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优秀11篇)正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优秀11篇)》

时间: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11篇《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1

《沉默的大多数》是作家王小波的一部作品,通过这本书,作家想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大多数人不敢于表达自己正确的观点,选择了沉默,但我们每个人又心知肚明:如果人人一味地沉默,不道明真实,却蒙蔽真相,那么社会就会陷入可怕的'黑暗。所幸仍然有人选择站出来,陈述事实,为民请命,就拿这次新冠肺炎的抗击战来说吧,你看钟南山院士站了出来,他首先宣告新冠病毒会人传人,拉响国人心中的警铃;李兰娟院士站了出来,她提出“封城武汉”,事实证明这是整场战疫中多么关键的一步;李文亮等八名医生站了出来,他们最先请示要警觉新发现的病毒,说其对人生命的威胁恐怕不亚于SARS病毒……你看如果这些人选择了沉默,我们的国家现在会将面临更大的难题,鲁迅先生说过“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应该为自己发声,为身边人发声,为社会发声,不再选择沉默,勇敢地说出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2

缄默有自己的语言。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干脆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留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最至少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缄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留意别被车主望见。

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举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带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编缄默的辞典

一种文化必有一些独有的信息,缄默也是有的。戈尔巴乔夫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是公开的隐私,假如你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属于缄默;再加上讲这些话时,戈氏是苏共,所以当然语惊四座。还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属于缄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总是这么怪怪的。 缄默也可以传播。在某些年头里,全部的人都不说话了,缄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把这叫作传播,多少有点过甚其辞,但也不离大谱。在缄默的年头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缄默的完整性。好在这种话语我们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说,比方说,公共厕所。最至少在追查谣言时,我们是这样交待的:这话我是在厕所里听说的!这样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艰难的呓语,不值得仔细对待。另外,公厕虽然也是公共场合,但我有种剧烈的欲望,要把它解除在外,因为它太脏了。

我属于缄默的大多数。从我懂事的年龄,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华蜜;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等等;在甜蜜之余也有一点怀疑: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再说,含蓄是我们的家教。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3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源自于音乐软件里非常喜欢的一首歌的热评:“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这是王小波对他的妻子李银河在情书中写到的,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不自觉地泛起了微笑。后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查找了王小波的照片,正应验了那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王小波应该就是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吧。

王小波是一个相貌平凡普通而心灵却华丽炫目的人,他机敏浪漫又心思缜密,他风趣幽默又充满了反叛。他是目光深远、保持自我的人,他是沉默中的大多数、用文字呐喊的人。我喜欢王小波的文字晦涩难懂逻辑却清晰直观,猝不及防的黑色幽默,总能在拐弯之后让你收获快乐。看看他作品的名字:时代三部曲、《爱你就像爱生命》、《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哪怕只是论述性的文学作品,这些有趣的名字也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这次想带大家了解的是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整本书用简单有趣的笔调叙述复杂难言的事态,以一种黑色幽默的风格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性的各种看法,对很多事物都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文中大多采用比喻、隐喻修辞手法表达观点。这本书的评价分为两极,有人觉得有趣深刻,也有人觉得晦涩无聊。我认为只有耐着性子坚持读下去,才慢慢读懂他的这种黑色幽默背后蕴藏的。深刻的思想观点,荒诞而深刻,真实而有趣,就像喝茶一样,越品越香。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文集里我最喜欢的篇目之一。那只不顾世俗的眼光、游走在复杂人际关系之外的特立独行的猪洒脱不羁。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受制于各种“设置中”,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在文章中,“我”将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视为“猪兄”,猪兄敢于突破规则、冲出束缚、拒绝被设置,洒脱不羁。不知多少向往自由的人暗暗羡慕着它,但却都不敢向它学习。大多数人畏惧现实的枪口、畏惧成为“异类”而成为被屠宰的第一目标。

前篇已经说过王小波是个聪明而缜密的人,他不可逃脱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却又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以作家的身份打破了这份沉默。正是因为王小波的反讽的语言风格,和书中到处的黑色幽默,使得这本书妙趣横生,有的地方甚至令人捧腹。

