样,在别人看来,这个目录的位置是随机不确定的。这种方法在恢复备份的时候就比较困难些,并且,如果是使用这种方法来保护日志的话,即使入侵者和计算机犯罪分子不知道备份文件具体放到哪个目录下,但却一定能确定备份文件就在本机器上,他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破坏系统使系统崩溃和格式化磁盘的方法,删除掉备份文件。
异地备份存储,都要使用网络技术,把备份好的日志文件要转移到其他机器或专门的存储设备上去。用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有,一、会增加网络数据传输的负担;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备份数据在网络的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到攻击,要么使得传输的数据无法正确的到达目的地,要么使得数据在途中可能遭到篡改而变得无效;三、备份数据在异地的安全存放同样是个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四、使用异地存储,自然会多开销:网络带宽的开销、存储备份文件的硬件开销和管理开销,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普通的用户和一般的单位负担不起这样的开销,他们遭到攻击和计算机犯罪窃取资料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这样的用户和公司大有存在,但因开销不起,从而导致异地存储实时备份日志文件的保护方案无法实施和推广。
5 新的解决方案
对日志的保护,只有两种:一种是保护其不受破坏;一种是保护其破坏后能恢复原样。而上面提到的两种方案就是对应着这两种情况来进行的。但其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现有保护技术的缺陷,在这里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有待探讨。
因现在的用户普遍使用windows和Linux/Unix类的操作系统,前面提到,对操作系统再做更改的工程量比较大,还可能对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带来影响,所以系统日志读写权限的安全设计保护措施难以实现和推广,因此往往使用实时备份的方案来解决日志的保护问题,但是用异地转移存放备份日志的局限性也比较大,在本文提出的方案中,考虑用本地存储备份文件的方式来解决。
前面提到本地存储备份文件的缺点是:一、难以从“随机”选取的存放备份的目录中收集备份,二、入侵者和计算机犯罪分子可以对本地磁盘进行格式化操作从而把数据销毁掉,这是本地存储备份文件碰到的最大难题。针对着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主机上开发一个接口,类似于USB一样的存储接口。现在的存储磁盘(不管是固定的还是可移动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便宜,普通用户哪怕是个人都能消费得起,并且对于需要大空间日志的存储是一个福音,这是考虑用本地存储备份文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主机上把这个接口做成类似于USB一样的接口,但是在该存储体上要有两个接口,一个接口用于数据的写入,另一个接口用于数据的读出,存储体上的两个接口都共用主机上的同一个接口,在数据写入状态下,把写入接口端插到主机上,在读取查看或删除时,读出接口端插到主机上。与USB接口不同的是,该接口要有认证机制,只有通过认证才可以使用该接口来对数据进行写入、修改和删除操作,确保把无效数据写入对应的存储空间,也保证对该空间的数据进行非法的修改和删除。当然在备份数据写入之前,要先验证备份数据的原始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可对备份数据进行压缩,来提高存储空间的使用率,确保该空间里存放的数据是合法、可用和有效的。除此之外,在设计这个接口和存储体时,可以设计成附带锁和钥匙的功能,做到专门的设备有专门保管,防止公司内部人员使用计算机犯罪窃取资料或搞报复搞破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存储体不带锁具和钥匙,内部人员在现场使用自己的计算机对本机进行了非法操作后,可以把存储体的读出接口端调过来插到主机上,自然能够容易通过认证,从而可以达到破坏主机日志和备份日志的目的,使得对其从法律角度上犯罪取证造成困难。
6 总结
日志的安全存放确实存在很大问题,特别是对已有的操作系统和产品因设计时在此方面考虑不周而更是突出。但现在却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如何确保日志安全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好好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辉,窦F.系统日志的安全保护[J].计算机工程,2003(17).
[2] Matt Bishop.计算机安全学导论[M].王立斌,黄征,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84-303.
[3] 石彪,胡华平,刘利枚。网络环境下的日志监控与安全审计系统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4,(12).
