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大学毕业论文【最新8篇】正文

《大学毕业论文【最新8篇】》

时间:

大学论文 篇1

摘要:对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课,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感到枯燥无味的。

如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习;兴趣;方法

一、目前我校《基础会计》这门课的学习状况

1、学生态度不认真,学习方法不正确。

《基础会计》是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专业课程。

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概念枯燥而抽象的特点。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感觉会计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再加上学习技能欠缺、逻辑思维能力差,不懂得分析前因后果等。

而会计勾稽关系的分析则是知识技能的重要表现,因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基础会计》的学习。

2、学生学习环境的情况。

在初中起点的职业学校里,学生的学习环境中,低素质、低学习能力的人大有存在,这些学生往往会对学习复杂的专业课缺乏自信心,有的更会认为医药类学校学习会计无用,

认为《基础会计》这门课对以后的就业没有用处,工作岗位与会计毫不沾边,所以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的影响,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忱,不利于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和掌握。

二、提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方法

1、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而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好奇心和好胜心。

学生在接触到一门新的专业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学习上也会受“先入为主”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从而真正的学透、学好!

2、多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会计》这门课,主要是体现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业务题的处理。

如果只是一味的理论教学,学生当时听着感觉懂了,但真是把书本放下,就会发现好多东西不会,做业务题时就会摸不着门道,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

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案例教学法,事先准备一些简单的、典型的经济业务引导学生去分析,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比如:“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作为备用金”这笔经济业务,首先让学生思考这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

再让学生回忆这两个帐户的性质和结构,学生思考后回答:“银行存款和现金都是企业的资产,它们是资产类帐户,资产类帐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

老师要立即加以肯定,并继续提问:“这项经济活动引起企业资金发生怎样的变化?谁增、谁减?”学生抢着回答“库存现金增加、银行存款减少”

所以这道题处理的答案为: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

这样以此类推,从简到繁,教会学生分析、处理经济业务,学会编制会计分录,进而学习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

这样由浅入深,一步步引领学生入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把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结合到教学中来,培养想象力,增加学习兴趣。

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处理,都可以用到《基础会计》里的知识去理解、去解释,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能对发生身边的事情通过会计的知识来解决,感到学习会计用处还真大,无形中就增加了学习兴趣。

在学习到会计恒等式这一内容时,主要介绍的是资产=权益,也就是资产与权益之间相互依存、数额相等的关系。

理解资产与权益关系,对学习后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如果是单纯从书上进行理论讲解的话,学生就会感到很枯燥的,没有兴趣来学习的。

这时,就可以把日常生活遇到的事情来讲解这个知识要点。

比如你们家要买房子,房款一共需要80万元。

最起码要先付什么呢?学生回答:首付款。

老师接着问:假如首付的比例是30%,那需要先付多少?学生不加思考第说:24万元。

老师接着说,这24万元如果是你们家攒的,那是你们的什么呢?学生说是家里的钱。

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这钱是不是你们家的资产?学生回答说:是的。

老师接着说,剩余的56万元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给开发商付清,如果交完首付后家里只剩下20万元,那不够的钱怎么办呢?学生说:到银行贷款36万元。

老师给予表扬并总结:从银行贷款,银行就是债权人,36万元就银行的权益,也叫债权人权益。

贷到的36万元对你们家来说,就是你们家的钱了,也就是你们家的资产。

这个时候就可以做的就是资产=权益。

所以说资产与权益是同一笔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从资金的物质存在形式这个角度来看是资产,从其来源角度看是权益,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与其相对应,资产与权益总额必然相等。

通过这一举例,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资产与权益之间关系,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效果非常理想,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结合就业岗位,增强学习兴趣。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时的岗位比较多,虽然说都是医药类的岗位,但是有许多岗位都能用到基础会计的知识。

有些同学喜欢做业务员,从事销售工作,这个工作岗位也要用到会计知识的。

比如,公司要求通过填制报表反映销售经营情况,这个报表的填制就需要会计报表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生以后就业岗位工作情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许多岗位与会计有一定关联的,学习好会计知识是很重要的,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

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的基础差、学不好、混日子的思想观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会计课的信心和勇气,多动手、多操作,让学生感到学习这门课对自己是受益无穷的。

