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意美术特色活动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
创意美术教案 1
【关键词】基础图案 艺术设计 教学 定位
一、基础图案在设计教学中的定位
人类出现最早的艺术形式就是图案。从远古时代到现在,在各类器物之上都有各种各样具有观赏性和装饰性的图形图像。工艺美术家雷圭元曾经说过:“图案是一种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和建筑美术,也是关于结构、形式和色彩的预先设计。”在艺术设计中,基础图案的教学包括图案概论、构成图案的基本理论、形式美学法则、图案设计的方法和主要流程、图案语言,以及对写生物象进行具象到抽象的变化等相关技巧的训练,是进行所有设计工作的基础。和那些被细分了的专业课程不同,基础图案的教学可能被认为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但是在新兴媒体时代,基础图案的教学内容已变得越来越宽泛,已�
二、基础图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西方现代设计观念的影响和当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图案的教学面临着三大问题:第一,教学方式的模式化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基础图案的教学内容和现实应用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出现脱节现象;第三,其他设计课程的种类不断增加,使得基础图案的教学时间严重缩水。
三、基础图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思考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在网络盛行的时代,这种教学方法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于成长于新兴媒体环境下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身的艺术素养有待提升,因为和传统的图案艺术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时空距离感,所以会对这些图案产生很多疑惑。为了能够实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就需要其将传统图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基础图案的教学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和专业性。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带入到课堂中,在理论传授完成之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自己课下利用各种途径来寻找答案,拓宽他们的视野并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然后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补充。
(二)对传统图案进行深入学习
对传统图案进行认知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图形之美的视觉规律和图案造型的基本法则,以及图案创造的灵感来源等内容。图案是在特定时空下人类思维与审美观念的综合体,如果剔除掉这一内容,那么学生对图案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对图案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也就无法探寻到图案的“根”,更不会了解传统图案的历史演变过程,那么从传统的图案中吸取经验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不进行传统图案的学习,图案的知识链就会出现断层,教师就无法将传统图案中丰富的设计元素、设计法则和设计素材传授给学生。因此,在基础图案的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引领学生感悟传统图案之美,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传统图案的学习与临摹,并结合实际需求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特点,让学生创造出好创意、高品质的图案作品。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创作和设计。因为想象力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想让图案设计具有感人的形象,就必须通过想象力来实现。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下一堂课的教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其利用简单的手绘或手工拼贴的方式并结合自我独特经历与想象力来完成该课题,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在进行基础图案的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引导他们去关注最新的图形图像设计动向,例如对于“扁平化设计”的讨论。对图案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更深层的探索,不断提高自身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实,现代的设计风格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想象力和设计结合起来。
(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基础图案的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目前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表现力丰富和教学容量大的优点。以往,图案设计的工作通常都是以手绘作品的形式呈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成作业就需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在图案的学习中比较麻木,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现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案教学能让学生从繁重的手绘作业中解放出来。学生只需要在设计的创意和构思阶段用手画出草图,明确图案的框架和结构以及相互间的色彩关系等,后期就能利用电脑技术完成润色和加工,节约了时间,也能训练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绘图技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对于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础图案的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应坚持优秀传统图案的继承与学习,通过基础图案教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形式美法则,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应该为他们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手绘、软件操作等方式的训练使他
参考文献:
[1]李雅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1.
创意美术教案 2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实践模式;应用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高职学校在专业技术涵养较强学科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美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逐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提高创新意识,真正树立为学习而学习的良好思维意识。
一高职美术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步,针对高职学校的美术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高职学校的对象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的文化课程并不突出,对于他们来说,目的在于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意识与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不断追求自身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发展。很多高职学校在美术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成果,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讲解形式为主,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现阶段,高职学校对于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促进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提出问题,引导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的教学理念及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很容易造成对学生的教学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很多学校对美术专业不够重视,忽视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做好教学质量监督工作,导致学生基础技能不过关,甚至影响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第一,教学教材与教学设计更新较慢。在对高职学校的调研中发现,一方面,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教材用的时间过长,很多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没有很好地把握素质教育的真实内涵,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没有足够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中,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与学习兴趣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产生不利,严重影响到美术教学的质量。对学生而言,充满趣味与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才能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教学方案不到位、学生实践机会少、学生学习的美术项目学不致用,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学生美术实践时间与基地有限。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深入灌输,对高职学校美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安排、教学模式及学习实践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阻碍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学生实践时间的安排非常有限,实践基地十分缺乏,课程安排上仅仅局限于几项常考项目,像素描、摄影等专业性教学的学科大大减少,有时会选修这些课程,由于教师教学的不专业造成学生并没有真正接触这些项目,使得学生不能凭借自己的兴趣深入学习。
三高职美术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高职美术实践教学改革,紧跟时展的步伐,加强对美术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将美术教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到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进行美术学习的创新理念的发展,通过加强实践学习,促进自身各项素质的发展,真正将美术发展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第一,开发美术实践教学资源。高职美术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践教学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方案策划中,要及时根据教学方案的调整,加强学生实践课时的安排,做好学生学习项目的安排,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认知,增加对学生的深入引导,帮助学生走进实践课堂,走进美术世界,积极开发一切有利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体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思路,根据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疑惑,给予正确的解答,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技能技巧,提高美术实践教学的质量。第二,加强案例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美术实践教学中,加强对案例教学方案的实施。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中,加强课堂的实践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想法进行案例中所存在问题的解答,增强学生的美术设计意识。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勇于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学习的真实内涵。案例教学,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加强教师对于教学方案的调整,引导学生积极反馈,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特点。第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体系,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教师往往是理论知识过硬,但是对于实践教学有一定的脱节。在高职学校的美术教师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定期安排教师去实践基地学习,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变化,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积极进行教学方案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高标准要求,真正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姗姗.对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8)
[2]王沛.对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
创意美术教案 3
【关键词】浅谈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一、慎重选择好美术教材
作为美术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美术教师对教材的选择与组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选择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与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教材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学校和教师对教科书的选择,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形成多种特色的教材体系,针对乡镇中学而言,就学生实际水平和基本素质而言,对教材应做到该删除就删除,该增则增,切不可把教科书奉为教育的圣经,不能越雷池半步,选择具体可行的,跟生活密切相连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
(二)上好乡土教材内容
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有些内容很好,很新颖,很有创造力,但有些内容离我们太遥远、太空洞,如果死板硬套,则会使学生反感这些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该删则删,把这些内容变为“乡土教材”。让学生从内心感到美术来自生活,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是可以被创造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切实建立好美术成长档案
美术成长档案每人一份,由学生自己负责把作品放在档案袋里,定时对每一次的作品进行筛选,选择最得意的作品或能代表他美术学习成果的其他资料存入档案。或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学生可以将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品,相关美术信息,学习日记,学生的自我评价,他人评语,收集到成长档案带中,成长档案不仅展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就,还清楚反映了学生努力的过程,是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如在 “关注我们身边的广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素材(收集到的广告)写下自己的评述,可以从色彩谈起,也可以从独特的创意谈起,还可以从广告语谈起。我们可将学生准备发言的书写稿存入美术档案中,同样,在“改变或创造一则广告”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构想、草图,以及完成稿一并放入美术成长档案中。在作品展览中,存入各小组或老师对其的评价,学生个体不同存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的差生可以只存放草稿,评述稿,有的学生可以只存放评价稿,有的则可以把最具优势的创意稿存放到档案中。不一定要把最优秀的结果存入其中,美术成长档案袋最能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最能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性,最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三、强调从生活中感动,从生活中创造
