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大全 > 书里书外作文(8篇)正文

《书里书外作文(8篇)》

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这次为您整理了书里书外作文(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书里书外 篇1

原野苍苍,百物竞生,书里有记载;星辰日月,璀璨光华,书里有描绘;奔腾江河,曲折绵延,书里绘其形;风花雪月,才子佳人,书里录其影;金戈铁马,气吞如虎,书里摹其状。

书里与书外,原本就是隔着一幕墙,那墙名字叫生活。书里的世界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此高颇有深意。我理解为:书是一面镜子,走进书里的世界,大有乾坤。

看《史记》,高祖刘邦白手套空狼,虽成就帝王霸业,仍掩盖不了身上的无赖之相。喜欢赊酒的亭长,得到富户吕员外的青眼,成了家,兜兜转转就开启了创业之旅。刘亭长的人生并不是开挂的人生,计谋与铁血,唯独没有柔情。起起落落,浮浮沉沉的开疆辟土,命悬一线时的绝处逢生,带有几份天选之子的圈定套路。

沛县野道边,车轮辘辘。飞扬的尘土,在大风歌中一路飘扬,每一粒高高扬起的尘土中,都留下车辙驶过的印迹,一路奔到长安。从略带诡异的剑斩白蛇开始,刘大叔招兵买马,挖别人墙角毫不手软,到最后一步步除掉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但德高望重的权臣们,无不体现了一位谋略家的铁腕与无情。

当他落魄时,韩信来投奔,并且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来帮助他,可以说,汉朝的江山大多数是在韩信的帮助下打下的。可惜了韩信,这位智商富余情商不足的二愣子,不知不觉,无心无意中得罪了最高统治者而浑不自知,只等来了被诛灭九族。曾经的帮助与雪中送炭都一切归零,有的只是后人轻轻的一声叹息。

环顾我们的生活,芸芸众生,百面莫辨,百心莫辨。书中的一幕幕就是生活中的一幕幕,你细看,你细品,就会明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氏后人靠着董仲舒先生用儒家思想来驭民,儒学立了起来,掌握着话语权,反观高祖刘三,其发家史就是一位野心家从底层摸打逆袭上位的过程,与儒家的“仁”与“爱”也仅仅是沾了一点亲,带了一点故而已。

项羽为世人所赞,除却有霸王别姬的铁汉柔情,大抵上也脱不开乌江之刎的坚毅,人们常常想不通势如破竹,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怎么会一夕间兵败如山倒呢?当寒光闪闪的利剑出鞘,贴上静脉贲张的颈部,没有人知道项大王心中想些什么,后人只是在猜测他会想些什么。乌江低咽的江水啊,江畔白头的芦苇啊,都目睹着,喃喃道:一切随风而散吧,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书里与书外,满分作文网都是一样的!

曹阿瞒若是读《三国演义》,定会拉着罗贯中先生大加理论一番的,甚至会有一场官司要打。《三国》中挤挤挨挨、密密匝匝的一大截子人,乌泱泱地聚在一本书中,唯独曹操常常惹来骂名:曹贼,曹狗。忠君之士好像谁都能来踩其一脚,唾其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当了垂帘的皇帝吗?事实上,天下大乱,总得有人要出来收拾烂摊子呀!得了,棒打出头鸟。难道其他人就没有这么一颗野心了吗?刘皇叔背地里暗戳戳地笑道:“孟德,谁让你姓曹,而我姓刘呢?”

官渡一战成名薄,赤壁大火惹人笑。在《三国》之中,曹孟德先生从未得到过堂堂正正,敞敞亮亮的赞誉。《三国演义》一出,此后多年一顶“奸雄”大帽扣在孟德头上,好在时间终究会还原生活的本相,《三国》书里,曹孟德为绝世大奸,走出书外,曹操又是一代枭雄,旷世大才。难怪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圣人之言,果然就是真知灼见。

