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大全 >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精彩6篇)正文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精彩6篇)》

时间: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1

我热衷于喝粥。

其中一层原因是姥姥擅长煮粥。

我嘴比较懒,不愿意吃一些难嚼的食物。所以,自记事以来,姥姥就用小砂锅给我煮小米粥我是被姥姥带大的,她最疼我了。小米粥煮的很粘稠,像冒着热气的果冻一样,甚至比果冻还晶莹剔透。里面裹着金沙似的小米。我最喜爱的是那粥面上浮起的一层薄薄的油脂,我很天真的以为,那是整碗粥的精华。

姥姥还会做皮蛋瘦肉粥。莲子百合粥,绿豆粥,猪骨粥

说起来,她最拿手的`,还是腊八粥。

这粥,其实就是八种粮食,干果组成的。你想加什么,随你。干果里,像葡萄干、枣、桂圆、核桃仁、瓜子仁、莲子、枸杞等等。粮食吗,就更多了:大米、小米、糯米、黄米、红豆、黄豆、绿豆、花生米、燕麦、紫米等等。

想起来很是奇怪,好像还在昨天,我在济宁老家喝腊八粥。今天,却在济南,呆在家里上网课。

腊七,腊八节的前一天。一大早,姥姥把大铁锅,从灶台上搬下来,仔仔细细地刷一遍。这锅,大到你无法想象,像一个倒过来放的大黑雨伞是直接镶到灶台上的,锅的身子在灶台下,灶里点火。

刷完之后,再泡豆。

下午煮粥,煮一晚上。只见姥姥把水烧热,放入豆类,看到豆子在沸水里上下沉浮,乏了,就坐在炉灶边的小板凳上,姥姥也坐下来。

我们聊天,聊奇闻趣事,聊鬼狐传说,聊她年轻时候的故事,聊济南的样子。

我看着她,那时她六十出头,头发不密却乌黑,没有一根白发,眼角眉梢有几道皱纹,可眼睛是乌黑明亮,无一丝瑕疵的。姥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说话不多,干活可多。谁家地里农活忙不过来了,都是她去帮忙。现在,六十多岁的人了,还下地干活,迎着油烟做饭。

哦,好了,该放米了。

之后,我睡着了。

一大清早,被腊八粥的甜香勾醒,引到厨房里来。姥姥掀开锅盖,白色的甜香涌出,溢的满屋子都是。她盛出一碗放在灶台上凉着,给我尝鲜。姥姥的腊八粥,甜而不腻,还很香,邻里乡亲们都爱喝。姥姥又盛出几碗分给邻里乡亲,乡亲们也把刚泡的腊八蒜,分给姥姥。

剩下的粥,当做点心,全家分了,喝了。

后来,姥姥到济南照顾我。再后来,我长大了。

我很怀念,那种大锅熬的腊八粥,姥姥的粥。

现在,又有几户人家,自己煮腊八粥呢?还有谁有闲情逸致去用小火熬粥呢?路上买两个包子,吃了;定个外卖,吃了;想吃甜点了,楼下甜品店,卖奶茶,卖饼干,马卡龙。

我想问的是,我们所要的休闲,真的是在酒吧里喝到烂醉如泥,在歌厅里唱到嗓子哑吗?角落里的瓷勺、砂锅发出,心碎的声响。

我们理想的生活只是职场、官场、名利场吗?