应当承认,美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是由感而发,以情育人,如果没有感动,没有心灵的碰撞,很难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同时如果把它放的很高,离我们太遥远,则显得太空洞,太难以接近,让学生难以入手,难以创造。
新的课程观要求打破狭隘的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观,多带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变化,留心天气变化,并做好心得,做好记录,真正做到由感而发,由感而作。
四、做好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一)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的***的方式,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哪方面的美术知识较感兴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特点及学习方法,在教师给予学生指导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方面、学生自我认识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应采用各种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是等级和评语相结合,也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三)在评价上要关注“质”的评价。
在评价上不要只关注学生作业结果,更要注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口语表述能力等,从全方位去评价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五、做如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工作
创意美术教案 4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探究;灵性美
美,抽象而神秘,玄幻而绮丽,让人幻想,引人遐思。它是有灵性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都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的很早,渴望获得艺术的享受。因而,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满足学生爱美的需求。将美的灵性渗透在每一节美术课中,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享受美。
一、巧妙导入,营造美
好的导入,像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学生;像戏剧的序幕,让学生心旷神怡;像投石激浪,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会受导入的感染,对课堂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求知欲,于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才会充分发挥主动性。
例如:在执教《图案与生活》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导入:找一个空白的盘子,然后,让学生说说如何能让这个盘子更加的美观,让他们感受、判断。学生讨论后,建议加上图案或花纹等。然后把装饰好的图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轮流欣赏。这样一个导入,通过感受,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于是学生们跃跃欲试。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情境创设,体验美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所授的内容,借助录像、幻灯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图片、影视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再现生活情境,创设想象空间,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感受到美、体验到美。教师要能思考并创设体验情境,多角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坚持从大自然中寻找创作源泉——捕捉美,激发他们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美,这样就会达到“举一反三”创造美的目标。
例如:在《绘画中的节奏和韵律》这一课中,可在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的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画面当中。当音乐走进美术课堂,旋律和节奏,充满着芳醇浓郁、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这样通过幻想和想象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有所领悟。
三、探索研究,感受美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是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根据亲身经历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紧密联系的,任何富有创新的思维要加以深化、发展和拓展,必定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及再探索,才能得以成功或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文字、画像、生活、表演角色和实物等一系列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美。
例如:在《面具设计制作》教学中,在初步认识、欣赏各地的面具之前,将其所在地的风土人情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使学生对其了解得更直观、更清晰。在介绍面具的来历时用观看影片代替了枯燥呆板的解说。声音、图像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然后,让学生从外形、内部构造、颜色、图案、用途等方面自主探究、学习。这样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
四、探讨交流,表达美
俄罗斯杰出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将艺术视为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手段,就像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一样,人们也用艺术在交流情感。其实,美术课就是让学生交流、讨论,不仅仅是在交流上课需要的内容,而且也在交流感情,表达思想。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在由不知到知、由理解肤浅到理解透彻的过程中,一定存在不少疑难问题。这时,教师不能置学生疑问而不顾,更不能施行硬性灌输,而是要精心设疑发问,让学生回答、探讨、交流,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例如:在《工艺美术品的点、线、面与装饰美》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这样一些问题给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工艺美术品,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能不能跟大家说说这些工艺美术是如何用点、线、面来装饰的呢?通过提问,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想象和回忆,描述见过的工艺美术品,加深他们对工艺美术品的独特感受,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亲手实践,创造美
美术教学活动,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心灵中的冲动,让他们能努力地去想象、去创造、去探索。中职美术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把美术课作为一种手段,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地创作,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宣泄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直觉认识美的基础,反复领悟事物的内在美,透过对事物美的哲理把握,再升华到至美至乐的精神高度和自由的审美境地。而这就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和激发,师生互动沟通,才能促使学生在动脑的同时又动手,发现美后并且能创造美。
例如:在《图案的形式美》这一课中,给学生播放《民间美术》,让学生欣赏千姿百态的由图案装饰的民间美术,引导学生观察图案中的不同形态、不同色彩,开阔视野、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讲讲如何体现作品的形式美,然后出示手工作品。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创作。学生动手制作,创作出来的作品各式各样,造型千姿百态,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构思巧妙。他们在制作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
总之,教师必须以引导美的教育观点,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美术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在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拓宽审美途径,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实现美的教育,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与探究中感知美、发现美,最终达到创造美的目的。真正体会到课堂所带来的灵性美感和作品所带来的灵性美感。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08.
[2]高友德.青年与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08.
[3]陈卫和。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肖成全.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创意美术教案 5
[关键词]小学美术 留白 艺术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68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留白这门教学艺术,关键在于教师� 我认为,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有意识地通过问题情境、实践任务以及评价交流等教学环节中的留白,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获得审美与实践的主动权,鼓励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翱翔在美的蓝天里。基于这样的教学期许,我展开了如下实践,主要从留白的角度,就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开展与创新,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以问题讨论留白,培养学生的美术思考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思考的坏毛病,他们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分析与安排,有时教师还没讲完,就迫不及待地动手画,临摹得倒是有模有样的,就是少了孩子应该有的那份灵气。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思考空间,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鼓励他们在积极讨论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中寻找生活中的美术影子,并将它们以动手实践的形式,带进课堂,形成作品。
例如,教学《冷色与暖色》这一课时,我先引入学生已经学过的三原色内容,问学生:“同学们,还记得三原色吗?”学生回答说:“记得,是红、黄、蓝。”学生回答出三原色后,我引出冷暖色调的知识点:“大家答得很好,三原色颜色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老师看到红色就感觉到热烈、温暖,想到火焰,想到太阳。同学们呢?对三原色有什么感受呢?”我在这里运用了留白,通过谈自己对三原色的感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同时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得到了美术思考的锻炼。比如有学生回答:“老师,我看到蓝色就想到天空,想到海,感觉很清凉,很安静。”学生讨论完之后,我再将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告诉学生我们对红、蓝的不同感受源自色调冷暖的差异,从而引出教学内容。
二、实践课题留白,丰富学生的美术创造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实践、合作探究能力。实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然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开展实践课题与任务探究呢?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打开门的钥匙并不在于教师苦口婆心地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如何巧妙地留白,把更多实践、展示的空间与机会留给学生,以此丰富他们的美术实践,促进他们的个性创造。
例如,教学《色彩的明度渐变》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我设计了寻找明度渐变调色方案的实践课题。我事先准备好三个调色方案,里面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明度渐变调色方案;然后,我将这三个方案都告诉学生,要求他们对三个方案进行实践比对,找出正确的方案。这样的实践课题,改变了以往直接告诉学生调色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完成的实践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学生在进行明度渐变调色方案的筛选比对中,设计出了纯度渐变方案,可谓意外之喜。
三、学习评价留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需要来自教师的评价与指导。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评价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并在评价用语与评价形式上多加推敲,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美术学习的信心与动力,获得成长。
例如,教学《我的梦想》这一课时,一名学生在描绘自己梦想的时候,画了一幅海盗船,并告诉我:“老师,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海盗。”显然这名学生是受日本动漫《One Piece》的影响,学生的本意并不坏,但这样的一个梦想与主流价值观念并不符,因此如何恰当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是这样评价的:“老师看到你画了船、海,还有宝藏,你应该是想去探险吧。”学生听了兴奋地回答:“对,像路飞一样,去冒险,寻找宝藏。”我点头笑着说:“这样的话,你应该是想当一名探险家。对吗?”学生想想,说:“对。”我接着引导:“探险家不需要骷髅旗,探险家需要的是地图、指南针等,你是不是应该把骷髅旗换成这些东西?”这样的留白评价,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为其再创造提供了思路。
创意美术教案 6
关键词:幼儿;幼儿艺术审美;教育
一、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现状个案探讨
1.案例简述
有一天,我们上“夏天的衣服”一课,老师出示一些衬衫、短袖、裙子等,幼儿们一直在讨论,互相看着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纷纷议论着各种颜色,我说可以按照老师的颜色涂,也可以动脑筋自己涂,并说明了要求。他们纷纷开始涂色,坐在边上的天天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过去看了看,他翘着小嘴说:“我今天的衣服颜色不好看,有些热。我不喜欢,可是妈妈非要我穿。”他是我们班很懂事的小男孩,知道的可多了,他又接着说:“老师我想画一件凉快的衣服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天天的小手拿了淡蓝色的蜡笔开始往上涂。我心里一惊,觉得他太棒了!班里绝大部分幼儿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涂色,可是我希望他们都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会更好!
