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教师脱贫攻坚演讲稿优秀9篇正文

《教师脱贫攻坚演讲稿优秀9篇》

时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页是敬业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脱贫攻坚演讲稿优秀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个人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1

教师个人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于“精神扶贫”。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养,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了脱贫的“扶助”效果。

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失之偏颇,将“教育扶贫”形式化、表面化。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往往采取“过节送礼、寒冬送衣、捐书捐物”的'方式,让受赠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实则忽略了扶贫的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贯彻落实对小学生的“教育扶贫”,开学初,也农村贫困户按国家政策实行了免费,享受免书本和学费政策,“教育扶贫工程”的另一表现是对农村村建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村建图书室的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对投入的设备和捐赠的图书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做做样子,这样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质上的浪费,还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些地方,对贫困地区学校投入大量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但由于学校教学人员的不足或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资料的闲置。有的村小教学点专业教师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师“走教”;一些学校对不能正常入学的“三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但对“走教”和“送教”的老师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教学人员只图完成

任务,“走教”“送教”流于形式,校长在上级检查的时候“面子”有了,还可能被上级表扬“有创新”,但这样的“扶贫”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贫困,这样的“扶”不能很好的将“辅”贯穿于扶贫过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让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们真抓实干,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贫“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关于教师助力脱贫攻坚演讲稿 篇2

短暂而又紧张的五天。18堂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10多位领导专家授课,着实让我深受教育。老师们对政策深入浅出的解读,对案例驾轻就熟的引用,对党建知识循循善诱般地剖析引导,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人物事迹的介绍宣传,对党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斗争中发生在村支书身上桩桩案件的警示,对村集体“三资”清理、农村产权改革等相关业务知识的讲解释疑,让我知晓了政策,理清了思路。

五天的学习,不禁让我眼前有方向,心中有明灯,课堂如一股拂面清风吹醒了我这个新任村支部书记的头脑,如一道黑暗中的光电闪过,照亮了书记们脚下前行的路……

穿透心灵的追问,为什么当村干部?

五天的课堂学习,四夜的影像观看,让我们有时间可以沉下来、静下来,来想一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这个大问题。

通过培训学习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真正含义,使我们这些村支书,尤其是像我这样换届后新当选的支部书记们,不再盲目,不再彷徨,不再自以为是。真正明白村级工作不同于经商办企业,干支书不同于当总经理。

村支书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是党扎在最基层的根。一言一行,党之形象。宣传的是党的政策,传递的是党的温暖,凝聚的是党的力量。村官虽小,却事关党在基层工作的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牢固还是不牢固,党的政令畅通还是不畅通,党的群众工作好还是不好,党的目标实现还是不实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功夫更在课堂外

使命在心中,走路就有方向。这次培训,县委李书记、市县组织部长都对我们全体书记进行了鼓励,寄予了厚望,凝聚了各级领导对新一届村“两委”主职的信任与期望。

这次培训清醒地指明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的方向,指明了抓党建工作的主责、主业、主角,阐明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辩证关系。让我们真正明白了党建是引领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

这次培训也让我深深地感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深深地提醒自己警醒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明白了抓农村工作靠辈份高、嗓门大、脾气臭是不行的,那不是新时代的村支书,要不断加强学习,加深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切实履职尽责。

这次培训也激励着我们,要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做制度的守门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带头执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工作上的实干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在经济上,谋划好实施好村级发展规划。在文化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在生态文明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守住绿水青山,让天常蓝,地常绿,水常清。在综合治理上,持续推进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平安团风。做干事中的干净人。带头讲政治、亲群众,讲规矩、守纪律,搞发展、干实事。坚守心中的红线与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在五年的任期内,要逐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全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目标做出村级的作为与贡献!

教师助力脱贫攻坚演讲稿

脱贫攻坚演讲稿 篇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要始终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的思路,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切实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一、发挥好示范作用,集中力量抓好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工作

