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谚语【经典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一些耳熟能详的谚语吧,谚语内容非常广,类别繁多。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谚语?下面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中国戏曲谚语【经典10篇】。
关于戏曲的谚语 篇1
师父领进们,修行靠个人
指旁人对你的辅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本领在乎自身的努力与提高。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艺多不压身:意即手艺人有一技之长,社会存活能力强。高人胆大:它鼓励人们好好的磨练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到那时,就可以毫无畏惧了:另一方面就是要勇于冒险。当有了顶尖的技艺,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在江湖上行走,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艺多不压身。三分靠教,七分靠学。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中国戏曲谚语 篇2
不嚼碎,不知味。
学艺先学心,心动身动。
心与神合,神与貌合,貌与形合。
心里有,身上有。
心中不笑,脸上不会笑;心中不恼,脸上不会恼。
一步练挫百步练歪。
练腿必先练腰。
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
力要顺达气宜沉。
打铁先打钉,学唱先学声。
字音出口一个旦,切忌开口一大片。
熟能生巧未必巧,要想生巧需动脑。
要想学到艺,以巧胜百力。
武艺虽精巧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
强记不如善悟。
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由生而熟,熟而不流。
做戏不在多少,关键在于巧。
一天学会一招,十天学会一套。
若要会,勤玩味;若要精,人前听;若要熟,百遍读;若要通,千日功。
中国戏曲谚语 篇3
1、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2、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3、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4、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5、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6、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7、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8、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9、字不清,唱不明。
10、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关于戏曲的谚语。
11、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2、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3、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4、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6、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17、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8、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9、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20、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1、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2、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3、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24、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25、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6、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27、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8、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29、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0、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31、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32、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3、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34、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35、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36、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37、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38、私下练,台上见。
39、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0、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戏曲的谚语 篇4
1、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2、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3、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4、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5、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赞美戏曲的谚语 篇5
