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优秀5篇】》
猫郑振铎 篇1
德州市第七中学学案
课题:猫 学案编制人:苏静 课型:新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结局。
2、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感受文章传神的语言和精巧的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及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同情弱者、善待生命的情感。【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及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同情弱者、善待生命的情感。【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污涩.()怂.()恿.()蜷.()伏 惩.()戒 怅.()然 红绫.()
2、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3、写作背景;《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说读课文】
说读:说出你的阅读感受 说读的话题:说猫、说人、说文
生命之美 养猫之乐 语言之巧 说猫 说人 说文
命运之悲 失猫之痛 结构之妙 【拓展延伸】
我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巴金《小狗包弟》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鲁迅《风筝》 【文海拾贝】
海燕
郑振铎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个个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地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猫 郑振铎 篇2
猫
郑振铎
五泄镇中
陈杨平
教材分析:
《猫》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文描写了作者三次养猫的故事,三次养猫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快乐而酸辛;快乐而愤恨;可怜而悔恨。同时呼吁人们善待生命、同情弱小者。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方法。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动物是比较喜欢的,也更能够体会动物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文章的学习中,多让学生感悟,教师适当的加以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我在设计时以学生的感受为主,结合他们的感受慢慢深入文章,将句子词语的赏析阅读穿插在两个主要问题里面。
整体设计思路:
以闲聊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喜爱养小动物,针对爱养动物的学生发问:“倘若你家的小动物突然死亡或失踪,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间接导入课文,让学生寻找课文中的“我”面对三次猫的亡失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表现;咬文嚼字来分析猫的悲剧背后作者的思想情感,重点分析第三只猫;紧接着四人小组合作探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悲剧?”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仁爱”的思想。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自主掌握生字词;
2、通过分析三只猫亡失后作者的表现,体会猫的悲剧背后作者的情感; 3.通过讨论“现实中如何避免悲剧”这个问题,来理解“仁”和“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三只猫亡失后作者的表现,体会猫的悲剧背后作者的情感; 难点:通过讨论“现实中如何避免悲剧”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仁爱”的思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养过小动物猫?如果你养的小动物不幸死亡或者失踪了,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家也养过猫,因为养猫过程中经历了一些事,使得他有所感触,便 为此写了这篇小说《猫》。接下来,就让我们默读课文,看看这三只猫的结局以及作者的表现,思考猫的悲剧背后作者的情感。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找出文中三只猫各自的结局以及作者的表现
三、研读课文 【投影】:
我的心里也感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咒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提问】:齐读第一只猫的结局,说说你的发现(你读出了什么)预设:为小猫的不幸而难过,感到一缕酸辛;不过是一只猫而已,作者只是把它当成了玩物,死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们还可以找到替代品。(可见这个时候,对于猫的悲剧,作者还是有点麻木的。)【提问】齐读第二只猫的结局,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作者的悲愤。为失去猫而悲伤,为别人夺我所爱而愤怒。
相较于第一只猫,作者更喜欢第二只猫,这只猫的亡失,让他很长时间都没办法从痛
苦中走出来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他不希望这种悲剧再次发生。【过渡】: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因为第三只猫是自己来的。相较于前两只猫,第三只猫在我们家的地位-----可有可无。那么让我们齐读第三只猫的结局以及作者的感受。【提问】为什么这么喜欢的前两只猫亡失时,我是感到“一缕酸辛”,“好久不养猫”,而一只可有可无的猫死去后,我却是“永不养猫”。
预设:因为负罪感,一看到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压在我心头的痛楚。
三只猫的结局让我一次比一次难过,我可能再也不能承受这种痛苦(悲伤的升级)
【过渡】:第三只猫活着的时候,遭受了全家人的冷漠,歧视和冤苦,他不能说话辩诉,对于“我”的暴怒和冤苦,只能无抵抗的逃避,反省后的“我”不能表白我的误解,也不能补救过失,因此背负着永远的负罪感,觉得永远愧对这种生灵,永不养猫是因为永远无法再面对他们中的任何同类。“我”永不养猫的原因,是因为——
【投影】:不想再做悲剧的承受者和制造者。
【过渡】:已经发生的悲剧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悲剧中吸取教训,警戒自己以后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
四、合作探究:
结合生活实际,让我们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够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呢?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投影】:
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 2.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 3.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
五、总结
感谢郑振铎的猫,让我们思考,强者如何对待弱者,以万物之灵长自居的人如何与万物相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先哲先贤那里找到答案。“踢猫效应”止于孔子“仁、恕”。仁者爱人,爱人就是强者对弱者,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关爱。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存仁恕,则在人生的天平上,强者和弱者就是平等的,人与万物也是平等的。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放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理解“仁爱”的思想情感,在这两个部分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学生也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说是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回顾这堂课,自己并不是十分满意,现将自己的遗憾陈列如下:
1、上课的时候由于既有老师听课,又有三台录像机录着,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应该算是大场面了,对我自己而言亦是如此。所以课堂上不仅我紧张,学生更紧张,知道答案不敢说,不知道答案更加说不出来。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我一有问题就急着要答案,学生一说不出来,我就急着引导,将他引导到我想要的答案上去; 2.虽然学生在课上课一半之后,紧张情绪有所缓解,愿意说话了,但仍然是学生说得少,我说得多,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急需改变的。3.从这堂课中也获得一定的收获,虽然因为受到紧张情绪的影响,师生双方都有些发挥失常,但是这样的经历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变得更加沉稳,更加沉着,沉稳沉着地应对各种情况。
