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6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1
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人们普遍喜欢吃面食,在现在的华北和西北一带人们几乎每天都是吃面食,人们把白面做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做成不同的食品。本文是通过对山东胶州湾一带的调查了解,试图分析总结当地人为什么喜欢吃“馍馍”,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由普通的饮食——“馍馍”,对山东胶州湾一带的饮食习惯有个总结,并且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饮食文化并且能够延续至今,在当今的社会还得到了发扬光大,达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探讨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全面介绍山东馒头的由来,特点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今社会人们又重新对传统的文化有了深刻反思,对传统的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由此社会、政府及个人对此进行了发展,从中获取有益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地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项目进行开发,并且通过一些宣传使普通大众对此有了重新的认识。本文就是要通过对山东胶州湾一带的“馍馍”进行阐述,分析,研究其中由普通的饮食所引起的文化现象。
二、胶州湾一带的人们喜欢吃“馍馍”的原因
1.自然原因。胶州湾地处山东半岛,也就是华北平原之内。本区域的农业灌溉水源不是充足,春季时候气温上升地快,水分蒸发量大,容易造成春旱,冬季气温不低,适宜种植冬小麦。所以本区域种植有大量的小麦。这种自然条件使得当地保留了大量的农田,而且至今这种农业形势保持持续的发展。
2.经济原因。本地区的人口非常多,尤其农村地区。所以本地区的人们自古就有吃“馍馍”的习惯,因为这种面食能够极大地程度上解决人们温饱的问题。另外本地区地处黄海北部,人们都有出海捕鱼的习惯,所以在出海之前当地人都会举行一些祭海的仪式,起初人们都是用一些牲口,后来才演变成用做成各式形状的“馍馍”在代替牲口。
3.社会原因。本区古代时期是战乱频繁之地,当地人们为了求得平安,就会举行祭拜仪式,因为离海近,人们对大海有一种敬畏之心,当地人喜欢出海捕鱼,想从大海中获得食物,所以就在出海之前举行一些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这种行为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论文大全。到现在,在当地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在一些节日的时候做各种各样的馍馍,表达自己的心情。论文大全。
三、馍馍——从一种食物是如何变成一种风俗习惯的
馍馍,作为胶州湾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食物,在人们心中早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在当地,据笔者调查了解人们不仅仅把它当做一种食物,而是有了艺术的加工。在当地的农户家里人们会有一些木材做成刻有各式形状的磕子,然后再用面做成各式各样形状的馍馍,有些人还会在馍馍上面涂上颜色,做成各种小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种花样面塑非常有名,逢年过节或农家喜庆之时,手巧的农妇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花样“饽饽”庆贺吉日。但手工制作花样饽饽费时费力,一般手艺很难做好。于是,人们便用梨木、莱果木雕刻出专用的模子——饽饽磕子来磕制面食。这种方法工序简便,磕出来的饽饽纹理清晰、花样好看,很受农家妇女的喜爱。论文大全。农村家庭一般都有几件或成套的“饽饽磕子”。这种磕子被民间美术家赞为一绝,后来流传国内外。这种馍馍磕子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已经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市场经济时期,人们普遍有了商品意识,有些当地人就会利用馍馍的特点作为卖点,使之形成一种商品。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对于传统的东西有了新的认识,逐步把的仪式恢复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的祭海仪式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在一些特定的日期都会举行大型的祭海仪式。随着这种活动的逐步开展,当地人们对于传统的馍馍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始从普通的食物转变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四、传统饮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些年,胶州湾馍馍的饮食文化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地传播到了周边地区,这种文化形式也逐渐被许多人了解认识。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政府的大量宣传,使得这种饮食文化逐步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牌,作为宣传胶州地区的很好的工具,政府通过旅游业的带动,通过高文化产业的方式,让更多的来到这里认识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使得当地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在一年一度的即墨田横祭海节上,田横镇的大馒头也“出尽风头”。祭海节上的馒头装饰有松树、鲜花,还有龙、凤等花样。当地人说,这种面塑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女人们一到祭海节就研究制作面塑的花样,不断推陈出新,从龙、凤、仙鹤等传统作品发展到熊猫、牡丹花等新花样。据悉,为了给当地人引一条致富之路,田横镇当地政府想尽办法作好馒头文章,包装、注册商标,举行馒头“选美大赛”等,田横馒头也逐渐打出了名气,成为了“香饽饽”。在山东农业商务网上,“田横馒头”也图文并茂地做了展示。
笔者通过对当地的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总结出一些观点: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给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的机会。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能够充分地发展传统文化的优势,使之成为发展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方法。既然现在人们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就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有效地宣传,很好的运作,才能使这种传统的东西合理有意义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欣然接受,并不断地发展下去,做大做强。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很好的领导,要依靠强有力的手段,要依靠不断创新的产品,同时也要依靠对于传统、特色的发掘和发展。这样经济就会与文化有机地接合,通过一个合理的平台使其达到利益最大化。