参考文献

[1]陈瑞玲,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J],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2]汤纪春,如何提高职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新课程(上),2012年第07期。

[3]李玉清,怎样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大学体育系毕业论文 篇2

大学体育系毕业论文

【摘要】中学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搞好中学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学体育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并简要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价值;建议

1 前言

“体育”一词的含义是“身体的教育”,其英文全称是“Physical Education”,一般译为“体育教育或体育教学”,“中学体育教育”指的就是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学时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时期,搞好中学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对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介绍中学体育教育的价值,指出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建议。

2 中学体育教育的价值

2.1 中学体育教育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中学体育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教师实施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身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2.2 中学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工具。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其物质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只能是天荒夜谈。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保证学习所需的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水平都处于最佳的状态。

2.3 中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源泉。

众所周知,人的精神状态是以身体这个有机体为基础的,毛主席早年就已深刻地阐明了这一辩证关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自先野蛮其体魄。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良好的意志品质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独立能力、自制力和毅力普遍下降,而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日本心理学家小林晃夫、松田岩男对体质弱、运动能力差的青少年与体质强、运动能力高的青少年作了比较。前者缺乏能力,不爱活动,不善交际;后者情绪稳定,活动能力强,适应性好,社交积极。许多研究都表明,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2.4 中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

中学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取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品质。

2.5 中学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

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并增加团结。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加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

此外,体育与文化、艺术等活动一样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学生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乐趣和快感,因而它也成为学生娱乐的一种形式。总之,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以它特有的教育方法、教育规律和教育效果,发挥着其育人的特殊作用,为学校和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学生。

3 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在体育教学思想上,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现今中学体育教育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忽视思想教育,重竞技、轻普及的现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成为“分数第一”,单纯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而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2 在体育教学的实施中,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中学体育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一般中学每学期体育课学时数为30多个学时,理论学时数只占总学时数的10%左右,即2~4学时,在这么少的学时里教师要把实践项目的理论基础讲清楚是很困难的。如果能够加大理论教学力度,在上实践课之前教师把相关知识做一定讲授,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就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课后可以自己去锻炼,提高自己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在体育教学的方法上,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今中学体育还存在着“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教学的现象,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搞“一刀切”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千人一面,一样的要求,一样的负荷。或者干脆来个“放羊式”,“一个哨子两个球,晒晒太阳吹吹牛”,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4 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4.1 转变教育观念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忌“分数第一”的短期行为。

4.2 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场地与器材的制约性。

4.3 改革体育成绩考核方法。

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调节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4.4 以赛促教,形成传统。

中学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多种不同形式的竞赛。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无论赛会规模大小,都要经过赛前申办、赛前训练、场馆布置、赛前传播、竞赛开幕、运动竞技的过程,这一极具轰动效应的文化现象无不与体育有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相伴随,形成了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社会化效果。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到教学上来,而且将这些活动形成制度,形成风气,主要教材项目形成传统,有利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改变了下课铃声响,彼此不来往的体育教学现象,既可创造浓厚的体育环境,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起到教学双赢的效果。

4.5 全面发展,强化德育。

中学体育教育在进行身体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强化德育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本身包含着德育,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例如,通过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风尚;通过集体项目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德;通过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耐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通过武术、体操等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 钱耀庭,罗映清。学校体育学。

[2] 邓恩周。中学体育教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程伟航,罗勇智。浅谈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J]。体育函授通讯,1997,(4):19~20.

[4] 邹峰,周员汉。浅谈体育的育人作用[J]。教学研究,2010年7月:184.

[5] 蔺宾川。浅谈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教育园地,2010年8月:98.

[6]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王洪波。体育与德育并重的育人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68~69.

[8] 王红,王东桥,孙鲁。培养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9] 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6):829~830.

[10] 李全德。浅析云南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9,(2):184.

[11] 李敏。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1):119~124.

[12] 刘伟。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初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02,2(2):84~86.