郑振铎《猫》 篇3
论郑振铎的《猫》
班级:14级财务管理(3)班 姓名:黄淑娟 学号:1631405103201 导师:陈振文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五日
目录
一、简述郑振铎。.。.。.。.。.。.。.。.。.。.。.。.。.。.。.。.。.。.。.3
二、郑振铎《猫》的写作背景。.。.。.。.。.。.。.。.。.。.。.。.。.3
三、郑振铎《猫》的写作形式。.。.。.。.。.。.。.。.。.。.。.。.。.3
四、郑振铎《猫》的写作内容。.。.。.。.。.。.。.。.。.。.。.。.。.3
五、郑振铎《猫》的写作主题。.。.。.。.。.。.。.。.。.。.。.。.。.3
六、结语。.。.。.。.。.。.。.。.。.。.。.。.。.。.。.。.。.。.。.。.。.。4参考文献。.。.。.。.。.。.。.。.。.。.。.。.。.。.。.。.。.。.。.。.。.。.。4
【内容摘要】郑振铎的《猫》以平淡、朴实的语言描述了前后三只猫在他家中的不同遭遇,看似写实,却更像是是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一方面提醒众位读者要珍爱生命,善待小动物。另一方面这篇文章更是一幅世态人情的写真,发人深省。【关键词】郑振铎 ;郑振铎的《猫》 ;《猫》写作背景 ;《猫》写作主题;《猫》写作内容
一、简述郑振铎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
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50岁。【1】
二、郑振铎《猫》的写作背景
(一)国际背景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1914年,在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法德、俄奥、英德矛盾尖锐,形成三国同盟(1882)和(1907)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的一方。
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中国作为战胜国没有受到合理的待遇。
(二)国内背景
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不公引起国内民众的愤怒。以此为***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精神倡导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1919年,郑振铎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郑振铎与叶绍钧、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沈雁冰、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这一时期,他撰写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俄国文学史略》、《太(泰)戈尔传》、《文学大纲》等。【2】
三、郑振铎《猫》的写作思路
郑振铎的《猫》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
《猫》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阐释了为什么我家很喜欢猫至“我家好久不养猫”到“至此,我家从不养猫”的原因,从而告诫人们要引以为戒,要给予他人自由,平等。
四、郑振铎《猫》的写作内容
(一)从猫看“我”
1、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一只猫写的较为简略。讲述了一只从隔壁家要来的猫,外形是“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性格活泼,是家中的“小侣宠物”,最后却病死了。作者“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作者的三妹为此也很难过。
2、第二只猫的故事 第二只猫写的稍微详细了一点。讲述了母亲带回来的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性情更加有趣和活泼,是家中的“宠物”。可是结果却“丢失”了。“我们”都对隔壁邻居明明看见小猫被路人叫走却不吭声而“怅然,愤恨,诅骂”。
3、第三只猫的故事 第三只猫写的最为详尽。讲述了一只“蜷伏在家门口”的猫。外形丑陋,“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毛烧脱后,更难看”。在家中地位低下,“若有若无”。结果却因芙蓉鸟事件被“我”冤枉,两个月后发现小猫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我自己的行为难过,良心受伤,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家至此不养猫。
第一只猫写得简略;第二只猫稍详;第三只猫写得最详细,是重点写的部分。突出了“我”对第3只猫的愧疚。因为“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迫打,漠视造成猫的死亡,而且这个过失无法补救,一种负罪感永不能消除。
(二)从猫看“她、他”
第二只猫的丢失,隔壁家的周丫头儿离不开关系的。周丫头儿看见陌生人抱走邻居家的猫却没有出声,即反讽了那些畏惧强权,不敢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人。从而倡导人们要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五、郑振铎《猫》的写作主题
《猫》是郑振铎以猫为主要对象,告诉我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是告诉我们要善待动物,珍爱每一个生命。第二,即告诉我们,凡是不能单凭主观臆想,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能存在偏见,要宽容仁爱。第三,结合他的时代背景,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主要是要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六、结语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郑振铎在写这篇文章时,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所以他觉得,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应给予其自由平等,个性解放。郑振铎是个热爱祖国的人,是个被人敬佩的人。郑振铎先生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正如他的学生周一萍所说的:“我觉得,郑振铎同志最为可贵的,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他各个时期的散文创作中。【3】所以,《猫》这一文,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应善待动物,珍爱生命,更是他的满腔爱国之情告诉我们,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同情弱小,更要谴责专制霸道:要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参考文献
网页:【1】陈福康。《令人摇头的“郑振铎寓所”介绍》http://
猫 郑振铎 篇4
猫
作者:郑振铎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却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观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又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他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妈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象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1925.11.7于上海
郑振铎 猫 篇5
猫
郑
振
铎
班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李俊俊
日期:2015.5.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划分层次,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感情基调,讨论结尾处语言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增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
关注。
教学重点: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导入
图片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2、掌握重点字词、词语。
3、朗读课文,完成表格
4、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D“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
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掌握细节描写。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4、“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6、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默读第30、31段。8.芙蓉鸟被害案件
四、小结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五、延伸迁移
关注生活中“可怜的猫”
六、课堂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八 板书
猫