好的空间日志 篇6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QQ、微博、个人空间等。为了充分利用好网络中符合中学生美术教学行为的资源,我们首先要注意用好这些网络平台,让学生自己充分、合理、科学的用好这些平台,让这些平台服务好我们教育教学,并为之形成良好的共享。比如在学到初一美术课程“多变的色彩”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上网查阅更多的和色彩有关的信息资源。而每个学生参与浏览的时间是有限的,浏览的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浏览的内容大部分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觉得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及图片传到QQ群中,让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元化的知识,达到资源最优化。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上传的共享材料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每个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会用脑用心去筹集,从而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效率。
二、多样化网络资源有效采集
就当下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分析,我们美术资源主要可以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
(1)美术专业网站
比如:中国美术网(http://.com/)、中国艺术网(http:///)中国美术教学网(http:///)等等,这些都是国内有名的美术网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推荐一些国外的美术网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在对比中学习;挖掘各国的美术文化差异,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
(2)入口网站(又称门户网站、门口网站)
主要是那些综合性网站,这些综合性网站都能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源,其中就包括我们所需要的美术资源。现在大部分的入口网站有很多,比如新华网、新浪、网易、雅虎、腾讯、搜狐等知名入口网站,还可以通过360导航或者百度等,直接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最终找到相应的资料。
(3)美术教育专业网站。
这些网站由教育主管部门逐渐,教育一线教师或教育主管部门的专职老师进行维护和管理,这里资源更具有针对性。比如,针对初中美术教育这一块,将会有专门的教育资源,并提供很多符合实际需要的案例、课件等,这样的资源网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专业化的帮助。比如美术教学资源网就是一个非常符合教师和学生学习美术的专业网站。
(4)教师个人网站或博客。
在教师队伍中或艺术教育专家中,有很多执著于美术教育事业的一线教师或艺术工作者,他们每天除了上课、作画以外,就开始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搜索生活中的教学行为或学生作品,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并注重将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上传。为美术教育同行提高极其丰富的资源。比如田太权的博客(新浪博客),我们海门就有一名美术特级教师陈铁梅,她的南通教育博客“陈铁梅欢迎您……”也有很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建议……
(5)教材教参资源。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都会为我们提供具有很高指导意义的教参,教学光盘等资源,这些资源其实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挖掘。除此之外,地方教育部门也会为大家提供不少美术相关资源,比如,我们南通教育局,就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美术板块活动课程乡土美术教材》。
三、网络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网络资源采集好了,只有得到合理科学的使用,才能提升其真正的价值,才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美术资源的收集要健康化、适度化。
网络病毒、黄毒、游戏毒不时地在侵扰我们的网络,青少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由于好奇等因素,深受干扰,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电脑中安装维护的软件,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教师的科学筛选。
教师要对搜集来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选出符合学生理解、发展和教师教学的内容,并进行合理的整合。
(3)开设空间日志。
把我们觉得好的资源上传到空间日志中,供同学们学习或转载或评论,借助这样的教学行为,提升我们的教学辐射面和辐射度。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帮助和要求,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使用好网络资源的优质资源,让教与学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得到有效的提升,真正做到且用且用好。
好的空间日志 篇7
《人言》的功能大致能分为两个部分,写自己的和看别人的。这就像是心情日志的另一种承载方式,有别于长微博或者是QQ空间日志,《人言》对语言的承载能力不太强,但好在短小精悍―不管是阅读别人写的,还是自己想写,都只能浓缩在140字的空间里。另外,《人言》的内容分类其实很杂,这关乎于其他用户到底给自己的“言集”贴了多少标签,所以我们并不能一开始就找到一个想要的诸如“心情”或“格言”等传统分类,而是要在浏览的过程中,发现用户自己创作的“言集”。这些言集的标签可能会有些非主流,诸如“音乐心情”、“歌词人生”或者“食疗”等。这正是《人言》的魅力所在―每个人的心情在每个时段都会不一样,创作不同的言集能承载不同的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人言》不单单只是“惆怅的文艺青年集散地”。在主界面上,《人言》的浏览方式被“截断”成了两部分,同样是左滑右滑,上半部分是大分类,诸如“精选”和“说文”;下半部分则是与之相对的细致小文。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大可不必担忧因分类过多而感觉内容纷繁缭乱,从上往下依次进行选择阅读即可。
在交互上,用户在这里多是分享心情与见知,但并非是乏味的你说我看,“人言”可赞可评论,用户与言主也可作适当的语言交流。这也是我会给《人言》点赞的地方―给了一个引起共鸣的可能,但总不能让我憋着吧?
