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精选16篇)正文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精选16篇)》

时间: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1

一、 教学目标

《我是什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2个生字,会写4个,认识雨字头。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3、了解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的形态变化,学习正确使用动词。

二、 教学环节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初读环节。利用自读、自己发现难读的生词、摘苹果读生词、同桌互读、男女生分读这几个环节来达到认字、正确流利读文的目的。2、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自己读1到3自然段,找出水变成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再来发现雨字头。3、品读环节。第一自然段利用动画、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调动学生情绪,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利用选字填空帮助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使用动词。

三、 收获

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的收获有很多,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怎样“放”。在刚开始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达到我们本次教研“关注文本语言训练点,提升低段学生语言表达”的主题,我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比如在整体感知水能变成什么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训练“我是水,我会变,我能变成---、----和什么”。在教学水变成云的过程时,我设计让学生同桌之间先说水变成云的过程,再来看动画。在学生欣赏了云的各种衣服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训练“云娃娃穿着怎样的衣服”。在教学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时,我设计让学生带着动作感情朗读句子。这些繁复的设计让我的课堂时间大大不足,可我又舍不得放弃这些在我看来可能会比较精彩的设计。后来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听了叶老师和中心组两位的指导,我明白了在课堂中的任何环节都应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个教学环节再精彩,只要它是重复的、对教学环节没有帮助的,那么再精彩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只要能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就行,不能想着什么都要抓。识字、写字是低段重要任务,每堂课必须要留充足的时间来指导写字。而且在指导写字的时候必须要有层次,要体现学段变化,不能过于单一。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2

《我是什么》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及朴实而生动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它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我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

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后,自然地猜出是“水”。接着抛出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学生能够按照课文内容回答,品读水的变化:先学习描写“汽”和“云”的句子,再学习描写“雨、雹子、雪”的句子,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第三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充分利用课件观察看见什么了?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不同状态。以读代讲,让学生把对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最后,是水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课后观察水在生活中的变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组织学生开展“节水小卫士”的活动,帮助、监督身边的人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

但是在指导有感情朗读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叫了几个学生单独读句子,分组读,男女读,齐读较多,没有变换更多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尝试着也读出这种感情,也就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朗读情况。语言方面用词不够贴切严谨,需要加强,教学生字部分,因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忽略很多环节,总之,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3

《我是什么》本课是一篇主要用拟人手法写作而成的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一、成功之处

1。谜语导课激发兴趣。采用了有关天气的谜语进行导课,迅速引出对新知的学习。

2。字词教学自主扎实。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完成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带拼音拼读,去拼音指名读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上,只在重点处点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字形特点。

3。整体感知方法得当。采用关键词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4。细读文本灵活多样。第一、二自然段时,我选取三个表现水的形态变化的重点语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辨析形近字。这些做法能够巧妙地化解本节课教学难点。

5。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不断的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不足之处

1、识字环节漏掉了“躁”的教学,导致在开火车读字卡时进行补充,占用不必要的时间,影响后面教学。

2、朗读指导时,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需再凝练。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4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说明短文,它以拟人的手法和朴实生动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水的变化及利害。课文以“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密切关系。文中不点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在教学时,我以谜语导入,把水与学生所熟知的孙悟空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中,我始终以“变”作为主题,重点讲述水的状态变化和住地变化,同时顺带讲了水的循环,让学生了解水循环,帮助学生理解水状态变化的原理。

朗读是我这堂课的重点。比如在学习水变成云时,我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云的美,再用语言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把这种美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在教学水的住地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先想象动作及意境,再融入感情朗读,这样学生自然就知道睡觉是安静的,应该读轻一点,而散步很悠闲,要读轻快一点,同样奔跑热烈,跳舞唱歌开大会热闹,学生理解之后就能用不同的语气将句子段落都读得很好。

抓住个别词语,让学生理解词语学会用词语是我这节课的另一个目的。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落、打、飘”三个词,让学生感受于、雹子、雪的不同特点,并让学生加上动作把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然后让他们来读,这样学生对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轻盈就会有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起来,体现出课堂的语文性。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比较生动的课,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这堂课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虽然课堂上的朗读很充分,朗读的形式也比较多样,但是朗读仅限于朗读,没有将更多的知识层面拓展开,形成学生新的认知冲突。

其次,课堂结束后我没有及时布置一些拓展型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该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水、珍惜水。