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4、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主角。
5、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6、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7、腔好唱,味儿难磨。
8、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9、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10、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浅析戏曲谚语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篇6
浅析戏曲谚语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内容摘要】戏曲谚语是戏曲前辈艺人对人品艺德、演唱技巧、表演经验等方面的高度总结和提炼。戏曲谚语虽语句短小,但对仗工整、言简意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从事戏曲表演、戏曲教育的艺术工作者来说,更需要从中汲取营养来提高艺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年演员和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戏曲谚语人品艺德专业学习演唱技法戏曲哲理
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伴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前人总结了人品艺德、演唱要领、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朗朗上口、字字珠玑的戏曲谚语。戏曲谚语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到如今逐步完善,成为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艺术资产。
一、有关道德方面的戏曲谚语
“做人要讲道德,唱戏要讲戏德”“学艺先学德,无德艺难成”“立业必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艺高不如德高,艺高更需德高”。这些看似平淡无奇、通谷易懂的戏曲谚语,却说出了道德品质在戏曲工作中的重要性。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说过的“戏比天大”,也从另一个方面阐述了艺德的思想内涵。常言说,艺如人品。一个演员的艺术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审美品格和艺术气质,决定其艺术创作的态度和追求,并直接影响其表演艺术风格。
一个具有高尚艺术品质的演员,一定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演出,也一定会以真诚善良的情感塑造好每一个艺术形象。相反,一个品行不端的演员,纵有很高的技巧,也不会有太好的艺术成就,更不会成为德艺双馨的大家。的确,良好艺术品德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日常生活和艺术实践中认真学习、日积月累的结果。
二、关于专业学习方面的戏曲谚语
“曲不离口,弦不离手”“人不常练没功,角不常练戏松”“书靠念,功靠练,曲靠唱,戏靠演”“小时不练好,大时演不好”“幼功好,演到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
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四功五法”是每一个演员必不可缺的基功。而幼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童子功更加重要。在人的一生中,幼年是最珍贵、最美好的时光,是一个人发育的关键阶段,肌体柔韧性好,可塑性强,接受新生事物快,记忆力、模仿力都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对翻、爬、滚、打等武功技巧的训练,更是得天独厚。假如过了这一时期,身体的骨骼、关节等器官逐渐钙化,就不可能再练好了。
在学习戏曲艺术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没有刻苦的练功,就不会有过硬的功夫,也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不经过酷暑、严寒的磨砺,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
学艺贵在持之以恒,最怕时断时续,必须坚持“曲不离口,弦不离手”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样,才能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练功方面的戏曲谚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下无功,台上稀松”“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基础打不牢,演戏演不好”。舞台是展示演员水平的考场。平常练功的好坏、表演的优劣全都一览无遗地展现给了观众。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演员一声出众,绝对会引来阵阵掌声。相反,一个平时练功偷懒、学习不认真的演员,根本不会在舞台上有惊人的表现。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好的表现,还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间断地去研究、打磨人物内心情感,练习唱腔、身段。即使这样,也不见得能成为一个好演员。何况那些得过且过,靠混来度日的演员,要想成名,简直是痴人说梦。
要想成为一个好演员,不仅具备嗓音、形体等先天条件,还要在“四功五法”上有扎实的功底,掌握系统的表演程式技巧,还要求艺术素质全面,有独到的创造能力,更要有为艺术献身的执著精神。正如戏曲谚语所说的那样,“十年能培养出一个状元,十年培养不出个好戏子。”话虽直白,但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四、关于演唱技法的戏曲谚语
“咬字归韵,尖团分清”“唱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口型错一线,字音错一片”“唱念要讲喷口,须按五音要求”“唱戏靠声,声要靠气”“快板吸气浅,慢板吸气深”。