玩《人言》需要注意哪些?
《人言》的字数上限是假的。上面写的是“0/280”其实只有140字不到的量,所以在编写“人言”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语言尽量短小精悍,长篇大论是不行的,如果你塞了图进去或者有太多段落,那么可容纳的字数会更少。
《人言》的操作方式是宓摹1收咛逖榱肆教欤经常搞不懂它的专用操作手势。在初次使用时,《人言》会有一个简短的使用教程,诸如在浏览过程中不同界面的上滑和下滑的用处,左滑和右滑的用处等。但非常遗憾的是,教程仅此一次,笔者实在是没记住……
《人言》的用户氛围是好的。不同于其他挂羊头卖狗肉的APP,《人言》虽有图文共用的功能,但暂未发现负能量或者情色挑逗等信息,其他用户的评论也是相当和谐的,没有小广告或者某某类奇怪言论。
好的空间日志 篇8
关键词:半导体;半导体设备;涂胶显影机;晶圆传送方法;产能计算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30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4-007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4.036
1 概述
半导体设备涂胶显影机是一种将不同工艺制程的机台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制程装备。该设备由载片系统、传送系统和制程系统三部分构成。典型的半导体集束型装备Track机是半导体前道工序设备中黄光区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光刻胶在晶圆表面的涂敷和显影。随着半导体装备光刻机新技术的发展,光刻机产能也在快速提高,特别是ASML公司的TWINSCAN技术以及未来基于传统TWINSCAN平台的双重曝光等新兴技术的成熟,更进一步提高了光刻机的产能,而涂胶显影设备作为与之协作的连线设备,为了匹配高产能力,半导体生产线也对机器人晶圆传送方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2 晶圆传送发展历程
晶圆传送方法和集束型装备的布局有很大关系,根据其布局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类:
2.1 早期轨道式布局
式中:TPi为单元工艺加工时间;TR为单元间传送时间;Ti为空闲系数。
2.2 改良轨道式布局
早期轨道式装备的产能主要受加工单元布局制约,单元加工时间远大于晶圆传送时间,因此产能瓶颈是单元加工时间,为了平衡单元加工时间,提高主单元的利用率,产生了二代轨道式设备,如图2所示:
产能计算公式:
(2)
式中:TPi为单元工艺加工时间;TR为单元间传送时间;C为一次工作的晶圆数;TPmF为第一片独占设备时间;TPmL为最后一片独占设备时间。
3 复杂型集束设备TRACK的传片结构设计
改良轨道式布局的主单元利用率增加,单个轨道输出产能基本固定,当生产线产能要求很高时,轨道数需要成倍增加,由于是平面设备,空间利用率极低、轨道加工第一片上片和最后一片独占设备时间不能忽略、传送系统效率低下、空闲时间过高等问题突出,因此现在主流设备都采用复杂式布局设备。
复杂型集束设备TRACK,采用立体式设计,传片系统由2个自由度增加到4~5个自由度,可传送单元增加,提高了加工单元的利用率。同时载片系统采用2~4个上片工位,可不间断上片,消除了第一片上片时间带来的产能降低。传片结构如图3所示:
产能计算公式:
(3)
式中:TPi为单元工艺加工时间;TR为单元间传送时间;Tk为调度算法调整系数。
复杂式设备的立体布局,不仅制程单元向堆叠式发展,同时传送系统也由简单线性传送变成了复杂路径择优选择,由于载片系统增加到了4个,每个加工任务(Job)的工艺加工制程顺序由用户配置成加工流程配方(Cluster Recipe),因此传送系统的传送路径选择也必须兼顾多个载片系统同时工作的情况,使得传片的调度必须由专用算法来实现,即传送调度算法。
4 传片调度算法
传片系统调度算法最初产生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Uptime,在线时间),提高设备的产能,防止设备发呆情况的发生。
传片调度算法根据不同的机械手(Robot)和缓冲单元(Buffer)确定传送路径,通过循环遍历程序来检查传送路径上的空位,依次进行晶圆配方工艺流程和最佳的传送路径的选择和确定。这种调度算法采用的是实时判断条件、事件/消息驱动的模式,因此又称为实时调度算法。调度流程如图4所示:
其中:“晶圆流片分析”开始分析晶圆工艺配方流程;“最优选择”选择最佳传送路径。“最优选择”即调度算法核心部分。在实时调度算法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不同批次工作并行,能得到较好的产能等苛刻情况,增加了单元传送优先级设定、传送时间自优化,机械手取送优先级设定、机械手预移动等方法来提高产能,降低装备应用成本。
5 未来展望
未来的设备研发还在向着更高更多的应用方向发展,对于晶圆产能提高的期望成为客户和工艺共同的目标,进一步地压缩调度算法占用的时间成本,提高调度算法的优化比率,已经是迫切的需求。未来的晶圆传送调度算法,将向着传送时间日志化、显示化、传送路径预生成、传送路径用户自整定的趋势发展。
5.1 传送时间日志化、显示化
晶圆传送调度算法在一个调度周期内的传送时间记录成日志文件,并且将这种日志通过可视的图形方式显示给用户,让用户对特定某次的调度算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就是调度算法中传送时间的日志化显示化。如图5所示:
图示为具有两个robot、两个工艺单元的集束装备上片过程的传送时间日志文件的图形显示。
5.2 路径预生成
多个传送时间日志文件集合成数据库,在一个调度周期开始前预先根据这些数据库的记录生成传送路径,这种调度周期预生成,预固定的方式,将调度算法由全运算方式更改为查表方式和运算方式的结合,可以节约运算时间,直接提供可借鉴的优化路径选择。结合传送时间日志显示化,能够让用户在生产前就直观地了解到设备中晶圆的传送情况,并且根据数据库记载和当前的情况的对比,可以预测设备的健康状况,确定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生命周期。另外,由于传送时间日志文件可以应用在同型号的同类设备上,因此这种文件形成的数据库将为设备增添高附加值,提高品牌价值。
5.3 传送路径用户自整定
半导体工艺是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半导体装备制造商的客户都有其独有工艺设计。这些工艺上带来的特定要求将会给传片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这种特定要求是用户核心技术,不但不能推广使用,而且还要求装备制造商为其客户保密,因此允许客户对传送路径的适度修改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之一,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调度算法因为设计盲区造成装备的某些加工单元较低的利用率,提高了半导体装备对半导体工艺的适应性。由于这种调整完全由客户自主完成,也有利于其核心技术的保护。
6 结语
好的空间日志 篇9
[关键词] QQ空间 课外 育人阵地