“馍馍”这种饮食文化的发展还是个开始,人们还会不断地创新,通过“馍馍”还会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文化和商业形式。通过“馍馍”的发掘和发展,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改变。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2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二、食物制作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着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谐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中国饮食将色,形,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西方饮食,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相比西方饮食,中华美食文化奇树一帜,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木制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餐具的种类,很是单调。
四、营养保健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主张营养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饮食,通过调配食用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气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补精益气、养身健体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同时还概括了十条“不食”以及注重卫生,遵守时节,讲究营养,有节制不过量的科学饮食法则。
西方人也注重饮食科学,讲究食物制作严格按科学规范行事,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把厨房弄得像个化学实验室,而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别无二致。
五、饮食审美
中国饮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饮食大约只是一种必需的生理活动,对于其中美的追求,却忽略了。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3
前言
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也行成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饮食习惯。饮食从字面上来看,即是指的吃的和喝的东西。这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在人们旅行的过程中离不开美食,因此对于一些旅游景区来说,大力发掘该地的饮食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借助对饮食文化的发掘,来增强某当地景区的特色。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弘扬我国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文化的形成。
对于人们来说,饮食文化是在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也发掘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对游客起到很好地吸引作用,还可以提升游客的消费水平。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也能更好地让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得到推广。由此可见,饮食文化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受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接下来就着重看看地理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何影响。
二、自然地理因素对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一)地形因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由于我国面积广阔且地形多样,盆地、高原、平原和丘陵、山地都具备,地形类型齐全。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气候较为湿润且土地肥沃,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是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蔬菜品种类别齐全、数量繁多。而且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湖泊面积广阔,因此淡水鱼资源丰富。由于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东部地区物产丰饶,人们的饮食一般以米饭为主。
在我国东部丘陵地区,由于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在一些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因此就东部地区饮茶之风盛行。
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大约为30度,我国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相当,但是由于向高原海拔高,为高寒地区。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大部分是高寒畜牧业,人们多以养殖绵羊、藏羚羊为主。由于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其他农作物生产较少。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多以肉食为主食,且由于海拔高,天气寒冷人们大都将酥油茶作为饮料以御寒。青藏高原为高寒地区,可种植青稞,当地人都喜欢喝用青棵酿的烈性酒。不仅如此,由于海拔高当地的水沸点较低,因此青藏地区的居民大多喜欢把青稞磨成粉末,做成糍粑。
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同一纬度,但是由于四川以盆地地形为主。四川盆地周围多为海拔1000到3000米的高山,这样一来会导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到盆地周围山脉的影响。因此在四川盆地地区,受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弱。当暖湿气流进入到盆地以后,受到西部地区青藏高原的影响,暖空气在四川盆地长期滞留。在冬季时由于受到北部山脉的影响,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难以影响到四川盆地地区。这就使得四川盆地冬季比较温暖,开春较早。且盆地内部降水丰富,多雨多雾,蒸发量较少。这些综合性因素也导致了四川盆地地区湿度较大,当地人需要吃辣来驱寒。因此四川人都爱吃火锅,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人们排掉体内的湿气。不仅如此,由于云雾出好茶,在四川盆地地区也盛产茶叶。
(二)海陆位置对人们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国不仅陆域面积广阔,也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因此海陆位置也对人们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的沿海地区盛产海鲜,临海地区的人们大多喜食海产品。在内陆平原地区,由于河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因此人们一般以淡水鱼为主食。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人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
三、结语。
地理环境因素会对不同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也体现在饮食习惯上。由于我国疆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地形、气候差异较大,因此也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在一些旅游胜地,人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来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让饮食文化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4