在演唱中,演员的发声是由气息振动声带,而后经由共鸣器官共振放大而来。没有“气”的运动,就没有人唱歌的存在。演员的音色、音质、音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息的运用技巧。
演员在演唱时,对咬字很讲究。既要咬住,又不能咬死,把握咬字的力度分寸是演唱的诀窍。掌握好咬字的技巧后,演唱时就能做到字音清晰、轻重适度。
“三分天,七分练”“嗓子靠练不靠天”“用喉莫伤喉,练喉勿骄喉”。对戏曲演员来说,嗓音的自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见得嗓音好就一定能唱好戏。还要靠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加以科学的练习,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加上真挚的情感去演唱。这样就会唱得优美动听。先天条件不好的演员,只要掌握好科学的演唱方法,通过锲而不舍的刻苦训练,持之以恒,就能练成一副百唱不哑的好嗓子。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老师,她小时候嗓音条件不好,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派艺术风格。虽然她现在已有80多岁的高龄了,但嗓音如初,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艺术舞台上,并赴北京等地演出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北京。
“声音是外形,感情是灵魂”“既要字正腔圆,更要唱动人心”。演员在表演时,非常讲究声情并茂。演员要善于综合运用声音等外部技巧,准确把握角色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融入真切动人、极富美感的演唱中,以声传情,唱出人物、唱出意境、唱动人心,引导观众进入剧情,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戏曲谚语的种类多种多样,从艺德到演唱、表演方法到戏曲哲理等,实在太多了。这些谚语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传诵和创造,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文化,并具有极高的人文哲理内涵。虽说这些谚语的创作者没有太高的文化,有相当一部分是目不识丁的老艺人,但他们所创造的这些戏曲谚语却是丰富多彩的,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非常高。对于我们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来说,这些谚语本身就是生动的专业格言,特别是对正在学知识、长身体的从事戏曲专业学习的青少年来说,更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好教材,对整个戏曲界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克俭。豫剧演唱谚诀的人文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01)。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中国戏曲谚语 篇7
1、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2、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3、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4、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6、腔好唱,味儿难磨。
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9、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10、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1、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2、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13、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14、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15、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16、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17、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8、私下练,台上见。
19、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20、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1、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2、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3、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24、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2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戏曲的谚语 篇8
1、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6、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7、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8、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9、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0、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1、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12、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13、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14、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5、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6、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7、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18、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字不清,唱不明。