新世纪前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期。教学对象大众化,教学内容通识化,教学场所郊区化,成为众多高校日常教学的共同特征。对高校任课教师来说,教学对象的大众化意味着教学难度在加大,教学内容的通识化意味着每门课程的课堂学时在减少,教学场所的郊区化意味着师生的相处时间在变短。形势逼人强,许多高校教师与时俱进,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还积极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大力开拓课外教学阵地,从各个渠道加强对学生学业和思想的指导。课程网站、教师博客应运而生,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过,随着在线即时通讯工具QQ的普及,它和它的附加产品――QQ空间也应受到高校教师的重视,我们应充分利用它们的种种优点,将其打造成一个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又一个课外学习和交流平台,为教书育人开辟出一块新阵地。
一、把QQ空间开辟为育人新阵地的可能性
博客(Blog)是一种网络日志,记载了日常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又是一种新的信息管理和工具,通过网络连接,可以把自己的所知所爱所想和他人分享、交流。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并且在改变着传统的网络和社会结构。QQ空间(Qzone)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网络个性空间,具有博客的功能,但与其他门户网站的博客相比,它有3个突出特点:
1.进入便捷。它是腾讯公司主打产品――在线即时通讯工具QQ的延伸产品,只要拥有QQ号就可以立时开通QQ空间,登录QQ号就显示QQ面板,点击面板空间标记Z就可以迅速进入自己的QQ空间。
2.功能齐全。QQ空间基于博客,高于博客。一般博客只有日志、评论、音乐、相册4个功能,但QQ空间除了这4个功能外,还集游戏、动态、装饰、送礼、读书、共享、升级等各种功能于一身,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同时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3.信息即显。QQ空间不仅可以像其他博客一样满足自己写作、看评论的需要,还可以随时了解朋友们新近在做什么或想什么。因为只要进入QQ空间,个人中心就会显示好友空间的更新情况,这样无需刻意查找或链接,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所有好友的最新动态。
基于以上诸多优点,QQ空间在2005年推出后,马上得到众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一跃成为腾讯公司的第二大拳头产品。据了解,高校学生中几乎人人都有QQ号,有的人还不止拥有一个QQ号,而有QQ号的人十有八九都会开通QQ空间,通过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与人进行思想交流。所以,把QQ空间作为课外育人平台,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现实和可能的,和其他网络载体如课程网站、教师博客相比,QQ空间有着它自己的内在优势。
二、把QQ空间打� QQ空间作为QQ的后续产品,虽然推出时间不长,在大学生中非常普及,包括大一新生。虽然很多高校规定,大一学生不允许自带电脑。但自从手机能够上网后,腾讯公司顺势推出手机QQ,让那些QQ使用者,即使没有电脑也能随时随地登录QQ,实现QQ在线。每天挂QQ、查阅QQ空间,已� 所以,只要教师开通QQ及QQ空间,和学生结成好友关系,那么一有新日志推出,就会在学生的QQ空间中显示出来,即使是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在收到教师的日志更新信息后,也有可能随时进入教师的QQ空间,浏览阅读相关日志。相比之下,进入课程网站和其他形式的教师博客的过程要复杂一些,如果没有动力或压力,学生经常光顾的可能性不高。开通和维持QQ空间无需经费和设备投入,但由于它和使用最广泛进入最便捷的网络通讯工具QQ相衔接,反而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从而使教师的空间文字(包括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学生的评论留言)被较多的同学看到,继而对他或她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要有心利用QQ空间,它一定拥有可以较高的浏览率,从而极大发挥思政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
2.QQ空间属于半私密空间,有助于消除师生代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尤其是思政理论课,它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如重视专业课一样重视它,因此教师的个人魅力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由于课时的减少以及学校的郊区化,师生的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相对有限。虽然师生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进行互动,而实际上,除非十分需要,学生一般不会直接联系公共课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学生间的的代沟较其他课程的要深,这对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是非常不利的。QQ空间是个人信息与交流平台,属于半私密空间,一般只对好友开放。现在要把它作为课外育人平台,意味着向学生开放思政教师的心灵空间。通过空间文字及教师在空间种种表现,学生接触到思政老师平时很少展示在他们面前的那一面,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思政教师的思想和学识,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思政教师和他们相同相通的一面。这时的思政教师在学生眼里,不再是教室里那个高高在上的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刻板形象,而就是坐在他们中间的一位跟他们一起谈天说地的亲朋好友。当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前时,师生间的距离骤然缩短,师生间的关系也会日趋融洽。只要学生认可思政教师的良师益友身份,思政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不会被他