了解一些有趣的事,分享一些有趣又有深度的观点,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沉默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和坚定的立场,而无声的趣味更值得让人玩味。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4

对于这段时间观看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想说的就是在以前没有看过这类的书,现在发现这本书后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这本书的名字就特别的有意思,这个沉默还分什么大多数么?观看这本书的最初的状态就是昏昏欲睡,因为前面讲的东西不是那种我以前所看的小说的风格和内容,但是刚开始是这种感觉,到后面就不是这种样子了,后面的内容在我看来是很有意思的。

当时在看了一点以后发现它里面的内容很容易让你变得开始思考,作者在书中写的内容都是对一个事件的分析,而且还是以另一种不同的观点来解析这件事,它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分析的结论,让人受益良多,正如在这本书的扉页“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书中的作者以《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来说的当时在那个时代的抨击,而且这只猪在书中就是比喻当时的人,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猪,普通人就是相当于普通的猪,而那只所谓“独行”的猪,就是在当时的一个另类,那些人特别喜爱这只猪,因为他们在这只猪的身上看到了就是那种生活的独立,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一只敢于打破规则的猪,但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才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向往,在这本书中没有所谓的叛逆和耍个性,而是有着对于冒险精神的一种向往和崇高吧。

对这本书中的作者就是当代的学者、作家王小波,作者是一个自由的人,是一个在身体和灵魂上都自由的人,他讨论一切矛盾律,经常做出一些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事,但无疑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5

A说了些话,不久反悔了,就和听到这些话的人不了了之了,我觉得A的做法不对,要离A远点。

B说了些话,不久变卦了,就向当初听到这些话的人解释我为什么改口,我觉得B蛮有意思的,不是个坏人。

C说了些话,不久还在说这些话,我觉得C有毛病,同情之余,却也懒得理C。

D说了些话,不久死了,我看着D的遗照,怎么也想不起D说话的腔调了,心里是说不出的惆怅。

于是,我就想要把身边ABCEFG等一干人的声音录下来,最好还能合拍几张照,甚至拍拍DV,这样就算塌实多了,以免日后心空洞洞的

但是,我依旧觉得A不是个东西,B还像个人样,C就是那么让他去吧。

光是记录,而不去改变,这样好么?

虽然大贤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可是,参差的程度太厉害,就难免产生偏见了。恩,说到偏见,那可多了去了,ABCDEFG。没几个让我看了不爽,恨不得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塞到他们的脖子上。

上述的想法虽然不太冷静,但却是最为真实,最为触及矛盾核心的比方!

意识到当时自己还没能力解决其中问题,就这么插科打诨混到了18岁。那日子倒也不难熬,因为发现了电视和电影。不过,电影电视看多了,感觉满脑子都进了水,智商一路狂掉,没有锐气了。

还好,脱住院的福,读了点自认为了不起的文字。于是,产生了这样的价值观:所有的参差多态,我压根没必要去管,把我自己的差距和ABCDE拉开来就OK了,人家能不能赶上我,远没有我能不能把人家甩远来得重要!

最后,抖点包袱:机缘巧合,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男生不能不读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读周国平"我承认,我是奔着媚俗的想法,即想要找点能把ABCDEFG比下去的资本底气而去看王的的(本来也要看周的,但卖光了)。至于对我产生了何种效应,我也说不上来,只是至少,觉得"参差多态",如果能借助文字,写出来,

行文至此,来句口号

我接触ABCD和王小波,是意外;

你接触王小波和我,是地地道道的缘分!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6

高中时期买了王小波先生的《青铜时代》《白银时代》《黄金时代》三部曲,现在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读出了一种独特与震撼。印象里王小波先生就像初高中班里最调皮捣蛋的那一个男生,班上所有的笑料都由他贡献,老师所有的头痛都因他而起,叛逆不羁,好动有趣,但最后成绩好得不得了,因为有一颗极聪明的脑袋瓜。

借来他厚厚的一本《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收录了很多他在各个地方发表过的杂文与随笔。这里面每篇文章都妙不可言,又怂又犀利,用词损得不行,比喻精妙绝伦,讽刺味儿直冲脑门。假如他现在在微博发布他针砭时弊的文章,用不了五秒钟,就会被一整个吞掉。不过这件事假设一下,就已经很讽刺了。