2.案例分析
通过对这则案例进行分析,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已经有意识地开展一定的艺术审美教育。但是如何进行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这是我们需要认识和探索的。目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已经逐步开展,成为各个优秀幼儿园竞相推崇的教育特色。我们在充分肯定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应看清楚目前幼儿艺术审美教学存在的一些怪现状,看似欣欣向荣的艺术审美教育表面,隐含着很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创造性培养是幼儿艺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艺术审美教育是以感性认识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整体性欣赏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本身极具创造性。通过自身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综合的把握,感受、发现其内在蕴涵,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主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幼儿身上这种创造性已经被人为地遏止、限制。在本案例中,全班的孩子,除了天天,无不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涂色,而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看似简单的细节实际上暴露了我们幼儿教育的缺失。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从小便将理性的、带有“权威性”的定论强加给孩子,结果造成了他们创造能力的丧失。久而久之,孩子对艺术的奇思妙想和独特表现因为这种“权威性”的定论而慢慢地走向消亡,从而出现案例中的一幕。
(2)艺术审美教育方法落后。虽然当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得到重视,但是在教育方法上并没有得到创新和改变。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当前幼儿艺术审美教育在方法上仍然遵循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示范和儿童的模仿,忽视儿童的体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这一缺陷。对于幼儿来说,课堂教学并不能真正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而课外的教育方式反而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小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教育建议
建立科学的幼儿艺术审美教学模式是构建幼儿艺术审美能力教育的关键。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营造美的情景、感受美的气息、创造美的方法三个方面来建立艺术审美教学模式。
1.营造美的情景
在为幼儿营造美的环境之时,要做到绿化、美化、儿童化,并将音乐带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同时要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引导他们去认识美和追求美。如让幼儿欣赏一段非常优美的曲子或者看一段很精彩的视频,让幼儿从声音、颜色、动作中去感受美。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审美,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健康的艺术审美观点,并逐步养成幼儿能够自主地对周围事物的美丑进行评价的习惯。
2.感受美的气息
感受美的气息有多种手段。笔者认为在幼儿艺术审美教育中,审美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是感受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感受、欣赏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美,这是可行且符合幼儿实际的。大自然是艺术审美教育的广阔天地。
3.创造美的方法
对于艺术审美教育来说,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题中之意。笔者认为,创造性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对于相关内容不能讲述过多,而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空间。比如,上文所提及的“夏天的衣服”一课,教师可以将创造机会留给幼儿,在课堂中直接提出以下观点,即“� 对于他们新颖的观点,应该及时加以褒奖,鼓励他们自由思索,尊重独创性,鼓励多样性,使幼儿在宽松、融洽、生动活泼的精神环境中,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美感形象来教育幼儿教师要自觉运用美学规律,采用多种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把艺术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幼儿不断感受到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美。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01.
[2]刘晓娟,卢清,程志宏。基于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
创意美术教案 7
摘 要:自古至今,传统吉祥图案一直被人们深深地喜爱着。传统吉祥图案已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中与教学中。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吉祥图案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职业技术学校;应用
前言
传统吉祥图案充分地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吉祥图案的独特魅力深深的吸引着人们,深受人们的喜欢。因此,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应用传统吉祥图案进行教学,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极大地作用。下文主要针对于传统吉祥图案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传统吉祥图案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传统吉祥图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美术的现代性与形式进行反复强调,还要充分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应尽最大的努力将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现代美术教学中,其不仅可以为美术课堂增添文化色彩,还能与西方的美术形成对比,扩展学生的视野。此外,部分年轻的教师过于崇拜西方美术教学思想与理念,在教学中没有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没有将传统吉祥图案应用于教学中,影响到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针对于此种情况,这便需要美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地将传统吉祥图案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在其基础上,可以真正地让学生了解传统吉祥图案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2传统吉祥图案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传统吉祥图案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中,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挖掘课堂资源,应从传统吉祥图案造型层面为学生进行全面分析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美术学习的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吉祥图案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质量,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2.1丰富教学内容,挖掘课堂资源
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应利用传统吉祥图案丰富教学内容,充分的挖掘课程资源,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传统吉祥图案的图片与资料,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吉祥图案学习的热情。其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对促进教学资源的挖掘有着极大地作用。
传统吉祥图案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爆竹、儿童抱鲤鱼的传统吉祥图案,充分地体现出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富裕的美好愿望。通过这样的传统吉祥图案,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教师将这样的传统吉祥图案引入到美术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
2.2从传统吉祥图案造型层面进行全面分析
不同的传统吉祥图案,有着不同的造型,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段。为此,学生应对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进行深刻的了解,其中包括:应对作者的创作理念与思想进行了解,应了解传统吉祥图案的寓意与价值。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利用传统吉祥图案进行教学,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传统吉祥图案的外形,优美线条,所涉及的空间层次,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与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极大地意义。其次,应让学生学会对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进行欣赏,并能够体会到传统吉祥图案造型给学生带来的乐趣,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对传统吉祥图案造型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美术基础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最后,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勇于创新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欣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满足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3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传统吉祥图案,满足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需求
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准备多种传统的吉祥图案与相关资料,积极采用多样化授课方式,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尽最大努力地让学生能够找出传统吉祥图案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其次,教师应把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特色的吉祥图案进行比较,与学生共同探讨和总结出这两种吉祥图案的独特风格。例如: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对称的方式,有着不同的韵律与节奏感,传统吉祥图案主要注重表达方面的完整性等,通过对比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吉祥图案的特点与风格,还能满足学生对传统吉祥图案的学习需求。此外,传统吉祥图案具有较为显著的象征意义,从不同的层面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行反映。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充分地运用了一些具有象征价值的表现手法,传统吉祥图案包含着人们许多愿望,具有一定的通俗性。因此,传统吉祥图案所蕴含的寓意与价值,非常符合现代美术所追求的标准。所以,在美g教学中应用传统吉祥图案,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美术学习能力有着极大地作用。
3总结
在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应用传统吉祥图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勇于创新教学方案,转变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利用现代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传授传统吉祥图案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应用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美术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剑,杨阳。民间美术吉祥图案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5,(03):41.
[2]林树强。传统吉祥图案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148,150.
[3]柴青。浅析传统吉祥图案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109.