《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曾经读背到此句时,眼前浮现出一幅优美的图画:小河参差,水面波光粼粼,葳蕤的蒹葭在风轻拂下“刷刷”作响,那是它们在低吟浅唱,柔和的阳光铺满水面。老家宅子后面流淌的一弯小河,两岸泼泼辣辣地生长着一簇簇的芦苇。你瞧,走出《诗经》,蒹葭,便成了毫不起眼的芦苇。如果《诗经》中的蒹葭,是一位大家闺秀,那眼前的芦苇,就是村姑。那一瞬间,优雅的朦胧瞬间烟消云散,读起来很美的蒹葭,我怎么也无法与眼前摇摆的芦苇画上等号。如今,我离家去了外地上学,在艰难的适应中,每当想家时,我就会在头脑中蹦出“蒹葭苍苍”,就会想起老家水边的芦苇,进而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注入我的心灵深处,驱走我的惫怠,催我奋进,我终于理解了卑微的草们为何在《诗经》中会高傲地生长。

沃野上的一切生灵,只有毫不起眼,不具备杀伤力的植物,会对先民们释放友善,任由他们予取予求。生活的真相有时很残酷,带上十级美颜滤镜去看生活,写生活,那就是诗意盎然,能陶醉你我与古今。

书里与书外,只是隔了一堵墙,墙内墙外都是生活。走进去,我们要带着一双慧眼;走出来,我们要带着清醒的大脑。书里书外都是一个世界,唯有心境澄明,才能玩转生活,笑傲江湖,获得真谛!

书里书外的 篇2

回望岁月的长河,滴滴雨露落入心湖,泛起阵阵涟漪。——题记

小时候,雨露是父母的慈爱,伴着暖暖的阳光照进心底。记得母亲喂我吃饭的小勺,父亲抱我出门的双臂。口口香甜,时时温暖。有时雨露会悄无声息地流入心田,有时则是如同泉水,弯弯曲曲流过脉络。

长大后,雨露是老师的教导,伴着灿灿的阳光照进心底。是老师,给我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是老师,领我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总是有足够的耐心,面对不停冒出古玲精怪问题的我,他们总能给我一个美丽的回答,让我内心多了几分美好。他们教书,更育人!记得日记本上写下的小评语,办公室中说过的大道理。字字淳朴,声声铿锵。有时雨露会从眼前流过,有时则像是溪流,条条道道汇成江河。

后来呵,雨露是知己的知心,伴着浅浅的阳光照进心底。从此,我的途中不再只是茕茕徘徊,而是有了并肩的陪伴。有时嬉笑,在风中雨中留下串串欢声;有时严谨,在书里书外留下细致的思索;有时不语,在空中水中留下 滴滴心灵的对话;有时难过,有时愤愤。记得那简单的问候,记得那刻刻的关心。声声甜恬,时时幸福。有时雨露会淡淡流走,无痕无迹;有时则同春雨,滴滴飞入心田。

而现在,雨露是自己的奉献,伴着柔柔的阳光照进心底。我也领悟了雨露的真谛,不仅是收获,还有奉献。我开始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万物,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生活添光彩。记得随手捡起的垃圾,记得移步扶过的老伯。那是播撒的雨露,那也是内心雨露的收获。用自己的雨露浇灌万物,用自己的奉献服务社会。

雨露,是我人生旅途的恒久来客,从小时候的慈爱,长大后的教导,后来的知心到如今的奉献,它时刻都在,时刻都在。像我的一位好友,领我走下去,走过去,走出去,让我人生美好而充实。

书里书外的 篇3

波骇云属。翻涌的云层内一条赤金色的身影隐约闪现,它的呼啸使各类飞禽走兽都为之惊颤,后背载着的是它的儿女,紧紧抓住它的鳞片,哪怕承受砭骨的飓风也依然面不改色,向更灼目的光芒之处腾飞。

马良有一支笔,画物成真,除恶济贫,画来了穷人的吃穿用度,画走了贪婪无厌。

鲁迅有一支笔,那是他的武器。白纸为战场,黑字为兵戎,抨击黑暗势力,将更多的人拉向希望的黎明。

我紧攥住一支笔。

纸和笔是最美好的理想。

字未识得几个便依葫芦画瓢地复述下丑小鸭的故事,摇头晃脑地捧着一本童话津津有味地读起,墨黑的天只剩一轮皎洁的月依然爱不释手,欲望充斥着内心终于提起了笔横七扭八地写下第一部稚嫩的小说。