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全力帮助下,经过全省上下特别是干部群众三年的不懈拼搏,“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闯出了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的新路子。要大力弘扬“精神”,认真总结推广“试点”的好做法,坚定信心、综合施策、共同努力,推动我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是落实扶贫政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和扶贫开发政策,近期还将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工作会议,研究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要把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原原本本传递给乡亲们,把政策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地落实到基层,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找准发展路子。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对我省来说,致富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农业农村发展不能再走“穷”路子了,要坚持“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努力走出一条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这条路子,方向是农业现代化,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主线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路径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目标是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菜篮子满起来。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我们的优势在山地特色农业上,出路也在这里,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三是优先发展教育。我们过去“穷”,“穷”在交通上,路不通;“穷”在教育上,人的素质低。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希望在教育,在下一代年轻人身上。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孩子们都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割断贫困的世代传递,才能拔掉穷根。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四项突破工程”和“9+3”计划,力争用三五年时间,使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要注重改善农村学校师生宿舍、食堂等设施,建设一支素质较高、能够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教师队伍,强化尊师重教的意识,为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建好三支队伍。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选好带头人是关键。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批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要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把最适合的同志选到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岗位上,把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配好配强,真正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堡垒。充分调动农村能人的积极性,为他们创业搭建平台、给予支持,发挥带动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作用。全省各级党委都要关心基层干部,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对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要定期表彰,有的村干部还可以选拔进公务员队伍,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工作上有动力。

五是坚持艰苦奋斗。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既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需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千百万的农村老百姓都想着发家致富、千方百计发家致富,农村就有了活力和动力。上级党委、政府会加大投入力度,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也要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解放思想动脑子、调整结构找路子、勤劳奋斗富日子,靠我们自己撕掉贫穷落后的标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改革实践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二、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重大机遇,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精准扶贫的理念,就是中央立足新形势、适应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对我省来讲,实施精准扶贫,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扶贫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的地方。要按照县为单位、动态管理、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的原则,制定实施办法和动态监测管理办法,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要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可以实行产业扶贫的地方,要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对于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的群众,要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实现异地脱贫。要实行专项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保证扶贫投入真正用于贫困人口,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们提出“六个到村到户”,这是精准扶贫的抓手。大家的调研情况表明,这个抓手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我省实际、符合群众愿望。下一步,要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工作内容,通过精准扶贫促进加快脱贫、稳定脱贫。

第一,“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主要是强化扶贫责任。要建立完善省负总责、市州统筹、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集团帮扶的组织、示范和带动作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范围,实现定点扶贫全覆盖,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结合起来,组建同步小康工作队,发挥好三万驻村干部的积极作用。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长效机制。

第二,“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主要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把扶贫开发同产业园区发展结合起来,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着力打造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扶贫体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探索“特色基地/规模园区/专业村群+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式扶贫”新机制。坚持规划到村、工作到户、因户施策、责任到人,扩大农户参与、选择扶贫项目的自主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种养户,把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

第三,“教育培训到村到户”,主要是提高贫困群众的基本素质。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加强农民适用技术技能培训,着力培养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技种植养殖能手、农民经纪人。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好营养餐计划,千方百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第四,“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主要是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深得群众拥护。要抓住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的机遇,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视家庭收入情况、人员构成,合理确定建房面积,逐村逐户建立档案,让困难农户真正受益。要引导农民向小城镇、中心村寨异地改造,与村庄整治、农田整治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农村居住区,为农民提供宅基地,逐步形成统一的集中居住区。

第五,“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主要是解决异地扶贫的问题。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人口发展问题。要坚持农民自愿、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鼓励探索的原则,积极稳妥,稳扎稳打,让每一户搬迁群众都“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第六,“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主要是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加快形成畅通美化、安全便捷的“小康路”,安全有效、保障有力的“小康水”,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小康房”,安全可靠、智能绿色的“小康电”,宽带融合、普遍服务的“小康讯”,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小康寨”。

三、注重健全制度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更加安全高效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这些年来,国家通过扶贫专项和转移支付,向我省贫困地区注入了大量资金,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中,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抓住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改革契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探索了一些符合中央精神、体现地方实际的好经验好做法,极大地提高了扶贫开发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扶贫资金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是管理上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保证扶贫资金的绝对安全高效使用,使其发挥更好、更大的效益。