创意美术教案 8
作者简介:乔永明,男,中学一级教师,山东省威海环翠国际中学,邮编:264200。
教材分析
《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一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中的第2课《创意美术字》,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变体美术字千姿百态,妙趣万千,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创作、体验等活动,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方法,并能根据字体的变化规律进行创意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五四制初一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意识。他们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也见过不少,并且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黑体、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书写方法。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紧扣“创意”,突出趣味性。教师在设计时,为了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游戏、动画融人教学环节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复习巩固、联想构思和创作实践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总结归纳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和变化方法,并创作出富有含义和趣味性的美术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创作、体验等活动,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增强设计意识,提高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变体美术字的创作,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总结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及变化方法,试着自己创作变体美术字。
难点:根据字体的变化规律进行变体美术字的创意表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卡纸、铅笔、彩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头,引导学生观察片头文字,并提问:这个片头文字和我们学过的黑体字(图1),你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齐答:片头文字。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甲:色彩艳丽。学生乙:形态生动。……
教师小结并导出课题:这种在宋体字和黑体字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变化的、带有装饰性的字体,就是变体美术字。正如同学们所说,它具有生动有趣、新颖活泼等特点,视觉冲击力很强。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块儿了解变体美术字,共同体验它的创意设计。这里,我着重强调了创意,是希望大家通过奇思妙想,让我们设计的美术字更有趣、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动画片了,片头文字创意十足,好玩又有趣,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联系上一节课所学的黑体字、宋体字进行比较,以引出课题。
二、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提问:在生活中,变体美术字随处可见,你们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学生甲:海报。学生乙:广告。……
教师总结:看来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小游戏,去看一看身边的变体美术字。
2猜猜看
教师课件出示四幅图片,每幅图片只露出一小部分,引导学生试着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图2)
学生回答:可口可乐、梦幻西游……
接着,教师将重点放在第四幅图片上,一边一点点地擦除被遮住的部分,一边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听到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但笑不语,这渐渐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向更高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最后,当图片完整呈现时,教师总结:这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标,它把汉字“世”抽象概括为由“你、我、他”组成的全人类,表达出世博会“欢聚、合作”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全人类的和平盛会”这样一个内涵。变体美术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动有趣,也传达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含义。
【设计意图】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并把重点放在世博会标志上,点出变体美术字不仅有趣,还有深层次的含义,从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
1.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文字,并提问:对比一下这些字的原形,能发现这些美术字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图3)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笔画和结构,并总结出字形的变化、笔画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就是变体美术字最基本的变化规律。
2.教师课件依次展示“歪”(结构变化)、“点”(笔画变化)、“高”(字形变化)这3个字的动画视频片段(图4),让学生复习刚才学过的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自查掌握知识的程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找出变体美术字最基本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三个小动画的演示,不仅巩固了刚刚学过的知识,而且能调动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实践练习做铺垫。
四、实践练习
教师出示“胖”“瘦”“电”“花”“裂”“震”等6个字。并给出练习要求:请根据字形.笔画、结构变化,从这些文字中任选一个进行设计(时间3分钟)。让学生尝试用三种变化规律来进行字体的初步设计,以巩固刚学过的基本知识。
学生完成练习后,展示作品。
教师选择其中3位学生的作品,一一进行点评,然后小结:我们刚才所学到的字形、笔画、结构这3种变化是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也可 而如果还想把它变化得更加生动有趣,就需要通过我们丰富的联想来设计。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见的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变化规律进行简单的创意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找出小练习中的美术字与之前欣赏的美术字之间的不同之处;紧扣“创意”,自然地引出对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的归纳。
五、变体美术字常见的变化方法
1.象形变化
教师出示图片“水煮鱼”(图5)和“寿”(图6),引导学生观察:首先我们看看这两组字,谁能说说这两组字是怎么变化的啊?
学生甲:水是流动的、透明的,所以用蓝色的曲线来表示;“煮”字中间的“日”变成了一口锅,下面的四点底变成了火;“鱼”字变成了一条鱼的图形。
学生乙:“寿”字用了仙鹤,因为仙鹤有延年益寿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字体变化的第一种方法:巧妙地把图形穿插在字形之中,使主题之意表达得更加明确,这就叫“象形变化”。
教师课件展示“雪”,让学生试着用象形变化的方法去创意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甲:把“雪”中的四个点变化成雪花的图形。
学生乙:把“雨”字下面的部分变成雪人的图形
教师接着启发:大家想到的都是与雪有直接关系的图形(图7),那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创意?
教师出示图8,一边讲解自己的创意想法:当圣诞的钟声敲响时,漫天雪花飞舞,大地银装素裹。圣诞老人背着礼物,坐着雪橇,从烟囱上悄悄地下来,把礼物送到每个孩子的身边。
教师提示学生,不仅可以用与文字有直接关系的图形去创作,也可以用与文字相关的物品图形去组合,进行情景式创作。
2.装饰变化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我们再来看这一组图,图中是什么字?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图9)
学生讨论回答:字形变化了,并填充了相应的颜色。“春”让人感觉到了生机勃勃,“夏”让人感觉到植物的茂盛和茁壮成长,“秋”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喜悦,“冬”让人感觉到下雪时银装素裹的场景。
教师归纳:这是在宋体字上添加了花纹和图案,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装饰变化”;再通过色彩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不同季节的特点。
教师接着播放“福、禄、寿、喜”动画短片(图10),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四个字的装饰,并提问:你更钟情于哪一种变化?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剪纸。因为剪纸的红色有喜庆的感觉,用来表现福禄寿喜比较恰当。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美观,还应该契合字的含义。
3.立体阴影变化
教师展示“土”字图片,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个字的变化方法与上面两种有什么不同?(图11)
学生齐答:变得立体了。
教师:这是借用了绘画中的平行透视原理,体现出这个字的空间感、立体感和厚重感。以上这些就是变体美术字几种最基本的变化方法——象形变化、装饰变化和立体变化。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还有很多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遵循它基本的变化规律,通过丰富的想象,借用常用的变化方法,才能把美术字变化得生动有趣,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看动画片和图片、师生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方法。
六、创意空间
1.说创意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飞”字的四种变化(图12),并说出这些创意的巧妙之处。
学生甲:第二个“飞”字就像腾云驾雾一样。它像天使,在云中飞翔。
学生乙:第四个“飞”字倒过来看,就像一只被射中后从天空中掉下来的小鸟。这种设计提醒人们要保护鸟类。
教师总结:同学们比较准确地捕捉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了这四种变化的创意。
2.想创意
教师引导学生看“面”这个字,让学生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的一种变化方法去进行自主创意。
师生互动交流关于“面”字的创意,如面粉、面条等,提示学生还可以考虑人的“面子”,等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意想象。(图13)
3画创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并给出相应的作业要求:(1)既可以选择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也可以选择重新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字或者词组。(2)要求字的形体明确、结构合理,变化要有依据。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适时地提出合理的建议。
4.点评作业
教师展示学生作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作业进行点评。
学生甲:我的创意是“爱”。“爱”的上面是一团云,下面是几个心形,还有两个手牵手的小女孩,这使得“爱”字更加生动。(图14)
教师点评:这幅作品通过爱心的图形,很好地传达出“爱”这个字所表达的含义。
学生乙:我把“雨”字上面的一长横变成了一朵乌云,下面有小雨滴。(图15)
教师点评:很有童真的创意。你可以将它装入画框,装饰自己的房间。
教师小结:我们是一节创意课,有些同学画完了,有些同学还未完成。但是只要你们表达出了自己的创意,就是成功的。
【设计意图】通过“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等小环节,为学生下一步的创作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作业评价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从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教师总结:大家都用心创作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创意飞扬。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就能为本来毫无表情的汉字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变体美术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生动有趣,它所具有的丰富含义也能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最后,让我们一起体验变体美术字为我们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吧。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具有一定含义、能触动心灵的变体美术字(图16),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创意美术教案 9
