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重阳节主题作文五篇》
写作时,要养成在提笔开写之前,把要写的整篇文章内容在脑中按段落流程先大概走一遍,这样在写的时候,就不会有文思枯竭,搁笔待字的情况出现。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九年级重阳节主题作文五篇,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好友哦。
九年级重阳节主题作文1
当落叶纷纷扬扬的落下,当大雁在黄昏的夕阳中往南飞,当丹桂浓郁的香气灌满整座城市,当阵阵微风中略带一丝凉意,我们知道,秋天悄悄的临近了。
可是,前不久,奶奶却因为秋寒,病了。奶奶今年70岁不到,身体还比较硬朗,所以就会经常和村里的同龄人在村里扫扫地,采采茶叶,赚些小钱。可她毕竟也已经年过半百了,身体总会不如从前的。
那天,妈妈正要带我去理发,爷爷从那条熟悉的小路上匆匆忙忙走过来。爷爷说:“你妈的手痛了好几天了,这怎么办才好啊?”妈妈听爷爷讲完了事情的经过后,说道:“去医院看过了吗?”爷爷点点头。可是爸爸不在家,妈妈一时也拿不好主意,便让爷爷先回去,晚上再去奶奶家看看。天很快就黑了,吃过晚饭,妈妈便带我去看奶奶。
月光洒在稻田里,泛着银色的光,正是稻谷的收获季,空气里混杂着稻穗和桂花的香气。青蛙在田间隐秘的地方“呱呱”得叫着。穿过一条羊肠小路,一间刚装修过不久的老屋映入眼帘。泛着黄色的灯光从玻璃窗里隐隐约约地透出来。
爷爷在收拾着碗筷,见我们来了,说了几句便领着我们上楼了。
好久没来奶奶家了,感觉有些陌生。走进房间,昏暗的灯光尽力充斥整个房间。奶奶正躺在床上,右手搭在额头上,痛苦地呻吟着。我轻轻叫了声“奶奶”。奶奶艰难地把手从额头上移开,亲切地叫我:“静静,你们来了。奶奶的手都痛死了。”妈妈说:“可能是肩周炎吧,明天去骨伤科看看吧。”就这样,爷爷和妈妈开始聊奶奶的问题,奶奶躺着,听着,不时补充几句。
我静静的站着,不打扰他们。奶奶头上那几缕银丝和黑发混杂在一起,额头上、眼角都被岁月无情地刻上了深一道浅一道的痕迹,眼神也变得不再那么光彩熠熠了。
聊了一会,我们便离开了奶奶家,我回头看了看奶奶家那间老屋,心里莫名的略过一丝哀伤。过了几天,我和姐姐去奶奶家送饼。奶奶已经可以站起来了,她像以前一样热情地招待我们,只是行动还有些不方便。
奶奶其实很希望我们经常去她家陪她聊聊天,解解闷,可是我们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作为借口。而奶奶,只要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忘记我们。只要我们放假在家,奶奶就会经常拿一些牛奶、水果、饼干之类的东西给我们,每当这时,就会感到一丝惭愧。
今天是重阳节,奶奶的手终于好了。她又可以像以前一样行动自如了。秋意正浓,看着奶奶那张略显苍老的脸,我不禁低下了头。
我想:以后,奶奶会是我心头永远的牵挂……
九年级重阳节主题作文2
今天的重阳节,也是第x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经济市场生活工作中,重阳节的黄金甲正随着金秋的过去而慢慢的退去。
“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哈哈!早忘记了哦!”
走在中关村市场,不时的询问一些朋友今天重阳节怎么过。大多的人却陷入了这种惊讶、茫然的状态。说到重阳节我便想起王维的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来。
今天的重阳节,也是第x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经济市场生活工作中,重阳节的黄金甲正随着金秋的过去而慢慢的退去。
在中关村广场我遇到了一位正拿着报纸找工作的小伙子,他对报纸看的很执着,还不时的用笔点点画画。年轻人,有的是活力,有的是精神。登高是不在话下的,可这位小伙子却深深的被失业的圈子套住了。他对我说这么一句话,“工作都没有,吃饭都是问题了,那还有心思登高望远,月饮菊花酒呢?既是对亲人的思念这时也只是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罢了。”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家乡,重阳节虽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记得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奶奶就会宰杀自己养的鸡鸭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们前来享用。其实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体会此时的父母亲自宰杀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实用意呢?一对坐在家乐福门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爷、老太太,他们携着手,显得无比的亲近。他们对重阳节有这深厚的感情,子女们成天忙于工作,他们只有两个字“理解”。今天购点好东西,晚上等他们回来吃个团员饭。很多人不知道父亲节,也遗忘了母亲节。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记节。一句问候,一个不长的电话他们都会会心的甜蜜一笑的。
中关村,市场里面忙忙碌碌,气温比外面的要高的多,但感觉并不是很舒服。他们有的坐在柜台,有的站着拉客,有的高声吆喝。。。。。。等等的。总之显得格外的匆忙。
“今天是重阳节,没有带孩子,老人出去溜达啊?”
