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高中语文论文(优秀9篇)正文

《高中语文论文(优秀9篇)》

时间:

在各领域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这次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论文(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高中语文论文 篇1

一、积极的态度与平等的对话

教师要有积极的教学态度,才能引导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喜欢语文的教学。此外,教师还要极力破除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平等的、地进行对话才能激发出认真的思考。教师要掌握一般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学生一起实践与探索,最后将这些经验融合到教学中去,这样的教学的设计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积极的态度应当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内阅读的延伸,还有课外阅读,这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书单并推荐,鼓励大家撰写读书笔记,说说自己读了这些书的感受;又比如说在提问学生时,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对发散性思维的活动多多推广,不设置标准答案;还比如说在批改周记、写作练习的时候多写评语,使学生觉得教师很认真地对待他的作品,以培养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生的沟通应保持平等,在教师-学生这一权利关系中,适当地调低自己的位置,以更低的姿态与学生交流问题,比如说运用“我认为如何如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不是“你应该怎样去做才对”这样的句式。不强制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和手段,而是运用倡导的方式慢慢渗透,让学生觉得教师对其是尊重的,平等的,这样学生才会对高效课堂学习回报以尊重的态度。

二、先进的科技辅助和创新的提问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的高效课堂越来越多,特别是发展较好的城市中,教室内电脑、电视、投影仪等等设备一应俱全。语文教师不必拿着录音机跑到各个教室播放课文录音,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轻松实现许多功能。同时,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学生的上课心情也不会太过沉重和严肃。此时,教师应学习、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质量加分。比如说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时,可以播放《辛德勒名单》的电影原声曲,或者截取电影中的一小片段给予学生一些感性认识,再进入文章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能更有对比性,也对历史有了真实的认识;比如在学《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也可以播放当时的视频给学生欣赏,带动大家感受激情演讲的魅力。高效课堂提问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还可以用来巩固旧的文章知识,是一种常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先通读,然后回答问题:这篇文章的时间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文中对林黛玉的描写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把文章的线索串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在深入分析的时候,又可以加入一些分析的问题,比如说关于修辞手法的表达中,有哪些觉得特别好的句子?或者那些词暗喻了人物的哪些特质?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注意到文章的细节,并在细细品味之后发现文章的美好之处。

三、合作式学习的推动

合作式的学习要求学生有很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层次和兴趣,全面地安排合作课题。学生的合作式学习主要以小组讨论为主,有两种方式:一是分组后,每组讨论的课题是一样的,课题中分为若干个问题,需要讨论后得出结论;二是设计多个课题,学生按照课题选择小组,加入后讨论此课题中的若干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讨论的内容有所点拨和引导,或者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平等的关系)。在讨论时间结束之后,教师应请学生来分享讨论的心得体会,然后邀请本组其他同学,以及其他组别的同学来补充其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形势下,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讨论和回答都是有价值的,所以会更加积极认真地加入讨论之中。当出现不同意见时,教师还可以请多位同学进行小辩论,为自己的答案辩护,提出各种发散性的观点,激发全班同学的思考。

四、结语

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要有积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善于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来提升教学体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善于设计问题,为学生引导出学习线索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式学习的体验,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能动性。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上,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和高尚品德的优秀人才,才能达到高效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高中语文论文 篇2

1.互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互动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教师应做到课上为师、课后为友。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友好地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适合的语文学习方法。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让学生自我反思,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1.2重视学习资料的收集

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学习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资源共享。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与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让学生收集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和课文出现的成语,提前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并谈谈观点。教师在引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发言。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增强自信,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1.3创设互动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很重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师生、生生间都要有一定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创设不同的互动情境。例如,教学《鸿门宴》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思考,学生从生动的角色表演中,更加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对《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更深刻和具体。互动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2.1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互动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互动性,通过互动教学的开展,可以加大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力度,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流行现象等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所授的章节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既有利于重新建构语文知识,融入时代特性,进行现代化的重新解读,又能活泼课堂讲学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互动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求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问、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分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成就感。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鼓励学生自我突破,克服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能够勇敢面对和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语文中进入生活,再从生活中回到语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互动教学法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有利于高中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轻松高效地学习语文。互动教学法使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通过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拉近师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论文 篇3

一、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现状

部分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讲授的作用,忽视了实际教学中学生意见的作用。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学生谈论发言之后,教师通常将学生的发言归结为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意见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难以实现,从而造成一些学生不喜欢语文,成为语文学困生。

二、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人格培养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全部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阅读篇目,这些阅读内容是学生人格养成的主要来源。高中语文教材以写人的文章为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正面人物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也要发挥负面人物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将负面人物的性格特征与自身性格进行对比,修正自身人格中存在的问题。