深受那个时期的迫害,他也是在三十年后才开始写文章回忆、批判与反思。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买点瓜子坚果,边嗑边看。读者特别像瓜田里的猹,而王先生亲自带着我们在几十年前红彤彤的瓜地里上蹿下跳。可能正是沉默了太多年,当他选择不再沉默时,就劈里啪啦一顿爆炸输出,反复踩着痛点一遍遍调笑、嘲讽、抵制,辅以他别具一格且黑色幽默的文风,不由得抚掌大笑,拍案叫绝,然后静下来慢慢感受到深深的无可奈何、苦中作乐、遗憾与悲伤。

某种程度上,他也算精准掌握了喜剧的表现形式与内核。王小波先生去世于1997年4月11日,年仅45岁。有人说,没有了王小波,这个世界无趣了24年。“世界”这个词用得很妙,因为王小波先生的思想高度与格局,的确只能用世界来形容。所以他的幽默有别于搞笑,他的内容也不仅只有幽默。

这是什么呢?这是真正的脱口秀啊。

王先生的逝世真的太令人遗憾了。倘若他还在世的话,他能亲眼看看这新世纪,他能接触到更多好的平台与传播媒体。他热爱科学,热爱新事物,热爱尝试与创新,且实事求是,直率真诚。我相信有人去邀请他,他一定会登上舞台,为我们带来脱口秀登峰造极的视听盛宴。

至于具体内容,我就不太方便摘录了,估计摘了也保存不了多久。原因就在于这片瓜田的颜色,如上文所说,是红彤彤的。我不知道王先生若是现在仍在世,会不会对此颇有微词。 推荐大家买包瓜子,翻开这本书,走进顶级脱口秀大师、最损的平民思想家王小波先生的思维殿堂。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7

沉默有自己的语言。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最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

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推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带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编沉默的辞典。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优秀11篇)

沉默也可以传播。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把这叫作传播,多少有点过甚其辞,但也不离大谱。在沉默的年代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这种话语我们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说,比方说,公共厕所。最起码在追查谣言时,我们是这样交待的:这话我是在厕所里听说的!这样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艰巨的呓语,不值得认真对待。另外,公厕虽然也是公共场合,但我有种强烈的欲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为它太脏了。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8

一直不理解李银河为什么把丈夫王小波的杂文随笔全编命名为《沉默的大多数》。似乎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运转,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选择沉默。这是个沉默占据主流的年代。

的确,说有说的好处,不说自有不说的力量。

电视上美国警察在逮捕犯罪嫌疑犯时总是会说一句:“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将成为案件证词。”

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时代,充斥着太多诱惑。不同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动。有人愿意舍己救人,有人愿意披露真相,也有人愿意散布谣言。

因此我总是警惕地看待身边的一切,谁能知道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连鲁迅这样的人出门都带着短刀,“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间”,更何况涉世未深的我们,还是小心谨慎为是。

而且沉默往往代表着行动,不是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吗,不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吗。沉默往往伴随着力量的积聚。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沉默着,包容着,同时也关注着。沉默是一种内在性的处世方式。

有谁能够忘记,新年那场大雪中那些自发铲雪的人们!

有谁能够忘记,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时,那片默默护送的红色海洋!

有谁能够忘记,当刺耳的汽笛拉响一个民族的沉默时,那些无声无息站出来的人们,是他们排成献血的长龙,是他们在网上谱写朴素的诗歌,是他们捧起温暖的烛光默默祈福!