21、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2、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23、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4、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5、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26、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27、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3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1、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32、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33、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34、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6、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37、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38、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39、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0、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戏曲 篇9
老戏曲“开新花”需融入时代精神
中国文明网最新一期“文艺名家讲故事”,讲的是陈涌泉的故事。陈涌泉,1967年10月生,河南唐河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作品有《程婴救孤》《风雨故园》《阿Q与孔乙己》《都市阳光》《两狼山上》等,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文华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头的一段话,对当前的戏曲艺术而言,简直再准确不过了。曾几何时,戏曲曾经是一门主流艺术,甚至是超主流艺术,也赢得了无数票友的拥趸,但“风流总会雨打风吹去”,戏曲艺术的鼎盛与辉煌似乎已经渐行渐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毕竟如今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是价值多元的年代,“乱花渐欲迷人眼”,纷繁多样的各种艺术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占尽了风光,戏曲这种规范、程式化极高的舞台艺术前景确实不容乐观。这是一个客观方面的因素。
当有人慨叹戏曲的没落是时代递进的必然时,戏曲界人士也需要反思一些问题。让“老树开新花”,让传统戏曲艺术再次赢得青年一代的青睐,该如何去做呢?毫无疑问,作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陈涌泉取得成功的例子,应该给戏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陈涌泉取得卓越的成就,首先源自于自小对戏曲的热爱、敬畏和崇敬,也正是如此,他在面对戏曲艺术不景气、物质条件欠缺的局面,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为之焚膏继晷,为之筚路蓝缕,为之百折不挠,也正是秉承着“只有心里有观众,剧场才可能有观众”的信念,陈涌泉才一直跋涉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戏曲作为文艺的一个门类,当然如此。对戏曲的热爱,如果是陈涌泉前行的源动力,那么,他在戏曲创作方面对时代精神的融入,依靠创新开辟传统艺术新境界的做法,更是值得称道。戏曲没落的最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时代精神,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行业内人士的陈涌泉当然更是深刻理解。一味抱残守缺、一味沉湎于过去的时代和唱段,只能会让观众唏嘘离开。
也正因如此,无论是在创作《阿Q与孔乙己》,还是构思《程婴救孤》,还是执笔写《风雨故园》,陈涌泉都能够在思想上解放自己,都能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羁绊,都能够将传统元素和时代因子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最终都吸引了更多的青年观众。
比如,他在创作《阿Q与孔乙己》之前,市场上已经有话剧版、电影版、地方戏版的《阿Q正传》,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来说可谓难也,然而,他将一个代表农民形象的阿Q,一个代表旧知识分子形象的孔乙己结合到一起,就产生了新的冲突和矛盾,也自然而然引起了巨大反响。而在创作《程婴救孤》时,更是用当代观众的审美,挖掘和阐释“程婴们”身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现他们的仁爱正义、诚信担当,这也和当前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相辉映。
戏曲在当下虽然处于没落状态,但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扶持的力度逐年加大,在这个呼唤乡愁、乡音的时代,也迎来了“振翅欲飞”的机遇。
2014年10月,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陈涌泉是戏曲创新之路上的排头兵,也是将传统戏曲艺术融入时代精神的实践者,希望更多的戏曲工作者能像他那样,成为在戏曲艺术方面孜孜不倦的探路者,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樊树林)
地方戏曲现状堪忧,歌者吴杰呼吁抢救走向没落的传统文化
近年,作为我国特有文化现象的地方戏曲剧种,其生存环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剧团数量逐渐减少、剧团专业层级低、演出剧目老化缺乏创新等问题,造成了目前地方戏曲逐步走向消亡的困境。