大学毕业论文 篇3

摘要:

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中的管理者为了更好的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合理的运用各项职能,以对旅游业中的财、物、人、地区及部门所开展的计划、组织以及监督或协调等相关工作。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关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探讨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析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怎样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的符合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不仅是时代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其也可以更好的符合旅游行业形式变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各个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和必要性

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的管理者为了提升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以为旅游者提升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各个职能,对旅游行业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指挥、调节以及监督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关于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所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旅游部门和国内、外旅游业以及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又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专业,和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其次,旅游管理也是协调旅游行业内部与其他部门以及企业关系的实际需求。在旅游行业中,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企业都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组织,同时也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单位。

二、现阶段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宏观管理

旅游业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随着其发展的迅速加快,很多单位以及部门也相继成立了饭店、交通服务以及旅行社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人事权以及企业产权也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在旅游行业中,除了青旅、中旅、国旅之外,几乎各个旅行社都处于同一个系统,这种现状也就导致了旅游行业的系统出现各自为政以及多头建设等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以及客源不足的情况下,造成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加大,从而导致了市场混乱以及内部矛盾等诸多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首先是商品业整体的开发滞后。商品在旅游创汇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往往具有劳动密集、成本低以及利益大等诸多优势,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推动工商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在生产以及销售体制上缺少完善性,使旅工商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一些旅游商品长期的处在自发状态,在产品品种上也存在着单调、创新不足以及老化等诸多问题,导致其优势不能够充分的得以发挥。其次,在旅游交通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旅游交通由于受到了短线制约,所以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客源形式良好的局面,在国际航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来华游客,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等诸多的状况,另外在交通口岸的发展以及配置方面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

三、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对旅游行业整体进行体制改革已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旅游管理要求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直接的对所属企业所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但是目前这一要求显然早已不能符合现阶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因此只有真正将部门的相关管理体制转换成行业整体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行业管理可以按照劳务及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来对企业进行划分,之后再由政府的相关部分对其开展归口管理。也可以说,不管旅游企业是处于哪一部门下,从行业整体上看,都是统一归属旅游局所进行管理的。与此同时这一行业管理也应合理的转换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以实现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是由微观转为宏观,直接转为间接、部门转为行业,从而更好的增强旅游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二)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

首先旅游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以清理掉一些不符合成立条件而创办的旅游企业,从将政企分开更好的得以推行,已使企业成为自负亏盈的主体。同时也应积极的推进政企分开,以形成一种大型国民企业主导,而中小企业有序发展的格局。从而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更好的优化,以创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良好条件,并统一进行税负,灵活制定用工条件,以更深层次的完善和推进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并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方式,对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变革,根据其所在区域设置相应的经营试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少宏观管理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因此行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等途径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解决,以有效的提升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为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孙树风。关于国有煤炭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6):108-110.

[2]杨文德,张拓。甘肃省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中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建议[J]。赤子(上中旬),2015,(01):183-184.

[3]李玉兰。关于深化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36):207-208.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篇4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1】

一、引言

流行语,既是一种词汇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作为流行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段时间内关注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借助大众媒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相对广泛的影响力,改变人们的交流内容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语言类节目,如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

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语言的幽默性和表演的互动性,而语言类节目也逐渐成为流行语诞生的舞台。

学术界对春晚的流行语分析相对丰富,但以往的研究多从词汇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模因论等视角进行的,例如:英瑛的《春晚流行语的语用观察》[1],牟楠的《春晚流行语小议》[2],邵茜的《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春晚流行语》[3],马珲彬的《模因论视域下的言语幽默——以201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为例》[4]等,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流行语分析的研究则基本空白。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概念功能视角分析央视微博评选出的2013年央视春晚流行语及其幽默效果。

二、概念功能与及物性系统理论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

韩礼德把语言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汤普森又将概念功能细化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

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扯的人和物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

逻辑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

及物性(transitivity)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韩礼德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

1、物质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具体的动作,而且可以表示抽象的行为。

它通常涉及身体动作,这个过程有两个参与者,即“动作者”和“目标”,描述动作发生的时间、空间、程度和方式等的部分是环境成分。

2、心理过程指描述内心世界的思想、喜好、欲望和感受等的过程,它通常涉及两个参与者:“感觉者”和“现象”,感觉者是发生心理变化的人或动物,现象指存在的人、物、事件和情景。

3、关系过程指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所处的关系的过程。

它分成“修饰”型和“认同”型两大类。

修饰型指某一实体具有的属性或归属关系。

此类过程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和“属性”。

认同型的功能在于识别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其两个参与者是“被认同者”和“认同者”。