摘要:
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不断加剧,形成特色饮食文化交流形式。对古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溯源进行了梳理,探索了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并提出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现代价值,即丰富了中外双方的饮食种类,形成了饮食文化交流特色,调整双方的饮食结构,建立了更加科学的饮食营养标准,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对于中国人饮食来讲,“吃”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一日三餐填饱肚子,而是代表着对某种美好期许的感情寄托,蕴含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待食物的观念和态度。例如,孩子出生以后,亲朋好友通过吃红色的鸡蛋来表达祝福和喜庆,满月的时候要喝满月酒,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都要吃一碗“长寿面”……由此可见,中国人的一生与饮食有着不解之缘,与其说是满足中国人生理的一种基本需求,不如说实际上,中国饮食仅仅是借“吃”这一简单的外在形式,来表达中国人所具有的丰富感情,这即是中国所具有的特色饮食文化。
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历史进行考察发展,元明清时期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国饮食交流的种类、交流的形式、交流传播者的数量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为丰富或成熟。本文将以中国与东南亚的饮食文化交流为研究主体,探索元明清时期中国在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特色,并分析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现代价值,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古代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溯源。
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在饮食上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代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较为丰富,这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奠定了良好的客观环境条件。
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渊源进行考察发现,中国自汉代的张骞通西域之后,对外饮食文化交流便逐步开展而来,汉代从西域引进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坚果。例如,黄瓜、大蒜、胡桃、核桃等,这些饮食极大地丰富了汉代时期大众的饮食品种,在古代中国,汉代张骞通西域是中外交流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源头。
在唐宋时期,中国饮食对外交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加之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和兴盛,唐宋时期的对外交流更加频繁。据有关史料统计,唐宋时期,几乎亚洲所有国家都与中国有过交流关系,形成了以使节、商人等为主要文化交流传播的主体。随着中外交流形势的快速发展,唐宋时期外来人口快速增加,这必然对中国的饮食结构、饮食风俗等带来深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外来食物原料在唐宋时期的流入。对唐宋时期社会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考察发现,外国使节在进行宫廷觐见的时候,往往会将一些本国的珍奇美味带入中原。而唐宋统治者在不断开拓疆土的过程中,也习惯于引进一些边疆的食物,这进一步丰富了唐代对外饮食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双方饮食原料的不断扩充。
元明清统治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蒙古族通过扩大疆土统一了中国,使其成为当时力量最为强大,国土资源最为丰富,饮食种类最富饶的国家。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一些国家的使臣、商人在元代进行贸易或宫廷觐见的过程中,都会将其本国的特色食物原料带入中国,使得元代时期中国饮食结构和种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充。进入明朝以后,汉族统治者更加重视与国外的交往,尤其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汉代统治者希望将古代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形式传播到边疆或其他国家中去。例如,明成祖统治时期就曾经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而且随着明朝统治时期,边疆居民、泛海经商、侨居他乡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为明朝统治时期食物原料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良好的传播条件。
经历“康乾盛世”的清朝统治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此时,在饮食文化交流方面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食物原料交换上。此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短时间范围内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交流受到阻拦。但是,“1840年6月~1842年8月战争”之后,晚清统治者被动开放,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中国各个便利的沿海通商口岸不断开放,与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变得更为频繁,此时,在与各个国家的贸易交往过程中,外族食品已经开始不仅仅出现在皇宫内部,而且已经开始逐步流向基层社会。例如,土豆、辣椒、玉米、番茄、巧克力、面包、烧酒、啤酒、汽水等,均是晚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频繁后传入的重要饮食种类。
在中外饮食文化快速交流的今天,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步伐从未间断过,例如,20世纪八 九十年代,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外国餐饮连锁机构的引入,使得当前外来餐饮连锁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均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扎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不断加剧。
二、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对古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溯源进行分析,可见元明清时期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作用,下面将以元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饮食文化交流为案例,探索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1.食品食料是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