现状:地方戏剧正在逐步走向消亡 据2008年第4期《半月谈内部版》的调查,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有地方戏曲剧种360多个,到了今天,全国仅有约60到80个剧种生存状态尚好以外,其他多数剧种已实际消亡或濒临消亡,如山西省到上世纪80年代尚有地方戏曲剧种52个,现在仅剩28个;安徽省从建国初的27个锐减至目前的7个,其中的庐剧曾有27个剧团,现在只剩下2个。作为中国“戏曲之乡”的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约65个,几经兴衰与蜕变,目前仅剩30余个剧种,除豫剧、曲剧和越调仍广泛流传外,其余30多个剧种也已濒临灭绝。地方戏曲剧种消亡的颓势现尚在恶化中,可以说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一文化滑坡的趋向。
其实地方戏曲剧种的消亡一直是存在的,并不始于最近20年中,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也曾有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消亡,如果说50年代有剧种360多个的话,那么到1995年出版《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时,收录的地方戏曲剧种就只有333个了(除京剧、昆剧以外),像我们曾熟悉的上海周边地区奉贤、崇明、川沙、南汇的山歌剧和苏州地区的苏剧、杭州的杭剧、湖州的湖剧、丹阳地区的丹剧等,“文革”后就基本上消失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大量的地方戏曲逐渐走向消亡当然是令人惋惜的,它毕竟曾经在过去的时代,给广大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带来过欢乐和艺术享受,同时也是普通老百姓启廸智慧、道德宣教的启蒙、普及教化的老师,可以说,没有大批地方戏曲剧的剧团种活跃在城市和乡间,许多地方老百姓的人文启豪教育、文化艺术享受将是一片空白。“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方言,但地方戏剧只有中国有,他承载着民间的情感”。“再不保护,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就要销声匿迹了。”保护濒危的地方戏曲剧目,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民俗文化和地方传统戏曲日渐流失的现实情况之下,要像抢救保护文物一样抢救保护这些“活文物”,地方戏曲拥有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浓厚的文化精神,对小说、戏剧、诗歌等的创作来说也很有借鉴价值。
因此,许多有识之士便提出对这些地方戏曲剧种赶快进行抢救和保护。 分析:财政拨款可以挽救地方戏曲吗? 吴杰认为:国家近年来开展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拿出资金扶持了一些大型剧团。但是用保护措施来延缓或阻止地方戏曲剧种不致消亡,这种“输液维持生命”的办法,并不是最佳选择,譬如一个垂老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成为植物人了,仅凭打点滴维持,能抢救得过来吗?只要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不难看出,许多地方戏曲小剧种实就像一个“植物人”,即使可以投入抢救的钱再多,也并非一定可以救得过来的。因为当年地方戏曲的繁衍生息,是有历史根源的:
一是交通不发达,经济不发达,人们不可能走出偏远小城镇和山村到大都市去欣赏名剧团演出,所以它才为老百姓所需求,就有了演出的市场,就能养活艺人们;二是由于地方的方言土语存在,老百姓(尤其是乡村的中老年观众)甚至听不懂包括北京话、北方或南方普遍流行的方言、外来语,所以他们只喜欢看本地的方言戏曲演出,地域特色浓烈的念白、唱腔旋律听起来亲切、舒适;三是当年全国性高水平剧团少,高水平舞台艺术传播受到限制,不像现在这样,能运用影视媒介向最偏远的山村传播(直播或录播)它们的高水平演出。
因此,大量的城乡观众便只能看地方戏曲,从而使即使水平较低的地方戏曲业余剧团,在它们所流行的地区也不缺乏观众,这就造成了地方戏曲的繁盛。这正是建立在经济不活跃、交通不便捷、全国性规范语言不普及的社会不发达的基础上的,这种文化上的所谓“繁盛”状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并不值得自豪和留恋。由于这种落后、分散、闭塞的小农经验形态的社会结构,造成了大量的地方戏曲剧种的剧目创作、演出水准、演员个人水平虽然都不高,但却并不缺乏观众的繁盛现象。所以,地方戏曲剧种多,并不一定是戏曲繁盛的标志,更不会与演出水平(即文化水平)高低成正比。而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下,在经济、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地方的方言、土语特色越浓而演出水平(剧目、音乐、演员表演艺术)又相对较低的地方戏曲,便只能被淘汰,即使有的地方戏曲表演艺术上非常有特色,但由于语言障碍,也走不出偏僻小地区,其演出市场便只能被高水平大剧团和电影、电视等传媒演出节目所挤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最偏远的乡村也能看到全国最高水平的演出(如戏剧、歌舞、曲艺杂技等),当地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就不会再有兴趣去看当地小剧团“土气十足”的地方戏演出。看来,我们并不需要为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消亡太过惋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根源:地方剧种自身存在局限性
除了社会环境进步造成的客层减少的原因之外,编剧水平低、领导(主演)选戏水平低、创作思想观念落后陈旧造成的地方戏曲剧目生产、创作上不去也是地方戏曲剧种消亡的主要原因。
这大致有以下四种状况:一是剧种的艺术语言环境太局限,其唱词、念白只有一个县或几个乡能听懂,在现代化大潮下方言正被融化的境况中,就较难生存;二是剧种本身还不成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表演上没形成规范和特色;三是一些地方戏曲小剧种没有“大腕”演员充当剧种的领军人物,没有“明星”,这在当前的演出市场上就较难有号召力;四是长期以来剧目创作上不去,只能移植大剧种、大剧团的剧目,而自己编出来的戏又水准太低,有时一出戏甚至连剧情故事都编不圆,谁要看?上述四种状况,前三类是“先天不足”,是剧种的“胎里病”,没办法救;后一个是人才问题,创作思想问题,对于许多地方戏曲小剧团而言,这就是苛求了。