4、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苦笑等生理活动过程。

它通常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

在某些小句中,可能还有另一个参与者,即“范围”。

5、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过程的参与者分别是“说话人”、“受话人”或“目标”。

“说话内容”可能是传递给受话人的某个信息,也可能是要受话者做的某件事。

6、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

常用的动词有be,exist,arise等。

在每个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

三、春晚十大流行语的及物性特征分析

在2013年春晚结束时,央视官方微博启动“转发选流行语”的活动,最终评选了官方的2013年春晚十大流行语。

下面从概念功能的视角分析这些流行语的及物性特征:

1、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流行语1是由两个小句构成,涉及两个关系过程。

第一个小句中被识别者为“打败你的”,识别者为“天真”,第二个小句省略了被识别者,但从语境中我们可以得出被识别者还是“打败你的”,而识别者则是“无鞋”。

表示这两个关系过程的动词都为“是”。

2、亮个相吧,小宝贝儿!

流行语2是由一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物质过程。

其目标为“个相”,而动作者“小宝贝”则放在了小句的末尾。

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为“亮”。

3、你以为你办四个户口本就能控制房源吗!

流行语3是由一个主从复句构成,包括一个心理过程和一个物质过程。

主句中感知着为“你”,现象为“你办四个户口本就能控制房源”。

从句中动作者为“你”,目标为“四个户口本”,环境成分为“控制房源”。

表示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的东西分别为“以为”和“办”。

4、疼不说呗。

流行语4是由一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言语过程。

语篇中省略

了讲话者,但通过分析得知,讲话者为“我”,讲话内容为“疼”。

表示言语过程的动词为“说”。

5、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流行语5是由两个小句构成,包括两个物质过程。

第一个小句中,动作者为“恶心他妈”,目标为“恶心”和“门”。

第二个小句中,动作者为“恶心”,目标为“家”。

表示这两个物质过程的动词分别是表示连动式的“给……开”和“到”。

6、瞧你们那模样,长得就跟闹着玩似的。

流行语6是由两个小句构成,包括一个心理过程和一个行为过程。

第一个小句中,语篇省略了感知者,但不难看出感知者为“你们”,现象为“你们那模样”,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为“瞧”。

第二个小句,语篇省略了行为者“你们”,环境成分为“就跟闹着玩似的”,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为“长得”。

7、没想到你人是萎缩的,心还是猥琐的。

流行语7是由一个主从复句构成,包括一个心理过程和两个关系过程。

主句中省去了感知者“我”,现象则是“你人是萎缩的,心还是猥琐的”这个“事实”,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为“想到”。

大学毕业论文 篇5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摘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都具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

民歌的传承和演唱代表着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对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取向。

因此,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音乐艺术水平。

本文从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探讨了民族声乐审美取向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发展趋势

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还有方言声调走向各有不同,所以不同民族民歌的体裁和色彩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陕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信天游的空旷凄美,西南地区的花灯调的婉转,云南汉族地区赶马调的高亢等。

在我国,戏曲、曲艺和民歌是人们最熟悉的三大民族声乐形式,其次还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等。

在时代发展下,人们对民族声乐艺术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与时俱进,以此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得文化需求。

所以,通过研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来提高民族声乐的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

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艺等形式都是广义上的民族声乐范畴,而狭义上的民族声乐仅仅指的各大音乐院校中教授的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在民间的民歌演唱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民间民歌演唱艺术的升华,并在传统民间演唱的基础上融合了由西洋引进的美声演唱方法,通过几代声乐家的努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因此民族唱法更加科学系统,也更加具有中国色彩。

我国的民族唱法通过真假声的配合以及丰富的语言传递出情感。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一)字正与腔圆的有效结合

在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中,字正与腔圆是首要的取向。

而且要先做到字正这一要求,在此基础上的腔圆才更有感染力。

随着我国民族声乐这门艺术的不断发展,字正腔圆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逐渐形成,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最主要的审美取向,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在我国,民族声乐首先要求的是依字行腔,语言是一切美的基础条件,只有有了语言才有旋律走向,声音的存在才更有意义,我国的民族声乐才更有意义。

字正腔圆要做到字和声的完美融合,是审美的重要依据。

(二)词、曲、声三情的融合

声乐这门艺术要求声与乐之间的融合,需要词与音乐之间的有机结合,既能够通过词来表达情感,又能够通过曲调和声音来表达情感,因此,词情、曲情和声情的融合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之一。