元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饮食文化交流已经实现了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长期的饮食交流过程中,中国、东南亚与食品食料相关的生产技术也相互传入和流出,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的首要内容是食品和食料,主要包括粮食的交流,果蔬、海产品、调味品及其他副食品的交流,茶、酒饮品的交流以及相关生产技术的交流。
元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粮食交流主要是采用了两种形式,一种是与南洋各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大米贸易;二是从南洋各国引入新物种。尤其是受到元明清进口优惠政策的影响,大量的洋米被引入古中国。同时玉米和番薯等新物种被引入,使得国人的饮食结构更加合理。在元明清时期,以果蔬、海产品、调味品及其他副食品为代表的饮食交流开始盛行,每年大量的龙眼、荔枝、橄榄、菠萝蜜、香蕉、西瓜等被出口到东南亚。随着中国华侨在东南亚的定居,蔬菜种植技术在东南亚得到了传播。另外,当时,中国还引入了东南亚的新蔬菜水果物种,如辣椒、马铃薯、西红柿、番木瓜、菠萝等。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元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得到了传播,东南亚的饮茶、种茶文化均传自中国。大量的华侨在东南亚定居之后,将国人的饮茶习惯也传入了东南亚。另外,中国的酿酒技术在东南亚也得到了传播,同时东南亚的制酒技术也传入中国。
2.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独特的传播者。
在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传播主体主要有三类,即中外使节、海贸商人和华侨华人。
在元明清时期,受制于特殊的历史国情,中外使节成为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元明清时期的统治者与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保持朝贡贸易关系,在东南亚进贡的物种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食品或物品,如南洋香料、海产品、珍禽异兽等;在进贡过程中,中外使节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体验当地的饮食生活,将这种饮食文化带入本国。中外使节得到的回赐物种中,也有大量与中国饮食文化有关的食品或物品。
尽管元明清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实施禁海,但是与东南亚的海运贸易从未间断,海贸商人成为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又一传播者。官商、盗商、民商等海贸商人进行海外贸易的过程中,将中国特有的饮食商品贩卖到海外,同时将东南亚的食品,如燕窝、鱼翅、海参等带入国内。
另外,元明清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华侨华人,他们将饮食文化带入国外的同时,还将一些生产技术在当地进行传播,促进了饮食文化的扎根。
三、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现代价值。
1.丰富了中外双方的饮食种类,形成了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对中国与东南亚双方的饮食文化进行考察发现,在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交流过程中,这种交流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迁移”现象,而是双方在饮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一种独特形式。以中国为例,随着东南亚饮食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国总是基于中国独特的传统饮食基础之上,对东南亚的饮食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如,中国和东南亚在烹饪的过程中均喜欢使用辣椒调味,而在东南亚辣椒调味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我国与东南亚的烹饪方法、食用方式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在食用过程中,对辣椒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调整,出现了以麻辣、香辣、酸辣、酱辣、鱼香味等各种特色味道的辣椒调味材料。在重庆、四川等地区,还形成了以辣为主要特色的川菜。再例如,东南亚人使用燕窝的数量极少,而燕窝在引入中国后,既是珍贵的宴席餐品,也是滋补佳品。可见,随着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加快,丰富了中外双方的饮食种类,形成了双方的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2.调整双方的饮食结构,建立了更加科学的饮食营养标准。
中国在与东南亚饮食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断对双方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更为科学和营养的健康标准。比如,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主要以米面为主,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较低。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中国人喜欢将玉米、花生等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同类作物作为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使得国民的饮食的营养成分更加均衡。随着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华人将中国丰富的蔬菜等物种引入东南亚,不断丰富了东南亚的饮食资源,同时将中国特色的传统技术引入到东南亚,使得东南亚单一的饮食结构形式得到了改变。提升了东南亚地区人民的科学饮食标准,促进了人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3.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饮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贸易是最为普遍的交流途径,而随着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不断发展,必然带动了双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元明清时期,中国大量的食品原料、饮食器具不断对外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时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以武夷山为代表的福建红茶,在清朝时期一度被销往海外市场,在带动福建地区经济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朝时期,福建地区形成了大量的茶厂、茶叶生产手工作坊和茶叶经营商店。随着茶叶运输的不断发展,福建人力挑运业和水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对于东南亚地区也是如此,元明清时期,东南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开发较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中国商人、使节等将茶叶等生产技术传播到东南亚以后,带动了东南亚的糖业、酒业、渔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1]李自然,周传慧.试论回族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12-13.
[2]元代回回食品与西域茶饭[J].中国穆斯林,2014(02):4-8.
[3]陈实,陈广恩.元代的回回茶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45-47.
[4]王焱.经济全球化挑战下的东亚生活文化[J].浙江学刊,2012(04):23-25.
[5]杜莉.元明清中外食文化交流[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4):56-58.