“哪有时间啊!工作这么忙,生意又这么惨淡经营的,也没心思。”这是一位在中关村干了八年的朋友和我说的感到无奈的一句话。
礼拜一,中关村按道理也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时段。只是“九九”相对来说有点过于冷淡和平静。我从E世界到海龙,从海龙到科贸鼎好再到太平洋,一样的平静,也一样的“忙碌”。只不见有关“九九重阳”的促销活动。
九年级重阳节主题作文3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盼来了合家团圆的中秋节,更迎来了九月九日重阳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爷爷总会对着我们回忆起他的长辈,眼中泛着泪花;每年的这个时候,妈妈总会提着一袋袋礼物,带着我回她的老家看望太奶奶。今年,当我看到夜灯下等待我们归来的奶奶的身影时,心中翻腾起不一样的感觉。
趁着假期,我们一家三口驾车去了江苏常熟,回来时快深夜了。刚下车,我的耳畔便响起了熟悉的声音:“昉昉!昉昉!”是奶奶!我循声寻去,只见奶奶站在家门口的一盏路灯下,看到我后,正急急忙忙地向我走来:只见她脚步蹒跚,棕黄色的头发间夹杂着几丝银发,在路灯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脸上的那一条条深深的皱纹如同一圈圈年轮,写尽了沧桑,我才发现奶奶不知不觉间尽然这么老了……她走到了我面前,仔细地端详了我一阵,声音因为兴奋提高了几度:“阿囡,你回来啦,常熟好玩吗?”才去了外地两天嘛,奶奶好像很久没见我似的,上下打量着,又是摸我的头,又拍拍我的肩,不一会儿,还把手伸进了包里,拿出了一个用袋子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塞到我手中:“快吃!奶奶今天去吃喜酒了,把毛蟹带来给你吃!”站在身后的妈妈马上说:“妈,我们也从江苏给你带来了很多阳澄湖大闸蟹,快,上去吧!”这时,我双手握着尚有余温的毛蟹,不禁思潮起伏。
听妈妈说,我是奶奶带大的,从三个月开始,我就成了奶奶的“小尾巴”,她到哪都带着我;等我上幼儿园了,又是奶奶不分寒暑把我来回接送;等我上学后,奶奶每天来接我时,总会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拿出精心准备的点心,有时是蛋饼,有时是黑米糕,有时是一瓶热热的红枣汤;为了照顾我,奶奶去年回家时还被车撞断了腿,到现在还经常会疼;这次我们去旅游,她还特意过来给我们管家……回想起一件件奶奶为我家的付出,我不禁为平时对她的不少抱怨而羞愧不已,奶奶!对不起!
想到这,我马上迈开了步子,走进了家门。我把奶奶拉到了花园的摇椅上,一边把从常熟带来的食品拿出来,放到她手里,一边和她谈起了这次旅游路上的所见所闻,奶奶津津有味地吃着,听着,妈妈在园中打扫着卫生,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爸爸喂完了鱼儿,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说到有趣的地方时,全家都乐翻了!
这时,厨房里正蒸着大闸蟹,热气腾腾;花园里,皎洁的月光照着三世同堂的一家,其乐融融。九九重阳节,浓浓家人情,爱就在我家!
九年级重阳节主题作文4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九年级重阳节主题作文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面所说的“佳节”,就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远望,思念亲人。今天就让我陪着大家再话重阳节。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便成了我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在这里不禁会有人问,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用得着你在这里提醒我们吗?的确,我国历朝历代都有关爱老人的政策法规,例如汉代就明确指出“凡不孝者,斩之。”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还专门下令各州府给当地为人正派的老者月月供米,年年供肉。但我在这里想告诉在座诸位一组数据。曾经《东方时空》作过一个调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结果是怎样,70%的人知道,而30%的人知道其中一位或不知道。或许你会想,知道的还是大多数呀,但是如果我们以此为样本,你就会发现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我国上网的主要人群是中,他们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民族的希望。但他们竟然忘记了父母的生日,忘记了有生养之恩的父母,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会为人民服务呢?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但不照料父母,反而还打父骂母,横眉冷对,视若旁人。要知道,我们也有老去的那一天,常言道:“儿子打老子,一辈还一辈!”关爱老人,更是关爱我们自己!
从1950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数量增长176%,中国老人数量增长了217%;在本世纪未来的25年,世界老人将增加90%,中国老人将增加111%。我们正在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过渡,老人将作为一个更大群体参与社会的各方面工作。自8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关于老年人的立法和努力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我看来,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问题解决了,社会这个大问题也就解决了;只有每个人都关爱老人了,这个社会自然会走向和谐的道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对于老人,他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他们中有很多人依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中“感动中国”的当选人年逾九十的学术泰斗季羡林,笔耕不辍,在晚年的著作中,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今年已经95岁的两院院士侯祥麟老人,每天上午9点准时到办公室上班,继续为发展我国的石化和石油事业做贡献……
这足以说明,老年人拥有的丰富知识与阅历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尊重老人、敬重老人就是在尊重他们的人生历程,就是在对他们的生命致敬。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见挫折与失败。但当我们将心平静下来与老人交谈一下时,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如此的饱经沧桑,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逐渐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如此精辟。作为“过来人”他们用自己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质,超然脱俗的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为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勤俭节约的美德激励着后人向前行进。
“家有一老,犹有一宝。”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些对祖国做出过贡献,对我们所在家族做出过贡献的老人做些事情,爱惜他们、帮助他们吗?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分;作为公民,帮助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尽管这种本分和义务还不能够得到限度的保障。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更加努力,从点滴做起,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这根接力棒永远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