3.QQ空间文字双向即显,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业和思想辅导。QQ空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即显好友的空间动态,这就意味着师生在成为QQ好友后,随时可以通过空间文字来了解对方最近情况。学生可以上教师的空间溜达评论,教师可以上学生的QQ空间浏览留言。由于QQ空间是半私密的个人日记本,不是所有人都能浏览,学生的空间文字也不是专门写给教师看的,所以教师看到的完全是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而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是加强教学针对性的前提。QQ空间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它可以让我们随时直接了解学生所想所为并发现问题,这不仅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而且就是从育人工作本身来说,在发现问题时马上着手解决问题也是最有成效的。教师可以立即通过QQ空间针对学生提出的或存在的问题发表指导意见。在QQ空间里,由于大家基本都是匿名出现,师生又是平等的好友关系,学生完全可以放下各种心理顾虑,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从而极大地增加师生交流的次数和频率,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师生交流互动也必然更加真挚深入,达到真实课堂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4.QQ空间可以存删文字,有助于师生深入研讨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是教的对象,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接受者,还应该是参与者。由于每门课程的课堂课时有限,要把所有教学疑难问题讲清讲透难度很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教学内容涉及1840年以来的160多年历史,一周却只有两个学时,又是大班上课,所以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同学讨论发言都不能尽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分体现。但QQ空间不同,不仅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淋漓尽致地写日志,学生也可以无所顾忌无限地发表自己的评论。所以课堂不能充分阐释或不便展开的问题,完全可以拿到QQ空间里进行争论或研讨。在QQ空间里,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的观点,还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看法。为了和老师、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他必定要做一定的相关准备,如查阅资料、理清思路。所以,QQ空间既延伸了思政教师的教学阵地,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的思考更深入,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三、如何把QQ空间打� 教师开通QQ空间并向学生开放后,对空间的管理就不能随心所欲,日志要经常更新,内容要注意分寸。向学生开放的日志可以是教学内容,也可以是社会见闻,生活杂感。涉及教学内容的一定要找准切入点,既和课程教学要求密切相关,又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如果想和学生在QQ空间里探讨,最好是选择那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或人物,否则不能吸引学生,不能提高他们的历史思辨能力,从而把课程的教学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所以教师对待日志写作一定要和对待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尽量做到既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要确保内容的导向性,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正面教育和影响。
2.鼓励学生在教师空间畅所欲言,对学生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老师一旦确立QQ空间的教育定位,必须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进入自己空间,让师生交流成为常态。让学生加自己为好友只是基础,关键是学生要浏览自己的空间日志,并让自己苦心撰写的日志在学生心中留下记忆。所以一定要有激励机制,如把学生的留言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考核来源。另外,发现学生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或疑问要及时反馈。只有这样,QQ空间才不会沦为思政教师自娱自乐的工具,才能真正发挥课外育人阵地的作用。
3.建立课程QQ群与之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互动与共享。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以共同兴趣为基本点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名称,在群内除了聊天,腾讯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与QQ空间的个性化不同,它是一个小范围的公共空间,群友既独立又共处是它的特点。开通了课程QQ群及群空间,意味着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者有了一个共同学习、交流、讨论、碰撞的平台。教师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资源也可以利用起来,大家在相互启发和相互教育中共同实现提高。
空间美文 篇10
关键词:文化全空缺 时间观取向 跨文化交际
引言
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时间具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1973)所说:“时间不但会说话,而且比有声语言更为直截了当,所传达的信息也更为响亮和清晰。”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具有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特点和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对中美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一比较和探讨,以期能在内容和策略上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 文化全空缺视角
空缺现象是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空缺原指“空白、缺损”。空缺现象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等。几十年来,许多国外学者把空缺理论应用于跨语言对比研究中,用空缺现象来描述和揭示在不同语言的词汇、语法体系中。以及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的民族差异成分。这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外语学习和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而言之,文化学家、语言学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逐步察觉到文化差异导致了空缺现象的产生。对于空缺的定义和分类,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提出其独特见解。为了更合理、更全面地进行时间观取向的语言文化内涵的跨文化比较,本文将空缺划分为:全空缺、部分空缺、冲突空缺。