最幸福的是坐在木椅上,或借着细沙般的细碎阳光,或凭着暖橘色的灯光,手指摩挲着书页,油墨香气萦绕身旁,惬意地品读着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心神钻到了书页中去。

不是白纸黑字,而是穿梭于知识的洋流中的精灵。

我曾这样与它相识相知,以心换心,薄薄的一张纸无法再成为我们的隔阂,书里书外,清晰地听见那方的心跳声,摩挲书页融融的温度。彼此是最好的知己。

渐渐地不再满足于仅仅遇见他们,渴望要创造自己的精灵。看他们的一颦一笑,看他们的娇羞咆勃,看他们的觳觫赧赧,看他们的踌躇怭怭。牵引着心。不仅是律动的精灵,更是有血有肉的鲜明的孩子。

阿廖沙是俄罗斯下层苦难却不泯希望的人民的孩子。

祥子是中国自食其力怀揣梦想的普通百姓的孩子。

或者是做一个报社记者,或敲击或填写出一个个横平竖直的文字,白纸黑字是揭露的真实亦是扣人心弦的时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哪怕轻如鸿毛,哪怕渺小如蝼蚁,都想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挥动自己的武器,众人拾柴火焰高为自己的国家添一块木材的力量。

攥紧手中的笔,“中国”二字有一笔我来书写。

龙依然穿梭于云层中,摘下一捧艳阳的骄人光辉。它不再满足于此,它将载着它的儿女克服重重阻力,向更高的光芒飞去。

背上的孩子,手中握着一支毛笔。饱蘸浓墨,挥毫书下:

“龙”。

书里书外作文 篇4

我的人生好似一本书,外表有些缺损,但内容却十分精彩。

书皮中的故事

小时侯,我很讨厌读书。上课经常走神,心不在焉。老师把我的情况反映给妈妈听,妈妈并没有因此而慌张,因为她有办法让我爱上书。从那时起,妈妈在我临睡前都会拿着本《格林童话》给我讲故事。我立刻被故事中的情节吸引住了,听得津津有味。但妈妈那时经常卖关子,每次到了故事最要紧的关头,她就合上书。接着像是个说书人似的说:"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从小就有好奇心的我哪受得了这套,心想:你不讲给我听,我就不会自己看吗!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我真得不会看,我才发现我有好多都不认识。当即,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读书就可以识字,识字就可以读懂很多故事。就这样,书这个字在我心底扎下了根。书使我从一个不识字的,厌学的到肯去查字典,肯去问问题的人。不知不觉中,我和书的关系竟是如此亲密,形影不离。

书中的精彩

随着成长的时光,我渐渐懂得去利用书,体会书。我学会体会书中故事情节的喜怒哀乐。我学会收集书中许多谚语、名句、成语。在写作时我就会把它们用上。一来能为自己的作文添加许多语言美,显得语言功底好,自然会拿高分。看到自己家中书柜里的书多得塞不下,里面全是经过挑选的好书:《城南旧事》、《冰心作品精编》。它们让我有满足感和成功感。从书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知道不学无术的要害,书中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不再局限于童话书里,不再是那个只会听别人讲故事的女孩。

最后的结尾

越读到我越看清楚了自己,原来我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只是一开始没有找对方向。好在还有时间可以补救,我会去利用好书创造自己的未来,好好珍惜这个差点被我丢掉的好友。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人们找资料都在网上查找,很少有人会想起"书"这东西,可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便利,我还是喜欢用书,因为它有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很有真实感,还因为毕竟是它改变了我,教会了我人生的道理。

书里书外,竟迥乎不同,但都是围绕着"书",它才是故事中的主角,是我与知识结缘的"大媒人"!