另外,课堂前自己语言的重复、表述较快等也是存在的问题。总之,这节课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商榷,我也会更加努力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做真正有效率的教学。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5

在教学时,我以谜语导入,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后,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再以小游戏对生字加以巩固。然后让学生分组接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本节课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让学生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水”,跟着大家一起“变”。这样设计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按课文特点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接着抛出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学生纷纷抢着回答。其中,有的学生回答:“我”会变成汽,云;有的学生回答:“我”会变成雨,雪,雹子;面对学生们的回答,我及时表扬:你知道的真多!用我是“小水珠”来贯穿全文,品读水的变化:先学习描写“汽“和“云“的句子,再学习描写“雨,雹子,雪“的句子,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根据声画同步的教学方法,我将水的不同形态以简笔画形式展现在黑板上,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一目了然,课堂里的气氛更加活跃。)

第三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根据板画,配乐小结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往复,范读第三段,让学生闭眼想象仿佛看见什么了再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不同状态。以读代讲,让学生把对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配乐美读,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

最后,是水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比较朗读是最能让学生读出不同的表现,我采用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这样一比较起来很容易读好这一段。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课后观察水在生活中的变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组织学生开展“节水小卫士“的活动,帮助,监督身边的人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

但是,我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到位,比如:

1,生字教学环节,我先叫学生自主识字,同桌教读,然后叫了几个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就去掉拼音齐读,抢读,比较匆忙,根本不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而且没有在语境中识字,没有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要认识这么多生字还是有难度的。

2,指导有感情朗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叫了几个学生单独读句子,分组读,男女读,齐读较多,没有变换更多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尝试着也读出这种感情,也就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朗读情况。教学云部分,在他们分角色读后,师应装不懂质疑:你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红衣服?并理解“穿着,披着“之间的不同。总之,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6

语文课就是应该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

对词语的理解这一部分,我提示了一些方法,在具体的语言情况中理解,通过比较进行理解,用词语说话等多种方法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词语的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点,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通过慢慢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我是什么反思得、课堂上的朗读形式多样,朗读层层提高。在读第一段“我会变。”时,刚开始学生读得比较平常,之后当学生了解了水是怎样变成云之后,我启发学生“孩子们,你会变吗?”学生无奈地摇头说“不会”,我又说“水宝宝就会变,那它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回答说“很骄傲、很了不起…”我又启发“现在你就是水宝宝了,你能把它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孩子们一下子活跃了,各个跃跃欲试,读得有滋有味,傲气十足。在第二段中体会“落、打、飘”的不同用法时,我先让学生找雨、雪、雹子下来的不同动作,让学生练读,之后采取“采访”的形式去和学生对话。“雪宝宝,你是怎么下来的?你为什么不打下来呢?”被采访的“雪孩子”说:“因为我比较轻,所以我就轻轻地飘下来了。”之后又采访了好几个学生,我听出了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用法后,再次让学生展示“既然三个宝宝下来的方式不同,那读起来该不同了,该怎样读呢?”我从学生练习之后的展示读中听出了他们对这三个词语的理解,也从中学会的正确使用词语。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7

一、让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

主要表现在非常注意让学生认真读书。通过反复的读从课文语言深入到内容。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再读课文,要求读流利,并说说�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

我根据本文的特点以自主、合作、探究做为线索,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精彩的词句。

语文课要丰富学生语言,感受汉字语言美。我注意抓精彩词句,而且设计巧妙。如:对“ 打、落、飘”三个动词先做找朋友的游戏,又让学生用动作理解,并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中用词之准确。

四、针对二年级儿童的特点,恰地使用直观形象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语言。

如:“水变成汽升上天空变成云”的过程,制作成示意图的课件,使学生能观察到这个变化。又如:边讲边板书,最后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示意图,使学生一目了然。 篇五:《我是什么》的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8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是却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了水的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写的,并且抓住了水是会变化的这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了学生很感兴趣的魔术来吸引大家。给大家介绍一个魔术师,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通过设置一个悬念,学生的心紧紧攥住,急切想知道是谁,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与本课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互为呼应。通过读课文,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猜出了是"水"。让学生明白了小魔术师就是"水"。在讲课时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和学生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进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水"跟大家一起变魔术。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学习状态,深入理解课文。

二、形式多样,主动识字

识字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好字词为今后读好课文,开展有效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机械单调的识字方式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严重的负面效应,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认词。魔方识字,开小火车,找朋友,读文识字等,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识字,不亦乐乎。