沉默的一代人绝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人。20个世纪闹得太多太喧嚣了,这个时代的少年们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谨慎。对于杂志上刊登的调查,我们都清楚那是要登出来吸引人眼球、赚取吆喝的,所以我们沉默,所以我们含糊。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说谎,因为沉默是对选择权的尊重。

我们只相信行动。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看看“5?12”大地震之后80后、90后们的表现吧,看看那些任劳任怨的志愿者,看看那些捧出所有零花钱的孩子。这是理性的一代人啊。

因此,我愿意说我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沉默绝不等于道德观模糊,一切都写在心中,一切都写在行动中。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9

博尔赫斯有句普通的名言,他说当作家写作的时候,他总是写他能写的东西,而不是写他想写的东西。我之所以说它是“普通的名言”,一方面我觉得他道出了书写本身某些难以言传的神秘;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博尔赫斯道出的不过是一种写作的常识。是的,我毫无疑问肯定这是一种常识,被书写者自身因为沉迷于写作本身而忽略的常识。我们写作有多重的目的,但是无论多么复杂的目的都会自然导向一个方面:我们觉得通过写作能了解这个世界所不为人知的那一面。但是很奇怪,一旦我们觉得仿佛获知了这个世界的奥秘所在的时候,我们往往发现通过写作所传递出的貌似高深的东西其实大都是常识。这样以来,我们写作的终极目的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本以为是在发掘真理传递真理,其实我们不过是说出了某种常识。我们通过写作所做的不过是普及常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王小波。

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间是进入大学,是从进入大学的图书馆开始。而后的一段时间,我把我写作的文稿拿给我的一个老师看。令我十分惊讶的是,她对我的大部分文章都赞赏有佳,唯独对我原本十分看好的一篇关于王小波的评论文章提出严厉的批评。那个时期我十分喜欢王小波的文� 对于一个平时十分清贫的大学生来说,这样奢侈的购书经历自然十分的少见。所以可想而知我在这篇文章中倾注了多少心血,但是独独就是这篇文章遭到了否定。我自然十分的不悦,但是我当时可能觉得我的老师根本对王小波不了解所以才这样妄下定论,所以我后来又把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拿给她看,希望她从中给我文章一些认同。但是更没有想到,过了不久,我的老师主动约我谈谈。我以为她可能对我的文章有新的认识,兴冲冲感到她的办公室,却看到她严阵以待,很严肃的表情给我谈话。我有些忐忑不安的刚刚坐下来的时候,她开口就说,以后最好不要读王小波的作品,这种人写出的东西怎么能模仿呢。说着她还翻开我拿给她的那本《沉默的大多数》,里面很多地方都折叠做了记号,她指着书中的某个段落说,一个作家怎么能这样写东西呢?竟然把自己早年偷偷的拔别人自行车的气门芯事情写出来宣扬,而且还对此洋洋得意。最后她用一种总结的口气说,这样没有道德感,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怎么可能是一个高尚的作家!而且他的文体十分的散漫,大都是废话,语义重复不说,宣扬的都是很多低俗的价值观,我希望你不要学习这样的写作,多学些古典作家,模仿他们的写作,诸如此类。当时的我被她温柔的训斥弄的无可辩驳。但是我突然又有了一些庆幸,我庆幸的是当时并没有把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拿给她看,否则一定加上一条看淫秽小说的罪名。

在这里我提到了我的老师。我需要说明的是,我始终对我的这位老师充满敬意,她实际上是我大学期间最尊敬的一位老师。所以尽管我不能同意她当时对王小波的一系列批评,但是我已经意识到我们对写作本身有不同的认识。在我的老师看来,写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们通过写作发掘、传递、宣扬乃至说教真理,通过写作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在写作上作一个社会的楷模,给社会发展一种良性的引导。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她不允许我们在写作中犯错,不允许写作中的不道德,不允许在写作中宣扬一种纯粹个人的价值观,要把写作的神圣义务贯彻到底。而在当时的我看来,写作就是一种纯粹私人的事情,写作的痛苦,写作的愉悦都与个体有关。我无法把写作当作一种教化和宣扬某些社会理念的手段。我所“能写的”和“想写的”无法统一。我所能写的无非是从我的一个个体出发,讲述我一个人和我背后通过有限的阅读积累起来的故事;而我想写的则实在太多,已经脱离了我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喜欢王小波。