词情指的是通过歌词来传递情感。

歌词的创作者在观察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感情,并用诗词将这种感情描写出来,听众就可以通过歌词体会到歌词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通过与曲谱和声音的结合,歌词所传递的情感将会更加深刻,更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曲情指的是通过曲调来传递感情。

曲谱的创作者通过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法来向听众传递情感。

因此,作曲就是利用节拍和旋律等方法来产生乐曲,并通过这些乐曲来向人们传递感情。

带有曲调的歌词和普通的诗词是有区别的,曲调往往更有助于词中感情的抒发。

因此,词与曲的相互融合更能够满足声乐的要求,更能够像听众传达情感。

除了曲情和词情外,声情也是出色的声乐必须具备的一点。

一个具有词和曲的作品是无声的,要依靠歌手的演唱才能够传到听者的耳朵中。

声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听众是否能够体会到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声情是否出色。

(三)声乐语言

词章、节奏和曲调是我国民族声乐语言审美的三大特点。

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优美的辞藻和动人的旋律的结合已经成为声乐语言的重要审美取向。

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韵味美感,这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文化的基础。

汉语具有声韵、对仗、顶针等多种修辞手法,具有清晰的音调区别、多样化的语气词、众多的量词,没有长短音之分,在演唱时可以根据需要对任何一个字进行声音的延长而不影响整体的意思。

节奏的需要是歌词诗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诗化的语言能够更加浓缩简练,更加整齐统一。

(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要广泛借鉴他人经验,以此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就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国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是由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演化和传承形成的。

例如,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注重字正腔圆,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依然保留了这种出色的审美取向,这就是古为今用。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华民族声乐家有了新的创作模式,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创作出了具有中西共同特色的声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好评,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的声乐艺术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家开始广泛借鉴他国的经验,以此来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这就是洋为中用。

这种洋为中用的方法,让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能够迈向世界,吸取国外声乐艺术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水平,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听众,使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妙之处。

目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广泛吸取古人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创作者的作品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了深厚的现代化特点。

二十世纪早期,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广泛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理念和方法,创作出了丰富的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这些作品已经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发展趋势

(一)逐渐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升。

为满足更多人的文化需求,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逐渐向多元化转变。

音乐艺术家既要紧跟时代步伐推陈出新,又要让我们体会到我国古老传统的音乐艺术,两者相结合达到弘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目的。

中国的音乐艺术家把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和西洋声乐艺术结合在一起,使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改变了以往单一化的特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并且不同的艺术家的融合方式、融合程度大有不同,因此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更加的多样化。

同时当今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越来越返璞归真,归于我国最传统的民歌演唱,比如很受欢迎和推崇的原生态的唱法,现在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这是植根于中国人民根源的文化精髓,我国的审美趋势就是更加认同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并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创新。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愈加注重自己的文化需求,一些新鲜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对于那些新鲜的艺术形式,我们应广泛吸取经验,努力改进民族声乐艺术,使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多元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当今的民族声乐艺术家有使各族人民了解多种多样的民族声乐艺术的义务,此外,有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应广泛运用各种方法来弘扬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既符合时代要求又饱含中国特色文化的声乐,使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逐渐世俗化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视觉化、媒体化等审美文化的改变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逐渐世俗化。

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容易欣赏到民歌的演唱,打开电视机便能看到各类文艺演出,民族声乐艺术也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开始向世俗化转变,以吸引更多的听众。

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新鲜事物的需求,新民歌应运而生,这些带有强烈时代特点的民族声乐演唱被广大群众认可,例如歌曲《走进新时代》,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声音,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因此向世俗化转变。

四、结语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人民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创新。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既弘扬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也广泛借鉴了国外的声乐艺术和理论,让中国的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变化,并向多元化和世俗化发展,对民族声乐的审美越来越返璞归真。

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各民族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满足各族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爽霞。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3,13:52-56.

[2]于鑫淼。当前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梁娜。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J]。大舞台,2013,22:81-82.

大学创业毕业论文 篇6

大学创业毕业论文论文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创业型人才,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大批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快一起来看看大学创业毕业论文论文吧!