全空缺是指时间观在一种文化中具有某种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完全没有这种文化内涵。部分空缺是指时间观在一种文化中具有某些文化内涵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只具有其中部分相同的内涵意义,或者同时具有一些不同的内涵意义。冲突空缺,顾名思义,指时间观的文化内涵意义在两种文化中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
本文着重比较中美时间观取向的明显差异,所以主要论述全空缺视野下的两者,以期找出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帮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2 全空缺视野下的中美时间观取向比较
2.1过去时间取向和未来时间取向
美国人类学家FlorenceKluckhohn与FredStrodbeck(1960)把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分为三种:过去时间取向(pasthme orientation)、现在时间取向(presenttimeorientation)和未来时间取向(futuretime orientation)。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一般而言,历史传统悠久的民族注重过去。采取过去时间取向;而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和民族则往往采取现在或未来时间取向。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使中国人向来以历史、祖先为荣;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注重历史,主张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等一直延续至今,被社会所认同,变成集体的无意识,而且规定着人们的行动。所以,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倾向于过去。人们在做事情时通常要考虑这个事情过去有没有人做过,有什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求静求稳,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这种时间取向相联系的是人们崇拜祖先、敬老尊师,重视经验和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有关。看看中国的影视作品,“大辫子戏”充斥荧屏,皇上太后到处可见,而科幻类的题材却少有成功者,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与中国人的时间取向相反,美国人很少回顾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这种未来时间取向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充足的传统和经验可以遵循。美国人一般不像其它民族的人那样注重历史与传统,他们普遍相信的是:机会人人均等,历史无足轻重;只要努力奋斗,就可获得成功。Americandream早已深入人心。他们相信未来是可以驾驭的,或至少是可以受他们影响的,现在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准备而已。奥巴马当选新总统也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并不固守白人当总统的历史,认可变革。人们普遍认为,变革意味着进步,新事物总是优于旧事物,他们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受这种未来时间取向的影响。美国人普遍比较活跃、乐观,他们很少循规蹈矩,而是喜欢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他们很少崇拜祖宗,觉得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美国的影视作品也说明这一点,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举世闻名,星球大战、未来战士、人工智能……,例子举不胜举。
时间取向的不同使得中西方的人们对“老”、“老人”这些词也会作出不同反应。以“老”字为例,它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代表着年长、经验丰富:老马识途、老马嘶风、老当益壮、老谋深算、老成持重……,但在西方人心目中。“老”意味着青春已逝、老态龙钟,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2.2环式时间取向和线式时间取向
环式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不停运动的圈。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往复、月份的轮流、植物的周期生长都是圆周式、周而复始的自身复归的周期性循环运动。
中国社会长期以农业为主,以农耕为主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在整个社会的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这种田园文明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悠闲生活,由此形成了中国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式时间取向。
这种环式时间取向使得勤俭节约的中国人在时间上却比美国人慷慨许多,做事慢慢来、不着急是一种主要倾向。同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往往比较模糊,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也常常采取模糊的表达方式,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好长时间”等。