而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较大一些的、原先能在几个县地域,或在一个地(市)区、几个地市级地区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现在也面临生存危机,剧团说解散就解散了,其实就观众拥有的潜在数量而言,这些地方戏曲剧种(或剧团)还并没到就要消亡的地步,而且当地政府其实一直是在财政上救它们的,就是救不下来,这就是戏曲界本身的问题了。这大致也是这么几种状况:一是近年由于老一代艺术家退出舞台,剧种没有了领军人物即“大腕级”演员做台柱,剧种(剧团)在演出市场上就失去了号召力;二是剧团内部管理问题多,或不团结,或行当缺乏,或没有演出市场的经营人才;三是剧目创作上不去,剧种(剧团)长期写不出好剧本、找不到好剧本。剧目创作站不住,演员再好,舞台再怎么“大制作”,也还是免不了滑坡。记得上世纪90年初,上海举办华东地区戏曲会演,江南某县送来一台地方戏曲剧目,还安排在开幕式上演出,结果因该戏剧本编得太差,许多专家及普通观众看了一会儿便都坐不住了,只得到场外去“放松”,大家纷纷议论:这个戏想讲的什么啊?怎么也弄不懂啊?可以想象,这样的剧种(剧团)在当前的时代还怎么能有市场? 其实,剧目创作上不去,近年来已成为戏剧界的痼疾,不仅地方戏曲是这样,京剧、话剧、歌剧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然地方戏曲剧种问题更大些,可以说,由于编剧人才的缺乏或流失,大量的地方戏曲剧种或剧团,已经没有或仅有较少能够满足当代观众需求的编剧人才,剧目生产当然就上不去。剧目生产上不去原因除编剧因素以外,还有另一些原因,一是当前戏曲界已与电影“接轨”,导演成为中心而不是以编剧为中心,是最主要的原因,编剧已实际沦为导演和演员的“枪手”,剧本如何编,不是编剧在体现自己的创作思想,而是导演、演员在指挥。二是演员选择剧目题材的权力过大,一些中、青年演员判断剧目题材水准太低,他们选剧本常常选错,这样,观众的大部分便被他们从剧场逐渐“赶”出来了,地方戏曲剧种还怎么会有长进?怎么会不消亡?所以,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消亡,除有些是先天不足之外,其实大量的根子还在于自己,自己没能力“长进”、发展,自己长期拿不出好剧目,被时代淘汰是很正常的,并不值得为它们大唱挽歌,也不必去忧虑。以沪剧为例,2000年以前,曾经有过许多剧团,除市级沪剧院以外,还有徐汇、长宁、宝山、南汇、崇明等区县级沪剧团,现在这些区县级沪剧团,有的已解散或名存实亡,有的虽还能不时演出,但已经没什么影响。即便是高水平的市级沪剧院,现在也已经拿不出有影响力的新剧目,创作滑坡很厉害,这种情况下,不是拨款给钱就能解决的。同样的情况,上海越剧界也存在,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没有出过一部都像《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那样有经典力量的剧目,现在这些剧院(团)也在不断排新戏,可是,投资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辛辛苦苦排出的一台戏能够连演10场的有几台?能够收回成本并赢利的戏有几部?一个令人心酸的现象是,现在连沪剧、滑稽戏剧种都有人希望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说最好都能像昆曲那样由国家养起来,如果连这样的剧种也要保护,那么,它们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其实相对于一些内地不发达地区,上海的艺术创作资金并不匮乏,但有些沪剧、越剧,近年来剧本的创作和选择水平低下,太落后于时代,剧团鲜少优秀剧作诞生,遑论经典,或去冲击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了?所以,近年某些较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濒危,虽然亦有方言土语的欣赏障碍,有当代娱乐多样化的挑战,但从剧种本身而言,却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试想,现在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院团长,有多少人是称职的,有多少人对剧本有判断能力?由于新剧目常常打不响,于是便只能演老戏,《红楼》、《梁祝》、《西厢》、《珍珠塔》、《雷雨》这类剧目反复演,这就是当前地方戏曲剧种的真实生态。
方法:面对地方戏曲大批消亡的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办? 传统戏曲中的一些特点确实已经不适应当今生活的节奏,需要改变,但不能乱改,“祖宗传下来的唱腔不能丢了,群众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要把不好的改掉,群众喜欢的千万不能改,有的地方就把观众改没了”。 第一,对待地方戏曲没落这个现状,应从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现象,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既不必伤感,也不必慌张,惋惜之情当然可以有一点,但亦不必反应过度,更不应认为是文化建设“滑坡”。过去大批地方戏曲剧种实际上是旧的农耕文化的延续或反映,它们最根本的艺术基础是方言和地域特色山歌、民歌曲调、旋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方言土语的被融汇,它们中的大部分剧种终将消亡或奄奄一息。以江南滩簧戏而言,原有的剧种杭剧(又称武林班或武林戏)、丹剧(丹阳啷当戏)、湖剧(湖州滩簧、浙北难簧)、苏剧(苏州滩簧)已消亡,姚剧(余姚滩簧)也濒危,而沪剧(申滩)、锡剧(常州、无锡滩簧)、甬剧(宁波滩簧)生存状态虽尚较正常,政府支持力度也大。但由于这三个剧种处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长三角地区,这个地区的各地方言面临“生存危机”,因而这些滩簧戏的“日子”本身也很不好过,它们如没有高水平的演出剧目,已很难走出本地区,如甬剧只能在浙东和上海拥有固定观众,锡剧只能在苏南演出,连上海的“地盘”也逐渐丢掉了;沪剧则已退回上海,失去了苏南的“地盘”。所以随着长三角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三个现存的滩簧剧种(还可以吸取评弹的营养)应该赶快融化、归并成为一个新剧种,创造统一的独特戏剧语言,树立自己的表演体系。
第二,对濒危或消亡的地方戏曲剧种,应该赶快做艺术史料的抢救式记录,让它们虽消亡但仍能留下“倩影”。所谓抢救式记录,是把本剧种的原有保留剧目、唱腔、行当、表演等艺术通过录音、录像或文字记述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它进入艺术历史的记忆中,剧种可以消亡,但其生存轨迹不应被淹没,何况今天我们有这种条件,也有人力(各地文化系统都有艺术研究机构和文博机构,还有社科院、大学艺术专业研究人员),可以做这件事,有的已消亡了的小剧种,剧团虽没了,老人还在,还可以进行艺术资料的抢救记录,将来这些都是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第三,要重视地方戏曲剧种的“文化宝库”作用。地方戏曲剧种的价值,不仅是对观众产生的艺术鉴赏上,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宝库。例如地方戏曲中的大量方言、土语、俚语,就是语言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语言的变化、发展,地方戏曲中的舞台语言就是很重要的资料。又如地方戏曲中的服饰,便是某个地区服饰文化、生活习俗文化的反映,地方戏曲中的唱腔曲调,就是一部民族音乐的百科宝库。一部在全世界打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来自越剧,今天,民族音乐的发展很艰难,但大量学院派的民乐家,其实很少有人肯下功夫去挖掘地方戏曲音乐这个宝库,不屑于吸取地方戏曲音乐的营养来进行民乐演奏曲的创作,这是极大的损失,甚至连民乐专业的老师、学生都不看戏曲演出。当然,抢救濒危或已消亡的地方戏曲唱腔音乐的记录的工作需要政府文化部门、有志之士去做。吴杰:“芭蕾舞、音乐剧、歌剧,我们不去保护的话自有外国人去保护,但京剧、秦腔等艺术表演形式我们若不保护,就真的没人保护了。”