一、应用多媒体的意义
1.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设计灵感
在图案设计中,“设想”和“创意”决定着一件美术品的好坏,启发学生设计作品的思维能力,就要利用多媒体进行图案设计教学,要以创意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举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切实体会创意在图案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行设计的深入研究,激发设计灵感。比如在设计奥运吉祥物的时候,用对比图片的方式和利用多媒体,体现福娃中金木水火土的概念,体现中华的传统概念,以多媒体的现代化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画面的内容。利用不同的颜色、造型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大限度追求创意,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思路和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
2.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感受作品美感的能力
目前很多比较漂亮的设计作品大多追求作品的构思和意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多媒体使学生懂得如何表现美感,并且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艺术主体。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像集中在一个课件中,丰富了艺术设计的语言,提高了作品的美感,表达了作品的意境。在艺术的表现里,多媒体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艺术的数字空间里艺术表现手法要与设计主题相契合,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要表现出完整的设计构思。图案设计一个有组织的视觉艺术形式,所以教师运用多媒体将一些作品展示出来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明白地了解图案和自然美的概念。
3.图案设计中运用多媒体,稳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一些不易理解的文字、动画、图形等信息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多模式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能让他们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给他们的审美体验带来不一样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图案设计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
在课堂研究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相结合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前准备课件的时候应该把多媒体作为一种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管哪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应该多使用多媒体结合教学。例如,在欣赏《蒙拉丽莎》的课上,可以设计多媒体拼图使学生参与活动,了解古希腊文化的美的艺术。
三、多媒体在备课中的运用
图案设计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科,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和教学资料。而教学资料的准备就运用到了多媒体。比如,所学知识要运用到大量图片的时候,可以在备课中把图片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多媒体备课。教师在图片备课的同时要结合文字内容,并考虑如何将图片和文字穿插到教学活动中。
四、准备收集多种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
创意美术教案 10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职美术;潜能
中职美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美学修�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中职美术教学变得更富有魅力和吸引力,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是教学过程的优化,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美术教学进行整合的有效方法,使中职美术教学变得信息化、科技化,促进中职美术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美术教学的整合。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声、色、图、文、动画等兼备的优点,将它运用于中职美术教学中,可以将美术教材中抽象的图画和冷冰冰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使它们以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营造一种直观式的教学情境,这样,课堂气氛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产生一种冲击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美术所带来的美学享受。
比如,在学习《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这节内容时,我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现了多张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图片,如吉祥组合图(天官赐福、新韶如意、福寿双全、万年如意、四海升平、太平如意、三阳开泰等等)、吉祥图画(宝伞、金鱼、莲花、法螺、盘长、宝瓶、白盖等等)、吉祥纹印(龙纹、凤纹、麒麟纹、龟纹、鹤纹、鹿纹、象纹、狮纹等等)、吉祥文字(圆寿字、长寿字、红双喜、福字等等),每一种装饰图案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为学生呈现了几张饱含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文化特色的家具系列图片。色彩绚丽、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课本上的内容,创设了一种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中职美术教学,教师采取的通常是以自身为主体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即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各种美术文化知识与绘画技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机会。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分享功能,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它自行搜集与美术知识相关的资料信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比如,在学习《外国传统装饰图案》这节内容时,课前,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四人为一组,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与外国传统装饰图案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制作成PPT课件,课件形式和内容可以参考我上节课制作的有关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课件,课堂上,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对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并与台下学生针对课件中的内容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我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自行搜集与美术新知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转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网络的出现,不仅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周期与时间,而且方法更为便捷,形式更为生动,范围更加广泛。而对于中职美术教学而言,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搜集最新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发最新的美术教学内容,并且也可以实现生生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学生美术作品的比较和交流,从而极大地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懂得了装饰图案设计的形式法则之后,自己设计装饰图案,并将设计好的图案上交给老师,教师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作品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看到班里每一位学生设计的作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等,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分析,并且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反思,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中职美术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美术教学进行整合的有效方法,使中职美术教学变得信息化、科技化,从而促进中职美术教学的良好发展。
创意美术教案 11
关键词: 图案基础教学 装饰图案 写生素材
装饰图案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妆点美化人们的生活。严格地讲,装饰图案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分属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商业美术、建筑美术,等等。“装饰图案”一词中的“图案”二字,是外来语,是日文的译音。在西欧称作Ornament或de-Coration,即装饰之意。它属于装饰性美术设计的范畴。我国传统称打扮、修饰。“人靠衣装,马靠鞍装,佛靠金装”。这说明装饰图案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现在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着设计时代的到来,图案基础教学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对于设计的需求,注重知能统一、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生。搞好图案基础教学,首先应该对图案基础课有新的认识。
1.对装饰图案与写生素材的新认识
1.1生活是源泉。艺术作品的素材应该,而且必须从生活中去取得,这样才能显示其旺盛的生命活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创作的源泉,在自然界这一浩瀚的海洋中,无论是有机的和无机的,无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包含着自然美的因素,诸如我们在装饰图案造型和构成法则中的变化统一、对比调和、平衡均齐,乃至音乐中节奏、旋律等优美而动人的规律,只要你去追求、去探索、去分析和研究,都能将这些美的因素揭示出来。罗丹曾经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1]
1.2写生素材。写生素材分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直接素材:直接来自生活,以写生手段所取得的创作素材。间接素材:(1)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以“临摹”手段采取写生手段所得,是“源”。(2)观摩、欣赏、背诵、默记,通过“记忆”的方式积累素材,是“流”。
1.3写生和变形。摄取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还取决作者审美观的支配,必须加强艺术素养,否则会将象形与奇形、常态与变态、美与丑混为一气。在写生和搜集素材中的过程,应该健美、向上、具有生命活力,避免病态、颓废、离奇、消沉、恐惧等现象的出现。
1.4观察与感受。观察感受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对写生对象的描绘的程度。所谓:“绕树三周,静观终日。”说明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不是浮光掠影,而是认真细致观察和研究的态度。
1.5整体与局部。从写生中收集图案素材,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以小观大,要小而全,要拣芝麻更要抓西瓜。不要包罗万象,但必须有整体观念。