(二)领略作家魅力,自觉学习作家的优秀人格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均选自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作品,作家们通过他们伟大的作品将其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从而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诗歌《相信未来》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的人格魅力,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用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人格

语文教师是高中生人格教育的引导者,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教师“身教”比“言教”重要的说法,教师必须在学生中树立优秀榜样的作用,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养成优秀的人格。在学生眼中,具有爱祖国、爱学生、诚实守信和良好道德情操的语文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和标兵,语文教师只有自身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拥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语文教师语言不会空洞乏味,其课堂必然生动有趣,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树立健全的人格。

(四)注重语文教学双边活动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为培养高中语文学困生的人格素养,教师必须发挥语文教学双边活动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活动。课堂上的互动是教师将无声的课本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教学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评价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列举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物,批判卑劣的人物形象。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活动。学生说的活动包括课堂上回答教师的提问、同学之间的讨论、课文朗读以及辩论赛和话剧表演等。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活动是其人格外显的过程,学生通过口头表述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帮助,树立健全的人格。最后,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活动对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阅读内容,也可以自己主动阅读。对学生阅读启发的过程也是学生人格养成的过程。

三、结语

总之,为培养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的人格魅力,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明确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现状的前提下,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如充分利用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格因素、领略作家魅力以及注重语文教学双边活动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性等,为培养高中语文学困生的人格魅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中语文论文 篇4

一、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

新课标改革中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且两者应该保持平等关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互相交换观点看法,达到情感上的统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改革,要能够重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相关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学生进行对话、沟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一语文《再别康桥》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诵,再邀请学生A进行朗诵,提问学生B点评教师和学生A朗诵情感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即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进行这篇文章的朗诵,再邀请其他学生来进行朗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将教师情感意识传达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同时,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实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目标。

二、采用“主动发展”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一般来说,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大多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难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存在很多教师片面的将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接受者,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简单的对学生进行重复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发展,学习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高中语文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关于马克思生平的资料,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还可以以此篇文章作为范文,举行小规模的演讲比赛,展现学生的朗读风采,从而有效的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高中语文的学习。

三、开展“开放协同”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标改革后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要能够体现出多样性。这就需要立足于语文教材的大框架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开展协同”式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将学生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超越书本知识、注重共同发展和开放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走出课本知识,走向真实的社会生活,并能够与其他学科的进行有效结合,切实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将传统封闭的语文课堂,逐渐向开放式、协同式发展,推动学生更好的进行高中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这才是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要能够落实新课标改革的相关措施,就要与时俱进的发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与其他科目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高中语文论文 篇5

一、高中学生审美现状及原因

(一)高中生审美现状

青春期的高中生有可塑性和不成熟的特点,对其进行语文审美教育时,容易出现错误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弱势。首先,在对美进行追求时,不能够对其加以辨别,对于美与丑之间的标准界限较为模糊,容易出现各种审美错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高中生把一些新奇的东西归纳在美的范畴[2]。其次,高中生过度关注外在美的表现,不能够对内在素质加以追求,并把外表漂亮当做美,通过奇装异服对自己的外在美加以渲染,对外在服饰加以修饰,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美看成过时、陈旧的表现。

(二)高中生审美现状诱发原因

首先,高中生处在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各种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其审美标准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辨别能力,容易对形形色色的错误观念或者极端的东西加以追求;其次,高中生难以在家庭中接受相关审美教育,或者审美教育方式错误,缺乏爱心或者关心他人的能力,长期发展下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难以提升,缺乏和谐融洽的审美环境[3]。最后,审美教育虽然大都在学校进行,但是,高中生面临高考所带来的压力,美术、体育及音乐等课程的开设难以达到全面的要求,这种课程开设的不科学性导致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下降。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措施

(一)培养高中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高中语文学科具有显著的人文性特征,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完善的美学知识,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感染,并对学生的语言、仪表、交际及行为进行引导,要求高中生达到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等要求,还要对高中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加以培养,并对他们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进行培养。

(二)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学科的朗读训练要能够做好学生普通话功能的训练,并选择优秀的朗读培养技巧及培养方法。还要在朗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让高中生在文章中陶冶情操。例如让高中生朗读《离骚》一文,在对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进行品味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追求进步思想及顽强斗争的品格。

(三)通过教学情境和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高中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对高中生审美能力加以培养的主要渠道[4]。因为高中语文情境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能够从根本上弥补传统文字教材存在的不足,保证审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电视机、录音机、多媒体和因特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感受诗歌、散文及小说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显著的审美教学效果。文学作品欣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让高中生对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加以欣赏,对自然美景进行欣赏,对百态人生加以感悟,对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加以品味,从而达到美育境界。