我好怀念,那安静的时光,那淳朴的民风,那温柔的粥。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2

提起唢呐你会想到什么?喧闹?刺耳?接地气?唢呐是一件音色最尖亮的乐器,是在乐队中只做第一绝不做第二的乐器。

电影《闪光少女》中有一段中西乐器battle的片段,上半段西洋乐派用了快节奏的《野蜂飞舞》压艳了中乐派,谁知下半段一声唢呐划破天空,不但掩盖了西洋乐的音调,更是直接转调,改吹起《百鸟朝凤》。

唢呐最适合演奏情绪高昂的音乐,就像李连杰版的电影《黄飞鸿》的配乐《笑傲江湖万重浪》,除了唢呐,我想,也没有其他乐器能够表达其中的英雄气概了。

唢呐也自带历史的厚重感,总被调侃为“红白事专业户”。国产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是一种传承,一种信仰的故事。一个老实巴交,刻板古怪却又满腔热血的老年唢呐师傅带着两个童稚未脱的小徒弟,守着对唢呐的深情。

在一个电影院充斥着爆米花大片的时代,这部电影就像它所描绘的唢呐一样,原本平白朴实,却被反衬出一种文艺片阳春白雪的无奈与尴尬。

这部电影是吴天明所制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没有故作高深刻意增加的晦涩,也不向所谓的票房靠拢,留下的只是电影本身的样子,用最朴实的电影语言去描绘唢呐。

电影是艺术的创作,但,故事却是每一个传承者的写照。

曾有一期《天天向上》邀请了我国四位民乐大师做嘉宾,现场改编了《阳光彩虹小白马》。古筝的清丽,琵琶的绵密,二胡的悲怆似乎都在为等唢呐的破阵而来,乐器界的流氓,幽灵般的哀婉,令人叫绝。而那位吹唢呐的老师,就是郭雅志。

郭雅志不仅能够将唢呐的威武之气溶于摇滚乐,也能为爵士乐加入唢呐特殊的雅气。

郭雅志和他在伯克利的。同学组成了一支“郭雅志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队”,他在乐队里吹奏中国管乐。外国人平时听的都是萨克斯、小号和爱尔兰风笛,突然听到唢呐,肯定会受到所谓的“文化震惊”,这,也是唢呐特殊音色的优越性。

郭雅志让唢呐音乐这种“俗乐中的俗乐”成为交响乐团的编制,也通过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让唢呐走进了年轻人的俱乐部。

但在2006年,唢呐艺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种最通俗、最接地气的艺术,最后走到了被保护的名录中,实不知该喜还是该悲。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3

春节过后,我们全家兴致勃勃参观了天福文化广场“孝义市第四届民俗文化展”,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那么令人难忘。

我们先参观了第一展厅。走进展厅,一排排大幅摄影作品映入了我的眼帘,有家乡的村庄、小土路、破破烂烂的草屋子……这些照片告诉我们要永远留住青山、绿水和乡愁。接下来是介绍“春节习俗”的图片,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那段熟悉的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切豆腐;二十六……顺着展览路线我欣赏了孝义本土文化的书画作品。有的书法作品是楷书,字写得那么小却很匀称,用笔刚劲峻拔,很是端庄秀美;有的作品是草书,笔画连绵,气势磅礴,可我认识的字确屈指可数;还有甲骨文,一横一撇都是那么妙笔生花,像画画一样笔墨流畅,线条优美……那一幅幅国画作品更是让酷爱美术的我陶醉。展台上的面塑作品真是令我大开眼界,龙、凤、老虎、寿桃、花糕等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吸引着无数参观者驻足欣赏,不舍离去!那一幅幅剪纸作品质朴精美,有孔雀开屏,展翅高飞的雄鹰,秀气坚强的梅花和坚固蜿蜒的长城,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我们接着参观了第二展厅。一进大厅,我就看见了非常醒目的“行孝仗义包容大气”八个大字,这八字可是我们孝义人品质和精神的概括。我认真读了展图中“二十四孝”和二十四义”的经典故事。“二十四孝”中的“黄香温习”的。故事最是令我感动!黄香九岁,夏日用扇子对着帐子扇风,让席子变得清凉,冬日用自己的身体暖被让父亲睡个好觉。他的孝心孝行让我敬佩!我还读了孟宗、王祥、郭巨等孝子的故事,他们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我敬佩不已!“二十四义”中的文天祥很让我佩服。他在南宋时是一个文官,本可以享乐生活,但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勇敢地抗元救国。后来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朝,文天祥仍然坚持攻战,他决不屈辱投降,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被文天祥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的忠义气节所赞叹!还有陈林、范仲、李扬等人,他们的爱国事迹也深深打动着我。最后,我们参观了高、初、小同学展现“孝义年俗文化”的作品,有寓意美好的图画、精美的手工和创意泥塑作品!我还凭自己的努力参与了知识问答,虽然奖品只是个小笔简,但是我大胆自信地表现了自己,重在参予哦!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民俗文化展,虽然大家很累,但收获颇丰。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我们家乡的年俗文化,今后我一定努力做到“忠”“孝”“仁”“义”,为大美家乡争光,为大美中国争光!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4