书里书外作文 篇5

一条窄窄的青石路两旁,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天空灰蒙蒙的,偶尔飘来几片云朵,如同天使雪白的翅膀。在这样的天气,我来到了浙江绍兴“鲁迅故里”。

随着人流,穿过一条幽深的长廊,便是古朴典雅的鲁迅故居。鲁迅故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房屋大大小小的。抬头望向窗外,院子里那一抹抹绿便呈现在我的面前,显得充满生机,让古朴的房屋不再沉闷。

跨过门槛,便是后院,那儿便是鲁迅儿时读过的私塾一一三味书屋。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到:“出门向东,不过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门进去,第三间便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到:三味书屋……”跟随导游,我挤进人流的最前面,趴在乌黑的门窗上,一副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的扁悬在屋子的正中上方。这房间并不大,比我们的教室小多了,里面整整齐地摆放着五、六组桌椅,有几组在中间,其余的在窗下……导游说鲁迅先生的位置在靠墙的角落里。我一眼就看到,书桌上的“早”字,被玻璃板严严地压着……曾在书本中读过有关“早”字的故事,今天见到真实模样,心里一阵激动,我多想上去摸一摸,可惜有坚实地护栏隔着!导游说,鲁迅先生因一次迟到,在那旧书桌上刻下了“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此以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成就了他伟大的一生。这时,我不禁一阵脸红,因为我想到自己上学期有几次因贪睡而迟到的事。

走出了三味书屋,我们便坐上了乌蓬船。乌蓬船两头尖,像弯弯的新月。船夫不紧不慢的摇着船,凉风迎面吹来,拂过我的脸颊。一只只乌篷船穿梭着接送来来往往的人。船一摇一晃,很快我们就抵达到岸边。

穿过蜿蜒曲折的长弄堂,便是美丽的花园,那是鲁迅儿时的乐园一一百草园。鲁迅先生说:“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其实,百草园也没有鲁迅先生讲的那么美丽,很普通,跟我奶奶家后院的菜园差不多。皂荚树和桑葚依然挺立,石井栏成为游客拍照的打卡点,但已经没有井水……中间菜畦长着茂盛的南瓜枝叶,努力地向四周生长,也是碧绿碧绿的……左边的小矮墙上爬满了藤蔓,这里有何首乌吗?很多游客也都是这样问问就走开了。

站着百草园里,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鲁迅在这儿奔跑的身影,耳畔似乎响起了鲁迅儿时的欢笑声。……这时我也更能体会到鲁迅先生在《少年闺土》中写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的,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站在百草园里,我仿佛在自己身上看到当年少年鲁迅的影子。周一到周五都是没日没夜的学习。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要对付那做也做不完的“作业山”,暑假里补习班排得满满的。我是多么渴望也拥有一个“百草园”啊!也许,这次旅游也就是我们的“百草园”了。

游完了鲁迅故里,我们千回百转又到了景区门口。只见左边一面大墙上“民族脊梁”四个红色的大字赫然在目。我问妈妈:“民族脊梁”是什么意思?妈妈神秘地说,等你读完鲁迅先生所有的作品,你自然就明白了。我似懂非懂点了点头。这时,突然天空飘起了细雨。在微凉的秋雨中我们结束了这次“鲁迅故里”之旅。

书里书外作文 篇6

在书里我是一个自由的徒步旅行者。光着脚丫走过千山万水;轻踮脚尖云游仙屋琼阁;稳踏小帆越过惊涛骇浪;静躺小舟享受静影沉碧……

在书里我是一个拿着小扇优哉游哉的旁观者。轻抚小扇,细品清茶,体味小故事大智慧的深远;手持小扇,笑看小幽默大道理的'深刻意义;用扇遮锋芒,观看小视角大意境的心灵升华……

在书里我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主人翁。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泪流满面;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惊喜万分;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满足微笑……

书外我的生活

书可是对我不离不弃的,无聊时,书陪我谈天说地,帮我解闷;生气时,书帮我扇风降火,犹如一泓清泉灌心而过;不满时,书告诉我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我取得成功正自满之时,书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在一旁时刻提醒着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当我遇到不懂的题时,书就像一位晦人不倦的老师,帮我指点迷津。

书里我心灵的归处,书是我行为的导师。

书里书外作文 篇7

我今年10岁了,在我今年生日那天,妈妈对我说我已经是“奔二”的人了,要增长一些生存的本事才行。于是,她提议今后每年教我做一种菜肴,待到我18岁那年我就可以成为一名“小厨”了。于是,我精心选择了我将要学习的第一道菜――煎鸡蛋。妈妈说她当老师要与众不同。首先她让我自己先看着书做一遍,看看会是什么结果。说着便拿出一本《大众菜谱》给我看。