浅谈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摘要:本文以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制度实施、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及相关物质资源不足的困境。并最终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提升学生对新事业创始过程的了解并帮助学生在创业生涯中做职业选择是创业教育的任务,此观点由美国学者HILLS提出。柯林博尔指出,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等,这是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教育的要求。彭钢认为,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并增强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在企业、商业等参与策划、活动的教育和事业心、探索及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高晓杰指出,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需要培养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及人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点,需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培养基地、完善培养模式及提高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意识、及实践能力来做好创业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第一,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逐渐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科建设规划中。由于高等院校在此方面整体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建设的不完备及课程设置上的缺陷。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是停留在简单的指导层面,相关的系统性课程的开设基本上处于零状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以选修课开设、筹办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型比赛活动为主,却缺少必修性质的课程设置。很明显,只有部分学生可以接触到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对全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较的普及。

[1]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虽然体现了其应用性的特点,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却缺乏自身的创新和特点。其更多地强调理论基础课程或者完全按照教育部教学要求模式进行设置。因此,其自身有针对性的实践特色和实际的实习环节的成效性大幅度降低,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准。另外,较多的理论及基础课程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无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同时也不能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而降低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最终导致知识的实用性效果大打折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表现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短期社会实践活动及毕业生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因为缺乏系统的安排和整体性严格的考核,导致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仅缺乏连贯性,其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实践资源掌握的程度不足导致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学内容设置上的。问题。这种忽视实质性效果的后果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法达到标准。[2]

第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在理论基础方面的优势要大于其实践方面的经验。大多数教师的知识构造比较单一,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及多样化的标准。因此,在教师资源的扩充和培养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性教材不够丰富。专业性指导教材的缺乏不仅影响教师的授课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水平。[3]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第一,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强调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性,也要把创新创业课程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因此,课程设置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整合:其一,案例课程设置,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分析课程,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问题的感性了解和认知。其二,跨学科、多领域知识的贯穿,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经济、法律、金融等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问题的理性认知。其三,创新创业课程必修化,即在课程设置中把创业课程由选修课的地位直接上升到必修课地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标准为课堂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的操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过程需注意。其一,强调课堂理论课程学习,体现创业课程的关键性,加强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度;其二,积极开展各类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验培训课程及相关的创业比赛、沙龙等活动,来培养并训练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三,加强企业实习及创业园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第三,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对现有的师资力量需要做到:专门化培训;多聘请企业创业者进行创业课程讲授;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与创业者合作完成创业课程及教材,提升师资对创业的实践认知能力;要求教师参与大学科技园创业活动及各类社会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2009(3)。

[2]朱柏青。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

[3]杨晓宏。对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9(8)。

[4]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1-8.

大学毕业论文 篇7

应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研究计划与写作提纲等。

课题研究的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日趋激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前景、最具收益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目前部分私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于简单,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几乎无培训投入,激励机制非常简单。因为私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员工流动性大,员工对培训方面的积极性欠佳。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越大,企业对各种类型的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我国私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意义: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一日益凸显其在企业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私营企业迫切需要调整经营观念和人才意识,建立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永久经营。如何合理利用人才,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非常必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私营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收集有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资料

2、了解私营企业,以及私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分析我国私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4、依据这些问题,提出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难点是发现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机制不健全等等。

本课题的重点是根据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对应的对策分析,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机构设置,实施规范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创造平等宽松的用人环境,完善多渠道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等措施。

解决的主要问题:

找相关的书籍对题目的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利用空闲的时间在图书馆多看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

拜访在这些方面有经验的人进行了解,使自己的思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联系老师,听取老师的建议使自己对论文的结构和框架能够很多的把握

利用现在的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来获取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周晓梅。我国私营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8,06:4042.

[2]张国威。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方威,邓德胜。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6,01:3235.

[4]刘建和。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06,04:4849.

[5]张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003,09:2627.

[6]丁丽莉,仰书纲。关于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3,06:2123.

[7]陈显民。如何提高当代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04:311314.

[8]柯文进,马士成。浅析中小型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3538.

[9]俞赛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对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224.

[10]俞赛平。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9:5863.

[11]陈艾卉。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2:1315.

[12]刘娟。私营企业低成本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7:144145.

[13]刘银花。私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04:97100.

[14]刘银花。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2,08:6265.