[6]卢晓光,刘树胜.论元杂剧中的饮食习俗[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02):67-69.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5
中国的饮食文化从远古的为了果腹,从食素到食肉,从生食到发明了火以后的熟食,从简单的填塞到复杂的品尝,从捧土为皿到花样繁多精美的食器,从索然无味到五味杂陈,从随意堆砌到精心摆放,从不讲求礼乐到讲究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从无目的的不自觉产生到自觉审美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可是说是饮食美学由无到有的一个发展。
一、美从何来
美从那松树和栎树间的精灵里来,美从那藏在土层里的极品里来,美从那红色砂中间的天然调味料里来,美从那淤泥中的洁白无瑕中来,美从那冰面下的成群结伴中来,美从那大海中的浩浩荡荡中来,美是自然的馈赠。
早在上古时代,食物其实远远谈不上是食物,人类只是像其他的野兽动物一样为了远离饥饿的本能活动,正所谓“食色,性也”,他们“茹草饮水,取草木之实”解决饥渴。随着人类慢慢直立行走,加之生活的地区植被较为丰富,人类开始运用简单工具取食。随着北极冰川融化,素食减少,人类开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人类从产生到现在,脚下踏着的,无论是土地是水面,头上顶着的,无论是星辰还是阳光,沐浴着的,无论是温暖还是寒冷,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阳光雨露,恩泽大地,也赐予了大地上生命以生机活力,那高山上的梯田,那海洋里的古老生物,那数目不多的中华绒螯蟹,那天然的独一无二的垛田,那高原上的青稞酒酥油茶,都是自然给予了这千差万别却又万变不离其宗的美。
二、美在何处
(一)美在色香味形触
说到色,大概要从最基本的五谷说起吧,大约两千年前是指稻、黍、稷、麦、菽,现在主要的是稻谷、小麦、玉米。脱了壳的稻谷,一粒粒晶莹剔透,就像那江南水乡一样,充满了柔美的性状,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的食物,用它做成的米粉米线更是成为了饭桌上的美味。用糯稻和各种叶子汁液做出的黄色、绿色、黑色的彩色的饭团,不仅仅体现出的是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更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包容,博大的民族品质。
爱美的人都知道小麦色的皮肤是非常特别而有性感的肤色,小麦在没有经过太多加工的时候,它的色泽给人一种沉静,积淀的深沉感,它没有稻米的亮泽,可是它却是炎黄子孙的骨子里的颜色,是那满腹历史的浑厚,是扎扎实实的生活的态度。
而玉米作为粗粮,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在历史的舞台上又一次被人们所追捧,可谁又知道,它那金黄的色泽,它的并不细滑的口感,却是秋日丰收的象征,是人们内心对收获的最好的定义。
中国的饮食,大道宫廷筵席,小到家常便饭,对于食物色彩的搭配都是那么简单却精细。“色”包括食物原料本色的保持、色的搭配和菜肴的上色。食物的配色如果相得益彰,自然会给人一和谐的审美享受,食欲自然而然被刺激。这就好比是衣饰的搭配,得当就会让人赏心悦目,反之有可能会降低食客的兴趣。但是有时虽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因为各种食材的形谐调,也会让人眼前一亮。
“形“包括保持食物原型和造型两类。就像鱼头,就是保持了食物的原型,展示了食物本来的样子,还有烤全羊、烤乳猪之类。但是有些食材的外观并不能起到加分的作用,就要运用切割、雕刻、填塞、拼接等造型技艺了。通过形的加工,使得形色交相呼应,使得食物的“骨”更美,为香、触打下了好的底子。此外,形还包含着盛放食物的器皿,从一开始的简单的石器到精美的青铜器,到陶器再到瓷器,从无花纹到有精致花纹,从工艺简单的到工艺复杂的,从单一的器形到用途多样的器形,无一不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的进步。精进到现在,盛放不同的菜肴或是汤食,器皿的种类花样可谓数不胜数,不同的食物的形态配合不同的器皿,常会有如临满汉全席之境,会觉得自己眼前的不是佳肴而是一幅画。色、形这两者这就像是美学当中的“知”一样,是对美的最基本的欣赏和鉴别,如果一桌菜,并不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那这桌菜并不算得上是佳肴,而只是用以充饥的食物而已。
美学当中的“情”,可是对应在饮食当中的香、味,这两者常常连缀起来说,香味香味,因为香才有味,因为闻到味方觉香。承接着色和形,香味伴随着转化与时间在天然或人造的厨房中经历五味的调和,最终成为了能够摆上餐桌,润泽味蕾和胃口的饮食。俗语云,闻香识女人,我却言闻香识佳肴。嗅觉和触觉所感知的食物挥发的气味,进入到味蕾的时候,难免会对食物产生好或者坏的品评,这是人们对于食物的更进一步的了解,比起色形来,香味更能使人陶醉于食物之中,如果条件欠缺的时候,香味往往能掩盖不好是色形,而占据食客的嘴巴,会让人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地享受美食的诱惑。
(二)美在时间、转化和调和
有些菜肴可以信手拈来,有些食物却要经历转化与时间,譬如那乳扇、豆腐,经历了风吹日晒,经历了发酵贮藏,魔法般的成为了餐桌上美味的食物,这是人的智慧,也是自然的禀赋。
豆腐经历过发酵,经历不同的发酵,会转化成为各种豆腐制品,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食物,在古代被称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做豆腐的人能懂得“顺其自然”。豆腐的这种转化,是一项十分繁琐重复的过程,但是豆腐从汁到结块到成型到制作成不同风味口感的豆腐,的确是一项考验人耐力与耐心的东西,这种相互转化的艺术,这种你压我更韧的精神,这种即使是碎裂也不失本性的东西确实是和,也是美。
而五味的调和,食物的生克又不免会与五行联想到一起,这种相辅相成或者水火不容,或多或少是融入了五行在里面的。因为不同的调和,因为地域的关系,产生了中国的鲁、川、粤、苏、浙、闽、湘、皖八大菜系,每个菜系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文化承载。酸甘苦辛咸这五种味道,并不只是体现出其单一的味道即是好的,而是要相互融合。这就像是人生五味一样,人生总会有逆境顺境,总有甘甜时,也总会有辛酸时,只有看得到甜以后的苦,看得到苦尽甘来,人生才算是完美,也才能成长。追求五味平衡,是厨师对于食物的追求,也是人一生所求的最高境界。
(三)美在等等等等
美是那饭桌上的礼节,美是那觥筹交错的美酒,美是在静谧温婉的茶。中国饮食文化史上,餐桌礼仪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餐桌礼仪,从宫廷到士大夫到市井,从奢华都富贵到朴素,无不体现着美。从不同的饮食礼仪、规模,能回望到古代帝王的九鼎,能体会到身处下层人民的清贫,而等级制度也能由此窥见一斑。酒文化茶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锤炼之后,在现代社会反而又逐步成为了文雅的代名词,特别是茶馆、茶道的逐步推广,已成为了都市人乃至乡间休憩养生的最佳途径了。因为茶道的真谛就是和、静、怡、真,是符合中国文化,中国人思想的一种诠释。
(四)小结
中华饮食文化的美,其实不仅仅是色香味形触,也不仅仅是时间转化和调和,它更在我们对于历史的情感中,对食材的善待中,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与尊重中,在食物给我们的留白中。它是一种有形的美,更一种无形的美。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6
摘要:
从古至今文化主宰着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家庭,甚至是每个人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文化对于各民族、国家、家庭以及个人的影响有所不同。今天世界各地对所属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且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比如,我国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对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其中,饮食文化是众多分支学科之一。它通过对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观。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征。本文通过介绍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说明它在塑造国民性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
文化,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观,国民性格
