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语文知识 > 歇后语 > 歇后语的故事(4篇)正文

《歇后语的故事(4篇)》

时间: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本页是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歇后语的故事(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歇后语的故事 篇1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歇后语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是语言的精华。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翻译活动的首要目标是文化交流和沟通。而对歇后语的翻译,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必须要克服文化壁垒。

关键词:歇后语的翻译文化壁垒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及表达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迁。而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种民族文化。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但翻译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度的。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非对应关系(无论是文化、语言层次上,还是审美层次上),造成缺项,构成实实在在的障碍(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

汉语中的歇后语,正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这种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因此,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对译者无疑是一大挑战(郭建中,1996)。由于汉语歇后语构造上的特别之处,其文化承载的厚重是其它许多修辞格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不能把它忽略不译,而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采用多样化的手法,竭尽一切可能克服文化壁垒,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歇后语的定义和溯源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是广泛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三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分为喻意和谐音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四歇后语翻译中的文化壁垒

1、由于汉英两民族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对于牵涉到习惯用法(语义联想)和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歇后语,为消除文化壁垒,就要采取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来翻译。例如:

丈二金刚/和尚――摸不着头脑

(What you said at the meeting made me completely at a loss)

上例中的“摸不着头脑”,其语义联想对汉民族文化中理解起来是不成问题的,但对英语民族而言,就不可能产生同样的语义联想。故直译之后再加意译,并注明“摸不着头脑”是汉语中的习惯用法。

2、对一些具有强烈而浓厚的民族特色,往往涉及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经典著作,乃至封建迷信等的歇后语,意译往往不能说明问题,为消除文化壁垒,让英语民族的读者彻底理解这种歇后语的意思,必须加注交待文化背景。例如:他们一东一伙,都是看透《三国志》的人,要我说,那一耳括子,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

Hard to say.The two of them are hand in glove,and they’ve both rea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I should say that box on the ear was skillfully given by a Chou Yu and gladly taken by a HuangKai.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译文如不加解释,外国读者仍然是看不懂的,所以译者将这一歇后语的出处《三国志》另加了如下注释:A fourteenth century novel based on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third century A.D. ChouYu of the Kingdom of Wu had Huang Kai, another Wu general, cruelly beaten,and then senthim to the enemy camp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enemy.通过这种意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既翻译出了意思,又达到了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3、由于汉英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些歇后语在翻译过程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比喻形象,在英译时可将其转换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套译,虽然译后形象有所改变,但喻义相似或对应,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例如: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种套译策略,既巧妙地避开了文化壁垒,又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4、对一些双关歇后语的翻译,为了消除文化壁垒,也可对其改头换面,重设意境。如:

绱鞋不使锥子――针(真)好!

A sherbet in a midsummer night"s cream: cool!

虽说直译成中文“仲夏夜梦吃果露冰糕――真爽”的时候双关丢了,但英文“cool”是双关。而如果将中文原文译成“To sew shoes without an awl, a needle is good”,不仅丢了双关,而且毫无意义。改换意境是为了在不偏主题的情况下求双关。因为这里“cool”有“凉”和“棒”的双关意思,而“cream”既有赞美“杰出”、“优秀”的意思,也可比喻物理上的人体之“精华”,可以一语双关。

“……姨奶奶犯不着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来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是何苦来呢。”

“……You’ve no call to swear at me,madam.You didn’t buy me.

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 here.Why go for me?”

梅香是婢女常用的名字,代指婢女。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奴婢只能和奴婢结拜兄弟姐妹。译者改换原文的形象,套用英语读者十分熟悉的比喻来翻译。虽然梅香和拜把子等词的文化内涵受到了损失,但对译文读者而言,产生了和原语读者一样的感受。

5、由于文化壁垒的存在,在一些文学翻译中,译者有时不得不舍弃歇后语这一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民族特征而采取省略译法。例如:

“我这个人你也知道,说话向来是‘袖筒里入――直出直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You know me――I speak frankly and to the point.”由于其比喻及其喻意无法为外国读者所理解,译者也就只能省略了歇后语的这种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外国读者难以理解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概念。