与中国人环形时间取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人的线式时间取向。美国文化通常把时间看成是一条直线,是一种直线形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就好像一条从源头直奔人海口不断流动着的河流”,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并对此有所区分。如: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的复杂变位来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英语时态有过去时、完成时、将来时、进行时等,这种划分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同时,西方人发明了钟表,这使得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做事精确到小时、分,甚至秒,在时间上精打细算,时刻有一种“时间紧缺”意识。在西方社会,时间几乎是一种商品,实在而有价值,“时间就是金钱”已成为西方人生活的信条。美国人总是说:“We are slavestonothingbutthe clock,(只有时间才能 够支配我们。)”似乎是把时间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而且尽力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现在美国人越来越多在电视屏幕上见面谈问题,开“远程会议”不仅仅能解决本国内的问题,甚至能够通过卫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
2.3单向制时间取向和多向制时间取向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Hall)在《超越文化》(BeyondCulture)一书中首次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即“单向计时制”(monochromictime)和“多向计时制”(polychromic time):“单向计时制重视日程安排、阶段时间和准时”,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就像一条道路或带子向前伸展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多向计时制的特征是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多向计时制往往被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子或道路”。
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以综合性的思维见长,加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遗风,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人们可以同时做多件事。同时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集体主义的群体取向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美国社会倾向于采用单向时间制,美国人习惯于严格按照时间表办事,在特定的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当计划或安排的时间结束,不论这件事是否做完都必须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阶段的安排,讲究计划的周密性和严谨性。
不同的使用时间方式往往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如西方人从小就学会严肃地对待时间、珍惜时间。重视时效,预约、守约和准时已�
3 改善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3.1学习和借鉴
文化无优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西民族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双方时间观中的有益成分。例如:在西方社会,时间不仅仅是自然律动的象征,更是进步的象征,谁控制了时间,走在时间的前列,谁就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近现代西方社会之所以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发展,与他们的时间取向不无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我们要不断增强时间价值观,提高时间紧缺意识,讲求做事效率。同时我们还应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同样,西方人受“铁腕”时间的控制,严格遵守时间表行事,虽然是一种良好品质,但有时过于僵化和刻板,可以借鉴中国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活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3.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中美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是文化差异中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美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多,无疑将会对各自的时间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中国人旧有的时间观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提高工作计划性,时间紧缺意识增强;人们在正视历史的同时,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氛围。同时,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1世纪,一种建立在理性、务实、效率的现代观基础上的线性的、以当下为核心并向未来开放的时间意识逐渐为不同文化的人们所接受,中美时间取向正开始走向嬗变与融合。
4 结语
处理跨文化交际障碍,态度和方法都很重要。首先,必须了解中美不同文化下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使用时间的方法,克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尽可能减少因时间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其次,对不同文化的时间取向要给予尊重和认可,当彼此时间观念发生冲突时,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论断,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观不同,意味着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因此,跨文化交际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才能加快彼此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葛志宏。东西方时间观念的跨文化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6).
[3]张劲松。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