第一,在扶贫资金投向上要做到符合政策。财政扶贫资金主要投向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集中用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扶贫对象发展能力和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要在确保落实国家“70%资金用于产业扶贫”要求的同时,将增量资金主要投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各地都要严格执行中央和我省有关规定,财政扶贫资金不能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不能用于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不能用于弥补企业亏损,不能用于修建楼堂馆所及职工住房建设,不能用于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不能用于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不能用于购买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不能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不能用于为企业担保贷款,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第二,在扶贫资金使用上要做到科学高效。一些地方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关键是两个问题,一是计划分配、无偿使用资金的模式,导致了“不要白不要”的思想和重争取、轻效果的现象;二是扶贫工作资源分散、管理分治,存在碎片化现象,形不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围绕解决这两个问题,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有很多好的做法。刚才大家的发言中,也谈到了不少好的思路。要充分利用竞争手段,按照“资金有偿使用、项目滚动发展”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市场经济理念,大胆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努力实现扶贫开发效益的最大化。要整合扶贫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第三,在扶贫资金分配上要做到简政放权。要坚持积极、审慎、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等的原则,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实行报省备案制,把扶贫项目审批权逐步下放到县。改进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办法,大力推广“一事一议”,探索群众直接申报项目的模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扶贫项目符合群众意愿和脱贫致富的需求。从今年开始,中央和省扶贫资金的50%直接分配到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大行动计划、信贷贴息、培训等资金直接分配到县,由县级政府围绕年度减贫任务,根据“两个50%”(50%主要用于改善县域内一类贫困村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50%由各县自行发展扶贫产业)的要求安排项目。

第四,在扶贫资金监管上要做到绝对安全。强化地方监管责任,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省、市两级政府要将工作重心转到强化资金和项目运行的监管上来,管好用好资金。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做好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检查等工作。加强外部监管,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监督检查机制,让受扶持的扶贫对象成为维护自己权益、监督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各地使用管理财政扶贫资金中出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按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严厉问责。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全省各级干部都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仅对扶贫资金使用不越界、不越轨,还要切实加强对党章和党内政策法规的学习,严格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依靠学习和实践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的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我们要立足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抢抓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机遇,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加快减少贫困人口,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教师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4

__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村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201_年扶贫攻坚政策,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开江县振兴发展的策略,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与扶贫攻坚行动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中央、省、市、县的扶持政策,把扶持重点放在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二类贫困户和有发展能力的三类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切实抓好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一、严格把关,提高扶贫精准度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 为 “滴灌”,提高扶持效果。我乡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重点做好了几项工作:那就是准确扶贫对象,建立规范档案;量身定做扶持措施,确保扶贫效果;帮扶责任到位,完善考核机制。

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精准度的要求,根据县核定我乡201_年贫困人口人的数量科学分配到各村、组,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

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让他们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住房、医疗和教育)。

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_年,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人。

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县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以乡源头生态保护及县饮用水源地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白肋烟种植、银杏及青脆李和畜禽产业等等。

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面对全乡80%的小组路未硬化的难题,我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开工建设3.5公里路面硬化,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报扶贫项目,争取资金1000余万,基本实现村通水通电,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招标工程,即将施工。

二、我乡扶贫攻坚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我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正确引导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大力宣传我县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成规模,应对今年政策对白肋烟扶持力度减弱,导致产业收入的急剧减少,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我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采用引导贫困户到我县工业区就业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

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益。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我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三、扶贫攻坚工作遇到的难题及建议

乡群众经济基础薄弱,加上近年为加强源头保护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了禁止河道两岸发展畜禽产业,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遇到非常大的难题,特别是现在白肋烟的扶持力度减弱,产业转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更弱。建议加大产业转移工作调研,由县统筹作出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筹款能力弱,相对而言却是物价、人工上涨,补助标准偏低,今年来,通组路路面硬化,资金缺口巨大,补助杯水车薪,造成“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先借钱”,陷入了越修路要背的债越多的怪圈,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扶贫补助标准。

在智力扶贫方面,一方面存在资料过老导致贫困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工作竞争力帮助不够大,加上大部分贫困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接受消化有难度。建议在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的同时升级知识库,多提供先进、专精知识培训,并根据贫困户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对贫困家庭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大,面对现在的生活成本、物价压力,扶贫资金杯水车薪,加上经济条件差申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建议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大对贫困户的贴息贷款发放力度。

脱贫攻坚总结

助力脱贫攻坚演讲稿精选 篇5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还记得最初举起右拳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吗?那是如此热血激昂,那是如此纯真质朴!