五结语

歇后语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典故、思维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方式,绝大多数歇后语正是这种典型中国文化的折射。有的歇后语还带有地区性的特点,方言色彩比较浓厚,有些偏僻的特殊意义不容易懂,因此歇后语的翻译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转换,而要透过语言表层剖析歇后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仔细的中英文化比较,并通过各种翻译手法,不拘一格地消除文化壁垒,达到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在着手翻译前,先要了解歇后语的出处,然后要注意兼顾歇后语的意义、形象、风格以及英语的表达习惯等,也就是说,歇后语的翻译虽“译无定法”,但要力争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1月。

歇后语的故事 篇2

在我国歇后语的世界中,有很大一部分歇后语都是从生动传奇的故事中演化而来。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的一则歇后语同样和一则故事相关,而且小编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咯!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自己哄自己;自欺欺人

【释义】

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示例】

当代·殷谦杂文集《揭皮》:“《魏书》所说的曹操‘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这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就是明明告诉别人,魏王墓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无非几件破衣烂衫,你们不要盗。如果考古就凭史料记载而给历史人物盖棺定论,这太荒唐了。纵观史书杂记,疑点重重,是真是假都很难定论。”

【出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并在地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出来

近义词

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典故】()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

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里都不方便。他捧着银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最好 的方法。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

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 了一个办法。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出去贴在坑边的墙上。他感到这样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觉了。张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已经被邻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听到 屋外有挖坑的声音,感到十分奇怪。

歇后语的故事 篇3

精选故事类的歇后语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齐桓公进迷谷--靠老马识途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孙二娘开店--住不得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痛

孙权杀关公--嫁祸于人

孙行者上天--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

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孙悟空碰著如来佛--认栽

孙悟空的金箍棒--随心如意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孙悟空封了弼马温--管它官大官小

孙悟空借火扇--一物降一物

孙悟空变土地庙--尾巴难藏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炼结实了

孙悟空打筋斗--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孙悟空戴上紧箍--有法无用

歇后语的故事 篇4

上作文课了,一走进教室,充满期待的我便开始播撒歇后语的“种子”:“同学们,每当走进教室,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真是胸口挂钥匙——开心。平时,你们个个如鸭子凫水——暗中使劲。课堂上,你们针锋相对,都有一张宜兴的壶——好嘴。课外活动,你们也毫不含糊,个个生龙活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徐伶智同学的书法多次获奖,那真是鸭腿上扣铜铃——响()当当;‘小博士’王歆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树梢上挂剪刀——高材(裁);顾小鸣写作文可谓妙笔生花,信手拈来,那是飞机上的热水壶——高水平(瓶)……能经常与你们在一起,我是八里庄的萝卜——心里美呀!”

一段带有歇后语的描述让孩子们迅速走进歇后语的乐园,初步感受到歇后语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带来的诙谐、俏皮的氛围。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学生们深受启发,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熟知的歇后语: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卖油条的拉胡琴——游(油)手好闲(弦)……孩子们越说越起劲,教室里气氛热烈极了!

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在此环节,我设计了“你说我接,你演我猜”的活动。同学们情绪高涨:表演的绞尽脑汁,竞猜的苦思冥想。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歇后语形式、内涵的感悟又加深了。

如果说笑话让人捧腹大笑,那么歇后语会让人嘴角上翘,抚掌称妙。说话、作文适当运用歇后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为帮助学生准确、灵活、生动地使用歇后语,先从他们身边的人、事、物说起,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丰富生活的想象,深化对歇后语的理解,准确把握其内涵。

例句一:昨天,同学带来一只陀螺,我觉得很好玩,回家后就向妈妈要钱买。妈妈不答应,说:“那是木排下水——不成(沉)。”我听后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例句二:那些坏人成天想着干坏事,简直是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例句三:别看陈加田怕做作业,做起事来可是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歇后语的故事 篇5

关键词:口译 文化沉积 策略

一、文化沉积

在英汉口译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上。文化沉积或称“特殊文化”,即各民族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惯用词语,如成语谚语、格言、俚语、俗语、歇后语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文化的了解与传播在于交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儒释道的精深教义与思想至今影响着国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在言谈之中都会不时引用成语和格言。而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英语,深深浸透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与影响,如《钦定圣经译本》在广泛流传中形成了大量的习语、格言和典故,西方人的演讲中常见其引经据典的情况。这都会对口译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口译质量和信息传递。因此,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口译训练中文化沉积的学习和训练,已成当务之急。