1.6写生与写意。写生就要写意,在写生中求得写意,只有这样艺术才有生命力。追本求源、抓形求神是必不可少的。“形”是可见的具象,“神”是内在琢磨不定的。“抽象”容易写“形”难。所谓“要‘离’而得似”,“离形”的“形”是指外表而言,但“离形”不能“离神”,而“离神”正是为了达到“神似”。[2]在装饰图案写生变形中也强调这一点。坡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齐白石曾说:“贵在似与不似之间。”[3]
1.7移花接木和张冠李戴。从构图出发,求全着想。根据装饰的目的要求,在收集素材的写生过程中,可采取、挪用、接用、拼凑等手段,如可任意将花冠、花蕾、叶片乃至枝干蔓滕相互挪用和拼凑使用。但必须在条件相近和不违背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进行。在装饰图案写生过程中,要讲实用主义,只要为己所用,就可以“不择其手段”,移花接木和张冠李戴就是方法之一。
2.在图案基础教学中的研究
2.1图案基础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创意、采集、变形、着色等手段掌握传达主题的方法。首先应该加强“秩序化”的训练。这是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是按秩序排列的,“秩序”同时也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它包括规则、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当我们把人为的混乱作整齐序列的处理以后,同样的事物或现象,就会由复杂变得简略,由困难变得方便。所以秩序化地概括归纳我们眼中的世界,有时成为一种美感的需要。
2.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观念性造型原理的训练,唤醒学生心灵中的“内在视觉”,用心画画,启发他们以“知性的眼光”去观察、想象和创作。人们都希望追求艺术之中的理想境界,民间艺人剪动物,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眼睛,而是取决于内心,即大脑中积蓄的有关动物的知识,换言之,他们不是“看着剪”而是“想着剪”,是心灵创造的过程。
2.3在教学中,兴趣相当重要。要一开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争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将课题设置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的知识、内容都包含在课题中的目标要求、方法程序、体裁、技能效果等方面,融入到每一个具体细节中,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其他课程配合的情况,设定若干随堂或课下的图案训练项目,每次课程学习都在愉快繁忙的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渡过,每一项训练都有明确的命题、训练目的、完成时间,等等。
2.4我在教学中还利用大量的课件,分析有创意、有突破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还将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结合实例讲述给学生,并鼓励学生想办法“求异”,讲求创新。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学会抽象,意味着学会概括。抽象到极致或许成为符号,任何自然的再造的传统的现代的,通过整合都将在人们的脑海中呈现出新的形式,创造出美的图案。学生体会到了综合创造联想,从此就不再受对象的限制,走上自由设计之路,会用一双审美的眼睛审视周围的一切,体会精彩的世界。启迪性的课题训练,创造了联想的可能,改变了长期以来模仿、僵硬、单调的图案教学,走进了全新的创作空间,摆脱了图案教学中令师生尴尬的处境。
3.结语
装饰图案与写生素材在图案基础教学有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但并不等于一成不变,图案设计内容、形式、风格要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欣赏水平,甚至于应领导时代的潮流。
装饰图案设计是一项创意性活动,是集感觉感悟、构思创意于一体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教师不仅要更新知识和参加设计的实践,而且要研究怎样设计一些有益、有趣的课题,使学生的图案能力得以巩固提高。
参考文献:
创意美术教案 12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技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尽可能多的美术史知识、美学原理,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专业课,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在上课前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相关知识,才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敬意,自己指导学生时也会轻松自如。大多数师范类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都会借鉴非师范美术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与非师范类美术专业相差不大,缺少美术专业与教学法的融合,缺少针对性。因此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基本功,如简笔画、美术字、黑板报、教学挂图制作等方面相对较弱,上学时学到的技能与实际教学能够结合的比较少。同时,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存在见习、实习时间短的问题,尤其是实习,基本上都是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由学生自己安排,很多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或者不想去实习,最后只是找个单位盖个章来应付。这些问题应该】起学校的重视,美教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特征,在美术专业基础课中,加入更多的适合小学生教育的如美化校园、装饰教室、橱窗海报之类的内容,加入教师的指导,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另外,学校应该对实习作统一的安排,对实习做出更加细致的要求,安排人员监管。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对于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锻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既要使用专业的概念与术语,又要使这些术语简单易懂,与实际操作相联系,尽量不用过于死板的概念解释美术类的专业术语,而应该用通俗的、便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每节课尽量能够教授学生一个专业术语,例如素描、线描、速写、油画、国画等。小学生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语言表达更加需要技巧,要控制自己的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合理控制讲课时间与实践时间、教师示范时间与学生制作时间的分配。一般师范类院校会为教育类学生举办说课比赛、演讲比赛等,但美教专业的学生很少参加,原因有两个,第一,认为自己是技能类学生,本专业的教师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课能力;第二,就算参加,也很少能比得上中文类或者其他教育类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个现象,美术教育系应该组织学生观摩学校优秀说课选手的比赛,并且组织小范围的说课,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与展示的机会。
三、提高编写教案与课件的能力
组织教学需要很多课前的准备,编写教案与课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查阅很多资料,了解小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动态。编写教案与课件是师范生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是培养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缺少了这一部分的学习,对编写教案与课件不够重视。提高学生编写教案的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教师要求学生写详案,让学生选择小学教材的某一课,根据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情况编写教案;第二,教师参照网上优秀教案,对学生做完的教案进行评选,旨在指导学生如何编写条理性强、科学有序的教案;第三,是学校邀请当地优秀的小学教师亲临指导,以便学生吸取一线教师的经验。
创意美术教案 13
关 键 词:装饰图案 现代构成 基础课程
创造力是建立在对事物充分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对客观世界及事物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对创造思维有着极大的启发性和推动作用。图案与构成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核心都是为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广泛适应性的人才而奠定基础,因此如何加深对造型要素的认识,把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如何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创造有意味的视觉效果,就成为二者教学的主要课题和共同的教学趋向。然而由于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由于其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造型观念、不同的训练过程以及不同的视觉语言。
一、图案与构成的思维方法
装饰图案的思维方法是,应物象形,形象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从自然变化而来,但无论怎样变化,物象的基本特征不变、神不变,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意象创造。而构成则是完全摆脱物象的相貌,将其本质要素点、线、面、明度、色相、纯度等进行解构、提取,按照构成原理,重新组织、安排,创造全新的形态形式。装饰图案是从具象的感性出发,构成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装饰图案从写生变化入手,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其造型和技法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构成则从造型要素的分解组合入手,揭示事物形态的各种构成关系、规律及美学法则,这种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拓展了学生在视觉语言、造型方法等方面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图案与构成的造型观
装饰图案始终以中国的造型观“情与神会,意与形合,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意象创造为基础,这一美学理论揭示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探索美、体现美和认识美的方法与途径。就图案艺术而言,何为“神”?何为“形”?“形”是物的相貌、形体、结构、动势、组织等外部特征;“神”,则是神韵,性格,指其内部的本质。所谓“形”是表,“神”是里,要达到形神皆备,也就是既要表现对象源于外部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又要揭示其内在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图案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从自然而来,变化后形成的效果比自然形象更集中、更典型、更有感染力、更美。集中是集中其物象的精华,典型是取其物象的本质,感染是靠精神和内在的性格来感染人,美是以其形,传其神才能赋予美感。“神”是艺术表现的核心,“神”包含了精神、意境、情感。“神”是可感而不可见的,它必须依靠可见的视觉形式来体现,所以要以形写神。外表的美可以用眼睛来发现,内在的美则用情感来发现。图案形成的过程不是对自然的模仿、再现,而是创造新的形象、新的形式,它包含了人的构思、创意,是人的思维活动将客观与主观统一起来,物我交融,摆脱自然的约束,达到艺术境界。情感是艺术家创造出具有价值作品的源泉,也是艺术创新的起点。只有赋予情感,作品才有魅力,才有生命力。构成学理性地揭示了美学法则。构成不为直接应用,而是培养设计思维的一个过程训练,研究人是如何感知形态的,研究视觉现象的物理反应、生理反应及心理判断,按照知觉规律去观察,按照心理规律并利用形态构成去创造,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逻辑思维,探讨从事物的外部影响到人的思想情感的发展和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构成首先从认识、研究构成形态的诸因素入手,进而研究其构成方法及规律。构成的造型要素是点、线、面,其通过方向、位置、面积在二维空间中寻找构成形态的和谐秩序。构成将形体完全纯化到独立的形式,强调自身存在的价值。比如圆形就是圆形,它不代表太阳、不代表月亮、不代表任何物象时,在画面上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任何一个形状都会给人带来视觉生理上的反应,从而导致间接的心理体验。比如方形有重量之感 ,圆形有动感,三角形有稳定之感,这些形状带给人以视觉生理上的直接反应,从而导致了间接的心理联想,方形使人联想到建筑物、体积,圆形使人联想到车轮及球体,三角形使人联想到金字塔等。从事物的外部影响到了情绪、情感发展的变化,这种变化会给创造带来某种触动。所以说对形态的认识与研究,事实上是揭示人对形态转化到情态过程中从客观到主观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认识探索这一规律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图案与构成的形式规律