没有人在人生之初就想当逃兵,也没有人在入党之时就想背弃信仰。江苏省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在忏悔书中写道:“我的家庭跟随党已有95年,父母及岳父母都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走出来的老党员。”;四川省雅安市委原书记徐孟加在忏悔录中这样说:“我曾经是一个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热血知青。怀着对改革开放的一腔热情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正式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辛勤的汗水浸润了梦想的土地,我不觉得累。”但为什么有的人不改初衷,一路高歌前行直达人生终点,他们却早早落伍掉队甚至腐化堕落,葬送自己的前程?临近退休捞钱60万元被判8年、拿手术刀的手变成了拿钱的“黑手”、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好村官”走上自毁路等等等等,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我们也相信,他们曾经豪言壮语、激情燃烧,曾经也有着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实现自我价值的抱负;也曾“5+2”、“白加黑”的忘我工作;但就是在觥筹交错和迎来送往中,渐渐忘却了初心,丢掉了底线。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铁窗牢笼的生活”,从“好同志”到“阶下囚”,究其原因,根子在于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淡漠,理想、信念任由欲望践踏。

早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就向全党发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号召,要求把党章学习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就是夯实思想基础,就是牢固信念防线,就是点亮指路明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7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更要把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他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恪守“初心”,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和人民的事业方能行稳致远。

作为党员只有让心中的“引擎”永不熄火,才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方向。不忘初心,才会有“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为民情怀;不忘初心,才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强烈责任;不忘初心,才会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毅力;不忘初心,才会有“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才会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不忘初心,方能致远。

世间事,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坚持,才能实现梦想,成就事业。“平民将军”欧阳平只读过两年半书,通过刻苦学习成为政治教员,毛泽东为他题写“奋斗到底”,四个字激励他戎马一生、拼搏一生、朴素一生,退休后还拿出省吃俭用的钱和稿费收入设立奖学金,鼓励农家子弟学成报国。有“当代雷锋”之称的孙茂芳,把助人为乐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40年义务照顾18位老人,为12位老人送终。行事贵有恒,长久自芬芳。从做好“一阵子”到坚守“一辈子”,定格的是高雅人生,散发的是灵魂芬芳。

不忘初心,方能致远。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而作为党员教师,便是教育梦的筑梦者,每个人梦想可能千差万别,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需要凝聚每一份力量。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从学校的发展做起,从自己做起,以“愚公移山”的实干精神,实事求是,矢志不渝,艰苦奋斗,时刻“照镜子、正衣冠”,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用教育托起伟大的“中国梦”。坚信只有做“”的我,怀揣党员先进性,做到守纪律、讲规矩,才能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党和人民,共同的“中国梦”就可以更加真切地照进现实,照进每个学生的心中。

教师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6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___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年来,经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_-20__年)》的实施,扶贫开发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的阶段,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住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展差距的缩小也已达新阶段,加快脱贫致富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同时,也为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__至20__年度,我在__省__县挂职副县长,曾协助分管扶贫工作,现结合挂职工作经历谈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__年,累计减贫逾7亿多人。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

从全国当前贫困形势看,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20__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__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__万人。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全国不仅有__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__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全国有__个村不通电,影响近__万人,连片特困地区有__万农村居民和__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还有__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__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__万个,占__%。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__%,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__万。

以__县为例,总面积__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__万亩,辖__个镇__个行政村__个社区,总人口__万人,其中农业人口__万元,贫困户__万户,贫困人口__万人。__既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国家秦巴地区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区域县。在全国的贫困区域县中,__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增收困难,农村路、水、电、卫生、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质量偏低,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面临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县有贫困村__个,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__%,是全国的__倍,是全省的__倍,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虽然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加上自然条件差,基础相对薄弱,扶贫开发成本高,群众脱贫难度仍然很大,新的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精准扶贫如何精准?这在___多次的讲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20__年1月,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__年4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党校学习期间,曾调研过山东省临沂市、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地,各地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措施。比如,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构建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的1+3+3发展体系,推行五共即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流程工作法,弯道取直,奋力跨越,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黔西南实际,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新路。挂职期间,在__县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三包、四扶、五保障的精准扶贫措施非常务实,很有特色。一是建立三包机制,夯实扶贫责任。三包即领导包抓、部门包建、干部包扶。二是落实四扶举措,力求精准施策。四扶即扶持班子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扶持改善环境。三是围绕五保障目标,合力推动落实。五保障即住房有保障、增收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充分发扬__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陕南精准扶贫之路。

三、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设计存在缺陷,精准度不够。

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二)优势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贫困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优势产业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脱贫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__县,由于土地少土块零星,大多数贫困村无产业,即使有也是零散不具规模,没有支撑力,加上个别村干部只热衷于基础建设,贫困村发展产业思路不够清晰,有愿望发展农户又缺资金,小额贷款金融部门的条件多,门槛高,扶贫贴息贷款难以到位,还有一些贫困户观念守旧,宁愿穷也不愿贷款发展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度大。