但是毫无疑问,现在的王小波已经面目全非了。他由原来的一遍遍讲述从自身写作经验获得的常识的王小波变成了现在被过度阐释变成神话的王小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转变,王小波生前写作的时候不止一次说他在讲述常识,但是现在我 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王小波成为了神话,以至于去世十年之后,我们(包括写这篇文章的我)还在不遗余力的写文章祭奠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写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说,我觉得我已经写了我的最好的作品,然而,我 这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老人对自己一生谦卑而自足的总结。我们丝毫 当然,我们不可能猜测说王小波去世之前十分也如此这般的想过他的一生。实际上,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王小波去世的时候很可能是痛苦缠身,他不可能如此悠闲的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无论王小波生前十分这样想过这个问题,他的短暂的一生都是一种遗憾,他的写作更是遗憾。无疑,他在写作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王小波生前很看好自己的小说,而不是自己的杂文。但是被公众迅速接受的却是他的杂文。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对于王小波来说,写小说是纯粹私人性的一面,他喜欢在自己的小说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在他的小说世界中,虚构等同于现实。而在进行杂文书写的时候,他所显示出的。是他公众的一面,需要承担道义和责任。但是正如“能写的”和“想写的”总不统一,长期形成的焦虑和分裂让他不堪重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把王小波的杂文一度推向公众前台的朱伟先生就曾披露,王小波写杂文后来无法忍受自己写作方面灵感的枯竭而痛不欲生。我认为,正是王小波被看好的杂文害了他,他实际上向往的还是那种写小说的生活。他生前实际上很想从公共写作领域中退回到私人的写作领域。但是,他的公共写作或者说杂文写作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让他无法退缩。自己“能写的”和自己“想写的”始终无法统一的时候,这种写作过程中的分裂同样会导致精神和肉体上的分裂,这个还没有来得及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的人就这样在痛苦中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叔本华曾说,当我们阅读时,我们是在用别人的思想在思考。但是,阅读王小波文章的时候,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们是在用他的思想去思考么?看看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的王小波,已经被奉为大师的王小波,已经被过度阐释的王小波,我真的希望我们能真正的用王小波的思想去思考。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10

在读者群体中,敢以走狗,自嘲和自称,来表达对作者的喜爱和仰慕的,恐怕没有第二家。

王小波逝世20多年,各种记忆文章、纪念、悼念却是一年甚过一年,对于一位自称,特立独行的人,来说,这众多的拥趸,已是证明其价值的最佳注脚。他的小说新奇,有趣,直白,痛快,扑面而来的是生猛和生命力。而他的杂文,则更加新奇,更加有趣,也更加痛快。

他写杂文,不但逻辑跳跃,脑洞清奇,关键是能够用这种诡异的方式把真正的道理给讲出来。更难得的是,他的文章拥有难得的一种真诚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和担当。他表面流里流气,左手自由主义,右手世俗智慧,从壁垒森严的文坛杀出一条路来。他就像一个社科院的放肆教授,用幽默风趣到近乎不正经的。态度,不知不觉间把一个道理说透了给你。这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和思考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并在网�

在他的每篇文章里,都包含着对自由的向往,对权威的质疑,以及对人性的关怀。同样的事情,别人写来是脸皮厚,他写的感觉就是坦率真诚。他总是那么离经叛道却又妙趣横生,他坚定地追求有趣,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自由的、有智识的生活。如果说我有一丝自我意识的觉醒,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王小波。

这样一位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愿你在天堂仍能快乐地思考。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11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精神***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话语,

我们能表达出什么?

大部分的傻子,都是故作傻态以掩真面,因为在我们身边,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那些不被接受的话语,便只能沉默。而我们,

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之中一员。

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言语是人的表达方式,也是权力被宣泄的方式。

我们听到亩产可以达到三十万斤,听到土平炉可以炼钢,即使那像牛屎一样的铁块就是钢铁,却也依旧填不饱我们饥饿的肚肠。

于是我们就对周围的言语产生了怀疑,越是声色俱厉,越是嗓门高亢,越是不值得相信。和任何话语相比,贫穷都是更大的真理。

所以成熟的`人,明辨是非的人,学会了沉默,因为他们懂得了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现象好吗?说不好。

王小波的语言就像一束强光,刺穿时间的阻隔,让人们看清时代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