图案的构图格式是程式化的,图案艺术在看似简单的对称式、旋转式、波浪式、散点式等程式化的、规定的格式中,以花草、动物、人物为主体,通过巧妙的组合,可以呈现出富丽、华贵、喜庆、典雅以及吉祥如意、连年有余、四季平安等等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及内涵。装饰图案对内容的传达依赖于形式,形式包含了造型、色彩、构图、描绘技巧等。形式不美的作品是经不起推敲的。形式不是固有的,而是作者依据客观规律进行主观创造而来,是作者对待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经验在情感上的深化。艺术创新大都是从形式上的探索开始,而这种形式结构是受人的精神情感的驱使,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着他们对本时代的生活和事物的认识及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这种人类的内心世界以及受社会客观影响与生活体验的心理与情感,正是处于这种时代艺术创造者所追求的东西,也正是因此而产生了极富时代特征的艺术创作激情和艺术作品,如果没有对未来的追求,那么艺术创作也就无从下手。纵观历史,无论哪个时代的装饰艺术、图案艺术都有本时代鲜明独特的形式,都以强烈的形式感染着人。彩陶纹样、青铜器纹样、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唐代的花草纹样,明清以来的吉祥纹样,都以强烈的形式展现给人们,并通过形象、形式暗示性的抒发传递着人的情感,寄托着人的愿望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将现实与想象、思念与情感相结合,形成了 在构成学中,形式是人们对形态存在的空间、结构的主观把握,在画面空间中,形态诸要素要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就必须寻找形态之间的条理性配合,以构成形态的和谐秩序。分解与组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分解是解析、提炼,它将原有的自然形态或人工形态通过切割、打散、分解的方法提炼出了艺术审美的元素、结构,再造新的空间。分解比仅仅停留在表面观察更有利于了解事物的结构和内在美。组合是情感上的一种联系,其体现着作者的审美趣味,它通过有组织、有条理的手段即反复、渐次、对比、均衡等,将零散的形态因素组合在一个画面空间中,使之产生美的意境。如同音乐创作通过音符、节奏组合出优美的旋律。组合构成这一实践训练是对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四、图案与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中的意义
装饰图案作为现代设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技巧、技法的一种训练,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及审美意识的训练与提高。通过学习,认识、了解了装饰图案的精髓与文化内涵。特别是我国传统装饰图案的本质在于积淀、凝聚了中华民族意识、观念、心理、生活、习俗及审美思想等民族特征。图案的相对稳定性、连贯性、延续性是东方艺术的典型。今天在世界经济走向标准化、一体化的同时,而设计却更向民族性、独立性、个性方向发展,这也是中国设计教育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个设计的辩证统一的概念,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民族性,就没有时代性。因此继承、吸收、发扬、民族传统艺术并非简单的搬用、模仿或表面的外延,而是凝聚着精神素质的内涵。现代文化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的。因此对处于基础阶段学习的学生,对传统图案的学习、认识、了解不仅是技法、技巧的一种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着深远的意义。现代构成教学的展开,开辟了新的造型领域,是现代设计在视觉传达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艺术规律,更具有现代设计的特性,很大程度地开拓了学生视觉语言及造型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寻求多种造型表现的可能性,超越固有经验的束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案与构成由于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以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不同的造型观念的理解与认识。在设计学科中,创意的不平凡与独特的风韵是以不断发挥视觉形态语言为前提的。视觉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别有利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不应该将两种不同的视觉语言简单地拼凑在一起,也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取代,或者分出谁轻谁重,这都是片面的;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它们,掌握其各自的规律,强调各自不同的特性,利用所掌握的构成美学原理与民族图案艺术语汇对比、映衬、沟通、互补,实现其互通互动的艺术效果,从而完成对民族化审美的心理体验与升华,以及对现代设计理念的理解与消化,使其自然地融会与渗透。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赋予传统形态新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创意美术教案 14
关键词:民间艺术;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畲族图案艺术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民间艺术作为人类发展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民间艺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环节当中,不仅能实现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如何将民间艺术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是学校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畲族图案艺术概述
畲族图案独特的造型、源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畲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鲜明的乡土风格和地域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从畲族图案的来源来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畲族图案产生于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其二,畲族图案来源于人民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符号。畲族图案内容丰富,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和龙凤仙人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鱼龙纹饰和凤鸟纹饰;从图案的构成形式可分为独幅图案、连续图案和综合图案。
二、民间艺术对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的意义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应用到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深入了解,实现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将民间艺术应用于美术人才的培养,能让学生体验和发现生活环境中的民间美术,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师徒相传方式已经越来越少,学�
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图案艺术通常包括历史、色彩等内容,可作为学科间教学活动的链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贯穿。同时,民间艺术还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教学内容更充足,特别是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畲族图案艺术在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1.调整学科比例,健全课程设置
将畲族图案艺术应用于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先要对学科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适当地增加美术课时,使学生有足够的课时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构建连贯且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也要对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灵活掌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增减。在进行畲族图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在色彩教学中,加入彩铅和油画棒的运用;同时增加鉴赏课程,让学生从简单的形象为入手,加深学生对纹样的理解,培养其对畲族图案的兴趣,再运用木、泥、纸、石等材料对畲族图案进行仿造,以此来完成对民间艺术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民间艺术在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创造性的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播放音乐或引入游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畲族图案艺术,如“盘瓠崇拜”等畲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信仰,了解其原始图腾观念的延伸和外化的表现;最后,可以带领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去领略畲族图案艺术的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将民间艺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畲族图案中的另一美学原则就是节奏和韵律,繁杂的画面变得井然有序,也是畲族图案的艺术表现之一,最为常见的就是点状图形、线状图形和回形纹等,因此要对其重复变化产生的韵律美实现透彻的分析。
四、优化教学环境,增加实习机会
为了体现民间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需教师在课堂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能近距离地观察畲族图案,实习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通过实习,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专业的不足,从而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应在实习中对幼儿的特点进行探究,对民间美术教学进行修正,通过手工和绘画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也要把握学生实际美术能力,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将抽象的图案转换成形象具体的内容。
五、建立考察基地,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
在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应用民间艺术,还需要在校外建立考察基地,在校内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一方面,可以聘请知名的畲族艺术家到课堂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而学生在基地中可以对畲族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触摸,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如畲族如意扁方,也被称之为银板插, 其长约16厘米,宽约2厘米,形如目鱼骨, 还绘有花草等纹饰,总体上呈现出非 对称性的视觉平衡;另一方面,设立 民间美术研究机构,能在深度和广度 上进一步推动畲族图案艺术的发展, 并创建实践操作性强的创作系统,在民间美术艺术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更丰富的成果。
综上所述,畲族图案作为民间美术文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将畲族图案艺术应用到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的机制当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对民间传统艺术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还丰富了专业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应围绕民间艺术对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问题进一步探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统平。三年制高专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刊),2014(12).
[2]邰康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决策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81-85.
[3]何桂云。当地民间艺术融入高职学前专业美术教育的原则――以罗山皮影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70-71.
[4]钟朝芳。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以东阳木雕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5):21-24.