(三)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基础项目难实施

中央、省、市虽然都安排有各类扶贫资金,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上地方财力有限,各类资金真正落实到位的数额不足,根本不能够满足需用。贫困村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公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防洪堤、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愿望大、期望值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__县来说,县财政拮据,只有靠有限的专项资金和部门捆绑资金以及帮扶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而这些资金争取难度大,有的项目没有纳入计划盘子,捆绑资金难到位,使基础项目建设进展慢甚至无进展。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各项政策精准实施,夯实综合措施

___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所在。一要完善扶贫对象的精准。贫困对象识别就像医生治病,先是号准脉,然后是找准症结,最后是选好药方,这才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要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夯实责任,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度,致贫原因、怎样才算真正脱贫等信息,挤干水分,切实加强贫困信息动态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落实帮扶项目,使规划真正成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指南针。二要选准做强优势产业。搞好精准扶贫,最重要的事是搞好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困难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要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精准施策,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通过贴息贷款、产业直补、扶贫互助资金等途径,切实解决发展资金难题;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扶持给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三要加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整个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户培养一个人,就断了穷根,从义务教育、学生助学、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的起学、让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都能掌握实用技术,做到实实在在脱贫。四要大力整治人居环境。重点抓好贫困村环境治理,建立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加强贫困村环卫设施建设,有序整治门前厕、圈、沼,配备环卫车辆和垃圾箱,推进贫困村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建设。

(二)抓好各级精准帮扶,夯实扶贫责任

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扶贫部门一家来抓,很难奏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行业部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一要强化镇(乡)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镇(乡)党委政府是精准扶贫任务落实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要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全局来抓,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分工责任制,重点在扶贫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审核把关、项目跟踪监管、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二要强化包建部门帮扶责任。各部门要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驻村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队伍建设建设,抓好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大对扶贫专干和各包户干部的培训力度,确保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实。三要强化驻村干部责任。驻村干部是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者,倾注感情和责任,带着智慧和方法,真正帮扶到点子上、帮扶到人心上,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集中精力抓实抓好,不脱贫不脱钩。

(三)抓好管理精准化,夯实扶贫保障

管理精确化、精细化是精准扶贫有效落实的保障。一要监管好项目资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一定要严格制度,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确保扶贫资金一丝一毫不乱动、一分一厘不乱花。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检查与监督,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坚决零容忍。二要严明工作纪律。扶贫联合监察部门要制定对驻村干部纪律要求的相关规定,进一步严明驻村工作纪律,规范干部驻村管理。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成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效推进。

(四)抓好对接精准度,夯实项目支撑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是扶贫工作的保障,也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一要积极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问题入手,推动贫困村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用好产业贴息扶贫贷款、管理好扶贫互助资金,为贫困群众脱贫打好基础。二要整合落实行业扶贫项目。行业扶贫是扶贫工作重要环节,要求交通、水利、住建、农业、文广、教育、电力、卫生计生、文化、电信等行业部门,要围绕贫困村项目需求编制发展规划,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贫困村扶贫项目落在实处。三要多方融资支持扶贫。要加大信息联络、协调沟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或优先列入计划,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鼓励民间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四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建立更新及时、扶需清楚、良性互动的社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有效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确保用最适宜的帮扶方式和力度达到最好的扶持效果。

脱贫攻坚教师心得体会 篇7

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集中整改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我省重要的政治任务。

“扎扎实实”,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提高对集中整改的认识。集中整改不意味着对以往艰辛劳动和显著成绩的否定,而是要在既往努力的基础上,强化问题意识,着力补齐短板,更加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水平。

“扎扎实实”,就要找准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症结。要从思想认识上找原因,看政治站位高不高,“四个意识”和宗旨观念牢不牢,政绩观有没有偏差;从工作层面找原因,看工作方法是否为群众接受,帮扶的精准度高不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足不足,群众的获得感强不强;从工作作风上找原因,是否做到了“三严三实”,是否存在急躁冒进、层层加码现象,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是否流于形式,对项目和资金的监管是否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只有层层查摆,整改才会落细、落实、到位。

“扎扎实实”,关键是不能搞花架子,不容许玩虚功。扶贫工作是吹糠见米、披沙拣金的工作,最容不得虚头巴脑。脱贫指标实之又实,验收标准严而又严,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是做不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不急躁、不漂浮,下苦功、做细活,用“钉钉子”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