小的时候,睡觉前总会看到外婆在昏黄的电灯下绣花,布满老茧的双手神奇灵巧地和针线追逐打闹,有趣极了。往后的十几年,外婆从来没有让手歇息过,一幅幅动人的刺绣从她的手中绵绵展开。有锦绣山川,有小桥流水人家,有还有荷花、牡丹、百鸟等等。

而在客厅,有一幅让我百看不厌的刺绣,绣的是一只猫。猫的眼睛如葡萄般晶莹剔透,直勾勾地望向门口,似乎门外的一举一动都被它尽收眼底。它披着灰褐色的绒毛,轻柔得像要从刺绣里飘出来。两只肉嘟嘟的双脚踩在乡间的泥巴地上,放眼望去,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只小巧玲珑的猫爪印子。

我看过许多的刺绣,发现它们没有外婆绣的立体感,形象没有那么逼真,色彩晕染的也不像后者那般均匀,仿佛外婆的针法是独具一格。后来我才知道,外婆绣的是湘绣,这些都是湘绣独有的艺术风格。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湘绣的风格是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十分强调用色的阴阳浓淡、针法多变、劈线细致,绣工讲究“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

刺绣大多是妇女所为,而昔三从四德的'教条,使古代妇女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常在深闺之中,因缺少娱乐,仅以绣花为消遣。到了现代,刺绣的形式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对于刺绣的观念也有所改变,它们更多是祈福,为了给家里增添一份爱意。

可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对情感的慰藉是始终如一的。我想到一句话,“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守护这份对生活的热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的时代载体。如此,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回味无穷,传统文化的底蕴才能生生不息。这种支撑着我们不断挖掘的动力,也许是灯谜下藏着的温馨,是春联上写着的祝福,是灯笼里飘起的确幸,是舞狮间蹦跶出来的热烈,也是京剧中表达的家国大义。

于我来说,这动力也许来自客厅中那只栩栩如生的猫,毕竟它的一针一线里都蕴含着祖祖辈辈的浓浓爱意。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5

河南胡辣汤的来源极古,手头可以找到的几份资料来看,大多是民间传闻类,有说周代、有说三国、有说宋代、亦有说明代的。周代恐怕是不太可能,属于附会,怕是往肉羹之类的食物上扯。三国一说,查无实据,托于曹操,可信度就先少了三分,河南糊辣汤的主要调味料是胡椒,按《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胡椒是唐代才传入中国的。三国一说估计也只是为了抬高自己而伪作的。宋代一说就颇为可信,糊辣汤因是民间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据专家考证,糊辣汤的祖宗应该是酸辣汤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宋代流传甚广来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估计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因此糊辣汤在这两种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取酸辣汤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类恐怕是为了适应更多层次人众的口味和补气补虚,再辅以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辛香行气,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汤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时期,中原动荡,长江以北的河山多沦于狄夷之手(此处为行文,对少数民族同胞没有偏见。)。