三、整体把握,感悟变化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词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把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的含义,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然后渗透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轻盈。

四、多媒体辅助,升华感悟

本教材是一篇知识性的科普短文,全文围绕一个"变"字,讲述了水在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形态。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十分缺乏,我用电脑课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一目了然,浅显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感性知识。

五、拓展练习,感悟提升

课文在即将结束时教师以一首诗让学生体会感受水的用处,同时也将这节课的内容也得到了升华。

当然整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的形式还应再多一些,例男女生读,小组读,开小火车读,同桌等等,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便于更好地巩固生字教学,为词语教学和理解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师的评价语还应在丰富一些,同时对学生的上课表现的评语还应在具体而又有针对性一些,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语速还应在慢一些,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思维相对比高段要来得慢一些,教师的语速过快会影响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在本堂课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放手让孩子去说去想,发挥他们天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9

12月21日,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共创人民满意学校”的活动。这个活动在我们学校是首次举行,当校领导在众多积极报名者中选定我后,我的心就开始忐忑不安。这次讲课,不光要面对老师,更要面对我的家长朋友们,我深知我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还不到火候,还急需提高更有待锻炼,想到将面对那么多优秀的教师,将要面对那么多热情的家长,我压力很大。又想到领导既然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我为什么不好好把握住呢?想到这里,我卸下压力,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阶段。我选定好课文《我是什么》,开始认真钻研教材,上网查看了优秀案例,之后静下心来,认真地写自己的教学设计,在与其他老师共同交流后又改动了两次,并做了相关课件。开讲前两天,牛老师在百忙之中又抽出时间看了我的教学设计,牛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之后,我又对教案做了一定的改动,做好了上课前的充分准备。

说实话上课时我并不紧张,可能是课堂上学生求学、愿学、爱学的热情比平时高出了很多,所以也带动了我的热情,缓释了我的紧张。但是我却带着遗憾结课,回顾整节课有得也所有失。

一得:课堂教学程序循序渐进,学生的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能力都有所锻炼和提高。课堂上我设计了猜谜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先让学生复习生字词语。通过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让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尽可能地调动了每个孩子的表现欲。

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低年级训练的重点,也是为中高年级打基础,所以,这节课我安排和学生共同学习“冲”。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之后来说说“怎样写就能又正确又漂亮”,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全班交流,指出了在占格、笔画、结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后我范写主讲两点水的写法,接着我让学生自己练习,并展示了一部分学生的生字进行评议,学生从中发现了不足之处,又再度练习,提高了写字质量。

课堂上的朗读形式多样,朗读层层提高。在读第一段“我会变。”时,刚开始学生读得比较平常,之后当学生了解了水是怎样变成云之后,我启发学生“孩子们,你会变吗?”学生无奈地摇头说“不会”,我又说“水宝宝就会变,那它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回答说“很骄傲、很了不起……”我又启发“现在你就是水宝宝了,你能把它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孩子们一下子活跃了,各个跃跃欲试,读得有滋有味,傲气十足。在第二段中体会“落、打、飘”的不同用法时,我先让学生找雨、雪、雹子下来的不同动作,让学生练读,之后采取“采访”的形式去和学生对话。“雪宝宝,你是怎么下来的?你为什么不打下来呢?”被采访的“雪孩子”说:“因为我比较轻,所以我就轻轻地飘下来了。”之后又采访了好几个学生,我听出了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用法后,再次让学生展示“既然三个宝宝下来的方式不同,那读起来该不同了,该怎样读呢?”我从学生练习之后的展示读中听出了他们对这三个词语的理解,也从中学会的正确使用词语。

二得: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他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我给足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猜出谜语之后,我让学生思考这四个谜底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出“云、雨、雪、雹子都是自然现象,都和水有关”,我觉得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表现得真好。可见,孩子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我们担心孩子说不来,就积极地自己帮孩子们下了结论,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空间,其实,只要给足孩子思考的空间,他们一样会表现得很优秀。

三得:评价及时、多元化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学生读完词语后,我及时评价“发音标准,声音宏亮”。“普通话真标准,可以上新闻联播了。”在展示学生书写时,我利用展台将写得好的学生的生字打出,对于写的好的来说是值得骄傲的,对于没有展示的学生更是一个促进,他们为了也能被展示写得更好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字的热情和质量。在学生讲解完水是怎样变成云之后,我及时赞扬“你的讲解真清晰,可以到博物馆当讲解员了。”当学生读出雪花飘的语气后,我近似陶醉地感慨“我感觉到了,你真是飘飘而下的小精灵。”评价及时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了他的优秀所在,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去创造更多的成功。