[15]丁媛。浅析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1:28.

[16]辛颖。关于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718.

[17]张霞,丁正。关于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S1:9293.

[18]王宝贵。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合理利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4344.

[19]贾敏。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2012,07:48.

[20]郭永刚。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3,06:104.

写作提纲:

目录

一、引言

二、私营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私营企业的概念与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及其内容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三、私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减少劳动耗损,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私营企业的竞争力

(四)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对企业管理工作有指导作用

(五)人力资源是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二)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各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2、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3、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4、家族式管理模式阻碍人力资源的发展

5、私营企业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毕业论文 篇8

摘要:城市雕塑是城市的重要名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加,而城市的雕塑文化则是彰显该城市人文景观以及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文化因素,因此城市雕塑的规划也被提上了日程。以现阶段城市的雕塑规划现状进行探讨,针对其中不合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使其在规划上能够更好地体现文化特征与城市特点,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以此来促进城市雕塑规划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雕塑;规划;机制

一、城市雕塑的内涵简介

(一)城市雕塑的文化特性

城市雕塑是城市艺术的体现,一般树立在城市的公共区域,与周围的景致相互照应,凸显城市的艺术氛围。就风格特点来说,城市雕塑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纪念、主题、娱乐以及装饰。城市雕塑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记录城市特色最有效的艺术形式。在雕刻界颇有建树的刘开渠老师曾说过: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面貌起到的是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不能够代替的独特的功能。可见,在人们的心中,城市的雕塑不仅是城市独具特色的名片,在一定程度上还彰显了城市的精神特质。例如,广州市越秀山的五羊雕塑就凸显了“羊城”———广州深刻的历史渊源;成都市春熙路上的行人雕塑就彰显了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那种从容悠闲的生活特点,为宣传城市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雕塑规划的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雕塑规划在推进城市的文化宣传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雕塑规划的任务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现阶段城市规划的任务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首先,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城市的历史人文特征和地理空间布局等特点,找出适合的雕塑主题。其次,根据城市的文化历史内涵,结合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城市特点的雕塑主题。最后,结合城市的生态规划以及发展规划,根据雕塑周围的实际情况对雕塑的规划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其很好地与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周围的景致相一致。并且,在具体实施雕塑规划工作后,还要理清各部门的责任划分,建立及时的工作反馈与追踪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二、现阶段城市雕塑规划的问题

(一)类型过于局限

城市雕塑规划可以按照类型分为纪念型、娱乐型、主题型等,但是在实际的雕塑规划中,雕塑的类型还是主要以纪念型为主,题材过于单一,在总体上来说类型过于局限,缺乏多样性特征,不能很好地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例如,某些古城的雕塑规划大都以某一古代元素为主,在空间布局上显得过于单调,不能够很好地与其他空间形成良性互动。

(二)雕塑空间分布不合理

我国虽然具有悠久的雕塑历史文化,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在现代化城市雕塑规划的发展上,还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我国城市的雕塑数量普遍偏少,大都是在风景区或者主要的街道上会出现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建筑,而在一些地区几乎看不到雕塑的存在,出现了城市雕塑规划的两极分化的局面,使得城市空间规划显得不合理,不能够与城市的建设同步。

(三)艺术质量有待改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成就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就雕塑产业链而言,现在的城市雕塑的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很多艺术质量较差的产品被树立在城市的大小街道上,元素单一、缺乏美感,题材狭窄、不具特色,质量较差、容易毁坏,等等,给城市雕塑规划带来了大量的麻烦。

三、城市雕塑规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落后

从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上来看,雕塑大都是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类型风格上都是受其个人的艺术创作风格所限制,艺术效果往往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的城市的空间规划布局相一致。就其管理体制而言,城市雕塑规划没有专门的制度来进行保障,从作品的征集、评选到建设都显得较为混乱,一般都由少数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判决策,作品的选取与建设维护上都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的城市雕塑管理体制,使得在管理上存在着落后的现象。

(二)城市雕塑规划的地位不明确

城市雕塑坐落于城市的公共区域,其主要起着供人们欣赏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公共性特征。虽然我国的城市雕塑规划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城市雕塑规划的管理办法,但是在地位上尚没有对其进行明确,没有对其在公共利益上的作用进行表述,不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财政资金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限制。