创意美术教案 15
论文摘要:在艺术设计专业的顿城中传统图案艺术的基拙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传统图生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本文阐述了传统图案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拙作用,旨在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在人类踏入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已步人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地改变,观念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激烈竞争,使艺术设计行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对该领域人才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
20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水平都非常发达,反之亦然。本世纪造型艺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各艺术门类之间逐渐渗透、互相融合,呈现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反映在创作观念上,传统与现代审美意识的互通共融;在表现形式上,抽象与具象并举;在技法和材料上,多样选择与综合性运用共存等等。这一切都极大地开拓了艺术设计在思维意境和表现形式上的新领域,它为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也对艺术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图案的创意设计也是艺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墓本能力。
狭义而言,图案仅指器物、织物上的纹样和色彩。广义而言,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等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想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图案从外形上分,有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从用途仁分,可分为实用图案和观赏图案;从理论研究和实践角度上分,可分为基础图案和应用图案;从艺术语言和风格上分,可分为中国传统图案、外国图案等。图案的形象是一种艺术形象,它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据作者的不同目的对事物的原型进行艺术加工或者对非具体形象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
一、传统圈案艺术是设计专业教学的荃础
目前,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民族,都在强调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即便是那些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人们也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文化的语言,亲切熟悉的造型,更何况其带有装饰性的图案形式。艺术设计师只有深刻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传统图案的造型规律、构图规律、色彩规律、寓意手法等,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的作品来。
艺术设计教学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基础课教学的充分落实。艺术设计专业的图案课,是基础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平面图形设计的基础。图案课教学要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案形式美的规律、图案造型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图案的设计与创意。而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就必须从学习传统图案人手。对于传统图案教学。每个教师都深表赞同,但是,学生却不能理解。有些学生认为。了解传统图案在每一个朝代最有特色的纹样,在平面设计中很少专门用到。面对这种急于求成的思想,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四年的学习目的不是仅仅能接几个活的急功近利的人,而是要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艺术设计人才。
二、传统图案的艺术魅力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图案艺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传统图案以其不朽的民族特色与艺术魅力,装� 时代需要传统图案艺术,传统图案艺术在时代的进步中发展。当代企业形象、商标、品牌、广告、电视、报刊、室内装饰、博物展馆、仿古工艺品、服饰、民间剪纸等,都有传统图案的光彩,包括图案、纹饰、构图法则、古朴的风格及思想内涵等。有的企业以龙凤图案为品牌形象,以示信誉、产品质量,以及中华民族的品牌特色,以便开拓国际市场。人类已经跨人21世纪,在上海举行的亚太地区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的各国元首身着中式福寿图案服装,令世界为之瞩目,引导了中式传统福寿图案服装的新潮流。
中国传统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自6,7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无论在器物造型上,还是装饰纹样方面,都呈现多样的风格无论在运用图案语言方面还是在表。情达意寓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学习传统图案,首先应了解中国传统图案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造型风格、不同的构图形式、不同的色彩风格及寓意手法。如原始社会早期的彩陶,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以几何纹样为主体,也有实体形如鱼、蛙、舞蹈的人等。这些图案造型简炼、变化幅度大。在构图上已能作对称、连续的配置,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常使用红、黑、白、橙黄、橙红、揭黑等色彩,具有质朴的艺术风格。
三、传统图案设计法则在艺术设计中的使用价值
图案作品是通过设计过程完成的。而设计过程则必须运用设计法则。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博大精深,蕴含着完备的图案设计法则。这些设计法则足以使中国图案设计事业走进新时代、走向更辉煌。其中形式美的法则有: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构图法则有:太极图形,“罗形,“米”字格,九宫格等。现代西方构成法则的同构变异,元素替代设计法则,在中国古代图案中,都能找到类似这些法则设计的作品。如:龙、玄武、翼马、伏羲〔人首蛇身)等图形。这些法则运用于教学作中,提高了民族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了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
不可否认,学习图案可以解决平面造型问题。这一点与现在基础教学中所看中的平面构成有相似之处,但是传统图案的构成法则以及九宫格的布局等等规律是平面构成所代替不了的。特别是在学习传统图案还必须将一定时期的图案放到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加以理解,把握 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传统图案的用线、布局、色彩等角度去把握 以前对传统图案的学习是通过大量的图案临摹来增加对图案理解的。诚然,临幕是学习传统图案的一套有效而扎实的方法,老一辈的图案学家都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实践证明这也是学习传统图案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是也应看到由于目前课时的变化以及学生心态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三、四周的时间里用临摹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的传统图案成为不现实的事。大量枯燥的临摹只会让学生对传统图案的学习产生反感,而手头功夫的练习不如放在工笔白描课上解决在上传统图案课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传统图案造型、风格的整体把握上洲一通过一定量的临摹切实感受古人在图案的用线、用色、骨格、布局等方面的独到匠心
四、传统图案的寓意美与现代艺术设计创意的融合
中国图案中的寓意美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彩陶上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图莱意境,象从一条鱼形变化出抽象的三角形、曲线、直线、点线面组成的图案,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新鲜的构图。意境的美在中国图案的设计上,经常作为一个艺术主题。象陶瓷中的雨过天晴釉、界红、美人醉、雨点釉等。如楚、汉漆器上的云气、庭园布置中的层云叠彩的假山等的意境。是虚中见实。没有形象。或者是形象捉摸不定,这样的手法能引起许多联想。如:松竹梅图案会联想到岁寒三友”的忠诚友爱。如:太极图形中设计了一对蝴蝶马七就会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喜相逢”悲欢离合的意境等。
中华民族以旧历年为最隆重的节日,张灯结彩,舞狮舞龙,贴对联、窗花、年画、门神等,无不以传统图案表达人们驱除灾害、邪恶,追求吉祥、平安、幸福等美好愿望。在人们的心中,有了门神就不会受邪恶的侵害;有了“寿桃仙鹤”就会健康长寿。这些图案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代人与现代人是相通的,因为他们表达了人类自身最根本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出传统图案本身包含的思想。在节日喜庆活动中的使用价值。它极大地满足、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是传统图案思想内涵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传统图案通过节日喜庆活动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吉祥、平安、幸福、欢乐的生活气氛,从而产生要求国泰民安的全民社会思想意识。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这种思想意识无疑都是社会安定的思想基础。
中国图案的寓意美,真正体现出r设计者的思想,是代表了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图案,把信息传递给广大民众。它的美不是视觉的美所能概括的,而是一种广阔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是起到了一种共鸣作用的心灵感应。因此,在图案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将传统图案寓意美的表现手法,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即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活力,形成中国图案艺术的主流作品。
五、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实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创意美术教案 16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审美素养;创造力 ;兴趣;想象力;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34-01
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审美教育就必须改革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基本任务就是为审美教育打下初步基础,它必须渗透在整个美术教育活动之中。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是加强美术,更不能把审美教育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
1.兴趣和好奇是学习的主要动力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孩子们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因为兴趣和好奇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 例如,《聚聚散散》一课,首先我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野藤明珠》墨彩,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不理解,甚至有的认为就是乱画。为了让他们理解作品的内涵,我就从多方面讲解了作品的寓意。是孩子们明白了"聚"与"散",这节课的成败就在于教师采用什么方法讲述和介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印迹。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师要求学生看画的时候,思考以下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的?用笔和着色有什么特点?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看到了单纯黑白色彩,有的感受到了线条强烈扭曲;有的领略到平静水面泛起涟漪;有的感受到烟花像树藤,弥漫环绕不分你我。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从而可以启发学生们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想象力,认识与理解艺术美
美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美术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如,《吉祥图案》一课,如果照搬教科书中的方法,教师只需教给学生不同的折、染方法后,再提示一下这是美丽的手帕就可以了,但这样教学效果一般。我经过创设情景,指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边说边示范)。 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彩纸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欣赏分析一下吧。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A: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B: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学生们你一句,我一语的踊跃回答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3.小组合作是创造力培养的保障
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造力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非常重要。如,让学生们分组发已做好的吉祥图案。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吉祥图案,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教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吉祥图案的制作方法。大家在制作吉祥图案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时老师根据各组不同问题,予以指导。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 这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看着学生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为了进一步的理解,请学生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你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这么好的作品,美在哪里?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 通过提问、创作实践,培养了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4.美育可以陶冶心灵,对学生产生神奇的感召力
如果说美育使学生的品格纯洁、高尚,进而身心得到美化,那么,教师本身就是美育教育的化身。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教师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平淡为神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教师的语言还可以使美育显示出极大的艺术性,从而对学生产生强大而神奇的感召力。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教师要充分酝酿情绪,利用自己的语言、声调、速度、动作、姿势和脸部表情的变化,诱发学生与授课内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美术教师不仅担负着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学生实施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育的重任。而审美教育的方式只能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美的情感等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达到陶冶学生心灵的目的。所以,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美的因素。
实践证明,要全面贯彻《大纲》精神,发挥审美教育功能,就必须改革美术教学方法,在审美活动中,情感与思维交融在一起。在教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了影响,从而受到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艺术创造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术教学论》,王大根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