四得:给每个学生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在这节课上我尽量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我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给多数学生以发言的机会。所以,这节课上平时不举手的孩子也都积极地表现自己。

课堂活动虽在顺利中进行,可我还是拖延了时间,没有完成预计的学习内容。仔细分析觉得自己有好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失一、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问题——容量太大。一节课要认读词语、写字,还要讲读课文,在读词语和写字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多。在讲读第一段时应该直接进入课文,猜谜和看谜底思考讲解花了一定时间,导致只学了课文的一、二段。我想我在设计教学环节上还必须好好下功夫,深钻课本,认真学习整理重难点,再根据主次备课,安排好时间。

失二、没有抓词语训练。在区别“漂浮”“飘浮”之后,我让学生练习说话,因为看到时间有限,我没有让学生多说,只是一个学生口头造句。低年级也应该让学生学会积累并会正确运用词语。本身低年级就是训练说话的黄金阶段,抓住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而我做得很仓促,根本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口语训练的好机会。

失三、个人语文基本功还有待好好提高。低年级写字很重要,教师的范写也起相当大的作用。而我的书写却不够规范漂亮。对于这一点,我自知一定要好好练习,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失四、评价语言相对单调、机械。对于学生每次的发言或朗读,我的评价相对而言比较单调,缺乏教学艺术。有些评价语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多学习。

失五、语文味道不太浓,朗读相对较少。备课时我认识到这虽是科学类的课文,但还应把朗读感受放在第一位。但真正在课堂上,讲解的显得还是较多,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多读来感受水的变化,通过多读来感悟语言,培养语感。这说明对语文课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理念还没有把握好,还需多学习。

一课下来,感觉真是不够理想。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想因为有遗憾,才会反思,才会发现,才会进步,才会一直追求完美。所以,我会一直努力!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简短(精选9 10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本导学案设计根据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孩子普遍喜欢的谜语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体验、感悟。力求做到少讲多读,用不同语速、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从二年级孩子喜欢猜谜语、做游戏的特点入手,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带到课文的猜谜情境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识字环节,我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通过参与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赛读识字等,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学中,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强调练字,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本课设计是让学生得到充分信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让学生联系生活,更进一步了解了水的用途。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的朗读和表演,课堂效果好。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11

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科普文章,但它的描写形式很有童趣。是一篇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美的感受的一篇好文章。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理解又要抓住朗读训练,让学生了解神奇的自然现象,同时又能有感受到自然的美。

这节课的设计源于聆听了崔峦教授的课标解读讲座以及几节“以读代讲”展示课,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给我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收获颇多,感触也很深。回来后,总想把其中精彩的部分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再结合生本,于是就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课我试图通过指导观看图画、动作演示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注重用言语描述、图片欣赏、生活体验让学生有感受地朗读。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体会地去感悟朗读的技巧,比如在指导朗读“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这一句时,我先带着学生欣赏美丽的云图,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的三幅云图:白云、乌云、彩云,学生自己感受到云的变化,云的美。我又把云儿说成是爱漂亮的小姑娘,让他们把云儿想像成爱漂亮的小姑娘,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那种美,那种快乐,让他们感受到读这一句时应有的感情。

在加强朗读训练时,我还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个性化阅读。例如在教学水变成雨、雹子和雪一段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理解动作词“落、打、飘”,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地理解句意、层意。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教师指导,再由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

但是课堂上也暴露出很多不足。例如感知课文环节中,还是感觉到老师牵引的地方有点多,没有放手,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的感悟有时候是老师通过问题的设计拉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还有就是缺乏语言的锺炼。同样的意思,表达方法不一样,孩子们理解得深度就不一样。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提问时语言应该既要精炼又得适合语文阅读课的本质。课堂上,有些地方我在语言组织上不够注意。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12

《我是什么》是一篇新编科普短文,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一样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根据课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从而拓展学生知识,丰富课堂教学。

一、紧扣主线,理解朗读

文章的主线落在一个“变”字上,全文思路清晰,围绕“变”字进行说明介绍,先写水的形状变化,之后写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状态变化,最终写了水的性格变化及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和灾害。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从变“云”,让学生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我喜欢的语气,抓住“雨”“雹子”“雪”不一样的变化,抓重点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一样的现象,由不一样的方式从天上下来,经过理解朗读,明白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经过比较,学生明白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