(三)城市雕塑规划的作用效果差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每个城市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现阶段我国的城市雕塑规划一般采取的是从上到下的规划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对于宣传城市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特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到我国行政体制的限制,城市雕塑规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繁多的手续审批程序,在雕塑的题材表现形式上显得过于单一,主要是以弘扬当地的历史人文风情为主,不能很好地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显得过于局限;其次,城市雕塑的布局是根据城市空间规划好的布局开展的,往往只能够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意义并不大。

四、城市雕塑规划机制的发展与完善策略

(一)建立城市雕塑规划控制机制

在进行城市雕塑规划时,要着眼于城市的整个布局,重点关注城市的雕塑整体布局情况,构建具有城市特色的整体规划框架,建立城市雕塑规划控制机制。在规划时要加强对于专项特殊雕塑的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特色以及悠久的历史人文因素制定专门的《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在实施城市雕塑的控制机制时,要进一步对城市的设计原则和方向进行规划,主要的就是将其分为工程实施与控制规划这两种,主要步骤就是先确定具有投资潜力和将要实施的主体来说,具体到城市的某一个空间进行规划;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没有开展实施的雕塑规划进行一定的控制和引导。在具体对城市雕塑规划的管理时,要对树立雕塑的街道、绿地以及公共广场等加强对雕塑自身的建设力度,对其的造型、颜色和材料等作进一步的规范,提高其艺术质量标准,使其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从而进一步地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

(二)完善城市雕塑规划的管理机制

针对现在城市雕塑的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等问题,需要加强对雕塑的管理机制的`完善。雕塑的规划与投入建设额会涉及到众多的审批程序,例如《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许可证》等,这类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并不适用于每一个雕塑的建设,往往会导致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应该对这类程序进行简化处理,起到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同时,在对要建设的雕塑方案的评选上面,要选择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评选,体现其公共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后建立合理的评选体系,制定公正透明的招标机制,选取具有专业权威的专家以及群众代表参与到其中,使选取的方案更加具有参考性和说服力。在完成选址和建造后,还需要对其后续进行评估,要制定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城市雕塑规划的实施与后续的维护进行测评,既要综合考虑其建造的具体背景,又要对公众参与的各个环节以及组织机构的作用的发挥进行评价,并就其相关的意见要求责任方进行适当整改。城市雕塑规划的管理机制的完善,不仅需要对审批程序进行适当简化,更需要保证其是在一种公开透明的机制下完成的,保证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体现出雕塑这一公共福利的特点。

(三)完善城市雕塑规划机制中地域特色的融入

在对城市雕塑的相关控制机制与管理评价机制这类机制进行完善后,还需要根据城市的独具一格的特点来制定出可以起到促进城市文化宣传目的的雕塑。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就是在雕塑规划中体现地域特色。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主线,对城市的规划布局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首先,要根据城市的特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题材,对城市的文化进行深入地宣传,利用生动的雕塑形象表达出城市空间规划上的艺术特色,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起源、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展望进行雕塑的选材,进行全面的提炼与规划,使其能够更好地起到文化宣传的目的;其次,雕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城市雕塑的规划应该要以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点、线、面,在具体的建设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发掘出当地的人文景观,提升城市空间布局的质量,达到合理的空间文化。特别的,对于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来说,将地区文化特色融入城市雕塑规划中将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念

虽然我国的雕塑文化历史悠久,但是就我国的发展而言,城市雕塑规划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欠缺,国际上对于城市雕塑规划的理论较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要对我国城市雕塑规划的机制进行探讨时,要放眼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对现有的机制进行完善。例如,国际上将城市雕塑规划纳入了城市公共艺术范畴体系中,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法规进行保障和完善;利用现代社交媒体的发展及时地发布关于规划建设的信息,增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建立了相应的财政支持体系,为城市雕塑规划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五、结语

城市雕塑规划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关的机制的完善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要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上,对现有的不足进行适当地完善,提高城市雕塑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促进城市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白一。城市雕塑规划与城市文化[EB/OL]。中华硕博网,2008.

[2]袁华祥,李铭超。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03):72-75.

[3]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J]。雕塑,2005,(03):22-23.

[4]王承慧,华琳,张丹蕾。高品质、多元化———城市雕塑规划机制研究[J]。规划与设计,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