三、结语

高中生审美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很多高中都是通过美术、语文及音乐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语文课程与审美教育有广泛、直接的联系,高中语文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审美教育与学科本身教学之间的关系,并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审美教育达到更高要求和水平。

高中语文论文 篇6

所谓深度阅读,就是指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读者自身认知积累,形成凝练而深刻的阅读思想,完成阅读学习。高中学生有一定阅读认知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阅读时,需要给出明晰的引导路线,让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智慧、情感、思想、品位,进而形成更深入的人生思考。深度阅读是一种思想层面的学习行为,具有极强个性特征,需要教师做出深刻思考和个性设计。

一、梳理文本情境,明确阅读感知范畴

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后,教师常常摆出阅读任务,让学生展开个性阅读探索,在解决阅读问题的基础上完成阅读学习。由于阅读教与学操作较程式化,学生阅读探索始终浮在表面,难有深刻认知形成。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阅读辅助引导。首先,要让学生借助多种教辅材料,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梳理,对文本情节、人物、情感等因素有整体把握。其次,要利用多种教学设计,让学生复述、演绎、讨论文本内容,以形成直观感知。再次,教师要展示明晰的阅读学习目标,矫正学生阅读方向。最后,阅读方法选择要呈现多元化特征,让学生利用不同方法展开阅读学习,可以获得不同阅读认知体验。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一篇小说,其情节设置独具匠心。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时,先复习小说的基本知识。学生总结了小说的定义、三要素、分类等内容后,教师让学生以一个完整情节构建要素视角梳理小说基本内容。学生开始阅读、讨论小说主要情节,最终达成学习共识:这篇小说情节非常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构成要素清晰。开端: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病情加重;发展:琼珊不听大家劝阻,并以窗外藤叶落下确定生命终结,望叶等死;高潮:窗户上藤叶始终不落,点燃琼珊生的欲望;结局:琼珊因为不落藤叶支撑信念,最终脱险,而老贝尔曼却病逝了,揭开窗户上不落叶的谜底。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感知,首先是题解:常春藤叶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这个标题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展开热议,其个性观点彰显创意和感怀:“这不落的藤叶,是老贝尔曼的生命化身,自然具有不凡的功效,琼珊的生命之所以会重新放出光彩,那是有老贝尔曼精神的力量做支撑。”最后的常春藤叶,无疑是小说展开的线索,也集中体现了人物的精神境界。这个关键人物就是老贝尔曼先生,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画出人世间最美的图画——一片常春藤叶。这片常春藤叶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教师对学生阅读认知进行点评。

教师先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然后再发动学生展开阅读探究。学生有了文本梳理经历,其阅读认知明显深刻起来。梳理文本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阅读体验,也为深度阅读奠定基础。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探索时,观照意识大大提升,阅读认知维度明顯拓宽了。

二、把握课文主旨,探索阅读纵深域度

要深入展开阅读学习,需要先把握文本的主题,教师对此要有到位认知。主旨是文本构建蓝图,只有明晰文本主旨,并围绕主旨展开阅读学习讨论,这样的阅读才有较大的操作价值。不同文本体裁,其主旨体现形式不同,教师要给学生以清晰的指引,让学生学会总结主旨。阅读文本,探索主旨,再运用主旨指导阅读,自然构成良性学习循环,在主旨指引下的阅读学习自然属于深度阅读范畴,学生从阅读学习中形成的感知会更深刻、更丰富。

《一个人的遭遇》属于短篇小说,小说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让读者近距离感知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在设计课堂阅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复述文本主要故事情节。然后结合小说片段,讨论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特点,体会作者强烈的心理体验。学生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对小说主题有了一定感知,纷纷给出自己的总结。有学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应该是通过索科洛夫对战争经历和心路历程进行梳理展示,让读者全面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为人类带来的创伤。索科洛夫的遭遇是悲催的,而他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整个战争中,像索科洛夫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可见战争的危害是多么严重。教师让学生归结索科洛夫的遭遇示意图,然后体验他的心理变化。学生很快就给出总结:受伤被俘(沮丧悲哀)—成功逃亡(激动不已)—妻女被炸死(心缩成一团,穿心的痛)—找到儿子(喜气洋洋)—儿子牺牲(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领养孤儿(心轻松光明)—出车祸(悲愁的心,心震荡得厉害)……教师让学生从作者视角总结:应该如何理解战争,面对生活困境,又该如何应对?学生再次展开热议:“我们看到战争造成的灾难,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痛苦……”