金人和蒙古人习于食用牛羊肉,多半胡辣汤在那时为了顺应时势和生存下去,也就跟着做了改进。跟着的流传,估计跟河南多遭天灾,难民迁徙有莫大的关系。做法也颇为简单,用羊肉美味的胡辣汤鲜汤加清水和生姜、茴香等调料,炒制好的面筋、豆腐皮、粉带、黄花菜之类的辅料,用武火熬制,锅大开之后,加入洗面筋水(洗面筋后有面浆沉淀的水)勾芡,调好了稀稠,加胡椒粉、五香粉拌匀。吃的时候加醋和香油,撒香菜,调辣椒油,口味是酸辣为主,鲜香为辅。佐餐的时候,吃油条、油饼、葱油饼等面食。

回民的胡辣汤,必定是受河南胡辣汤启发而开始从回民传统烩菜上开始改进的,在汉民聚集的地方想要从事饮食业又要出众,就只能在调料上下功夫,故此屏弃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适应的咸味来映衬羊肉汤、牛肉汤的香味。煮牛羊肉那可是回民的传统项目,调料的丰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减轻,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气的牛肉丸子(牛肉绞碎和面合,下水煮),更有口感和实在。辅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块、胡萝卜块、木耳、黄花菜、腐竹、冬瓜等,下辅料的时间次序也不同,务必使每种菜软硬得当,看起来也有卖相、颇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

等到熬得了,大锅连炉子摆在门口,师傅一手掌勺搅动锅,一手叉腰开始吆喝:肉丸“糊辣汤”。走上前去,要一碗糊辣汤(必是肉丸极多的),浇香油,覆油泼辣子,再拿一个陀陀馍,这陀陀是回民常见的面食,一个面饼怕有20cm的直径,1cm多的厚度,真个扎实。掰开了泡进汤里,比羊肉泡馍要粗疏的多,掰上个拇指第一节大小也就差不多了,按个人喜好而定。大冷天吃一碗下肚,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胸腹之内直散到肌肤毛孔之末,出汗也出的畅快淋漓,更有一份西北人的豪气从胸中开始扩展开来。

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6

潍坊市,古属齐鲁之邦,这里民风民俗淳朴敦厚,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潍坊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创造并传承了潍坊地区的乡风民俗。跟随风俗民情的历史延沿,伴生了潍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潍坊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就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建筑和石刻等1800余处。考古证明: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就有氏族部落居住。潍坊境内久远的建置、邦国的更替,促使这里形成“十里不同俗”的丰富风俗民情。

潍坊自古以来,文事昌盛,辈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使得潍坊的民族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史载,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潍坊市域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百人之多。辈出的名人,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在潍坊地区这块充满齐鲁风范的大地上,催生、造就、传承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多彩多姿的潍坊民情风俗。使潍坊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继承了内容丰富、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民间艺术。

民俗文化,属于区域性民族文化,它的发展受到地理、经济、政治和学术及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千百年来,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品萌芽于劳动人民之中,又经劳动人民传承、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潍坊地区的独具风采的民俗文化,有的已成为潍坊地区民俗风情的标志物。从民俗上讲,潍坊地区广大人民历史地注重五大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因此,民间的许多习俗风情都与几大节日有关。不少的民间艺术都是因节日而兴,借助节日而促进了传承和发展。如:全国三大画市之一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高密的朴灰年画、民间剪纸和泥彩塑,堪称民俗艺术中的`“三绝”;驰名中外的潍坊风筝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极盛于现代。它扎工精巧,画工考究,造型优美,形象逼真,起飞高稳。已通过20多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飞出了国界,成为友谊的使者,促进了潍坊经济的腾飞。精湛的潍坊嵌金银漆器、仿古青铜器更是匠心独运,领标艺林;传统的民间剌绣、核雕、灯彩、泥布玩具,各具特色。这众多的民俗艺术品,制作精细,构思巧妙,风格古朴,雅俗共赏。既可实用,又可观赏;它们与潍坊人民的生活习俗相伴而生,满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散溢着浓郁的泥土芳香,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