严格遵循脱贫的现行标准和时限,是提高脱贫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两不愁、三保障”,是中央明确了的脱贫标准,对照这一标准,既要防止赖到最后才摘帽的“拖延症”,又要防止为了追求政绩弄虚作假或犯“急躁病”。这次,全省领导干部会议明确规定,对没有实现吃穿不愁、没有义务教育保障、没有基本医疗保障、没有安全住房保障、没有实现安全饮水的贫困户,都不能认定为退出脱贫;对贫困发生率高于2%的贫困县、贫困村,不能脱贫摘帽。必须严格遵循这样的标准,用严的考核杜绝“数字脱贫”“被脱贫”等一切形式主义。

花大力气补齐脱贫攻坚短板,是提高扶贫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目前,绝大部分贫困群众能够基本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等影响脱贫质量和水平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还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尤其要把解决贫困程度较深的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残疾人等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作为重中之重。

质量和水平,还体现在脱贫可持续、不返贫。决不能只想眼前的几年,而是要谋划更长时间的事情,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要把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已脱贫对象扶上马、送一程。

扎扎实实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扶贫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当全面小康建成之日、全体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之时,回望今天所走过的路,我们会觉得,这一切的奋斗与付出、艰辛与曲折,都是值得的。

村干部脱贫攻坚演讲稿 篇8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总体要求。确保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使扶贫开发工作站在高处,想在远处,干在实处。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今天,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脱贫攻坚演讲稿 篇9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怀抱热爱 肩挑责任》。

这几天,我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曾馥平拥有对贫困群众十八年不离不弃的决心?又是什么力量使曾馥平拥有在扶贫攻坚一线十八年如一日的恒心?今天,从身边的模范先锋党员身上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热爱和责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使他无怨无悔地付出,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使他呕心沥血地坚持。

脱贫致富,共同富裕,是我们扶贫攻坚的终极目标。我县贫困人口有7万多人,占全县农村人口57%。总体上来说,贫困面虽在缩小,但扶贫的区域已集中到生活最贫穷、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乡村;贫困人口虽在减少,但余下的贫困户生产生存的条件更差。可以说,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那么,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正在积极思考和探索。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共产党员奋战在扶贫攻坚战场上的高大身影。

农克,挂任马蚌乡三脚坡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后,迅速融入农村队伍,时时刻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事事为群众着想,如何让村民一起享受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成了他最大的心事。他认真了解三脚坡村经济发展的情况,积极争取后援单位的支持,为三脚坡村建起了一个300平方米的集体林下养鸡场,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为该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模式;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期,与群众探讨经济发展的路子。他还自筹资金为该村弄达屯购买了5吨水泥,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建起了容量为25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弄达屯40户人畜饮水难问题。

王世鸿,者夯村副主任。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为民办实事中。20xx年西林遇上大旱灾。为了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问题,他自垫3万多元,协助村里修建饮水工程,还利用自家农车帮拉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该饮水工程解决了者夯村当地两个屯1100人的饮水难问题。在修建村屯道路时他屡次慷慨捐资捐物,更主动帮助孤寡老人、敬老院、学校免费送水送物,帮助起房子的村寨困难户拉建设物资。多年来,他帮助困难户拉货物垫支了近8万元,却不求回报。他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只求村民共同富裕。

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位党员,她毫无怨言的战斗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心系群众,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她就是王兰英。是她积极探索,开辟了古障村种植致富新道路;是她耐心调解,化解了乡亲邻里的矛盾纠纷;是她四处奔走,为古障村争取了一笔笔建设项目……如今,全村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而她成了村民口口传颂的“我们支书”——一个平凡而又朴实的共产党员。

是他们告诉我们,扶贫攻坚不是豪言壮语、信誓旦旦,而是奉献拼搏、开拓进取;是他们告诉我们,应当为西林县美好的明天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实践自己的诺言;是他们告诉我们,无论在多平凡的岗位,只要怀抱热爱就能点燃脱贫致富的希望。

新世纪头十年扶贫攻坚已作为辉煌的一页载入史册,新一轮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已雷翔战鼓、展开新篇。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万众一心,振奋精神,用我们的热爱,去铺就**县扶贫开发的新道路!用我们的责任,去谱写**县“生态富民”的新篇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