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展开深度阅读学习,注重了主题方向的挖掘,给学生带来丰富认知体验,当教师再次抛出思考问题时,学生阅读感知也快速升级。

三、探知作者情感,拓宽阅读立体体验

高中文本选择的大多属于经典篇目,其思想的深刻性是毋庸置疑的,为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够与文本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展开文本赏析互动。无论什么样式的文本,其思想性、情感性特征都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展开深度阅读的重要取点。在发掘时,要让学生明确文本人物情感和作者自身情感的区别,这样才能理清阅读学习中情感挖掘方向,为深度阅读认知生成创造良好条件。

探索文本人物和作者情感走向时,教师要给出不同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建立情感接轨基础。如学习《金岳霖先生》时,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金岳霖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汪曾祺写金岳霖选择了哪些材料?学生快速给出答案:金岳霖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教授,不但学识渊博,其性情还特别率真耿直。汪曾祺选择了金岳霖穿着、课堂提问、关心林国达、理解专业、对话教学、捉跳蚤、斗鸡、和孩子比赛、坐三轮车逛王府井大街等内容。教师继续引导:我们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金岳霖的真性情,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赏析,你会如何操作?有学生选择“斗鸡”这个片段进行赏析:金岳霖先生单身,无儿无女,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鸡经常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一有机会,金先生还要带着斗鸡和其他孩子比赛。这个细节描写非常有趣味性,一个著名大教授,居然能够和孩子一起玩斗鸡,这样的画面真让人忍俊不禁,但这就是真实的金岳霖先生,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金先生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为人是乐观豁达的。或许,这就是金先生的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

教师让学生从文本人物情感角度展开阅读分析,给学生以明确思考方向。从学生阅读表现可以发现,学生阅读认知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层面。通过细节描写赏析操作,学生阅读感知由感性到理性,实现了认知跨越式成长。

四、启动教学反思,建立阅读多元认知

阅读学习方法众多,如果只是粗读、浏览,无异于走马观花,无法走进文本,也不能感受作者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阅读反思,真正实现读思结合。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才能促使阅读认知自然生成。为做到阅读思考的顺利融合,教师要在思考问题、思考情境、思考评估等方面做出创新设计,为学生展开创造性阅读思考提供帮助。

学习《边城》时,教师为学生设计反思性问题:边城的美无处不在,这里的人美、景美,作者为什么一边赞美歌颂它,一边又把它写成了悲剧?针对这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理解,课堂出现了争辩气氛。有学生认为:边城的确是很美的,它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淳朴善良的人们,但翠翠的爱情悲剧不能因为这些条件的存在而改变。边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这自然是客观现实,出现翠翠爱情悲剧这样的故事也不足为奇了。也有学生认为:边城的民情、民俗和人情人性都是美的,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覺,很显然,作者对边城的美具有渴望之情。透过小说描写,我们还可以深深感受到,生活就是生活,不能因为这些外界因素就改变了生活走向。这里的祖孙情、手足情、军民情都展示得非常到位,令人记忆深刻。也有学生认为:这篇小说虽然表现了翠翠的爱情悲剧,但在民情、民俗、人性、乡情等方面都呈现积极性,不能看作是悲剧小说,作者要为读者展示一种单纯自然的生活状态,这种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阅读讨论,是深度阅读的重要组织形式。学生在争辩过程中获得的阅读体验会更为深刻,由此形成的阅读认知也会更为全面。课堂辩论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教师切准学生思维展开有效设计,确保课堂辩论顺利展开。

高中语文启动深度阅读学习规划时,需要教师做好全面而深入的教学调研。注意从文本情境、文本主旨、作者情感等方面展开教学反思,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内涵核心,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体验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阅读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学习素养。

高中语文论文 篇7

一、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一)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重要任务

只有当学生们对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遇到难题时更愿意去思考,不断增强自我的学习能力。新课改把这一点放到主要的教学要求中去,也充分体现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有效性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老师们把学习以任务的形式强压在学生们身上。尤其是在高三的学生们,老师们往往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断向学生们加大学习量,不考虑学生们的兴趣。在如此大的学习量的压迫下,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开始讨厌学习,这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让学生成为主体

学生们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不能光顾着讲课而不去重视学生们的主体性。既然学生们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就非常重要。老师们要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去真心的喜欢语文学习,从而不断加强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成为主体的新课改要求有效的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单一的讲课,学生单一的听课的模式,能够让学生们去享受语文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把学习作为一项任务。