之后继续引导“我还有什么变化?”自然过渡到下两部分,使学生思考“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状态有什么不一样?”第三段虽然短小,可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经过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自我经过生活中的的感知,明白了池子里的水是很平静的,小溪里的流的水很缓慢,江河里流的水十分的湍急,而海洋是波涛澎湃。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能体会不一样状态的水是有不一样的变化的。

最终,是水的性格变化。经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明白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比较朗读是最能让学生读出不一样的表现,我采用女生读温和的部分,男生读暴躁的部分,这样一比较起来很容易读好这一段。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并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1.投映画面,突出重点。

学习第一自然段,首先抓住中心句“我会变”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一样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明白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霞”。第三自然段我先用课件出示各种水的图片,从平静的湖水到汹涌海涛,先让学生用自我的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水。他们说了很多,宁静、美丽、平静、清澈见底,活泼、调皮、活跃,奔腾不息、川流不息、汹涌澎湃……然后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来描述这样的水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进行了从语言到思维到图像再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比较画面,加深理解。

利用课件播放水“温和”时,为人们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忙人们工作,三峡大坝发电站;“暴躁”时,为人们做坏事,淹没庄稼,给人们交通带了不便,冲毁房屋,危害人们生活,给人们带了灾害。经过这些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从而使课堂更加丰满,同时,完成了使学生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的教学目标。

三、收集信息,延伸课外。

讲解课文第四段,从整体把握,引导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管住水,让水给人们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人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学生经过交流,明白了人们植树造林,建三峡大坝来防洪、发电、航运,既得到了口语交际训练,也培养了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13

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堂课,我能够围绕语文课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了解自然常识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语文的味道。比如,抓住关键字、重点词的理解,品读,图文结合,创设情境,展开想象。让学生感悟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状态,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了语感。把朗� 另外,通过这节课,我充分感受到学生饱满的学习积极性,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得当,学生是可以发挥出极大的潜力的。

但我也觉得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朗读的形式还不够多,对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有的还未能及时作出评价,还有问题的提出不够精炼。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14

《我是什么》是一篇新编科普短文,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篇幅较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来指导朗读。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进行设计。

由于是第二课时,复习词语导入,上节课已经认识了自然界中的魔术师。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文章的主线是作者的写作思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读课文,不难看出:本文的重心落在一个“变”字上,围绕“变”字进行说明介绍,先写水的形状变化,接着写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状态变化,最后写了水的性格变化及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和灾害。

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们从变“云”,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变化过程。接着问看后的感觉,读出美感。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进行动作演示,学生能直观地体会这三个动作的轻重从而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在过渡到下一段中引起学生好奇,我还会变出什么?借助多媒体引起学生注意学下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我采取范读的形式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通过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通过表演形式理解朗读,活跃课堂。最后,是水的性格变化。

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比较朗读是最能让学生读出不同的表现,我采用女生读温和的“我”,男生读暴躁的“我”,这样一比较起来很容易读好这一段,顺势积累反义词。课文中反复出现“有时候…有时候…”这样的句式,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朗读课文有一定的收效: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了课文内容。精心的课文设计,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整堂课下来没有完全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这是一堂不够理想的汇报课,却让我从中受益很多: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还要有丰富的表情与学生融合。

通过绘声绘色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丰富,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结束时也接受了组里老师的意见,平时多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吸取经验,将教学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驾驭课堂的能力。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1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的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学词和朗读。基于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冲、晒、池、浮、”四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本节课上完,我觉的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谜面紧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对于二年级教学,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是重点。我重视了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并将读书、识字、写字、学词融为一体。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第三,给每个学生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在这节课上我尽量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我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给多数学生以发言的机会。所以,这节课上孩子们都积极地表现自己。

但是,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当之处,比如在巩固识字环节上应再灵活多样些,若是再加一个拓展阅读环节,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编成一个小短文,呈现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生字。另外,指导写字时,应该教师指导一个就让学生练写一个,更有利于学生的书写记忆。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16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却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文章用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出水的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读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盈。

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欣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水变成汽的过程后,我又通过课件演示,把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加强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他们懂得了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跳舞、唱歌、开大会。”中“睡觉”是水安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开大会”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受到了环保知识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最后,在课程结束之际,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画一画水的变化,并注上说明文字。是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当然课堂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可能是积极性调动还不够。在教学水的不同形态是还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技巧。

总之,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