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现象,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且许多其它学科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文化”的概念。由于学科体系、方法论、政治观点、和语言表述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对“文化”的界定莫衷一是,至今争论不休。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调查和总结了从1871年到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数量多达164种,可谓“百家争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可能又有若干个定义出现了。这就说明好多人从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了定义。将这些定义大体上归纳起来无非就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生活方式,这句话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想法、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等,这些方面的想法以及由这些想法所形成的一些制度。
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类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就是饮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的饮食由最初的“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今天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之林。当今世界大致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以及清真饮食文化三种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饮食流派。
其中,中国作为东方饮食文化的中心,一直都以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而自豪不已。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区域间饮食文化有所不同。中国饮食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对形成“以和为贵、高雅闲逸、和蔼可亲、淡泊旷达、重文化礼仪讲人伦”等的国民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想法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它国家。
世界各地都将中国的餐饮称为“中餐”,其突出特点是以大米和面食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的饮食具有审美的意识,与西方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食物的悦心、悦目对于饮食者来说更为重要。这种感性的饮食习惯要求食物的色泽是否赏心悦目,是否能通过人们的味觉和视觉引起食欲。除此之外,中国人饮食时还很注重情调,也就是周围的环境。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用餐不只是促进食欲,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中国人在食物的制作方面很讲究刀工,火候。《老子》中有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这句话是借助饮食来解释高深的治国哲学。但反过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饮,大则治国之策有时是同出一辙。由此可知,中国的饮食文化精神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活细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这种想法对国民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国民性格在中国特色饮食中的体现
⑴素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中的农事诗篇不仅记载了周人注重农事的精神,而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农事中,深刻地体现出那时人们已经形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今天,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素食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号称农业大国,文化礼仪之邦。中国农业的发展为素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因此,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以山水著称于世的中国南方,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而北方相对来说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总之,无论南方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小麦都隶属于素食文化。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民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特征。
也许人们最初的食素生活是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面对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客观条件,人们只能积极倡导种植五谷以便于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随着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人们在素食方面由被动而转向主动,开始对各种动物有怜悯之情,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伤害某种活生生的小动物。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知晓食素的益处。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快乐而健康生活的首要基础。久而久之这种“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想法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中国人民“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性格。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文化礼仪之邦,这众多的文化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理念的精华。表现在人们的具体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尤其是当今世界民众特别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远离喧嚣的城市,在空旷的野外充分的呼吸新鲜空气,调适疲惫的身心,真正地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周围的饮食环境,更注重所享用的食物是否保持了其本身的味性。具体到每一种食物的烹调过程,尽量在不违背本味原则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制作。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的这一切思想理念与坚持的各种原则充分体现出本国人民所具有的“贵和尚中”“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