另外,在许多前人的诗作里,也时有对潍坊民间习俗风尚的反映。如,清明节自古就是民间崇尚的重大节日,在历代的乡土诗作里多有描绘。《潍坊志稿》中记载:“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任潍县县令七年的郑板桥,在他那《怀潍县》诗作中,曾形象地描绘了清明时节潍县的民俗风情:“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历史上,潍城诗人郭麋的《潍县竹技词》写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记下了潍城一地群众在风和日丽、草木竞发的清明时节,争相到白浪河两岸春游的热闹场面。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清末潍城文人梁文灿作的《潍阳鼓子词》中的《蝶恋花·中秋》词,反映了当时潍县中秋节夜晚的乡风民俗情景:“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打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另外,中秋节还有“祭月”、“赏月”、“念月”等习俗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使人们普天同庆、举家欢愉,无不沉浸在快乐的生活之中。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定区域的风尚民情的总称。民风民情又多源于民间节日或生产、生活习俗。比如,潍坊境内的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的朴灰年画、临朐的手绘年画等,不论哪种,均植根于年俗上;它们都是依年为本,年画进而又丰富宣染了年节习俗的气氛。随着民间年俗的延续,老百姓过年就要买年画,年画一挂,“年”味就格外浓重,更增加了节日情趣。木版年画是乡土艺术之花,几百年来,它按照当地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情趣逐步发展完善,从而形成了自己古朴稚拙、简明鲜艳的风格。它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节日环境的作用。正因如此,年画流传既久又广,至今长生不灭。

概括地说,因潍坊地区民间习俗而形成的民间艺术品,可归纳为:一是能够美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的,如年画、剪纸、刺绣、挂饰、石雕、砖雕、木雕等;二是与节令风俗民情密切相关的,像除夕贴对联、贴过门笺,正月十五闹花灯、清明踏青放风筝、清明时节打秋千,中秋佳节赏明月吃月饼等等;三是与农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的生活用品,如昌邑的麦杆草编、临朐西南山区的家具彩绘;四是用于婚丧嫁娶和表达情谊的,如绣花鞋垫、绣荷包、美化新房顶棚、鼓手班子吹吹打打等;五是供人们闲暇娱乐的,民歌、民谣、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杂耍等。上述这众多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俗民间艺术,充分标志着潍坊的人民群众自身的创造精神,体现着他们朴实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各种作品无不打着民风民俗的鲜明标记。如年画中的钱满柜、粮满仓、子孙满堂、多福多寿多吉祥等,其题材就来源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民风民俗都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潍坊地区春节门上贴“门神”,除了使春节增加新年色彩外,还有企求“门神”的庇护,驱凶避邪之意。再如把福字倒贴起来,寓意“福到”。还有人们贴了几百年的《灶王爷》年画,它既有迷信色彩,但更有曲折反映人们某些方面的心理追求,盼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宅保平安”,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和睦安康。这正是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民对小康生活的希望与写照。由于年画题材源于人民群众之中,于是《连年有余(鱼)》、《开市大吉》、《金玉满堂》、《摇钱树》等年画就应运而生。年画是这样,其他如风筝、剪纸、民绣、泥玩具、布玩具也都充分表达着人民美好的愿望与追求。比如,许多孩子儿提时候都要戴“虎头”帽,穿割花“虎头”鞋,希望小孩能像小老虎一样,长大虎虎有生气。淳朴敦厚的潍坊民风民俗植根在民间沃土中,无不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它产生在人民中,在广大人民中流传,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风俗、民情织锦着潍坊,特别是建市近60年来,这里民风更淳,民情更浓;经过20多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世界风筝都——潍坊,已遐迩闻名,潍坊,从远古文明走来,以其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而今她充满希望地描绘着自己光辉灿烂的前景。

她那独具风采的民俗文化早已随风筝这一友谊的使者,飞向了世界各地,向海内外朋友敞开博大的情怀,发出盛情而美好的呼唤与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