二、中西方文化沉积范例及口译策略

王佐良认为,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他觉得译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口译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交流思想、进行和完成交谈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手段。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文化可解释为社会所做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口译工作不仅需要听懂词语之本义,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含义,即人类思维共性下的各国文化间的个性,从而产生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沉积。

(一)民族习俗

英汉两种语言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表达及用语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在2011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引用了《离骚》中的经典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都会明白文中的“九”只是个概数,强调次数多,而绝非仅指九次。温总理的译员张璐将其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该译文凸显了其深厚的古文能力,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深刻理解;“九死”译成“thousand times to die”体现了她对西方文化的把握。译文可谓相当贴切,深得各路专家的认同和赞同,称其确实代表了部级别的口译水平。

(二)典故

历史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口译员在口译中难免会遇到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画龙点睛”“四面楚歌”等。而外国人对此非常陌生,因此要想使其更好地理解,就需要口译员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的储藏,做好意义阐释。

同样,在西方文化中也有典故。“圣经”“希腊神话”中典故的文化内涵国人一般不知。如“Swan Song”若直译为“天鹅之歌”,未传达出其内涵。事实上,它是源自希腊神话的典故,常用来比喻“绝笔”“最后的作品”。显然,不可直译。

外国人较难理解中国历史典故,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也是一知半解。要想把口译做好,译者不仅需要从典故故事性文化内涵考虑,还应下功夫让译文唯美顺畅,让听者产生兴趣。因此,有人把一些历史素材描述为变化语境下译者不可忘却的因素。译者应做到:1.平时要多了解典故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丰富自身知识储藏;2.尽量避免解释单个的词,要学会用这一典故的历史事件去解释,以使听众更有兴趣听你讲述;3.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尽量用容易理解的话语去解释,给听众创设一个语境并帮助其理解。

(三)歇后语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歇后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汉语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耐人寻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际中。例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阎王开会――都不是人;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等。作为特殊文化代表的歇后语,无疑给口译带来巨大挑战。

为做好歇后语口译工作,译者除了要广泛涉猎歇后语及其传递的信息外,还应多积累翻译技巧,如哪些歇后语应直译,哪些需意译,哪些可套译,哪些需要加注解等,译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口译时才胸有成竹,不至于言不达意。如:

(1)瞎子点灯――白费蜡

Like lighting a candle for a blind person――a sheer waste(直译法)

(2)……对老百姓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冯志《敌后武工队》)

Our treatment of civilians will not change one bit.(意译法)

(3)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注: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套译法)

(4)猫哭耗子――假慈悲

to shed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四)特有文化词

特有文化词,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或空缺的词。如汉语中的“阳”“风水”“农历”“粽子”等;西方文化中的“乌托邦”“潘多拉”“嬉皮士”等。

另外,因文化沉积不同导致中西方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联想和心理认同的例子比比皆是,如“dragon”与“龙”。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尚、神圣的象征。但在圣经文化为基础的英美文化中“龙”却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是凶恶可怕的象征。当中国人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英美人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望子成龙”若译作“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则更会令他们大惑不解。此外,基督教将斩杀恶龙当作一件光荣的事;“dragon”还有“泼妇”之义。

因此,一些特有的俗语可能使得口译工作稍显棘手。解决的办法有:1.译者应该尽量避开对这些词的直译,用相似的话语去解释说明,从而达到口译目的;2.用东西方通用的话去描述,或是用一些易懂的话语和已有的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力量大)”“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3.在口译时,要精心研究其中会出现的一些专有名词。

三、结语

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说过:“学习掌握一门外语,在较好的语言环境下,大约需要5年的努力;透彻理解一种文化,则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无疑是对口译者的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困难在此,希望也在此。口译员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充分了解双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处理好口译过程中的文化问题,促进双方的交流沟通。

(本文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研究”[项目编号:C-2015Y0403]与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思维和文化共同感与意象研究[项目编号:15YBA4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蓉。基于文化差异英汉口译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66-167.

[2]林小红。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

报,2012,(1):266-268.

[3]李延林。小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J].中国翻译,

1999,(3):29.

[4]王佐良。翻译与文化繁荣[J].翻译通讯,1985,(1).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