⑵茶的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饮食”一词起初分开使用,“饮”用于动词,理解为“喝”,《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后又引申为“饮料”,即喝的东西,贾思勰《齐民要术·煮溟》:“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如果说上面是对中国民众日常所吃的主食的介绍,下面则是对饮料方面的了解。在饮料方面最具中国特色要属各色各样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的饮茶之风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按照文献记载,魏晋时饮茶已成风气,据此可推测最初的饮茶之风当早于此时。并且开始时人们并未将茶作为饮料使用而是作为药用。随着对茶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了解了其味性,并且赋予饮茶活动特有的文化意义。茶的文化的兴起使得人们对饮茶活动崇尚不一。儒、释、道三家在茶道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的意蕴。
共同点首先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用比喻的方式将中、西方人的性格加以比较,可谓西方人的性格像酒,热烈、奔放、好动,容易激动,甚至好走极端,遇到矛盾往往针锋相对以至于水火不容。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讲中庸,遇事沉稳,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决问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者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的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通过饮茶自省,从而既能严格地要求自己又能宽容地对待他人。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道家主张人与物质、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自然而然中国的茶的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佛教禅宗主张“顿悟”,内心清静无杂念。茶性之柔,茶的宁静与清醒地品味正应其求。再者国人所具有的淡泊旷达、高雅闲逸,举手投足间所表现出的和蔼可亲的性情在茶的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文人儒士是茶的文化的倡导者,他们借茶修身养性、磨砺匡世治国之志,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茶的文化在他们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儒家在茶的文化中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更是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时刻。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的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道家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洁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洁自爱。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许多高雅之士将由品茶而体味出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揉合,成为真正的内儒外道之士。
佛家茶的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求“静”、求豁达、理智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人过于闲逸散漫,儒者是有时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
所以中国茶的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的文化在其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茶性柔和,清香飘溢,凝神降火正与中国人遇事冷静,闲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⑶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的开发,更在于食具的研制。筷子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筷”字是由“竹”和“快”两部分组成。如果按照汉字的构造分类属于“上形下声”,由形会意,我们可知制作筷子的主要材料是竹子。今天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其加工材料也就不仅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金属以及其它稀有材料应有尽有。看着不同材质的筷子,也许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纪年。
对于筷子起始的确切纪年至今尚不可而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需要是发明之母,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是由中国的饮食需要而决定的。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食肉国家所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饮食时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活。筷子的构造十分简单,是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物体组成。但是,构造简单并不是说使用也同样简单。与其它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许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士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赞叹不已。
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特征。它的简单构造象征着人们的外表的朴实无华,内心却蕴含深意,求实精神深寓其中。
四、中国人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开始懂事之时起,长辈就要用文化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可以说,人生文化礼仪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形成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礼仪,或者说中国文化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餐桌而来。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
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化礼仪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文化礼仪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最基本的条件。长辈在教导子女时,也总是选择在一起用餐的时候,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的话,也是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塑造了良好的性格。
五、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文化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文化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塑造,在国民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成鸢《 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胡小毅《传统文化与现代养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7]欧阳仑《中国人的性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