第四,对濒危的地方戏曲剧种,归根到底是要在新剧目创作上下功夫,创排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新戏。上世纪50年代昆曲濒危时,一出《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而沪剧、越剧、锡剧当年的辉煌,也是靠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剧本若站不住,导演再好、演员再好也无根基,其实剧种的兴衰就是剧本创作的兴衰,若一个剧种、一个院团,编不出或选不到好剧本,给再多的钱也挽救不了剧种的滑坡
第五,加强非物质文化教育:当代的年轻人多数青睐流行音乐和电视剧,而对传统戏剧文化“嗤之以鼻”,认为这种艺术形式过于单调,这是由于青年一代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芭蕾舞、音乐剧、歌剧,我们不去保护的话自有外国人去保护,但京剧、秦腔等艺术表演形式我们若不保护,就真的没人保护了。”要从根本上弘扬这些珍贵的地方戏曲剧种,进行扎实有效的挖掘抢救、继承研究。政府要给予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待遇,高薪返聘还健在的老一代艺术家,有计划招收地方剧种继承者学员,培养演艺人才。
在电脑、电视,甚至麻将的冲击下,欣赏戏曲的人少了,但戏剧不会完全消亡。面对大批地方戏曲消亡的困境,除了放平心态,从历史进化的角度了解并接受其背后的多重社会文化等因素之外,应该积极的理性的投入到抢救地方戏曲的工作中,多做实事,少唱挽歌。
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浸润中焕发生机
“ 广寒宫里静悄悄,嫦娥仙子寂寞无聊,思念人间默默祷告,身倚栏杆望九霄。突然间,碧空划过线一道,有一个不明飞行物,近在咫尺飘„„”悠扬婉转的乐亭大鼓唱腔回荡在乐亭县青少年宫礼堂内。6月9日,河北省乐亭县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暨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2017年6月9日乐亭文明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内在体现。一座城市给观瞻者留下的印象,最直观的是建筑艺术和繁华街市,最深刻的则是其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把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不可或缺。这次乐亭县启动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的浸润。
当下,各种艺术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民众艺术欣赏取向更是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变化。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容乐观--演出市场低迷,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受众群体老龄化,传承和创新不足,很多青少年学生被“快餐式”的综艺节目牵着走„„今年1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这就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基本遵循,值得称道和期待。
毫无讳言,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旨在让孩子们从小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树立起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唯古是尊,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延续的常态化生活化的过程。我们要注重发掘地域文化底蕴,突出融合融入,编写好校本课程,开设传统文化开放课,把传统的地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从小增强青少年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感知认同,在学习传承的体验中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焕发勃勃生机,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灵。
当前,随着“国学热”“非遗热”“诗词热”的不断兴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全社会的共识,但一些学校急功近利,热衷追求形式主义的东西,“国学热”的时候读经典,“非遗热”的时候学技艺,“诗词热”的时候诵诗词,要么请几个专家传承人做几次讲座、办两场活动,大多也都只是“三分钟热度”,甚至还掺杂了商业目的,注定是无法实现文化传承的。
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承如此长远、如此深厚,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李白杜甫到曹雪芹郑板桥,无数文化先贤赋予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世界和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如今,我们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传统文化进校园,重提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其所在城市的文化气质和文明程度,可谓善莫大焉。(刘凤敏)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做起
青年代表着未来,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做起。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产品蜂拥而入,有些时候,外来文化势头甚至盖过本土文化。在此情况下,坚持中国文化传统,提高民族身份意识,应成为青年工作的重大主题。