二、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

(一)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很多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模式比较老套,甚至用的备课内容都是前几年的。这种死板老套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探索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兴趣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是最棒的老师,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中去,更愿意去认真听讲老师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老师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学习。不同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语文功底,对统一的教学可能有的学生理解的比较透彻,但有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很理解。针对这样的现象老师应当鼓励学生们积极在课堂上提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问题老师应当给予针对性的讲解。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可能有的同学还有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来得及提问,老师应当鼓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向老师提问课堂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鼓励学生自由讨论

针对同样的问题,每个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们积极进行自由讨论,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不同的想法说出来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不仅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评点,同时也能知道别的同学的想法。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更好地去学习。与此同时,如果单单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可能有的同学听课时间长了就会分心或是觉得枯燥无聊。老师适当的在讲课过程中匀出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自由讨论,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们不再觉得课堂无聊。让同学们自由讨论的时候同学们也能够更好的对之前讲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与消化,有的同学有不懂的地方也能够互相讨论提问。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引导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大的弊端在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很好启发。例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很多同学比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问章的主题思想与大致内容,而是直接去看翻译。而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简单的把文章进行白话翻译,没有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也没有向学生们具体地解释为什么这么翻译。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多的去自主思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更多的是引导的作用。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要去积极的引导学生们遇到问题自主思考,自主解决,而不是依赖老师。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很多同学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第二天又全都忘记了。这主要就是因为学习方式的问题,老师们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引导同学们用更好的方式去学习,把诗词的主旨与中心思想搞透彻,这样背诵的时候就很轻松,同时还能记得比较牢,不容易忘记。由此可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引导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也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比起老师枯燥的讲课,缤纷多彩的PPT、教学视频等更能够让学生们提起兴趣。把多媒体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去自主学习,充分锻炼这方面的能力。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是对书本知识的照搬照抄,缺少创新性,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来自不同的学校的不同老师的教学,这样一来充分的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思维。一些名校名师的讲课内容老师们都可以下载下来,把一些优秀的讲解内容融合到自己的讲课中去。这有效的提高了老师们的讲课质量,也能让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拓展学生们创新性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们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创新性的思考方式去理解课本知识,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三、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简要的探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总结出了更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式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几点能够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高中语文论文 篇8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显得刻板,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逐渐形成了情境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等,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探究性课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索中,从而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时代的教学要求需要将教师的教学角色进行不断转换,在以往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机械性地完成知识灌输,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遏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和学生形成平等的课堂关系,让学生对于教师不再只有尊敬和害怕,还可以是平等关系,快乐地相处,将教师作为朋友,这样就会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加强沟通和认识,能够更好地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会主动去思考课文内容,一旦遇到问题后,也会在第一时间和教师进行分享,这样就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由此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形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教学中心的教学认识。

三、教学课堂特性的转变

课堂要素逐渐从二元性转变成为多元性,同时课堂管理也开始依靠学生的自律实现,将阅读教学这个封闭性的课堂形成开放性课堂更有助于高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进行转变,只有发展和改变,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够真正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策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论文 篇9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理想信念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和信念梦想。以基本教材和大纲教学语文学科知识点为基础,有条件地、适当地为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点相关的阅读资料,一方面拓展延伸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历,将阅读内容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比较记忆和理解,同时也从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事情,感受学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从阅读资料中听闻关于英雄伟人、各领域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的生平事迹和逸闻趣事,引以为鉴或者寻找确立学生心中的偶像,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积极远大的理念信念。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美好的情操品质,多为学生讲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性伦理,监督学生的行为操守是否积极乐观健康,如果发现学生有消极悲观的内心情绪或心理状态,要及时采取鼓励、开导、安慰、调整等沟通谈话方式,或者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语文学习集体活动、语文项目社会调查和实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于他人接触并在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精神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学习方式结合适用

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培养人文精神与教学方式手段结合适用,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去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知识内容与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多领域资讯结合起来介绍给学生,安排学生主动自发去查阅相关图书文献资料,并重新组织语言和知识结构在课堂上做简单演讲或者以作文、作品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语文知识上的欠缺,并及时补漏提高,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听取、点评其他学生语文作品过程中,发现高效、优秀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借鉴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使用探究式教学和情境创设模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将学生按学习任务的不同分配成多个学习小组,并给每个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人生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走出传统保守的灌输式教学课堂,多开展实践应用活动,多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将课堂知识和生活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将人文精神培养贯穿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透彻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多为学生讲解和分析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心境,从课文中汲取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和信念梦想,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去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培养学生成长为热爱生活、热爱国家和民族、勇于实践梦想的新世纪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