我打开书,翻倒煎鸡蛋那一页一看。哈,要准备的调料还挺多呢。有:鲜鸡蛋若干个、花生油250克(实耗很少)、精盐一汤匙、味精少许。我好不容易把这几样物品找到时妈妈已经开始催我了。因为操作之前,他要教我怎样使用液化气。并详细向我说明了注意事项。

物品全都找齐了,就等着做了。我首先按照书中所说的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打散,加入料酒、精盐并打匀。然后取出一个锅,加热后倒入花生油,待油热后将鸡蛋液慢慢倒入锅内,并用筷子轻轻拨动油中的鸡蛋,为了防止烫伤,我离锅较远。见鸡蛋在油中漂起赶忙再煎反面。鸡蛋熟了我就关好煤气,大功告成了!可望着我做的鸡蛋,我不禁大失所望。一是因为我做的鸡蛋支离破碎,根本不成形状,更不要谈色香味俱全了。二是因为鸡蛋大部分就粘在了锅上,怎么拿也拿不下来。

这时妈妈笑了笑,让我再看她做一遍。首先妈妈选择了不粘锅,然后把锅加热,再把鸡蛋打入碗中后,顺一个方向搅打。煎蛋时,妈妈在鸡蛋的旁边及鸡蛋上滴了几滴水,并对我说:“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使鸡蛋变的完整。”妈妈把鸡蛋做完后,我不禁大吃一惊,妈妈做得跟我做得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便问妈妈:“可我是按书中的方法做得呀,难道书上也错了?”妈妈说:“从这样的小事中,我们就能明白一个道理:书上虽然是对的,但如果我们光靠书上,而不与实际相结合,那终究也是不完美的。下个周末请张大厨再为我们做个煎鸡蛋。直到成绩合格,方可毕业。”我不禁感叹道:“哎,书里书外!”

书里书外作文 篇8

指尖流走的,不只是书页,还有光阴;眼中留下的,不只是文字,还有历史;手中翻阅的,不只是书籍,还有人生。

书中的人生,似曾相识,写书的人把书外的人生写进了书里。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那个曾经迷失的自己;夏洛蒂的《简爱》升华了自己奋斗的一生;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表现内心痛苦的挣扎与回忆;巴金的《家。春。秋》正是他年青时代叛逆精神与守旧意识相互斗争的缩影。

一本精彩的书,正如人生百态。书里的一切,终究是书外事物的写照和缩影,它所折射出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反复思量。翻开《哈姆雷特》,折射出人世的矛盾和复杂;阅毕《红与黑》,体味到世事的多变与险恶;读过《边城》,感受人性的淳朴与善良;品完《美国的悲剧》,才知金钱的虚无与罪恶。

而一段戏剧的人生,也正如书中五味,书外的所有,其实都如书里曾经写过的故事,也许换了一种方式呈现,但其中的过程同样惊心动魄。无奈人生终非书本,书里书外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书籍可以来回翻阅,人生却只有向前,不可返回;书籍可以修改,人生却无法改变过去。看来书外的世界远比书里的要残酷得多,真实得多。

当我们顺着她——伍尔夫的指引《到灯塔去》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潜进黑暗的河流,给生命以最终的最纯粹的洗礼;当我们在《雪国》里永恒的忧伤着的时候,他——川端康成却消融成一泓纯洁而冰冷的水,浸润着坚硬的泥土,也浸润着我们对上苍的诘问;在我们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无法知道在那枕木的裂缝之间,疼痛的孤独怎样与死亡交心。他们在书里给了我们搏击大海的勇气和力量,却在书外的世界里用冰冷的子弹告别了世界,把自己推进了黑暗的深渊。

我们行走在生命的路上,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翻阅着自己的人生之书。这是一本不知长短的书,一本不明悲喜的书,一本不论深浅的书。你永远也无法猜透——书的结尾是什么,一切都将由自己来书写——直到生命终止的瞬间。

行走于人生的书里书外,走过春秋冬夏,走过风雨彩虹。我们把自己写进书里,但终有人会在书外评价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