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三国”是一段历史,作为文字记载,《三国志》肯定更接近史实,但《三国演义》才是跨越时代、影响无数人的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仍然活在青年人身边的事项入手,来增加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在人类历史上,像中华民族这样,为了跟上时代,在极短时间内,自觉跳出因袭的传统,虚心学习外来文化,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民族几乎绝无仅有。传统文化式微是中国现代化的成本,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割断尾巴往前赶”的策略,影响所及,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显性文化,也就是能在民族成员意识层面显现的文化。但许多隐性文化,比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或行为方式,仍然活跃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中华民族成员在世界各地仍然保留着鲜明的文化特性。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基础。要在青年人中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切身体验传统文化并没有死去,同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由此对传统文化产生崇敬感和亲近感,这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切入点。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传统文化是好的”,不顾某些显性文化因为搁置长久,在今天生活中已经完全没有影响,而硬性推广之,结果不但难以让青年人接受,还可能引发负面情绪,让青年人把传统文化“看扁了”。
培育文化自信最好的方式是让青年人知道,传统文化仍然好好地活着,只是我们没有看见,一旦他们意识到了,自会肃然起敬,如此积极心态比局部认知,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更具有根本性意义。
文化能活着,是因为文化本来就是人类最有效的工具,无论作为价值引导还是目的实现。“文化有用”的说法虽然容易被人认作“工具主义”观点,但“割断尾巴往前赶”的文化策略本来就出自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所以突出传统文化的有用性,未必显得境界不高,反而容易同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更加贴近,也更有说服力。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学习了西方的理论和经验,这是事实,无此,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但中国的进步绝非单纯学习西方那么简单,中国一路走来,不但有着自己的探索,更受传统文化所赐,只是因为起作用的更多的是“隐性文化”,而不是“显性文化”的缘故。所以,一时间还没有得到合理归因而已。
从这个角度,如果我们认真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找到其中文化因子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不但可以进一步认清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采取的路径,还可以让青年人在见证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的现实情境中,体验传统文化,认知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
这么多年来,对中国当代为什么成功不是没有解读,但往往立足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多,而着眼文化的少。现在需要及时补上这一课,它将对青年人树立文化自信,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篇10
1、字不清,唱不明。
2、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3、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6、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8、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9、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10、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1、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12、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1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4、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15、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16、坐一窜,照顾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见。
17、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8、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19、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20、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21、百艺不如一精。
22、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23、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24、一清二混三不见。
25、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26、名师出高徒。艺多不压身。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9、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30、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